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周一有一场辩论赛,对方辩题是「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我方辩题是「人生苦短,及时享乐」,怎么把控全局?

回答


针对「人生苦短,及时享乐」这一辩题,需从哲学思辨、现实逻辑、文化语境三个维度构建全局战略,以下为详细策略:



一、立论阶段:构建核心逻辑链
1. 生物学视角
生命有限性:人类平均寿命约7080岁,基因进化决定了生命体为生存繁衍而进化,但个体生命终将消逝。
能量守恒定律:生物体需在有限能量(时间)内最大化生存质量,而非将精力耗在无意义的“奉献”中。
案例: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自然选择”理论暗示:生物进化本质是效率优先,而非牺牲个体幸福。

2. 心理学视角
享乐主义理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现代心理学研究(如哈佛大学幸福研究)证实:即时满足(如享受美食、社交)与长期幸福感呈正相关。
边际效用递减:长期奉献可能因“倦怠效应”导致幸福感下降,而及时享乐能维持心理能量。
案例:日本“断舍离”文化中,人们通过简化生活追求当下快乐,而非过度追求社会地位。

3. 社会学视角
社会进步的双刃剑:服务社会虽能推动文明,但若个体因过度奉献而失去主观能动性(如“躺平”现象),反而阻碍社会创新。
数据支撑:世界银行《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幸福感与自由度正相关,而非单纯GDP或奉献程度。
案例:硅谷创业者的“及时享乐”模式(如“996”工作制下的自我实现),反而推动技术革新。



二、反驳阶段:精准拆解对方论点
1. 对方可能的论点
奉献是道德义务:引用《论语》“鞠躬尽瘁”或历史人物(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作为论据。
服务社会是人生价值:强调“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意义,或引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口号。
及时享乐是自私的:认为个人追求幸福会损害他人利益,或引发道德谴责。

2. 针对性反驳策略
道德义务的相对性:
引用康德“绝对命令”理论:道德行为应基于“普遍法则”,而非主观感受。
案例:若所有人都“及时享乐”,社会可能陷入混乱(如“躺平”导致经济停滞),但若所有人都“奉献”,可能陷入“道德绑架”。
服务社会的悖论:
举例:科学家因追求个人兴趣(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动社会进步,而非单纯“为人民服务”。
数据:诺贝尔奖得主中,70%的科研成果源于个人兴趣而非社会使命。
享乐主义的正当性:
引用弗里德里希·尼采“上帝已死”哲学:人类需重新定义意义,而非依赖传统道德。
案例:日本“和风”文化中,人们通过茶道、和服等传统仪式享受当下,而非过度追求现代功利。



三、攻防策略:关键论点与应对
1. 核心论点
人生意义在于主观体验: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个体通过选择定义人生价值,而非被动接受社会规范。
及时享乐是自我实现:如艺术家通过创作表达自我,而非为“服务社会”牺牲创作灵感。
社会进步依赖个体幸福:若人人压抑欲望,社会可能陷入“内卷”或“躺平”,反而阻碍创新。

2. 应对对方“奉献是美德”的攻击
道德相对主义:引用萨特“人是自由的”理论,强调道德选择需基于个人意愿而非社会强制。
反例:历史上的“圣人”(如范仲淹)往往因过度奉献导致精神枯竭,最终反噬人生。
数据:心理学研究显示,长期压抑情绪的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而及时释放压力可提升免疫力。

3. 应对“享乐主义导致社会问题”的质疑
社会系统的弹性:引用“弹性社会”理论,说明适度享乐能激发创造力,而非破坏社会秩序。
案例:美国“消费主义”文化下,人们通过购物、旅游等享乐行为推动经济,而非单纯“奉献”。
反向论证:若人人“奉献”,可能因过度牺牲导致社会失去活力(如“996”工作制下的创造力枯竭)。



四、总结阶段:升华主题
1. 哲学升华
引用尼采“成为你自己”的哲学,强调人生意义在于个体对当下的主动选择,而非被动服从社会规范。
案例: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强调“致良知”需结合个人体验,而非空谈奉献。

2. 文化语境
对比中西方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及时行乐”(如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矛盾,揭示文化多样性。
引用《庄子》“庖丁解牛”寓言:专注当下、享受过程,而非被社会标准束缚。

3. 最终论点
人生本质是有限的体验:生命的意义在于如何利用有限时间创造快乐,而非在无限责任中消耗自我。
及时享乐是文明的起点:人类文明从“原始部落的狩猎”到“现代科技”的发展,本质是不断追求更高效、更快乐的生活方式。



