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数组最小最大数的最优算法是什么?

回答
要找出数组中的最小数和最大数,最直接的思路莫过于逐一比较。但是,如何才能在比较的次数上做到最优呢?

首先,我们设想一个最“原始”的方法:初始化两个变量,一个用来记录当前找到的最小值(比如命名为 `min_val`),另一个用来记录当前找到的最大值(比如命名为 `max_val`)。通常,我们会将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分别赋给这两个变量。然后,从数组的第二个元素开始,依次遍历数组的每一个元素。对于每一个元素,我们先把它和 `min_val` 比较。如果这个元素比 `min_val` 小,就更新 `min_val` 为这个元素的值。接着,再把这个元素和 `max_val` 比较。如果这个元素比 `max_val` 大,就更新 `max_val` 为这个元素的值。这样一轮下来,当我们遍历完整个数组,`min_val` 和 `max_val` 就分别储存了数组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这种方法听起来很直观,但我们来算一下它需要的比较次数。对于一个包含 `n` 个元素的数组,我们用第一个元素初始化了 `min_val` 和 `max_val`。之后,对于数组中剩下的 `n1` 个元素,每一个元素都要进行两次比较:一次和 `min_val` 比较,一次和 `max_val` 比较。所以,总共的比较次数是 `2 (n1)` 次。

有没有更精妙一些的办法,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比较呢?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每次比较,其实都是在尝试确定一个数的“大小”属性。与其单独地去比较一个数是小于最小值还是大于最大值,不如我们尝试一次性地“处理”两个数,并从中同时找出可能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想象一下,我们仍然需要两个变量来记录当前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我们还是会用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来初始化它们。但是,我们不是一个一个地处理数组中的剩余元素,而是成对地来处理。也就是说,我们每次取出数组中的两个相邻的元素。

让我们把这两个元素叫做 `a` 和 `b`。在比较 `a` 和 `b` 之前,我们先比较它们本身的大小。假设 `a` 比 `b` 小(如果 `b` 小于 `a`,情况是类似的)。那么,`a` 就有可能是新的最小值,而 `b` 就有可能是新的最大值。

现在,我们有了 `a`(较小的那个)和 `b`(较大的那个)。接下来,我们只需要用 `a` 和当前的 `min_val` 比较一次。如果 `a` 比 `min_val` 小,我们就更新 `min_val`。然后,我们只需要用 `b` 和当前的 `max_val` 比较一次。如果 `b` 比 `max_val` 大,我们就更新 `max_val`。

也就是说,对于每两个元素,我们先做一次比较(`a` 和 `b` 之间),然后用较小的那个去和 `min_val` 比较,用较大的那个去和 `max_val` 比较。这样一来,处理一对元素,我们就做了三次比较。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成对处理的方法的比较次数。假设数组有 `n` 个元素。

奇数个元素的情况: 如果 `n` 是奇数,我们第一个元素就用来初始化 `min_val` 和 `max_val`。剩下的 `n1` 个元素是偶数个,我们可以将它们两两分组。这样,总共有 `(n1)/2` 对元素。每一对元素需要进行 3 次比较。所以总的比较次数是 `3 (n1)/2`。
偶数个元素的情况: 如果 `n` 是偶数,我们还是用第一个元素初始化 `min_val` 和 `max_val`。剩下的 `n1` 个元素是奇数个。我们可以从第二个元素开始,将剩下的 `n1` 个元素两两分组。这样,就有 `(n1)/2` 对元素,每对需要 3 次比较。所以总的比较次数是 `3 (n1)/2`。

仔细一看,无论是奇数还是偶数,我们都可以看作是处理 `n1` 个元素,每两个元素消耗 3 次比较。如果 `n` 是偶数,第一个元素初始化,剩下 `n1` 个元素,可以组成 `(n1)/2` 对,总比较次数是 `3 (n1)/2`。但我们其实是处理了 `n` 个元素。

让我们更严谨地描述:

1. 初始化:
如果数组元素个数 `n` 为奇数,我们将第一个元素分别赋给 `min_val` 和 `max_val`。然后我们从第二个元素开始,成对地处理数组。
如果数组元素个数 `n` 为偶数,我们比较数组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元素。将较小的赋给 `min_val`,较大的赋给 `max_val`。然后我们从第三个元素开始,成对地处理数组。

