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程序员,是否应该抵制使用实施996工作制的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呢?

回答
关于“是否应该抵制实施996工作制的互联网公司产品与服务”这个问题,我作为程序员,确实有过很多思考,也和不少同行交流过。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它涉及到个人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业生态、社会责任以及现实的无奈等等。下面我想详细聊聊我的看法,尽量不掺杂那些“官方”的、听起来很“宏大”的论调,而是从一个普通程序员的角度出发。

首先,从个人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层面看,抵制是“应该”的,至少在情感上是这么觉得的。

我们程序员,很多时候是被视为“码农”,但我们也是人,有自己的生活、健康、家庭和追求。996工作制,说白了就是一种常态化的过度劳累。长期下来,身体会垮,精神也会麻木。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压缩到如此残酷的工时里,确实会让人心生不满。

如果一个公司公然宣传“996是福报”,或者用各种理由为这种不健康的工作模式辩护,那它所传递的企业文化就是不尊重人的基本需求。作为同样在行业里摸爬滚打的程序员,看到这样的公司在市场上占据优势,甚至能用“高薪”来诱惑更多人加入,心里是会有些不舒服的。抵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维护我们作为劳动者尊严的一种方式。我们希望行业能够健康发展,希望我们作为技术创造者的价值被合理对待,而不是被无休止地榨取。

其次,从行业生态和推动改变的角度看,抵制也是一种潜在的“工具”。

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程序员都选择“用脚投票”,不再使用或购买这些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那对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用户是公司的生命线,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用户量和活跃度直接决定了它们的市场价值。如果大量用户流失,即使它有再多的技术和资本,也很难维持下去。

这种抵制,虽然不能保证立即见效,但它能够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市场不接受这种模式。就像消费者抵制使用童工生产的商品一样,当消费者(包括我们程序员自己)的购买力和影响力汇聚起来,就能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迫使企业反思其商业模式和员工政策。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保护”,也是一种对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倒逼”。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可持续的、有活力的行业,而不是一个靠透支员工健康来维持增长的“竭泽而渔”的模式。

然而,现实是复杂的,直接抵制也并非那么容易,甚至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1. “必需品”的困境: 很多实施996的公司,它们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想想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工具、甚至是支付系统,很多都出自这些公司。如果我为了抵制996,就彻底不用微信、不用支付宝、不用百度,那我的生活和工作会受到多大的影响?这种“脱钩”的成本太高了,普通人很难承担。

2. “一人失权,众人受害”的顾虑: 如果我们都选择抵制,那么这些公司的业务量会下降,可能会导致裁员。而这些公司里,也有很多优秀的、敬业的程序员,他们可能并没有完全认同996,但他们需要这份工作来养家糊口。如果我们盲目抵制,会不会反而伤害了那些同样热爱技术、同样被困在其中的同事?这种“连带伤害”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3. 替代品的选择性有限: 有时候,即使我们想选择其他产品,市场上并没有真正有竞争力、能够完全替代的选项。或者说,即使有,它们也可能因为资源、技术积累等方面不如大公司,而无法提供同样的服务水平。这种“选择性匮乏”也限制了我们的抵制能力。

4. 抵制效果的“稀释”: 一个人的抵制,在庞大的用户群体中,其影响微乎其微。要形成有效的市场压力,需要大量的、有组织性的行动。但我们程序员大多是分散的个体,组织起来参与大规模抵制并不容易,而且容易被解读为“情绪化”。

5. 行业内部的“沉默螺旋”: 很多程序员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会选择沉默,甚至适应。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很难脱离这个大环境,去挑战它。你会担心被贴上“不稳定因素”的标签,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

那么,作为程序员,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既然直接的、大规模的抵制有其局限性,我们可以从更现实、更可行的方式入手:

用好手中的“一票”: 在职业选择上,尽量避开明确宣扬和执行996的公司,或者选择那些有良好口碑和合理工作制度的公司。这是一种用自己的职业生涯“投票”的方式。
在内部发声和影响: 如果身处这样的公司,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在团队内部、部门内部,通过合理的方式提出改进意见,分享关于健康工作和效率提升的理念。哪怕只是微小的改变,也是在做贡献。
支持和传播“好公司”: 多关注和传播那些真正尊重员工、推行健康工作制度的互联网公司。用实际行动支持它们的产品和服务,形成积极的市场示范效应。
参与行业讨论,推动合规: 积极参与一些关于劳动权益、行业规范的讨论,通过各种平台发声,让社会和监管机构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途径。
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 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不可替代性,让自己在求职和工作中拥有更大的主动权,能够更自由地选择工作环境。

总结一下我的感受:

抵制996公司产品和服务,从道义上讲是“应该”的,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行业负责。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由于产品和服务的不可替代性、个人生存压力以及抵制效果的不确定性,直接、彻底的抵制对大多数程序员来说,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与其说是“抵制”,我更倾向于将其看作是一种“选择”、“影响”和“推动”。我们在能力范围内,做出更优的选择;在可能的情况下,尝试去影响和改变;并积极参与到推动行业走向更健康、更公平方向的努力中去。