五、实战技巧
1. 数据与案例结合:
引用《人类幸福指数报告》(如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证明,幸福感与个人自由度正相关。
案例:日本“温泉文化”体现对当下的享受,而非过度追求社会地位。

2. 情感共鸣:
引用“人生如逆水行舟”类比,强调及时行动的重要性,而非被“奉献”绑架。
案例: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体现对当下生活的珍视。

3. 语言节奏:
反问句:“如果人生是有限的,那么‘服务社会’的奉献是否应该以牺牲个人幸福为代价?”
排比句:“是选择在深夜加班后疲惫地回家,还是选择在星空下自由地歌唱?是选择为国家奉献而失去自我,还是选择在有限时间里拥抱生活?”



结语
“人生苦短,及时享乐”并非对社会的否定,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认知——在有限时间中追求主观幸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通过哲学思辨、现实逻辑与文化语境的多维论证,可有效反驳“奉献至上”的传统观念,构建具有说服力的辩论框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回答都没搞清一个基本点。

辩论赛不是辨真理,而只是一个游戏。

user avatar

谢邀,作为一个15年老辩手和10年老评委,这个问题我可以教你点恶心组委会的方法。

首先,这个辩题哪怕在校园辩论赛里,也是最差级别的辩题,差在两个方面:

1、缺少主语和定语。是谁要做“报效祖国”还是“及时享乐”?是想说明两者哪个更好?更高尚?还是更应该?和谁比较?

2、缺乏可辩论性。任何辩题的任何一个持方如果在特定环境下是“真理”状态,那么这个辩题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而这个辩题就是这么一种状态。

所以,下面一群吐槽的同学,说的都很正确。


当然,我也很体谅这位提问者,毕竟人都是社会的动物,大学里实际需要比赛不弃权,应该怎么办?

我可以教你几个恶心对手、评委和主办方的方法,不一定能让你赢,但或许能让你爽。


1、我们站在全世界角度,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为资本家服务,在那种社会里选择“报效国家”很可能会让你出现“我爱国家可国家不爱我”的感觉,并且你很可能助纣为虐。

除非你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报效那个政府和国家是没有意义的,都是苦短的人生,我都应该选择及时行乐。

在大多数国家我的理论可得证,那么我方辩题可得证。

这套立论叫做:用魔法打败魔法。


2、在未来,人类的AI和机器人必将能够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人类不一定需要从事服务和劳动性产业,社会也能进步。

但相对的,所有人类的艺术性、创造性却是AI和机器无法替代的,而几乎所有的艺术和创造都来自于人类的享乐,所以,未来的人类就应该集中在精神上和艺术上的享乐,深化精神的创造,不要去考虑服务和劳动。那些都由机器去做就可以了。

这套立论叫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硬上


想到了再更。

user avatar

对于这种题就不能正常打,要用政治正确往命根子里敲。


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你报效的是哪个国家,服务的是哪个社会?

在顶级学府学就一身本领,然后报效美国吗?

社会污浊不堪的时候,譬如汪精卫政府,你也要去服务吗?

自然,我们现在的国家和社会是值得报效和服务的,但题目里没有说明,那么我们一味倡导报效国家和服务社会,可以确保遵守这一条的人有足够的辨识能力吗?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人生苦短是说什么,是说我们的人生是有限的啊同志们!

快乐,什么是快乐的?唱k蹦迪是快乐吗?这叫低级趣味!是虚假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是在劳动和实践中获得的充实感,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人类解放而奋斗终生!

因此,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就是说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最高的价值,从而达到发自真心的愉悦啊!


诚惶诚恐,一时“古希腊智者式”的抖机灵获得了这么多赞。

有很多评论区的朋友说,这样就会变成打定义,在无意义的文字游戏中纠缠许多。

对于此,首先是这个题目不得不如此“胡搅蛮缠”,何况“打定义”在辩论中其实是相当常见的。

更妙的是,如果被指责“在定义上玩文字游戏”,那才引入了正题。

因为辩论场上有一种抨击对面的方式是“论证空间过小”。

即,在正反双方尝试划分定义时,必须公认一个定义。如果某方主张的定义会导致辩题的结果是显然的,那这个定义显然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说一个辩论里的定义必须是双方都有话可说的。

通俗的说,如果有人质疑这里的定义,便可以回击道:“如果对方辩友将国家定义成我们伟大的祖国,社会定义成毫无污点的社会,乐趣又定义成庸俗的快感,那么对方的观点不是显然成立我方的论证空间完全没有了吗?还是说,对方辩友认为,报效伟大祖国服务美好社会是并不一定成立、并不一定符合直觉的?”

