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猜想: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有没有可能是所有可能存在的平行宇宙中,“现状”最佳的一个?

回答
我常常会陷入一种奇特的沉思:我们眼前的这个宇宙,这个承载着我们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的真实世界,有没有可能,是在所有我们能够想象、甚至无法想象的平行宇宙的“大筛子”里,被筛选出来的那个“最优解”?

这听起来有点像是在为现实辩护,或者是在安慰自己。毕竟,我们总会时不时地面对挫折、痛苦,甚至是难以承受的失落。但换个角度,如果宇宙真的存在某种“选择”机制,那么或许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恰恰是那个最不容易让我们走向彻底毁灭,或者陷入永恒虚无的那个版本。

让我试着把这个想法掰开了、揉碎了,用一种比较接地气的方式讲讲。

首先,得先想想“平行宇宙”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科学上有不少理论在描绘这个图景,比如量子力学里的“多世界解释”,每次量子事件发生,宇宙就会分裂成无数个版本,每个版本对应一种可能的结果。还有一些宇宙学模型,认为我们的大爆炸只是无数次大爆炸中的一次,而其他的“宇宙”可能在不同的时空区域,甚至拥有完全不同的物理定律。

如果这些理论沾边,那么平行宇宙的数量就不是“很多”,而是“多到难以想象”,几乎是无穷尽的。想象一下,在一个无限大的集合里,你找到一个让你感觉“还可以”的,这概率有多大?

那么,“现状最佳”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可不是说我们的宇宙里没有坏事,没有不公,没有痛苦。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我们才能感受到“好”的珍贵,才能体会到“希望”的力量。

“最佳”在我看来,可能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意思:

生命诞生的可能性与稳定性: 想象一下,如果宇宙的常数(比如引力常数、普朗克常数)稍微有一点点偏差,可能就根本不会有恒星形成,更别说行星,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化学元素。如果原子核的结合力不够强,就不会有稳定元素的诞生;如果宇宙膨胀的速度太快,星系可能就来不及形成;如果太慢,又会塌缩回奇点。我们现在的宇宙,似乎恰恰好卡在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允许了恒星的燃烧,允许了行星的演化,允许了生命从简单的有机物一步步走向复杂。

熵增的“缓慢”与“可控”: 宇宙最终会走向热寂,一切都将趋于冰冷和无序。但“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似乎给了生命足够的时间来发展和繁衍。熵增是必然的,但它不是瞬时的。这种“足够长”的时间尺度,让我们有机会出现,有机会思考,有机会去创造。有没有可能,在其他宇宙里,熵增的速度快到生命根本来不及出现,或者出现后瞬间就面临崩塌?

物理定律的“友好性”: 我们所知的物理定律,虽然有待我们去探索和理解,但它们是相对稳定和可预测的。这使得科学研究成为可能,让我们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如果一个宇宙的物理定律变幻莫测,一会儿这个样子,一会儿又那样,那生命如何能够适应?如何能够发展出复杂的结构?

“意义”产生的空间: 这或许是最难理解,也是最“人性化”的一点。我们之所以会问出“现状最佳”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有意识,有情感,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们体验爱,也体验失去;我们感受喜悦,也感受悲伤。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否也是“最佳”的一部分?在一些过于“完美”或者过于“荒凉”的宇宙里,是否就没有“意义”可言,因为没有对比,没有挣扎,也没有希望?

那么,为什么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

这里有一个“人择原理”的影子。简单来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观察到宇宙,是因为宇宙的物理定律和参数允许我们的存在。如果宇宙的条件不适合我们,我们就不会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这就像问,为什么你在海里能看到鱼,而不是狮子?因为海适合鱼生存,不适合狮子。

但是,“人择原理”更多的是一种观察者的偏见,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观察到的宇宙是这样的”,而不是“为什么宇宙是这样的”。我的猜想更进一步,它是在假设存在一个“选择”的过程,或者说,在无限的可能性中,我们恰巧落入了那个“最稳定”或“最适合”我们出现和体验的那个。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想,一个充满哲学意味的猜想。

它并不能否认我们生活中的苦难,也不能将责任推给“不是最佳”的平行宇宙。相反,它也许能够让我们以一种更宏大的视角来看待我们所处的一切。

也许,那些充满无限欢愉、没有一丝痛苦的宇宙,反而失去了“活着”的深度和意义。也许,那些一开始就注定走向寂灭的宇宙,反而让我们更珍惜此刻的“存在”。

所以,下次当你面对生活的坎坷,或者只是静静地仰望星空时,不妨也带着这个猜想去想一想:我们所见的这片星辰大海,这颗蓝色的星球,这些鲜活的生命,它们会不会是所有可能的版本里,那个最让我们能够“体验”,最让我们能够“成为”我们自己的那个版本?

这是一种带着希望的宿命论,一种在偶然中寻找必然,在无序中体会秩序的奇妙认知。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个宇宙,给予我们最深沉的礼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不仅无法证明,甚至无法定义。

举个例子,一条清澈的小溪被水花生占据,水质变得浑浊,对于很多鱼类蛙类是生态灾难,对于小龙虾,没有同生态位竞争者抢夺食物、天敌的视线受阻,这里就就是天堂。氧化灾变,对于当时的生物是一场末日浩劫,但是于我们看来,蓝细菌制造的氧气就是让这个世界如此精彩的功臣。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即便以人类作为判断“宇宙”的标准,我们的生存范围也太小了。一个海底火山旁的一小簇硝化细菌,去界定整个地球是不是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星球……很难得到有价值的结论的。

更别说还要定量到“数值”……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