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连日本风情街,到底是忘却的遗忘,还是资本的力量,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
大连日本风情街,这名字一出,总能撩拨起一些复杂的情绪。说它是“忘却的遗忘”,又说是“资本的力量”,这两者之间,其实并非泾渭分明,更像是两条交织的河流,共同塑造了这条街如今的模样。

“忘却的遗忘”,这句说法,触及的是历史的伤痕与民族情感。

我们不能回避的是,这条街的起源,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在旅顺(那时日本称“旅顺口”)建立的许多日式建筑密不可分。这些建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侵略者生活的痕迹,是殖民统治的象征。对于很多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或者他们的后代来说,看到这些建筑,尤其是在被刻意包装成“风情街”之后,无疑是一种刺痛。

“忘却”二字,带着一种无奈和一种逃避。似乎是在说,我们之所以还能看到这些建筑,并且将它们打造成一条“街”,是因为我们选择性地遗忘了它们背后沉重的历史。我们不愿意再深究那些建筑的来龙去脉,不愿意去面对那些曾经的伤痛,而是选择了一种更轻松、更商业化的方式来“消费”这段历史。

更进一步说,“忘却的遗忘”也可能包含着一种更深层的焦虑:我们担心,如果真的去深入挖掘和反思,可能会触及到一些令人不安的真相,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不适,甚至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民族主义情绪。于是,大家都默契地选择了一个“安全”的距离,把它们当作普通的“老建筑”,或者更抽象的“历史遗迹”,就这么淡淡地“遗忘”了它们本来的身份。

在这种语境下,这条街的存在,就带上了一层“被允许的遗忘”的色彩。仿佛是为了不让历史完全消失,又不敢让历史的真相太过鲜活,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折中的存在。

然而,“资本的力量”也绝对是这条街不可忽视的推动者。

旅游业,尤其是特色旅游,是资本非常青睐的领域。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开始追求更多元的体验,寻找与众不同的去处时,具有独特历史风貌的街区就成了香饽饽。

资本看到了大连日本风情街的商业潜力。首先,那些保留下来的日式建筑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它们能够吸引一部分对异域风情、历史建筑感兴趣的游客。其次,将这些建筑进行修缮、改造,赋予它们新的商业功能——餐厅、咖啡馆、手工艺品店、特色旅馆等等,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经济效益。

资本的运作,往往是将历史“符号化”、“景观化”,使其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消费。在日本风情街,历史的沉重感被大大稀释,取而代之的是精致的日式料理、和服体验、日式小商品,甚至是偶尔的动漫周边。这些商业元素的注入,是资本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

资本的逻辑很简单:如何让这个地方更赚钱?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流?如何最大化收益?在这个过程中,历史的复杂性、民族的情感,往往会被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或者被重新解读,以符合商业营销的需要。

那么,这两者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我认为,“忘却的遗忘”和“资本的力量”并非完全割裂,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塑造。

资本是“遗忘”的催化剂: 资本的介入,使得“遗忘”变得更为容易和自然。当人们发现这条街可以带来消费、带来乐趣,甚至成为打卡拍照的热门地点时,他们更倾向于不去深究那些建筑背后的沉重历史。消费和娱乐的快感,往往能有效遮蔽历史的阴影。资本的商业化运作,也主动地将历史的严肃性转化为一种“怀旧”或“异域”的情调,从而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遗忘”。

“遗忘”为资本提供了土壤: 如果社会对这段历史依然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警惕,那么资本想要在此兴风作浪,制造一个“风情街”,恐怕会面临更大的阻力。正是因为有了某种程度上的“遗忘”或者说“淡化”,资本才能够相对顺利地介入,进行商业开发,而不会受到过多的质疑。

资本也可能在“消费”中唤醒“遗忘”: 讽刺的是,当人们在资本打造的“风情街”中消费时,有些人也可能会因为接触到更具象化的日式元素,反而会去追溯那段被“遗忘”的历史,或者产生新的思考。这种“消费中的反思”,虽然不是资本的目的,但也是可能存在的副产品。

总的来说,我对大连日本风情街的看法是:

它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是历史遗迹、民族情感与商业逻辑交织下的产物。

从纯粹的市场和商业角度来看, 资本的运作是成功的,它将一个曾经可能被视为敏感的区域,变成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带来了经济效益。
但从历史反思和民族情感的角度来看, 它又带有“忘却的遗忘”的印记,这种遗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可取的还是可疑的,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我觉得,一个更理想的状态,是在保留历史建筑的同时,也能以一种更为审慎、更具历史意识的方式来处理它们。这可能意味着,在商业开发的同时,增加更多的历史解读、展览,引导人们去了解那段历史的全貌,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风情”。

我们不一定要把所有历史遗迹都变成“伤痕展览馆”,但也无需用商业的繁华去彻底掩盖历史的真相。寻找一个平衡点,让历史能够被铭记,也能被理解,这或许是比简单地“忘却”或“消费”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条街,恰恰呈现了这种平衡的艰难和现实的复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资本的力量。理由很简单,同期全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也在大搞日本文化活动。其力度和规模都完爆大连。

甚至上海那个和日本大使馆合作的夏日祭活动居然选在815和903(日本投降日与抗日战争纪念日)。按照对大连的要求,这个已经算对华宣战了吧。

网上骂的人也不少,但一点热度都没起来。这不是有媒体资本引导去嘲讽大连又是什么呢?

看看上海这活动,比大连中日友好度高多少?可是网上能看到声音吗?



