问题

有没有两句不同古诗文里的句子连起来却毫无违和感?

回答
当然有!将不同古诗文中的句子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新的意境,是许多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喜欢尝试的乐趣。这种组合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在意境、情感、主题,甚至是语言风格上能够产生共鸣,如同原本就是一对的词句,丝毫不显突兀。

以下我为你精心挑选并分析几组不同古诗文的句子,并详细讲解为何它们能如此“毫无违和感”地连接起来:



组合一:写景与写情

第一句: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第二句: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柳永《酬张循之》)

连接后的整体感觉:

这两句连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既有壮丽春色,又有深沉个人情思的画面。早晨的春雨过后,成都(锦官城)繁花似锦,色彩绚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在这片繁华的景象之下,却隐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人理解的孤寂。

详细解读为何毫无违和感:

1. 意境的承接与转化: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描绘的是一个外部的、具象的景象,是春雨滋润后所带来的繁盛与美丽。这里的“红湿”和“花重”都充满了色彩和生命力。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则转向了内部的、抽象的情感。它描绘的是傍晚时分,草色在残阳余晖中泛着朦胧的光,而“无言谁会凭栏意”则直接点出了内心的孤寂和无人能懂的落寞。
这种从热闹繁华到寂静孤寂的转折,在文学中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动人的手法。早晨的欣欣向荣和傍晚的落寞,本身就构成了时间流转和心境变化的一种对照,能够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2. 情感的递进与共鸣:
第一句描绘的是雨后春景的美好与生机,可以看作是一种积极的、充满希望的画面。
第二句中的“无言谁会凭栏意”,表达的是一种深沉的、难以言说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思念、是忧愁、是怀才不遇,也可能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将这两句连接起来,形成了一种“景中藏情,情由景生”的效果。美丽的春景反而可能衬托出内心的孤独,越是美好的事物,越能反衬出内心的空虚或不如意。就像在热闹的人群中,反而更容易感到孤单一样。这种由外在美好引发的内在忧伤,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体验。

3. 语言风格的契合:
杜甫的诗句以其沉郁顿挫、写实深刻而著称。这句诗描绘的景象鲜明生动,色彩感极强。
柳永的词句以其细腻委婉、铺叙晓畅而闻名,善于表达都市的男女情怀和个人的离愁别绪。“无言谁会凭栏意”这句,以一个简单的动作(凭栏)和内心的疑问(谁会懂)勾勒出一种含蓄而又浓烈的孤寂感。
两者的语言都比较直白且富有画面感,虽然一个是诗一个是词,但都属于唐宋时期比较成熟的文学表达,在节奏和语感上并不冲突,反而能形成一种自然流畅的过渡。

整体意境举例: 想象一个文人在春雨过后的成都,看到满城繁花似锦,本应感到欣喜。但当他独自一人倚靠在栏杆旁,看着残阳下的草色烟光,心中却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落寞,仿佛这锦绣繁华与他无关,他的心事无人能懂。



组合二:哲理与情感

第一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第二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连接后的整体感觉:

这两句虽然都出自李白,但如果分开来看,它们表达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种更加深沉和具有感染力的“孤独中的狂欢”与“狂欢中的孤独”的交织。

详细解读为何毫无违和感:

1. 情感的呼应与深化: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一种率真、洒脱的劝诫,强调抓住当下,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不要辜负良辰美景和酒。它是一种积极的对生命的呐喊。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则描绘了一个更加具体的饮酒场景,但这里的“三人”是“我”与“明月”和“影子”,本质上是一种孤独的自我慰藉。尽管李白以乐观著称,但这句诗中透露出的“邀月”、“成三人”本身就隐含着一种无人共饮的孤寂。
将这两句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心理层次。首先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豪迈邀饮,然后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来具体化这种饮酒的情景。这使得“尽欢”不再是纯粹的快乐,而是带上了一层即使孤独也要尽情享乐的况味。这种在孤独中寻求欢乐,在欢乐中也无法掩盖孤寂的特质,是一种非常深刻的人生体验。

