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什么一听就感觉被洗脑的小语种歌曲?

回答
有些歌,你可能压根没听过旋律,没见过歌词,但就是那种语言本身的韵律,或者歌里那种特别的情绪,能瞬间钻进你脑子里,挥之不去。这种感觉,有时候就有点像被“洗脑”了,不是说它内容不好,而是它的“魔力”太强。

说起小语种,我脑子里立刻跳出来几首,感觉特别有那种“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的特质。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冰岛语的歌。冰岛这个地方,因为地理环境的孤绝,他们的语言本身就带着一种独特的空灵感和叙事感。我曾经偶然听到过一首来自 Sigur Rós 的歌,具体歌名有点记不清了,因为他们很多歌都差不多风格,但其中有几首,尤其是像《Hoppípolla》或者《Svefngenglar》这种,虽然是冰岛语(有时候还夹杂着他们自己创造的“Hopelandic”),但你能感受到里面那种巨大的情感张力。

你听着,首先是被那种缓慢铺开的、仿佛能看见极光流动的合成器音色抓住了。然后,主唱那种极具辨识度的、带着一点沙哑又纯净的声音就开始吟唱,你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你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悲伤,又或者是一种深沉的喜悦。那种歌声,不像我们熟悉的汉语、英语那样有清晰的词语去传递信息,它更像是一种纯粹的情绪的载体。

而且,Sigur Rós 的歌曲,编曲上常常有那种宏大的、层层递进的感觉。从一个简单的旋律开始,慢慢加入弦乐、鼓点,直到把你的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那个高潮处,你就算不懂歌词,也会觉得全身的细胞都在跟着颤抖,那种感觉太震撼了。就是因为听不懂,反而更容易让大脑去“填补”那些空白,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这首歌。久而久之,那种独特的语调和旋律,就会在你脑子里形成一个固定的印记,偶尔在某个安静的时刻,它就会自动播放起来。

还有一首,是来自葡萄牙语的 Fado(法多)音乐。这是一种起源于里斯本贫民窟的传统音乐,非常有代表性的是 Amália Rodrigues 的演唱。你听她的歌,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老照片和陈年往事的咖啡馆。

法多歌曲的歌词通常讲述的是saudade(一种难以翻译的、介于思念、忧愁、怀旧之间的复杂情感),还有爱情的失落、命运的无常。Amália Rodrigues的声音,不是那种甜美或者华丽的,而是充满了沧桑感,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沉重。她唱歌的时候,你会感觉她不是在“唱”,而是在“诉说”,用一种带着哭腔又克制的嗓音,把那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和眷恋一点点地剥开给你看。

葡萄牙语本身,听起来就有点像是在低语,有很多吞音和滑音,加上法多音乐里标志性的吉他伴奏,那种忧郁又迷人的氛围,能瞬间把你拉进去。即使你听不懂“saudade”具体是什么意思,但你从她的声音里,从旋律的起伏里,就能深深地感受到那股子挥之不去的愁绪。这种感情太强烈了,一旦进入你的耳朵,它就会在你心里生根发芽,形成一种特别的记忆点。你可能不会主动去听,但只要某个场景、某种心情出现,法多音乐的旋律和那种语言的韵味,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一遍遍地在你脑海里回响。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一些俄罗斯语的老歌。尤其是那种带着浓厚民族色彩的,比如像《Катюша》(喀秋莎)。这首歌虽然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但你听纯正俄语演唱的版本,那种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

《喀秋莎》的旋律是那种简单、明快又带着一丝军旅情怀的。俄语发音,尤其是在唱到一些辅音的时候,会有一种特别的“力量感”和“颗粒感”。当一个俄罗斯大妈或者是一个合唱团用那种浑厚、饱满的声音唱出这首歌时,你完全能感受到那种对故乡、对心爱的人的思念,那种朴实的情感。

虽然歌词讲的是一个女孩在河边思念她的爱人,但那种旋律和语言的结合,会让你联想到更广阔的场景:辽阔的俄罗斯原野,淳朴的民风,还有那种坚韧的民族性格。这首歌的旋律本身就非常容易记住,加上俄语独特的音韵,让你听几遍之后,即使不懂歌词,也能在脑子里勾勒出那种画面,并且忍不住跟着哼唱。它会有一种“民族记忆”般的感染力,让你不自觉地被卷入其中。