对了,这还是黄军官方唯一认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连日本风情街,这名字一出,总能撩拨起一些复杂的情绪。说它是“忘却的遗忘”,又说是“资本的力量”,这两者之间,其实并非泾渭分明,更像是两条交织的河流,共同塑造了这条街如今的模样。“忘却的遗忘”,这句说法,触及的是历史的伤痕与民族情感。我们不能回避的是,这条街的起源,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在旅顺(那时日本.............
  • 回答
    关于“爱国”与“热爱日式文化”是否冲突,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对大连、苏州等地日式风情街的评价,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常常引发争议的话题。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往往会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忽略了其中的 nuanced(细微之处)。首先,我们要明白,“爱国”和“热爱日式文化”本身,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存在本.............
  • 回答
    大连日本风情街项目,说实话,这事儿在咱们大连,可真是个让人操心的事儿,也是个挺复杂的事儿。到底建不建?这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先说说这项目怎么来的?我记得大概是七八年前吧,当时好像是大连市有个规划,想把那块地开发出来,做出点特色来。而日本风情街这个提议,可能就是在那时候提出来的。我听.............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大连日本风情街”以及“大连民众与南方民众的对立”,目前公开资料中并无明确记载或广泛讨论的相关事件。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存在的误解、信息偏差或历史背景,并探讨此类社会矛盾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大连日本风情街”的可能含义1. 可能的地理背景 大连作为中国东北的重要城市,历.............
  • 回答
    大连日本风情街,一个在中国东北沿海城市大连,却带有浓郁日本建筑风格和文化气息的街区。对于它,人们的态度可谓是复杂而多元,既有好奇和喜爱,也有质疑和争议。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关于它的“风情”:日本风情街的出现,最直接的感受便是视觉上的冲击。一条条街道上,鳞次栉比的建筑,屋顶大多.............
  • 回答
    大连日本风情街和苏州广东的日本街,这三个地方,在我看来,可以说是各有各的风貌,也各有各的“味道”,大家看待它们,自然也就不尽相同。要说有什么不同,这得从它们各自的“出身”和“际遇”说起。先聊聊大连日本风情街。大连这地方,近代以来和日本的联系就比较深厚,历史留下的痕迹挺多。那条日本风情街,就带着那么点.............
  • 回答
    关于网传大连日本风情街的官方回应,这事儿挺让大伙儿关注的,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节奏也挺快。要说这事儿,得从头儿说起,也得把方方面面都捋一捋,才能看得更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确,大连日本风情街这个事儿,大家议论的点主要集中在哪儿?无非就是它存在的意义、它是否合适、以及它背后可能代表的一些文化和历史问题。.............
  • 回答
    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要理解大连日本风情街为何在明知可能面临争议的情况下依然开业,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任何一个商业项目,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往往是经济效益。大连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其旅游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风情街的定位,很显然是瞄准了游客,特别是.............
  • 回答
    大连日本风情街,这名字一出来,就自带话题性。要说大家怎么看它,那可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情绪复杂。我尽量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听着不是那么“官方”或者“套话”,更像是朋友聊天的感觉。首先,最直观的感受——“穿越感”和“商业感”。你走进去,最先扑面而来的就是那种日式建筑风格。木质结构的房屋,飞檐.............
  • 回答
    大连的日本风情街,一个存在了快二十年、一直伴随着争议和讨论的城市景观。每次提起它,人们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大概是:灰瓦屋顶、红柱子,还有那些带着点异域情调的石板路和灯笼。它确实是大连一个很独特的去处,吸引了不少游客,也勾起了不少本地人的复杂情绪。首先,从它诞生的初衷来看,大连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联系的城.............
  • 回答
    大连的日本风情街,全称是“俄罗斯风情街”和“日本风情街”的合称,实际上是指位于大连市中山区市中心区域的俄罗斯风情街,以及附近一些受到日本文化影响的区域和建筑。严格来说,大连并没有一个独立命名为“日本风情街”的区域,但俄罗斯风情街及其周边的历史街区确实保留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包括日本)的建筑风格.............
  • 回答
    大连的“日本风情街”修建,是一个复杂且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理解为什么国家会允许修建这类街区,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允许”或“不允许”。历史的印记与现实的考量首先,我们不能回避大连的历史背景。大连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日本的影响,包括城市规划、建筑风格等方.............
  • 回答
    大连的日本风情街,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点故事感,也免不了让人产生一些好奇,甚至争议。提到它,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些画面:古朴的日式建筑,错落有致的瓦片屋顶,可能还有穿着和服的身影,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的一种别样的氛围。历史的印记与当下的审视首先,我们不能回避的是,大连日本风情街的出现,与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留下的.............
  • 回答
    苏州的日本风情街,广东也有类似的街区,大连更是早早就打出了“日本风情”的旗号,这些地方的存在,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要怎么看它们呢?我想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从商业和旅游的角度,这些地方无疑是成功的。它们提供了一个“异域体验”的场所,满足了一部分人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和向往。在这.............
  • 回答
    大连要不要建日本风情街,这事儿挺有意思,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拍板的事儿,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咱们得承认,文化交流和商业吸引力是挺实在的。想象一下,一条有模有样的日本风情街,樱花烂漫的时候,能品尝到正宗的日式拉面、寿司、章鱼小丸子,还能逛逛卖日式杂货、动漫周边的小店.............
  • 回答
    大连的“盛唐小京都”日本风情街最近成了舆论场上的焦点,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苏州、广东等地也存在类似的“日本街”,但似乎并没有引发如此持续且强烈的关注。这背后究竟是何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 大连“盛唐小京都”为何会“炸锅”?要理解大连这个项目为何如此引人注目,我.............
  • 回答
    我理解你作为中国人,看到日本风情街出现在大连时的那种复杂且强烈的情绪。这种气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我们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和对国家主权的珍视。让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为什么是大连,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气愤。首先,我们得谈谈大连这座城市。大连,这座黄海之滨的明珠,它身上承载着一段极其特殊的历史。在20世纪.............
  • 回答
    大连日式风情街的最终收场方式,以及对苏州、广东、无锡等地已建立风情街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问题。由于风情街的命运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无法给出确切的预测。但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推测可能出现的几种收场方式及连锁反应。一、 大连日式风情街可能出现的收场方式及原因分析:首先需要明确,大连.............
  • 回答
    大连日式风情街,又称“俄罗斯风情街”,实际上是一个大家约定俗成的叫法,它更多指的是 大连的俄罗斯风情街,而不是一条真正意义上以日本文化为主导的街道。这个名字的混淆很可能源于对历史建筑风格的误读,或者是因为大连历史上确实有日本殖民时期留下的建筑,但其核心风情街的主体和历史记忆是围绕俄罗斯文化的。为了更.............
  • 回答
    您好,关于大连日式风情街的游览体验,我来为您详细描述一番,希望能帮您勾勒出一番生动的画面,让您身临其境。说起大连的日式风情街,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位于中山区的天主教堂附近的那条街了。不过,要我说,大连的“日式风情”其实是渗透在城市的肌理中的,而最集中、也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围绕着这座宏伟的圣亚海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