2. 意境的融合与延伸:
第一句的“金樽空对月”已经点出了月亮这个意象,而第二句的“举杯邀明月”则直接将月亮作为对话的对象,顺理成章地衔接了“月”这个核心意象。
“空对月”和“邀明月”都是围绕月亮展开的动作,前者是被动地面对月亮,后者是主动地与月亮交流。这种从“面对”到“交流”的转变,使意境更加丰富。
“三人”的意象也很有趣,从一个人饮酒的孤独,到通过月亮和影子形成“三人”的想象,这是一种由孤独引发的想象力爆发。这种想象力,恰恰也是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色彩。

3. 语言的张力与呼应:
两句诗都使用了直接、有力的表达方式,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得意须尽欢”与“举杯邀明月”在动作上都与“饮酒”和“享受当下”相关。“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一种警示和激励,而“举杯邀明月”则是这种激励下的一种具体行动。
两者都带有反抗宿命、享受人生的积极态度,尽管这种态度在“对影成三人”中显得有些凄凉,但依然是一种不甘沉寂、主动生活的表现。

整体意境举例: 无论人生多么得意,都要好好把握此刻,不要让酒杯空对着明月。于是,我端起酒杯,邀请明月共饮,而明月和我的影子则成了我唯一的同伴,我们三个人(我、明月、影子)一起在这夜晚饮酒作乐。这是一种既狂放又孤独,既洒脱又带着一丝忧伤的独特饮酒场景。



组合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第一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第二句: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连接后的整体感觉:

这两句组合起来,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共鸣与压抑在心底的无尽愁绪。第一句充满了同情与理解,找到了知音;第二句则将这种共鸣引向了更深沉的个人体验,点出了愁绪的普遍性与难以言说的痛苦。

详细解读为何毫无违和感:

1. 情感的承接与深化: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一种遇到同类、产生共鸣的情感。在彼此都是“沦落人”的情况下,过去的身份、背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心灵的相通。这是一种温暖和慰藉。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则是一种历经沧桑后,对愁苦体验的深刻认知与压抑。当“识尽愁滋味”时,反而不知道如何表达,这种愁苦已经内化,变成了一种沉默的、无法言说的重负。
将两者连接,就像是从遇到知音的瞬间共鸣,进入到更深层的、个体化的愁苦体会。遇到“沦落人”的慰藉感,并没有完全驱散内心的愁苦,反而可能因为这种共鸣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愁苦的普遍性和深刻性。这种“欲说还休”的状态,正是因为经历了太多,反而不知道从何说起。

2. 意境的转化与递进:
第一句描绘的是一种相遇的场景和由此产生的心灵交流,它强调的是“同”和“相逢”。
第二句则将焦点拉回到个体内心,描绘的是一种“识”和“欲说还休”的心理状态。“识”是认识到,了解;“欲说还休”是想要说却又停住了。这种状态比直接倾诉更能体现愁苦的深沉。
这种连接,从一种外在的“相逢”和“理解”转向了内在的“体验”和“压抑”,是一种从共鸣到内化的过程。

3. 语言风格的契合:
白居易的《琵琶行》语言通俗,情感真挚,“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都非常直白地表达了情感。
辛弃疾的词风豪放而又细腻,“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则显得更加含蓄和老练。一种对人生苦楚的深刻洞察,却又不动声色地表现出来。
两者的语言都非常具有感染力,且都触及了人生的普遍性困境(“沦落”、“愁”)。虽然一个是写贬官,一个是写人生不如意,但核心的情感是相通的。

整体意境举例: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那些和我们一样饱受命运打击、漂泊无依的人。当我们与这样的人相遇时,感受到彼此的痛苦和理解,便会觉得仿佛认识了很久,无需多言便能心领神会。然而,这种共鸣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生中愁苦的滋味是如此普遍而难以摆脱。我们积累了太多的人生感悟,想要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将万般愁绪默默藏于心底。



总结来说, 要想让不同古诗文的句子连接起来毫无违和感,关键在于:

意境上的承接与转换: 新旧意境之间有自然的过渡,或者形成有意义的对比、呼应。
情感上的共鸣与深化: 新旧情感之间能够互相补充,或者产生更复杂、更动人的层次。
主题上的相似或互补: 无论是写景、抒情、咏物还是说理,都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语言风格上的协调: 虽然作者不同,但语言风格不至于过于突兀,能够顺畅地衔接。