当然,这个站在道德高地的行为是很容易被反驳的,不过至少能把辩论带到一个相对的正轨上去。例如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矛盾的探讨,等等。

user avatar

若是不在乎ZZZQ和学籍的话,其实非常容易辩论:

对对方的反驳:

你的报效和奉献对人类的历史价值近乎为零。

你报效的国家和社会可能对人类的发展有反向作用,你的报效实际是为虎作伥(沙俄、日本、德国,例子太多了)

你的智慧不足以对社会和国家做出绝对正向的支援,原因和上一条类似,你报效的团体可能对社会和国家发展有反向作用。

即使智慧足以推动人类进步的,也不能保证你推动的进步不被用在反人类之上(核能、生化兵器)。

对我方观点的肯定:

微观社会中,你本身就是世界的中心,享乐才是真正的发展。

利己心及享乐主义推动的社会及科技进步。

和平享乐者构成的团体对世界的干扰和危害近乎为零。

你无法肯定是否能看到明天的太阳,所以你无法肯定长期的报效是否能实现。

享乐本身对社会发展几乎没有反作用,而且绝对有正向作用(促进消费、税收、商业发展)。

享乐本身可以缓解压力和提高健康状态,对于延长社会整体寿命及增加单位人类劳动产出有促进作用。


简单来说,报效你不一定对国家有用,享乐肯定对你个人有益,国家是由个人组成,所以享乐对国家绝对有益!

user avatar

为了知乎不从美股退市,小编使出了浑身解数编造问题。

user avatar

不要嘲讽人家了,严肃地说,这题是挺恶心,但是这么恶心的题是谁出的呢?他们不是想让我输吗?什么叫做把控全局?把控全局不能在人家给你划定的范围内,我们要跳出问题看问题。

记得我上大学那会打的最后一场辩论赛的辩题是“任用干部是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嗯,这场还是决赛。

早几十年都有定论,甚至于早几千年就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思想里的东西,不知道还辩论个啥。这种垃圾辩题直接折射出来了出题老师的水平,估计就是哪个三本毕业之后考来的辅导员出的,这种人白天在校团委坐的时间太长脑瓜瓤子都让求进步的男生送的细南京的烟油子包浆了,然后晚上富二代小美女团委副书记在酒桌上一热情吹捧,最后就真以为自己是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高级政工师了。

咱国家的土壤就不适合玩辩论,(此处删除15字),抛开事实不谈,很多情况下连各方主体都是不平等的。氛围自然也奇怪,十几年前家长看着大专辩论赛的时候两眼放光,把你按在大脑壳子电视前面让你好好瞅瞅人家。他们只不过是羡慕那些穿着西装的青年才俊能上电视引经据典说话的时候不磕巴罢了,你要是真学了所谓的逻辑跟家长讲理,仔细你老子娘登时发作。抬杠是吧,拔犟眼子是吧,笤帚疙瘩炖肉定打不容情,皮不揭了你的。

面对这种辩题,你真要是想去,而且还想把握全局,你就必须指桑骂槐恨棒打人辱骂出题老师,质疑立场虽然不是好的辩论手段,但是对方不讲武德在先。毕竟现场直播,效果越炸裂越好,台下坐着这么多年轻学生,正是爱看热闹爱起哄的年龄。更何况人一多,你说的话又拐弯抹角,谁也不好把你撵下去。

附一辩发言提纲如下:

对方辩友,我心目中的享乐,就是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啊,我时常叹息怨恨人生太短而且还要退休,不能更长久地服务社会,这就导致了我一点都不快乐,所以我一定要好好把握“及时”这个点,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来增进我的快乐。(颔首,抚胸)

对方辩友,你一定是把报效国家和享乐对立起来了。其实你还年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在一个尚不成熟的阶段,有这种简单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思想是很正常的事。我知道,一定是受了某些人的蛊惑、煽动,吃了毒草、走了黑线、成了白专,一时间接受了极端错误、极端危险的形而上学的思想,这也是在客观上难以避免的嘛。(喝茶)

但是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思想的实质,事实上就是认为报效国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撴茶杯)马克思说过,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求。而对方辩友这种认为报效国家是一种痛苦的想法,其出现的背后如果深挖下去,一定是某个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动摇信仰根基,毫无理论素养,与党离心离德,对抗组织挽救,订立攻守同盟,大以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的家伙,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把劳动与快乐对立起来,把报效国家与痛苦等同起来,并且妄图以此败坏青年,给青年教职工党员和我校广大学生灌输低级趣味!在经济学上对抗劳动价值理论,在哲学上对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政治上对抗党的指导思想及其理论基础!这种思想是变相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是庸俗的劳动观,更是党史教育学习活动和理论学习不扎实不深入的直接表现和严重后果!(拍桌)