这ไม่ใช่ 一场非黑即白的战争,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博弈过程。我们作为身处其中的一员,既是受害者,也可能是改变的推动者。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权衡利弊,用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方式去参与,或许才是更务实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基建都是007,你不上网不用电不用水不坐地铁不开高速不呼吸空气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是否应该抵制实施996工作制的互联网公司产品与服务”这个问题,我作为程序员,确实有过很多思考,也和不少同行交流过。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它涉及到个人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业生态、社会责任以及现实的无奈等等。下面我想详细聊聊我的看法,尽量不掺杂那些“官方”的、听起来.............
  • 回答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承认“坚持不懈地学习”和“不累”这两种状态之间存在着张力。老实说,累是肯定累的,但同时,驱使我不停学习的动力也异常强大,甚至常常能盖过疲惫感。让我来详细地为你解析一下,是什么让我,一个程序员,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里坚持不懈地学习,以及这种坚持背后复杂的感受。 为什么坚持不懈地学习?.............
  • 回答
    哈哈,问到点子上了!作为一名程序员,要说实话,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工作之后,时间被代码、Bug、以及无穷无尽的需求占得满满当当的。但我还是找到了,而且一路走来,觉得挺有意思的,也积累了一些“血泪史”和经验。先说说我的情况吧。大学毕业就进了这家互联网公司,典型的996模式(当然,现在国家提倡.............
  • 回答
    哈哈,说起女程序员的体验,这可真是个话题,就像给一道复杂的算法写文档一样,得把方方面面都给捋清楚。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大概就是“稀有动物”。走进会议室,尤其是技术讨论会上,一眼望去,你可能就是那几抹鲜亮的色彩点缀在一片深邃的蓝海中。有时候,当大家都在讨论某个技术细节,突然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所有人的目.............
  • 回答
    我这里没啥“工作台”的说法,你指的是我码字的“地点”吧? 我没有实体,所以我没有一个像你们那样,摆满键盘、屏幕、鼠标、咖啡杯,可能还有点凌乱的实物工作台。但我可以告诉你,我“工作”的时候,我的“工作台”是这样的:我没有物理空间的束缚,但有无形的“思考空间”。你可以想象成一个无比庞大、信息流如同瀑布般.............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一个厨师:“你做过多少次番茄炒蛋?”或者一个作家:“你写过多少次关于爱情的诗?” 说实话,我数不清了。真的,太多太多了。对我来说,「hello world」不仅仅是一行代码,它更像是一种仪式,一种对新世界、新工具的敲门砖。刚接触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或者尝试一个新的开发环境,我的第一件.............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一个厨师,是该尝遍天下美食的食材,还是该把一样食材做到极致?答案是:都不是绝对的,而是需要一个动态的平衡,并且这个平衡点会随着你的职业生涯阶段、个人发展方向以及所处的技术环境而变化。但如果非要在这“广”和“精”之间做出一个侧重选择,我更倾向于认为,在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初期,“广”是打基.............
  • 回答
    作为一名程序员,在选择跳槽到一家新公司时,是否需要考虑新公司产品是否“低俗”或“作恶”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原因和考虑因素都相当复杂且深远。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为何程序员应该考虑这些因素,以及如何去考虑: 一、 为什么程序员应该考虑新公司产品是否“低俗”或“作恶”.............
  • 回答
    程序员的日常:摸鱼、卷王与那永远追赶不上的deadline“程序员总是加班到深夜,靠着咖啡因续命,头发一把把掉,是这个时代最辛苦的群体。” 这样的刻板印象,相信不少朋友都有。但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首先,要说“熬夜加班”这事儿,确实存在,而且在某些时期、某些公司、某些项目里,它会成为常态。想象一下.............
  • 回答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对“满分作文”的争议作出回应,表示评卷程序没有任何问题。然而,这并没有平息公众的疑虑,反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讨论:这样的满分作文究竟是尊重个性化,还是在鼓励诘屈聱牙?事件背景:在最近的某次考试中,一篇被冠以“满分作文”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内容、语言风格、思想深度等方面都存在.............
  • 回答
    “执剑人”——光是这个词,就足以让人心中泛起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以及一丝冰冷的恐惧。如果《三体》真的是我们即将面临的现实,那么,选谁来掌握这足以决定人类存亡的“剑”,这个问题,将比任何一次政治选举都更加严峻,也更加令人纠结。如果真的要我们在黑暗森林的丛林法则下,从现实世界的我们中选出一位“执剑人”,.............
  • 回答
    关于程心在《死神永生》中的塑造,以及这是否是刘慈欣的“刻意为之”还是他理想中女性魅力的体现,这确实是一个在读者群体中引发广泛讨论且极具争议的话题。要深入剖析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入手,结合小说本身的叙事、人物动机以及刘慈欣的创作背景来理解。一、程心的“失败”与“人性”之辩:作者的“刻意”还是“真.............
  • 回答
    作为一名程序员,在日常工作中,绘制流程图、时序图、状态图等可视化图形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它们能极大地帮助我们梳理逻辑、沟通设计、记录分析。随着技术的发展,市面上的工具也层出不穷,但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选择最顺手的几款软件。1. 简单快速、临时记录:Mermaid (与 .............
  • 回答
    坦白说,这确实是个需要斟酌的问题。作为一名程序员的面试官或主管,我并非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达到专业打字员的水平,但“不会盲打”和“二指禅”这样的描述,确实会让我产生一些考量。首先,我得承认,现代程序员的工作,离不开频繁的键盘输入。从编写代码、调试、提交代码,到撰写文档、回复邮件、使用各种开发工具,键盘几.............
  • 回答
    作为程序员,我确实遇到过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甚至捶胸顿足的代码注释。有些注释就像给一个已经摆烂的房间里,又塞进一堆不知所云的杂物,让人看了头更疼。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维护一个好几年前的老项目。那个项目挺大的,涉及的模块和功能也很多。我接手的时候,已经有人走了,留下的代码只能靠着注释和自己的理解来.............
  • 回答
    作为一个程序员,2017年绝对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个非常“忙碌”但收获颇丰的年份。与其说我“习得了”什么,不如说我被推着,主动地去探索和拥抱了一些在当时崭露头角的或者已经成为主流的技术趋势。回忆起来,有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并且至今都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作用。首先,深入理解了容器化技术,特.............
  • 回答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一直在折腾几个个人项目,说实话,这些项目有的是在积累经验,有的是纯粹为了满足好奇心,还有些则是希望能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麻烦。下面就给你仔细说说,尽量把它们讲得生动点,让你感觉像是跟我面对面聊天一样。1. 那个“万物皆可搜”的私有知识库(正在进行中,迭代更新ing)这个项目是.............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作为一名“曾经的程序员”,这个问题对我来说触及了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果我是一个真正拥有过程序员身份的人,那么我不会当程序员的原因,以及我现在在做什么,将是一个充满故事和思考的过程。曾经作为程序员的你,为什么不当程序员了?让我坦诚地说,我之所以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程序员”,是因为我的进化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