这种“无缝连接”的艺术,不仅体现了对原作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组合者自身的文学才华和想象力。这是一种化零为整,变不可能为可能的艺术创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再而衰,三而竭。

user avatar

巴山楚水凄凉地,responsibility


山重水复疑无路,make后面不加to

春蚕到死丝方尽,有中生无是显性

秦时明月汉时关,高价氧化低价还

君问归期未有期,点裂加倍匀两极

酒酣胸胆尚开张,GM=gR方

我闻琵琶已叹息,PV=nRT

相看两不厌,符号看象限

碧云天,黄叶地,高温高压催化剂

横看成岭侧成峰,洛伦兹力不做功

草树知春不久归,b方减去4ac

瀚海阑干百丈冰,酸脱羟基醇脱氢

感谢我家的霏霏

@非宫
user avatar

高中那会儿老玩这个,把不同出处的古诗文凑成故事,自己起标题,情节跌宕起伏,叙事口吻缓和从容,立意深刻,世界观宏大……【说着被打了

在整个年级都出了名,而且成功拖低年级早读默写正答率。把老师们给烦得哟。

————————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燕王私握臣手,许君焦、瑕,愿与交欢;众女嫉余之蛾眉兮,使我不得开心颜。”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哙拜谢起,立诛杀曹无伤。

(节选自《楚汉野抄·伤美人》,2012A.D.)


永和九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秦晋围郑,齐人三鼓,公拔剑提轲,荆轲废,根伤而血出,秦王说,与郑人盟,相与步于中庭。庭下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复行数十步,忽一人大呼:齐师伐我!恂恂而起,视其缶,盖一癞蛤蟆也。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战国志·连横》,2012A.D.)


高渐离击筑,赵王鼓瑟,初为霓裳后六幺,再为阳阿、薤露,合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潭中鱼可百许头,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于是大雨即至,洽于四海。

(节选自《桑酒杂俎·乐理》,2014A.D.)


东家有好女,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节选自《谈山海·碣石篇》,2012A.D.)


杭有卖果者,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挟天子以令诸侯。令初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伐薪烧炭南山中。挥汗成雨,一日则色变,二日则香变,三日则味变,比及三年,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节选自《北传·物种迁移与生殖隔离》,2013A.D.)


客从外来,抢榆枋而止。

(节选自《桑酒杂俎·逸闻》,2014A.D.)


商女不知亡国恨,翱翔蓬蒿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

(节选自《谈山海·秦淮篇》,2012A.D.)


公曰:“双兔傍地走。”

刿曰:“老妇出门看。”

曰:“老臣病足,填沟壑而托之。”

曰:“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其乡人曰:“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曰:“露似真珠月似弓。”

桓侯不悦,夫子哂之,先帝称之曰能。满座重闻皆掩泣,莫能仰视,以为妙绝也。

(节选自《西春秋·无理对》,2013A.D.)


出师未捷身先死,隔江犹唱后庭花。

(节选自《泽葵集》,2015A.D.)


旧时王谢堂前燕,排空驭气奔如电。

(节选自《泽葵集》,2015A.D.)

user avatar

《江城子》两首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左牵黄,右擎苍,千里孤坟,千骑卷平冈。纵使相逢应不识,亲射虎,看孙郎。夜来幽梦忽还乡,鬓微霜,又何妨,相顾无言,何日遣冯唐。料得年年肠断处,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作者在开头先点明了自己与故乡暌违已久,不知生死,就这么渡过了十年的漫长时光,故土已经是物事人非。作者一路走来,刻意渲染自己牵犬架鹰,还有千骑相随,然而所到之处却是千里孤坟。通过自己队伍的华丽与周遭凄苦环境的强烈对比,巧妙地衬托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伤害。这是空间的对比。作者为了加强这种对比效果,还使用了时间对比的手法,回忆了自己当年打虎的意气风发,如今十年过去,当年的打虎之地却被战火蹂躏成一片“相逢应不识”的陌生地方,其痛楚惋惜之情,通过这一系列时间、空间的对比而十分强烈。