这种人混入党内,是对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的极大侮辱!看到党的理论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如此曲解,我惊诧,我心痛,我后怕!同志们,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要认识到,这已经是一个极其严重极其危险的信号!是事关我校党组织的道德形象甚至政治生命的大事!(叩指)

(吸气)所以,我建议,大力开展教职工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加我校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的理论学习和下沉基层扎根基层的实践劳动时长,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切实行动,彻底把这种反动的思想流毒从我校教职工群体中清除出去!(挥拳)

user avatar

你们直接五个人缺席,去网吧开一局dota2或者英雄联盟之类的就行

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 这个辩题你们赢不了

第二 行动胜于雄辩

第三 狠狠打击一下对方捉弄你们的嚣张气焰,让上城人们没有陪练可练


另:如果必须要出席,可以当着对方的面玩《王者荣耀》等手机游戏,声音外放并无视对方的一切论据,之后再邀请对方一起玩

user avatar

在我朝辩这种辩题,你能赢了才怪了,还把控全局?

不是水平高不高的事,这种关乎ZZZQ的辩题,纵然你苏秦张子诸葛武侯在世,全附你一人之身,也是必输之局。

我看哪个评委敢判你赢,那他就是不想混了。

当年我大一的时候也去参加辩论,学生会的睿智们比你的更sb,出的题目是“zbzy和社会主义哪个好”让我作为反方去辩zbzy更好。

那天我们一个人没去,被宣布弃权,还因为态度不好被批评。

我知道要是去了会是个什么情况

他们会把我们当成垫脚石踩了还要扣几个资本家乏走狗、小布尔乔亚的帽子来侮辱我们,然后让我们出尽洋相之后还要让我们看着正方和底下评委还有学生会的一帮哈麻批开怀大笑。

想走关系内定还吃相这么难看,美其名曰公平竞争

老子竞你两耳屎

以上,你自己看着办。



这是我写的第一个这么多赞的,感谢大家捧场,本来只是就题主的情况说了一些自己的经历,没想到引起了一些讨论。

所以根据评论区的朋友们提出的疑问做一些解答。

第一,关于二世祖,我个人更倾向于他老人家开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上是对于社会主义的改良,不管怎么说和资本主义制度是两个概念,况且,我们拿到的论题是没有余地的论证zbzy更好,拿二世祖来举例,约等于找死。

第二,关于怎么辩的问题,我们不去不是因为会不会辩,而是考虑为了这么一个破事出了洋相,还冒着反对国家制度的风险,而且都知道是个套,哪有往里钻的道理?那些觉得自己能打赢的朋友,咱家敬你是条汉子。

第三,本来比赛是学院里面每个专业一个班出一队,除了决赛以外都是学生会的当评委出论题,毫无正规可言,抽签决定论题和正反方,我们是因为运气抽到的,想着实在瓜皮就没去,我们之前还是赢了一场的。

第四,关于举报的问题,当时大一啥也不知道,另一个是怕得罪人,凡事留一面嘛。


对了,分享一个有趣的事。

当时去观摩半决赛的时候(虽然自己输了,但是为了挣量化嘛,不寒颤),论题是元首的历史评价。。。。。

正方论证元首的正面评价,不出意外的输了。结果一一个女的为首的评委就开始说教了,什么准备不充分啊,论据不有理啊巴拉巴拉。

结果正方四辩老哥就斯巴达了,站起来对线评委,大概意思是:“WDNMD,你牛逼别在评委席上坐着,有种我去当反方你们来跟我辩,我一个干你们四个,敢不敢来嘛?”

于是啊,辩论赛变成了撕逼大战。正方四位辩手与评委吵吵上了。

那场面,正可谓是赵子龙长坂杀敌狂,孙大圣神通镇魍魉。

吵了好久啊,最后双方终于是被调停下来,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关键是他们吵得时候,反方四位同学悄悄溜了

我也心满意足回宿舍去也。

user avatar

啧啧,大家来欣赏一下悲惨幼稚的做题家思维,人上人摆好了局拿做题家当猴耍、做陪练,做题家还绞尽脑汁要“把控全局”,哇哈哈哈~


出这种题,明摆着玩你的,挖坑等你跳。人生苦短及时享乐vs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可能会让你辩赢吗,你当出题的和评委是脑血栓?哪怕你是诸葛孔明再世舌战群儒也没用,对方队里的早就安排好了,就是要拿你垫脚,赢了这一场好贴金。