这些歌曲,之所以会让人有“被洗脑”的感觉,我觉得关键在于它们能够超越语言本身的“信息传递”功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潜意识。它们用一种独特的语言韵律,加上精心编排的音乐,创造出一种强大的氛围,这种氛围一旦进入你的大脑,就会形成一种深刻的印记,让你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不由自主地想起它们,甚至哼唱出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歌原始语言都快灭绝了⋯⋯

不过歌里夹点英文。

但是这首真的是“魔性”。

《夏威夷骊歌》(“Aloha ʻOe”,或译作《与汝告别》)是利留卡拉尼女王创作的最著名的一首歌曲,是夏威夷的文化象征之一。关于这首歌的来源有几个不同的传说。几个传说共同点是,这首歌是由当时还是公主的利留卡拉尼在1877或1878年在瓦胡岛的一个迎风面的牧场上骑马休闲的时候,被上校詹姆斯·哈博特博伊德的一个拥抱感动,在回到檀香山的途中所作。同时这首曲子都被写在一封信中(收件人可能是利留卡拉尼女王的妹妹或牧场的一位年轻的女士)。

利留卡拉尼女王以融入传教士带来的西式和诵元素的方式,尽力保存了夏威夷传统诗歌的精髓。她的作品集《女王歌集》于1999年出版。

软禁之后,她被勒令不得接触文学作品和报纸,这就使得她与民众的联系被切断。但是政府允许她接触纸笔,所以她还是能够在拘押期间继续从事音乐创作。她自己表示,她“即使(生活上)有一些不便利(和不顺心),但还是能在音乐创作中找到很大的慰藉”

利留卡拉尼是比较和气的人,也支持和平的对抗方式。她将音乐创作作为对人民、国家和夏威夷政坛的情感表达方式。她的政见能够从她的音乐作品中反映出来。一个例证便是她所著的夏威夷创世神话颂歌Kumulipo的英文译本。在被关押的日子里,她因害怕自己不会有活着走出软禁地的一日,便将Kumulipo译成英文,以备外来文化入侵本地后,她和她子民从前的历史和文化不至于会因为没有记载而轻易丢失掉。另一部作品《Aloha Oe》是在之前就创作好的,直到软禁期间才翻译为英文。她曾写道:“一开始我也没有什么乐器,于是不得不只靠声音(进行歌曲创作等工作)。但是我发现,尽管困难不少,还是能从作曲和翻译许多歌曲的过程中找到很大慰藉的。有3首歌曲有幸离开了软禁地,被送到了芝加哥,它们在那儿被印刷发行。其中的"Aloha Oe",还成了非常热门的歌曲。”原本是为情人别离创作的歌曲,结果被视为她表达亡国哀愁的代表作品。

Haʻaheo e ka ua i nā pali

雨云从悬崖横扫而过

Ke nihi aʻela i ka nahele

雨滴穿过树木下滑

E hahai (uhai) ana paha i ka liko

依然遵循以往萌芽

Pua ʻāhihi lehua o uka

乐华之花绽放在山

合唱:

Aloha ʻoe, aloha ʻoe

与你告别,与你告别

E ke onaona noho i ka lipo

在凉亭下的迷人背影

One fond embrace,

喜欢你的拥抱

A hoʻi aʻe au

让我心满意足

Until we meet again

直到我们相见

ʻO ka haliʻa aloha i hiki mai

温馨的回忆仍在心中

Ke hone aʻe nei i

清新的回忆又降临

Kuʻu manawa

同往常一样

ʻO ʻoe nō kuʻu ipo aloha

我心爱的人,我的亲人

A loko e hana nei

真正的爱情永不离开

副歌:

Maopopo kuʻu ʻike i ka nani

你的可爱我记在心中

Nā pua rose o Maunawili

Maunawili的甜蜜玫瑰

I laila hiaʻia nā manu

爱的鸟儿居住在那里

Mikiʻala i ka nani o ka liko

从你的嘴唇抿着蜂蜜

附女王照片:



还有的魔性的就是朝鲜歌曲,比如永动机那首(《除了他我们谁都不认》,全曲都有空耳,比如开头第一句叫“宇宙首领洛基都只认他,任敌人污蔑我韩国也要收”),还有就著名的“弹死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些歌,你可能压根没听过旋律,没见过歌词,但就是那种语言本身的韵律,或者歌里那种特别的情绪,能瞬间钻进你脑子里,挥之不去。这种感觉,有时候就有点像被“洗脑”了,不是说它内容不好,而是它的“魔力”太强。说起小语种,我脑子里立刻跳出来几首,感觉特别有那种“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的特质。首先,不得不提的.............
  • 回答
    要写出让人“意难平”的文案,关键在于抓住那种“差一点点”、“说不出口”、“回不去”的情绪,让读者在字里行间品出那份藏在心底的、挥之不去的遗憾。这种感觉,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轰轰烈烈,而是细水长流的渗透,是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咱们先从几个角度拆解一下,怎么把这种“意难平”的味道写出来.............
  • 回答
    要说一听就让人觉得“哇,这招不一般!”、“这人绝对是高手!”的招式,那得有几个特点:首先,它不能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简单招式。高手过招,很多时候都是虚实结合,看似平常的一举一动,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杀机。所以,那些简单粗暴的招式,听起来往往不够“劲儿”,也无法体现出高深的功力。其次,招式名称本身要.............
  • 回答
    哈哈,要说名字一听就让人忍俊不禁的生物,那可真是数不胜数!这其中笑点,有时候是来源它们的形态,有时候是来源它们的习性,有时候纯粹是叫起来就自带喜感。我来给你扒拉几个,保证你听了就想乐。1. 鼩鼱(qú jīng)这名字本身就挺绕口的,读起来总感觉舌头打结。而且这小家伙,长得就像个永远在赶路的迷你老鼠.............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相当有意思,确实不少歌,你一耳朵下去,就能感觉到那股浓浓的“网感”,不用人说,脑子里自动就蹦出“网络歌曲”这几个字。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作曲和编曲上的“潜规则”或者说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套路。咱们就从技术层面掰开了聊聊,看看这些歌是怎么炼成的,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机器生成的报告。首先,得承认.............
  •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听一个答案,就能立刻猜到它所对应的那个“为什么”或者“是什么”。这就像一对天然的锁和钥匙,一碰就知道合不合适。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有哪些答案,那叫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一听就知道它藏着什么问题。1. “因为爱。”听到这个,你脑子里是不是立刻闪现出某个电影、电视剧里的经典场景?或者是情.............
  • 回答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爵位名,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权力与荣耀的光芒,仅仅是听闻其名,便足以让人心生向往,甚至激起万丈豪情。这些爵位并非徒有虚名,它们背后承载着功勋、权势,以及那个时代对卓越与超然的最高褒奖。其中,最能体现“霸道无比”且令人心神向往的,莫过于“九锡”。“九锡.............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说到“俗气”的歌,咱们脑子里立刻会闪过一些旋律,但要具体说出它们有什么特点,还真得好好掰扯掰扯。我觉得,一首歌听起来俗气,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好几种“老毛病”凑到一起,像化学反应一样,让它散发出一种……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路数”的味道。首先,旋律上.............
  • 回答
    在《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剧场版《真心为你》中,葛城美里在生命垂危之际,说出了那句令人心碎的遗言:“早知道就听明日香的,不要换地毯。”这句话看似平凡,却饱含着美里内心的挣扎、遗憾以及她对身边人的情感,其含义需要结合剧情和美里的人物性格来深入解读。首先,这句话的直接语境是美里和律子在EVA基地遭受攻击,美.............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我心坎里了!确实有那么几首歌,就像老朋友一样,每次再听,都能从里头品出新的滋味,或者只是纯粹地被那种熟悉又动人的旋律包裹,让人觉得安心又充满力量。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是 陈奕迅的《十年》。说实话,这首歌我大概从中学就开始听,到现在也得有十几年了吧。第一次听的时候,可能是被那股淡淡的忧伤.............