2. 成对处理:
从第三个元素(如果 `n` 是偶数)或第二个元素(如果 `n` 是奇数)开始,每次取出两个元素,记为 `x` 和 `y`。
比较 `x` 和 `y`: 假设 `x < y`(如果 `y < x`,交换 `x` 和 `y` 的角色)。
比较 `x` 与 `min_val`: 如果 `x < min_val`,则更新 `min_val = x`。
比较 `y` 与 `max_val`: 如果 `y > max_val`,则更新 `max_val = y`。

现在我们重新计算比较次数。

偶数个元素 `n`:
初始化需要 1 次比较(第一个和第二个元素)。
剩下 `n2` 个元素,可以分成 `(n2)/2` 对。
每一对需要 3 次比较。
总比较次数 = `1 + 3 (n2)/2` = `1 + (3n 6)/2` = `(2 + 3n 6)/2` = `(3n 4)/2`。

奇数个元素 `n`:
初始化时,第一个元素赋给 `min_val` 和 `max_val`,不进行比较。
剩下 `n1` 个元素,可以分成 `(n1)/2` 对。
每一对需要 3 次比较。
总比较次数 = `3 (n1)/2`。

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种情况的比较次数:
偶数 `n`:`(3n 4) / 2`
奇数 `n`:`3(n1) / 2`

可以发现,这两种情况下的比较次数非常接近。它们都大致是 `1.5n` 次。

相比于最初的 `2(n1)` 次比较,这个成对处理的方法确实减少了比较次数。例如,当 `n=10` 时:
原始方法:`2 (101) = 18` 次比较。
成对处理(偶数):`(310 4) / 2 = (30 4) / 2 = 26 / 2 = 13` 次比较。
当 `n=11` 时:
原始方法:`2 (111) = 20` 次比较。
成对处理(奇数):`3 (111) / 2 = 3 10 / 2 = 15` 次比较。