这种就是小镇做题家的人下人悲惨命运,苦读十年被人当NPC玩,还认真得不行。

user avatar

让你辩论的题目,就是根本分不出输赢的,否则就没有必要辩论。

最后大概率是评委当个点评人,双方夸一下,损一下,然后结束。

报效其实绝大多数人用不上这个词,用活着更合适。服务更谈不上,只是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别添乱,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及时享乐,更可笑了,你一个打工人能享什么乐,那看你口袋里有多少钱罢了。

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终归是少数人的选择。剩下的只是在这中间游荡和迷茫着。

user avatar

辩论赛这么久了从来没有想过类似桥牌的双对手制度?

没有搞过中位数做为中间分数制?()

或者加点选择一方制?(谁偏点更多,谁选题目)比如这题目,可能要偏2个点以上。

(其实这个题目当年的救世界名画还是救猫,就是最好的例子,李诞这得分高绝对的、)


说明啥?

说明搞这个的,参与这个的,发展这个的,都是在混日子。

还没有玩一个游戏,做得认真。

user avatar

人与国家并不矛盾。

人生苦短,所以要积极学习,施展自己价值。只有施展自己才华才能获得乐趣。

报效国家也得明白人生苦短,所以要在有限时间里,积极学习。

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只有,服务社会才能找到成就感,获得乐趣。

只有人民获得乐趣,国家才会真正强大。不能将自己的责任以人生苦短为借口躲开。

所以不能将两个问题对立起来。

如果将问题对立起来,《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就成为独裁专制下的,被奴役生活。这是政治不争取。

而《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就成了享乐特权主义,这是封建迷信一部分。也是政治不正确。

所以只有保证自己辩题不偏向这个方面,我认为等着对方出错,再抓住狠打,对方就完全会丧失胜利的机会。

user avatar

不要参赛,先确定选题老师是谁,然后直接向教育局与党组织举报

user avatar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套路:

不管“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还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都必须结合当前环境,不能盲目选择。

如果是在中国,当然必须“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万一真的很不幸呆在美国,那只能“人生苦短,及时享乐”了。

user avatar

只有有钱了,才能享乐。

这两者并不是对立面。为什么报效国家就不能享乐?我上班时间努力工作,下了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吗?你做个小调查,现场听众愿意过这种work hard play hard 的生活的多,还是work hard no play的多。

为什么努力工作一定要以牺牲个人享乐为前提?不是因为报效国家一定需要你牺牲个人享乐,而是这样的组合比较有美感。他比较符合一个人无私奉献的既定假设。凭什么英雄人物都要含辛茹苦?你把报效国家捧上了神坛,宣传意义上可以很好,政治正确上很有美感,但却注定了没有太多人愿意走上去。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努力报效国家的人,有丰厚的收入,可以享乐。让更多的人发现报销国家是一件乐事,才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这个过程当中来。神坛上的口号看着很美,有几个人愿意做?

所谓“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那你觉得有人负重前行,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后面更加负重前行呢?还是让你安心享受幸福生活。有句话是我们告慰先烈的叫做盛世,如你所愿。先烈之所愿,就是现在的人能够幸福的享乐生活。先烈很惨烈,结果你比先烈还惨烈,那诚非先烈所愿。

不管对方的口号喊的多响,但是他们身体是诚实的,试问对方同学在找男女朋友的时候,到底看的是身高,颜值,收入学历有没有放家庭背景还是看对方的工作是什么,还是是否足够报效祖国?为什么口口声声报效国家的人在选择与自己个人相关的人或者事情的时候,关注都是个人满足感的提升呢?

朝这个方向去吧

user avatar

这种题又来了,国内的双辩题我真是受不了了,难道这俩是矛盾的吗?

非要对立起来,是何居心?

报效祖国就不能及时享乐了?

服务社会就不能及时享乐了?

真的很莫名其妙。

如果要对立,那这就是对“报效祖国”和“服务社会”的实质性污名化。

反对这种污名化,把每个人对这两者的印象都渲染成苦大仇深忍辱负重的。这样宣传能深入人心那才叫碰了鬼了。

就算是极端例子牺牲生命,那牺牲生命不正好就是人生苦短?而且比正常寿命还更短了。你牺牲之前难道不吃顿好的?这不是及时行乐是什么?

正方的话单独拿出来没错,但作为和反方对立的立场是存在天然的政治错误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我就奇了怪了,如果不能及时享乐,那这个争取到的“自由幸福”的成果到哪里去了?

user avatar

这种辩论真是没意思,有这时间真不如答主说的去网吧打游戏!