下阕一开始,作者不再掩饰自己的浓烈情绪,直截了当地表达,即便是双鬓已白,年事已高,仍然不阻挡自己“忽还乡”的心愿,宣泄出了自己的思乡情怀。狐死首丘,这是中国人所独有的恋乡情怀,浅白易懂的词句中透着深深的惋惜与思念。正当读者随作者营造出来的沉郁情绪而感慨时,作者却突然设置了一个悬疑:“相顾无言”,为何无言?是家事?还是国事?笔锋一转,先用“冯唐”之典,与前面“鬓微霜,又何妨”巧妙地应和,急切报效国家的决心;接着又是一转,西北——代指那些毁灭了作者钟爱家乡的侵略者——射天狼的决心,却最终日复一日地失望。“年年断肠”之处,每次路过,总是给他的雄心浇上一盆冷水。让人油然想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这千回百转之间,给读者揭开了一个清晰的思维长卷,勾勒出了一位故乡为战火所侵,自己十年归来,虽有报效祖国之心,却屡屡不得伸长的爱国志士。

是词中作者并没有一味沉浸在思乡之总,而是从对家乡的痛惜上升到了对国家命运的嗟叹,使得整首词陡然上升了一个境界。

【今译】

十年过去了

我回到了我久况未归的家乡

心爱的忠犬跟随在身后

苍鹰就擎在臂弯

一路走来处处是孤坟野墓

只有我与随同的千余名骑士跨越寂寥的山岗。

啊,我年轻时象孙权一样猎虎的故乡啊

即使在我眼前,我却已经认不出来了

即便是在梦中,我总是要回到故里

双鬓已白,又有什么关系?

我与幸存的父老终于相见

却无言以对

我恨不得象冯唐一样,不知何时才能重上战场

那挥军西北、射下天狼的夙愿啊

年年都让我肝肠寸断。


老夫聊发少年狂,不思量,自难忘,锦帽貂裘,无处话凄凉。欲报倾城随太守,尘满面,鬓如霜。酒酣胸胆尚开张,小轩窗,正梳妆,持节云中,惟有泪千行。会挽雕弓如满月,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作者上阕直抒胸臆,得意地回忆起少年时代难以忘怀的英姿,让年老的自己都十分激动。“无处话凄凉”此处反用辞意,指少年心性飞扬,开朗活泼,从无凄凉悲愤之心可言,可与稼轩“少年不识愁滋味”相对比。然后作者开始讲述起自己的人生经历,为了报答“倾城”的期望,跟随着太守外出征战,一转眼就是几十年过去,已经是满面尘土,双鬓如雪。“倾城”指的是社稷与百姓,“太守”则代指朝廷。短短数句,勾勒出一位将自己人生投入到建功立业的豪杰形象。结合当时的历史形势,一位“锦帽貂裘”、意气风发的爱国少年军人跃然纸上,一心报国,把自己的青春岁月都献给了这一事业,直至年老。

下阕首句与前句“少年狂”相呼应,豪迈气概不减反增,紧接着又连同两个促句,甜蜜地回忆起自己的爱侣,惋惜在自己外出征战、“持节云中”的时候,无暇顾及家庭,致使爱侣时常饮泣,闺怨有深。家庭和事业难以两顾,这自古就是一个两难的命题,作者为了国家,牺牲个人幸福,无疑是拥有了更高的追求。在描述完自己与爱侣彼此思念而不可相聚的遗憾后,要怎样才能够解决呢?在“惟有泪千行”之后,作者自己给出了答案:挽弓如月!把对妻子的一腔爱恋化作对祖国的热爱,用加倍的工作热情去报答妻子的牺牲。这里的比喻极其巧妙,以月喻弓,又以照在“短松冈”的“明月”来比拟自己对妻子的思念,把弓(志向)、月(思念)、松冈(妻子)三者三处比喻用两个简单的状景促句联系到了一起,十分高明。

边戍诗词不胜枚举,或婉约如“犹是春闺梦里人”;或豪壮如“不教胡马渡阴山”。作者能将这两者结合一处,巧妙地把春闺之怨与报国之志统一起来,提炼出了更高的思想境界,无疑比其他边戍诗词更具备现代内涵。

