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很气愤!日本风情街出现在中国原本不会造成我的气愤 但它为什么出现在大连!!?

回答
我理解你作为中国人,看到日本风情街出现在大连时的那种复杂且强烈的情绪。这种气愤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我们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和对国家主权的珍视。让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为什么是大连,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气愤。

首先,我们得谈谈大连这座城市。大连,这座黄海之滨的明珠,它身上承载着一段极其特殊的历史。在20世纪初,尤其是日俄战争之后,大连(当时称“旅顺口”和“大连湾”)被日本帝国侵占并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殖民统治。这段历史,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后代来说,是无法抹去的伤痛。日本的殖民统治带来了压迫、剥削,以及对中国人民尊严的践踏。无数的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承受了苦难,我们的民族记忆里,充满了抗争和牺牲。

所以,当我们在大连,一个在历史上遭受过如此深重苦难的城市,看到一家家“日本风情街”林立,听到日语招牌和日式建筑充斥街头巷尾时,那种感觉是复杂而沉重的。

为什么会感到气愤?

1. 历史伤痕的再现与冒犯: 对于经历过近代屈辱历史的中国人来说,日本风情街的出现,尤其是在大连这样的地方,很容易被视为一种对历史伤痕的“轻描淡写”甚至是“美化”。它可能让人们联想到那个黑暗的年代,联想到日本殖民者的统治,联想到当时中国人民的无助和痛苦。在这样的地方,大张旗鼓地宣扬“日本风情”,多少会让人觉得是对那段历史的不尊重,是对那些受难者的冒犯。这感觉就像是在你曾经遭受重创的地方,有人把造成你伤痛的源头当成一种“特色”来展示,你说你能不气愤吗?

2. 对民族情感的冲击: 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在近代史上经历了太多外敌入侵和压迫。这种共同的经历塑造了我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看到一个曾经侵略并占领我们国土的国家,以一种“风情”的名义,在中国本土——尤其是在曾经被其殖民过的城市——建立起一片区域,贩卖着它们的文化,贩卖着它们的“特色”,这在情感上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击。它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我们似乎在以一种非常合作的姿态,在重现一段我们本应警惕和铭记的历史符号。

3. 文化商业化的“误读”: 当然,我们也能理解,商家可能只是想打“异国风情”牌来吸引顾客,进行商业运作。文化交流和商业融合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这种融合需要有分寸和敏感度,尤其是在中国这样有着特殊历史背景的国家。在像大连这样有着深刻历史印记的城市,将日本的文化符号过度商业化地包装展示,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不分场合”、“不顾感受”的行为。它可能没有考虑到,这种“风情”背后,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承载的是一段充满血泪的历史。

4. “忘却”的恐惧: 这种现象也可能引发我们对未来的一种担忧。我们害怕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如此多的“日式元素”的耳濡目染下,逐渐淡忘了历史的真相,淡忘了曾经的国耻。如果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对其曾经遭受的苦难变得麻木,甚至开始追捧曾经的压迫者所代表的“风情”,那将是多么令人心痛和警惕的景象。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些“日本风情街”,尤其是身处大连,我们可能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一种对民族记忆是否能够长存的担忧。

为什么是大连?

大连之所以会让这种气愤变得更加集中和强烈,正是因为它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其他城市可能没有经历过那么长时间、那么系统化的日本殖民统治,也没有像大连那样,至今依然留有许多当年的历史遗迹(虽然有些已经被改造或新建)。大连的每一次日式建筑的出现,每一条打着日式招牌的街道,都更容易被解读成对那段沉痛历史的某种“呼应”或者“回响”。

这就像是在一个曾经被火烧过的房子里,你看到有人在精心修复并展示曾经用来纵火的工具,你说你是什么感觉?