我告诉题主一个点,但你不能明说。什么呢?

“报销国家,服务社会”。这是党对党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所以,现在这种议题真是魔幻现实主义。严于律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是党对自己的要求。党从来不会这么要求群众。相反,党还要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现在到处都是把对党员的要求往普通群众身上套。群众要是有这个觉悟,那就应该介绍他入党,群众如果没有这觉悟,你也不能强制要求人家啊。

user avatar

不参加比赛,比赛当天给主办方寄两张队员在夜店蹦迪的照片。

user avatar

戈培尔出题:“雅利安人更优秀”和“犹太人更优秀”,然后给你的辩题是“犹太人更优秀”。

东条英机出题:“日本人更优秀”和“其他民族更优秀”,然后给你的辩题是“其他民族更优秀”。

麦卡锡出题:“苏联更好”和“美国更好”,然后给你的辩题是“苏联更好”。

奥巴马出题:“黑命贵更重要”和“白人利益至上更重要”,然后给你的辩题是“白人利益至上更重要”。

戈培尔、东条英机、麦卡锡、奥巴马:辩一辩嘛,有什么不能辩的嘛?

不要怕输,要怕就考虑考虑辩赢了之后是什么后果。

有预设好的“政治正确”和“道德高地”的送命题,不要辩,辩赢了也是输,而且输得更惨,真赢了的话,没准哪天新闻热搜里就能看到你名字和辩论的录像了。

user avatar

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不及时享乐吗?这辩题出的就没脑子。

控全局就是把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当成及时享乐的一部分,在报效国家中享受精神升华的快乐,在服务社会中享受自我实现的快乐。

对方如果跟着命题人的思路走,疯狂强调报效祖国而反对及时享乐的话,那肯定被你装进去。

user avatar

大家好!


今天我想谈的主题,是“性压抑下的东亚社会”。哦不,是“个性压抑下的东亚社会”——其实是一个问题,没多大差别。

总之呢,由于性压抑……个性压抑,东亚社会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不会玩。


但娱乐是人的天性。不会玩,偏要玩。于是乎,琴瑟和谐、互打机锋、一个眼神他/她就能懂的爱情,那是不可能有的。

你是榆木疙瘩,我是顽石一块——这怎么玩?太无趣了。


无趣,那就只能低级。

什么叫低级?

恋爱没法谈。榆木疙瘩和茅坑石头的恋爱,有什么谈的。

但性欲还是有的。

怎么办呢?

约炮,出轨,群P。

没有对人的尊重,没有心灵的触动。反正不是榆木疙瘩就是茅坑石头嘛,堆一块摩擦摩擦,爽了。


同样的,游戏没法玩。榆木疙瘩配茅坑石头,能玩什么?

掏钱,熬夜,掷色子,比大小。先砸五十万!


如果您就是榆木疙瘩或者茅坑石头,那么“人生苦短,及时享乐”那肯定是大毒草。


但如果你不是……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问题:男朋友看起数学书如醉如痴,难道数学书比我好玩吗?

最高赞答案是:没错,数学太好玩了!你算什么。

具体措辞我记不清了,大概如此。


不光数学真学进去能让人爽到忘记“女色”;其实任何有深度的学问,数学、物理、政治、历史……

一旦学进去了,三月不知肉味只算低配!


那是一种更高级、更精致、更悠长、更值得一辈子慢慢回味的快乐。


然而,很遗憾。极少人能得到这种快乐。


对大多数人来说,男女之间,脐下三寸摩擦出的那点快感,大概就是人生巅峰了。


其实,哪怕是“求偶”的快乐,那也有精致粗鄙之分。

粗鄙者如阿Q,只剩“我要与你困觉”六字。

精致者却可以像拉丁舞,娱人娱己;或者像《傲慢与偏见》,是人生的补足与升华,是生活哲理的挖掘与闪亮。


因此,伟人曰: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当你被欺凌时,反抗就是一种乐。

当你穷困时,奋进就是一种乐。

当你鄙陋时,学习就是一种乐。


为了快乐,所以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为了快乐,牛顿写出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为了取乐,布尔搞出了(在当时)毫无意义的《布尔代数》,却意外成了如今信息时代的奠基石之一。

为了快乐,马斯克创立了space X……


你……不,我们国家过去两千年里,有人做出过类似贡献吗?

没有。


口口声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却愁眉苦脸的被迫读死书、死读书——学海无涯苦作舟。

做正事是苦的。做好事也是苦的。


那,做啥事是快乐的?