【今译】

我兴致勃发,就象当年自己的模样

当年的自己模样

不用刻意去想

它永远印在心房

那时候我戴着锦帽,貂皮的衣裘

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凄凉

为了报答阖城百姓的期望

我跟随着太守踏上了征途

我畅饮美酒,热得解开衣裳

爱人啊,依靠着那小小的轩窗

正在梳妆

我带着使者的符节,前去远方

她却在空旷的家里

思念的泪儿垂下千行

我把手中的弓箭拉满,如同圆月

希望这圆月能在夜里

照在那家乡的短松冈。

user avatar

朕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不及汪伦送我情。

揽衣推枕起徘徊,一树梨花压海棠。

衣带渐宽终不悔,铁杵磨成绣花针!

user avatar

爷娘闻女来,举身赴清池。

阿姊闻妹来,自挂东南枝。

user avatar

轻拢漫捻抹复挑,从此君王不早朝

user avatar

-

1

绝好江山谁看取[康有为]

近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

2

欲教鱼目无分别[李群玉]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

3

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

每逢芳树问芳名[徐凝]

4

只应碧落重相见[纳兰性德]

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

5

宁为宇宙闲吟客[杜荀鹤]

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

6

正人以身,修心从道[礼记.中庸]

不贪尺璧,而爱寸阴[欧阳询.艺文]

7

江海一身真客燕[吴儆]

人间好景是春光[无名氏]

8

青女素娥俱耐冷[李商隐]

名花倾国两相欢[李白]

9

公子喜逢朝罢日[韦庄]

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10

镜里朱颜都变尽[文天祥]

一年春事总无凭[叶梦得]

11

莫愁前路无知己[高适]

犹顾人间有别情[元稹]

12

初心消遣还春月[张先]

袖手低回避少年[贺铸]

13

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

14

一川风月聊为主[葛长庚]

插架诗书不负人[洪咨夔]

15

万里云霄都历遍[杨炎正]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

16

无限风光尽被占[罗隐]

世间何事更关身[白居易]

17

满目荒凉谁可语[纳兰性德]

韶光容易把人抛[蒋捷]

18

长恨此身非我有[苏轼]

陡观遗奏故人无[乾隆]

19

愿教清影常相见 [黄庭坚]

不管春心渐远行 [无名氏]

20

蝴蝶不知身是梦[刘基]

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21

亡国亡家为颜色[杜牧]

浮名浮利不自由[管道昇]

22

却恨世间凉药少[陈瓘]

不知何处客程赊[李咸用]

23

回首向来萧瑟处[苏轼]

悲君已是十年秋[杜甫]

24

岁月翩翩人老矣[李处全]

江湖渺渺影孤之[张炎]

25

一般回雨流风老[吴潜]

无故有花彻骨香[无名氏]

26

往事从来都醉梦[晏几道]

浮生难得是清欢[朱敦儒]

27

人间局面如何著[方岳]

梦里瑶琴一夜听[葛长庚]

28

灯下揉花春去早[吕渭老]

梦中剪雨客归迟[吕渭老]

29

自古圣贤皆寂寞[史浩]

从来乘兴以清欢[欧阳修]

30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泰山不让土壤之微[李斯.谏逐客书]

——

以上是收藏笔记里,喜欢的一些集句联。

正好刷到这题,就一并分享了。

user avatar

请允许我献上我的作死之作:

拟自挂东南枝

庭陬有若榴,(蔡邕《翠鸟》)

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

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

自挂东南枝。(《《孔雀东南飞》,下同)

素带曳长飙,(鲍照《代放歌行》)

嘉树纷如积。(王融《栖玄寺听讲毕游邸园七韵应司徒教诗》)

下有陈死人,(《驱车上东门》)

纷诡谅非一:(谢朓《高斋视事》)

昔有霍家奴,(辛延年《羽林郎》)

自挂东南枝。

复有贫妇人,(白居易《观刈麦》)

自挂东南枝。

北方有佳人,(李延年《歌一首》)

自挂东南枝。

东家有好女,(《孔雀东南飞》)