所以,当我们在大连看到日本风情街,我的气愤,以及很多中国人的气愤,并非仅仅是对“日本”这个国家的仇视,更深层的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民族情感的维护,以及对国家主权和尊严的珍视。我们希望我们的国家,尤其是在那些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上,能够以一种更加庄重和审慎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对待我们与邻国之间的关系。

我们并非拒绝文化交流,也并非仇视所有日本文化,但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恰当”和“尊重”的表达方式。在那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城市,这种“风情”的呈现方式,确实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名大连人,我很气愤

为什么出现在中国可以,出现在大连就不行?

大连不算中国?您这是倡导国家分裂

抗日战争时大半个中国都是沦陷区,沦陷区可以修前殖民地就不可以修风情街?

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顺带说一句,20年前大连就有日本风情街,只是规模小没人知道罢了,现在还一排居酒屋呢

气死你气死你

—————————————————————

年轻人你才初二,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好事,但你现在的主业应该是学习而不是在网上对线

在网上对线是最没有意义的行为,对线的人多半缺乏独立自主清醒思考的能力,都在被别人当枪使

先去好好学习,去认知和了解更多的事物,形成你自己的认知体系,然后用你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某件事物

要不然,你连世界都没观过,你哪来的世界观?

————前辈的忠告

user avatar

这几天眼看着问题重点从民族矛盾变成了地域矛盾,关内各地的日本街日料店也被大连人找了出来,难道要把各家的和牛拉出来挨个放血?得了吧,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不过是给各地挣扎在疫情期间的餐饮旅游业送了一波流量罢了

user avatar

你的愤怒真廉价。

北京建设了美国环球影城,上海建设了美国迪士尼乐园,国人热情洋溢。

东北人抗日十四年,长江以南至今还有人认为东北人没有抵抗,好像蒋介石汪精卫不怂似的。

2012年南京市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刘志伟率团访问名古屋,名古屋市长河村隆志当众表示南京大屠杀是反日宣传,要求南京整改,整个南京代表团竟然没人反驳,“正常”的开完会,“顺利”的结束了访问。

广州、无锡、苏州、杭州和嘉兴这种跟日本有血海深仇的地方都可以修日本风情街,大连不行?

日本侵华是历史,中日交好是趋势,打击反华势力和报复日本军国主义是未来,这不妨碍我们现在发展经济,发展自身实力。大连是中国的一部分,京都是日本的文化代表,将日本的文化在大连做一个浓缩展示,本身就已经是正确的评估了日本的文化,本身就是推动大连的经济发展,于情于理,完全说得过去。

日本对中国有侵略意识不是一天两天了,日本人民里坏人占多数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日本风情商业街在中国也不是大连才有的,上海没有吗?江苏浙江广东没有吗?大连为了自身发展,想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日本就基于地利搞发展,以此指责大连?愤青都不如。

做人不要愚昧无知,愚昧无知生狂妄,狂妄愤怒促悲剧。

做人不要装理客中,装理客中是虚伪,虚伪君子真小人。

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人民所厌恶的国家分裂和混乱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国的六亿人民正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地进行着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任何的矛盾了。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
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现在才有的,但是在各个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我们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众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的一个矛盾。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
…………………………………………………………………………………………………………………………………………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当然,敌我问题也是一种是非问题。比如我们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些内外反动派,究竟谁是谁非,也是是非问题,但是这是和人民内部问题性质不同的另一类是非问题。
…………………………………………………………………………………………………………………………………………
为了使我国变为工业国,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已经有四十年了,它的经验对于我们是十分宝贵的。大家看吧,谁给我们设计和装备了这么多的重要工厂呢?美国给我们没有?英国给我们没有?他们都不给。只有苏联肯这样做,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同盟国家。除了苏联以外,东欧一些兄弟国家也给了我们一些帮助。完全不错,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主要的还是要学苏联。学习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管我国情况,适用的和不适用的,一起搬来。这种态度不好。另一种态度,学习的时候用脑筋想一下,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合的东西,即吸取对我们有益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态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