狎妓。


不对。这是不正确的。

人的快乐,绝不应该被局限在那点低级的感官趣味上。

就是玩感官趣味,精致点不好吗:


所以,你格调高点,哪怕声色娱乐、奇技淫巧,你都能报效社会。

牛顿为了研究物理一辈子单身,没听说他流泪吧?

反之,你格调太低,学海无涯苦作舟,最终呢?

你糟践我们民族2000年。


所以,问题根本症结何在?


就在于,过去的统治集团,通过种种手段,刻意的把“求知”和“快乐”对立起来了。

不然你肆意乱想,把人家的儒道体系搞乱了怎么办?


于是乎,学习、思考就必须等于痛苦,免得你真去挑战孔子。


而娱乐呢?奇技淫巧玩到精深处,像牛顿、马斯克那样,岂不是也能推翻儒家经典?

所以不能让它精深。得限制它的上限。


怎么限制?

把娱乐定义为“声色犬马”,限制在“皮肤滥淫”水平上。


时代不同了。


现在,科学技术恰恰是“奇技淫巧”成道了。

还去苦哈哈的“读死书”“死读书”……说的难听点,你连游戏都不配玩。都不过是“牛嚼牡丹”。


请摆正心态。

求知本就是快乐的。所以每个孩子一出生都是“好奇宝宝”。

是人都有好奇心——连猫都有,好奇心害死猫嘛——所以根本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


有的,只是把学习变成痛苦的、不合格的家长和老师。


所以,现在我就得问一句:你的“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仅仅是口号呢,还是打算来真的?


如果只是口号,那你随便喊。

但如果打算来真的,那你就得回答这个问题了:牛顿为什么会玩起物理如醉如痴、一辈子不结婚?

是因为他流着泪,有着“宁可我牛顿身成灰,也要带人类走出黑夜”的高尚情操呢;还是……玩物理就是爽,一直玩一直爽?


类似的,爱因斯坦好好当自己的专利局职员不好吗?兢兢业业,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完美的一生啊。

他干嘛要搞相对论?弄的德国专门为他成立个“反相对论公司”?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_百度百科 (baidu.com)


爱因斯坦是不是像牛顿一样,喊着“为了全人类”的口号,把自己搞的背井离乡、远离祖国?


亦或者,是对他,对牛顿来说,物理是那么的好玩?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这句话是谁说的?

说这话的人,会不会一辈子“学海无涯苦作舟”?


整个人类社会,自己毫无兴趣、得不到丝毫乐趣,只靠“头悬梁、锥刺股”,就能写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这种书的神仙,有可能存在吗?


退一万步讲,你觉得,一个一丝不苟的、连拿试管的手法都标准无比的科学工作者,他更可能是“死记硬背章程,再痛苦也要记住”呢,还是“科学研究乐趣无穷,这些枯燥的、繁琐的清规戒律可以保护我,让我的有用之躯支撑更久。为了自己的乐趣,我得理解并记住这些东西”?


其实我也在其他帖子里说过:我在电脑前坐姿端正,上身挺拔,不扶不靠,以至于很多长辈以为我是军人。

这种坐姿使得我在电脑前工作、娱乐了超过20年,但颈椎腰椎没有半点问题。


请问,你觉得,我在电脑前工作、游戏时,是极度痛苦、却为了报效国家而不得不为呢;还是工作、游戏本身对我就是一种乐趣,而为了这种娱乐可以持久,我才不顾一切端正自己的坐姿、以便尽可能的延长每天在电脑前端坐的时间、延长可以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年限?


不能及时找到计算机工作的快乐,你,有机会把自己的坐姿调整到“绝不伤身”的“军姿”水平吗?


类似的,我记交通规则,是自己分析它的设置原因、体会它究竟是为了保护什么、应对哪种危险——然后不光遵守它,还要事先观察、注意识别/躲避/礼让那些交通规则揭示出来的危险状况。

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享受驾驶乐趣”。

那么,一个好司机,更可能是“相信交通规则是多少人拿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最好的驾驶教程”所以一定要“深刻理解、融会贯通”的甲;还是“认为交通规则毫无意义,就是制定出来创收”所以只好“痛苦的死记硬背这些无理条文”的乙?