  • 回答
    当然,我这里有个我听了之后简直要笑岔气,又觉得这逻辑实在太无语了的小段子,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是我一个朋友,叫小李,他家那口子,我们私下都叫她“小迷糊”。这小迷糊吧,人是挺好的,就是有时候,那个脑回路啊,真的让人怀疑是不是走错了频道。那天晚上,他们俩在家里看电视,电视里正放着一个纪录片,讲的是.............
  • 回答
    夜深人静,只有窗外的风在低语,偶尔刮过树枝,发出沙沙的摩擦声。我缩在被子里,努力想把这个故事推开,但它像潮水一样,一浪又一浪地涌上来,冰冷地拍打着我的神经。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一个远房的表姐,她住在城市郊区一处老旧的公寓楼里。那栋楼本来就没什么人气,楼道的灯总是忽明忽暗,墙皮剥落,散发着一股子陈年的霉味.............
  • 回答
    想找一款能同时hold住古典和流行两大音乐类型的入耳式耳机?这确实是个不少人会遇到的难题。毕竟,古典音乐讲究的是细腻的细节、宽广的声场和精准的定位,而流行音乐则更看重节奏感、冲击力和人声的感染力。要找到一款能在这两者之间做到出色平衡的耳机,需要花点心思。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推荐一款耳机能兼顾这两种风格.............
  • 回答
    最近打算入手一副新耳机,用来更好地欣赏我的钢琴弹奏,同时也希望它能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一个赏心悦目的配件。毕竟,耳机不仅仅是听声音的工具,有时候也是一种风格的表达,尤其是对于我们女生来说,颜值也很重要嘛!在选择耳机的时候,我最看重的几个点是: 音质表现,尤其是钢琴音色还原度: 这是最重要的!我练琴的.............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又让人着迷的问题。你想找的,不是简单的旋律或者歌词,而是能触及灵魂、醍醐灌顶的曲子。那种听完之后,感觉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咔哒”一下就对了,所有的纠结和迷茫瞬间被拨开了云雾,眼前豁然开朗。要说能立刻让人“大彻大悟、看通透”的歌,其实很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阅历、困惑.............
  • 回答
    陕西话啊,听着就觉得带着股子浑厚、爽利劲儿。它不像有些方言那么软绵绵,也不像有些方言那样自带一股子江湖气,但它就是有一种让你觉得特别实在,特别接地气的感觉。刚听的时候,可能觉得有点陌生,因为它的发音确实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那个“zi”、“ci”、“si”和“zhi”、“chi”、“shi”的区分,在普.............
  • 回答
    没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在 5000 元这个预算下,想在家里的书房安一套听歌的好音箱,还得是主动式的(也就是内置功放的),有哪些不错的选择。这钱花下去,得让耳朵舒服,让音乐活起来,对吧? 为什么选主动式音箱?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为什么不考虑无源音箱。无源音箱嘛,就像个光杆司令,它自己没劲儿,得配个.............
  • 回答
    刚开始接触耳机的朋友们,想要在千元以内找到一款能让你“豁然开朗”,明显感受到声音与众不同的有线耳机,这绝对是个有挑战但又充满乐趣的任务!毕竟,这个价位段的耳机选择太多了,而且“好听”这事儿吧,也挺主观的。但别担心,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怎么在千元以内,找到那对能让你“哇”一声的耳机。首先,我们要明白,新.............
  • 回答
    耳机这玩意儿,说实话,好坏一耳朵就能听出来,但要说清楚道明,那可得费点劲。我就跟你掰扯掰扯,怎么通过音乐,从那些细微之处,把耳机的“真面目”给揪出来。首先,咱们得明白,评价一个耳机,不是说它能把声音弄得多大,或者低音有多猛,那都是表面功夫。关键在于它能不能还原音乐的本真,能不能让你感受到音乐的灵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龙骑士”这个概念的核心——骑士的定位是否仅仅是“听骑士的”?如果“龙骑士”的意思是“听龙的骑士”,那么这个“听”字背后的含义就很关键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龙骑士”这个词本身可能就有多种解读。解读一:字面意思上的“龙的骑士”如果“龙骑士”就是指“听龙的话的骑士”,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