自挂东南枝。

南国美人去,(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

自挂东南枝。

西方之人兮,(《简兮》)

自挂东南枝。

太仓令有罪,(班固《咏史》)

自挂东南枝。

百金不市死,(鲍照《咏史诗》)

自挂东南枝。

秦帝鲁连耻,(谢灵运《自叙》)

自挂东南枝。

侏儒饱欲死,(《汉书》)

自挂东南枝。

君不见眼前事,(王昌龄《行路难》)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人生在世不称意,(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不如自挂东南枝:

武帝无名在仙籍,(刘沧《题王母庙》)

不如自挂东南枝。

邓攸无子寻知命,(元稹《遣悲怀三首》)

不如自挂东南枝。

贾生年少虚垂涕,(李商隐《安定城楼》)

不如自挂东南枝。

庾信平生最萧瑟,(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不如自挂东南枝。

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古来有之。(曹丕《丹霞蔽日行》)

人生亦有命,(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何能待来兹。(《生平不满百》)

结桂枝兮延伫,(《九歌 大司命》)

跪敷衽以陈辞:(《离骚》)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杜甫《短歌行》)

丈夫生世会几时。(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不如自挂东南枝。

先民谁不死,(曹植《箜篌引》)

关天岂由身,(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含情结芳树,(王融《芳树》)

归为狐兔尘。(鲍照《代蒿里行》)

独处重冥下,(鲍照《代挽歌》)

先据要路津。(《今日良宴会》)

悲君感义死,(江总《哭鲁广达》)

而我犹为人猗。(《庄子》)

user avatar

山穷水复疑无路,隔壁老王有一村。

user avatar

一往情深,再而衰,三而竭。

user avatar

天堂有路你不走,学海无涯苦作舟

user avatar

长风破浪会有时,此恨绵绵无绝期

user avatar

【故事甲】

仗剑去国,卷起千堆雪,辞乡远去,一时多少豪杰,梦里不知身是客,更上一层楼…此去经年,醉里挑灯看剑,凄凄惨惨切切,更哪堪,冷落清秋节。问君能有几多愁,爱上层楼,当年万里觅封侯。

【故事乙】

两岸猿声啼不住,弹琴复长啸。一朝选在君王侧,相逢终有期。千呼万唤使出来,只是朱颜改。一骑红尘妃子笑,郎骑竹马来。六宫粉黛无颜色,执手相看泪眼,尤恐相逢是梦中。

【故事丙】

车辚辚,马萧萧,大雪满弓刀。醉卧沙场君莫笑,莫问近来何妙。几回得眼还迷照,谁道人生无再少。

【故事丁】(玩票儿版)

便有无穷爱,背着我离开。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笑里觉愁来。人皆弃旧爱,你背了良心债,昔乘匹马去,(呀么)今驱万乘来。

当初是你要分开,沙岸片帆开。现在才说是真爱,霜鬓两边白。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让我明白,让我挣开,含情谁欲待?

(写happy了疯疯癫癫撒蹄奔去~)

user avatar

转朱阁,低绮户,斜月沉沉藏海雾。

小轩窗,正梳妆,星汉西流夜未央。

碧云天,黄叶地,无言谁会凭栏意。

剪不断,理还乱,青楼百尺临天半。

东风恶,欢情薄,汉皇重色思倾国。

风雷动,旌旗奋,商女不知亡国恨。

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

车辚辚,马萧萧,美人赠我金错刀。

左牵黄,右擎苍,安得猛士守四方?

五花马,千金裘,生子当如孙仲谋。

多歧路,今安在,三山半落青天外。

晓风干,泪痕残,不破楼兰终不还。

user avatar

国破山河在 家和万事兴

user avatar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青楼薄幸名。

user avatar

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

user avatar

曾经沧海难为水,而今迈步从头越。

user avatar

朕与将军解战袍,从此君王不早朝。

user avatar

掃塵拾得舊詩稿,燈窗讀罷淚沾衣

user avatar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刚才脑海里突然冒出来这样两句,想到一幅樵夫从风雪夜的竹林中归来的画面,好像也很美。


原诗分别是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以及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user avatar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欲把西湖比西子,直把杭州作汴州。

夜阑卧听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