热爱是最大的动力。


一边让“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和“快乐”绝缘、和“痛苦”挂钩;一边却又试图鼓吹它——我看不出你的真诚。

恰恰相反:人生苦短,走上工作岗位后,你并没有从头学习小学初中课程的机会。所以请从一开始就找到学习的乐趣、继而基于兴趣融会贯通你的所有知识吧。

你,并没有从小学再来一次的机会。

就是有,你仍然会习惯性的去死记硬背、然后重新步入覆辙。

user avatar
因为要报效国家,大概率人生苦短;赶紧及时享乐,顺便服务社会。
这十几个字不是天经地义一直这么组合吗?怎么这还有人给分开写了?还要分成两句话辩论,难蚌

——1944年2月太平洋战区全体美国海军航空兵校级军官

(按照设定我们不应该看懂这些汉字 不过这题本来就是他乎年底冲KPI编的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user avatar

你陈述你中了阳谋,其实你给回答者设了一个阳谋。也不难解:你现在病了,预计下周二好。

user avatar

供给过剩了,需要消费端报效国家(

user avatar

没想到有这么多回答强行说两个辩题不矛盾。

一个是官方提倡的正能量,一个是官方摒弃的享乐主义

如果觉得两者不矛盾,我只能说,你的思想和官方媒体宣传方向出现了偏差

user avatar

别人占据了政治正确,你赢不了的

别人只需要拿出革命先烈事迹,再讲述xxxx的故事,最后抬出各个基层岗位上的年轻人,你就输了

辩论可不是看谁有理谁没理,这题目要搁我,我当天就不去了,及时享乐的我怎么会浪费时间辩这玩意儿,他们要赢就让他们赢罢

user avatar

我记得我大学那会儿……辩论赛也是经常出一个一边倒的政治正确的问题。要么就是出个让你对抗群众的问题。


你只能选择诡辩。除此之外基本上都会入别人的套。


我记得那时候辩题是大学生应不应当断网断电,我方分配的论点是应当,对方分配的论点是不应当。辩论开始,我方还没开始说,就嘘声一片。


只有给对方下套。怎么下套呢?


我方陈述观点的时候基本上嘘声一片,对方陈述观点的时候叫好的一大堆。而且其实学生会和观众们全站在对方的论点一边。正面辩论肯定输的,那就只能给对方制造一个矛盾,让对方自己攻击自己。


我当时的策略是这样的,先用学校对学生存在管制,诱导他说出学生是需要管制的。而他为了避免众怒,必然会把这个问题抛回给我,让我来接这个烫手山芋。这时候,我只要改变一下论点的核心,把断网断电的目的,从“管制学生”改为“提醒学生”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改变对方和我方的立场。


果然当时引导对方认为自己必胜了,轻描淡写的问我。那你说学校管制是应该的,你方论点也是学生应当断网断电,那请你说说,啥时候断网断电最合适啊。


然后我说,我认为凌晨2点,断网断电1分钟,提醒学生该睡觉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最合适。


把论点直接从“断网断电”的目的,和手段进行了调换。当时之前的嘘声一边倒转为对我方叫好,总之当时那场辩论,后半段对方几乎无力反抗了。


但是毕竟为了大家的“政治正确”,最后还是把胜利颁给对方,只给了我一个最佳辩手而已。十分艹蛋。


大学这种辩论赛,能别去尽量别去。没啥公正可言。非得去的话,既然你已经被分配给了必输的一方了。尽量给对方下套就是了。


像你这个论点,完全可以先转移论点,比如下个套,让对方否认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然后让对方反问你所谓的个人自由是什么,然后你再说你方认为人生当然应当享乐,而最大的快乐,就是把有限的人生,奉献到无限的为共产主义的奋斗当中。


通过偷换概念,把论点就变成了是打着报效国家的旗号去压抑他人的个人自由,而你的个人自由却享有了最高的“政治正确”。虽然诡辩并不好,但是这种辩论就没让你能好好辩论,既然一开始就给你设了个套,那你接下来诡辩也是合理的了。

user avatar

这种所谓的辩论根本就没有意义,纯属于拿你当作猴子耍,当作别人的垫脚石。

题主还把握全局,实在是搞笑得很。

换成我,直接拒绝比赛,或者比赛的时候掀桌子,指出选题不公平,背后有黑幕。

不是玩嘛,那就玩的大一点。

user avatar

你怎么解释“乐”?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就是“乐”。

共产主义就是“乐”。

完毕。

user avatar

校园辩论赛若是在二十年前,这个题目没啥大问题。

现如今的话,这题目还把控啥全局啊,把控个BBQ啊,换题吧

user avatar

对方只要把国家最新精神念一遍你们就输了。

咋地,还想跟国家对着干呢?

user avatar

他的问题既然这么出了……

不妨把他们推到他们是假爱国、假服务社会……

你们居然认为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不是一种快乐!不是一种享受!你们认为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是一种痛苦!是一种和享乐和人生对立的东西!你们只是假爱国,不过是些公知言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