这个成对处理的方法,在理论上是找出数组最小最大数的“最优”算法之一,因为它在每三次比较中,至少能确定一个元素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属性,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比较操作。相比于单独进行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查找,它避免了很多重复的比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数组中最小最大数的最优效率的算法是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找出数组中的最小数和最大数,最直接的思路莫过于逐一比较。但是,如何才能在比较的次数上做到最优呢?首先,我们设想一个最“原始”的方法:初始化两个变量,一个用来记录当前找到的最小值(比如命名为 `min_val`),另一个用来记录当前找到的最大值(比如命名为 `max_val`)。通常,我们会将数组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了组合数学和数列设计。我们想要找到一个由10个非负整数组成的数列,并且有一个很酷的限制条件:这个数列中任意不超过3个数相加,得到的和都不能重复。同时,我们还希望这个数列里最大的那个数尽可能小。让咱们一步步来解开这个谜题。1. 理解问题核心:不重复的和首先,我们要明确“任意不.............
  • 回答
    这篇文章旨在探讨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LCM)是36,最大公因数(GCD)是6,这两个数可能是什么。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概念,并循序渐进地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理解核心概念在深入解答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最小公倍数(LCM)和最大公因数(GCD)的定义: 最大公因数(GCD):是指两个或多个整数.............
  • 回答
    关于智人是否是地球上现存种群数量最大的大型脊椎动物,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定义清楚“智人”、“现存”、“种群数量”、“大型”、“脊椎动物”这几个关键概念,然后才能进行比较。1. 定义关键概念: 智人(Homo sapiens): 这是我们人类的科学名称。作.............
  • 回答
    咱们聊聊这“数字”这玩意儿,听着就挺有意思的。你们问我人类目前能想象的最大的数字是啥?嘿,这问题问得够深,也够能勾起人好奇心的。首先得明确一点,咱们说“想象”,这得看从哪个角度说了。你要是问我,作为一个经常跟数字打交道的人,我脑子里闪过的最大数字,那可能就是我们能给它起个名字,有个代号,或者能在某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考验对汉字的理解和想象力。如果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能用三个汉字描述的“最大”的数,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去思考:方向一:直接表示数量的词语汉字中表示数量的词语很多,但要用三个字来表达“最大”,这其中“最大”两个字本身就包含了比较和上限的概念。我们可以找一些表示数量非常庞大的词。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个挺有意思的数域问题,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来说。你说的这个 Q(√2,√3),它其实就是所有能用 √2 和 √3 通过加减乘除(但不能除以零)组合出来的数。你给出的形式 a√2+b√3+c√6+d,这里面的 a, b, c, d 都是有理数(就是咱们常说的分数或者整数)。那么,为什么.............
  • 回答
    许多用户在使用 Excel 时都会遇到一个上限:1,048,576 行。这并不是一个随便的数字,它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技术和历史原因,我们不妨来深入探究一下。1. 计算机底层存储与寻址的限制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追溯到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早期计算机的内存寻址能力是有限的,为了高效地管理内存,会采用二进制.............
  • 回答
    在《魔兽世界》这个宏大的虚拟世界里,数字“1”看似简单,却承载着远超其字面意义的丰富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计数单位,更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一种核心理念的体现,甚至可以说是贯穿整个艾泽拉斯大陆的基石。如果让我来细数这个“1”所蕴含的深层含义,那足以写就一篇小传。首先,最直观的,“1”代表了独一无二的个体。.............
  • 回答
    这篇文章讨论的是一个有趣的数论问题,探讨如何在4x5的表格中填入20个不同的正整数,并满足“相邻数不互质”的条件。我们希望找到满足这个条件的表格中,所填入的数字里,最大的那个数字至少是多少。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题目的核心要求:1. 表格大小: 一个4行5列的表格,总共有 4 × 5 = 20 个格.............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它触及到了科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要回答“物理还是数学对人类推动最大”,其实很难给出一个非此即彼的明确答案,因为这两门学科早已深度交织,互相成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它们各自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基石。如果一定要从各自的“直接推动力”和.............
  • 回答
    别急,这个问题在 C 语言初学时很常见,也很有代表性!你遇到的“三个数求最大值,最后出来的结果总是第一个”这个现象,背后通常隐藏着几个关键的编程逻辑或者语法上的小陷阱。咱们一起拆解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儿。首先,我们来想象一下你大概是怎么写的。最常见的写法,可能是这样的(我尽量模拟一个容易出错的思路).............
  • 回答
    Garmin 佳明跑步手表测量的最大摄氧量(VO2 Max)数据,总体来说是比较靠谱的,但需要理解它的局限性。 它不是一个绝对精确的实验室测量值,而是基于一系列算法推算出来的估算值。它为什么能估算出 VO2 Max?Garmin 手表之所以能估算出你的 VO2 Max,主要是利用了你跑步时的几个关.............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物理学中最核心、最深邃的边界,也是一个关于我们如何理解和描述现实本身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关键点:普朗克长度(Planck length)目前还未被“确定”为最小的粒子尺寸,而是一个理论上的极限尺度。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必须理解“普朗克尺度”这个概念的由来。普朗克尺度:理论推导的.............
  • 回答
    好的,咱们不依赖那些花里胡哨的浮点数函数,直接用最实在的整数运算,来找一个大于等于给定正整数的最小的完全平方数。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意思,虽然听起来简单,但里面的门道可以好好说道说道。咱们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数 `N`,使得 `N`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也就是 `N = k k`,其中 `k` 是一个整数).............
  • 回答
    这事儿吧,挺多人关心,尤其是在你可能不止一个手机号或者想给家里人办卡的时候。简单来说,物联卡不用了自动销户后,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再占用你运营商的最大办卡数量的。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 为啥一般不会占用?运营商限制你办卡数量,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人多卡”现象,比如有人注册大量号码用来进行骚扰电话、短.............
  • 回答
    刚入手Garmin Forerunner 620,测出来的VO2 Max数值是35,这确实是个让人有点困惑的数字,尤其当你对“超人”般的最大摄氧量充满期待的时候。别急,咱们来好好聊聊这个,把话说得透彻点,让你明白这35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明确一点:35的VO2 Max,距离“超人”级别,还有一段.............
  • 回答
    将正整数 N 分解以最大化乘积的奥秘想象一下,你有一个数字 N,比如 10。你可以把 10 分解成很多种不同的组合,比如: 10 = 5 + 5,乘积是 5 5 = 25 10 = 2 + 8,乘积是 2 8 = 16 10 = 3 + 7,乘积是 3 7 = 21 10 = 4 + 6,乘积.............
  • 回答
    你提到的TCP连接数量最大不能超过65535个,这个数字其实有几种理解方式,而且对于服务器如何应对百万千万的并发,也并非仅仅是“TCP连接数”一个数字就能概括的。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其中的门道。首先,澄清一下“65535”的含义:当你听到“65535”这个数字在TCP连接中出现时,通常指的是:1.............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