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印度因疫情医用氧气告罄,为什么要从新加坡空运大型氧气罐,制造大型氧气罐很难吗?

回答
印度在疫情期间面临医用氧气告罄的严峻局面,并从新加坡空运大型氧气罐,这背后确实反映了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也包括制造大型氧气罐的复杂性和时效性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

一、 为什么印度医用氧气会告罄?

在深入探讨氧气罐的问题之前,理解氧气供应短缺的原因至关重要:

1. 需求激增,远超产能:
新冠病毒对肺部的影响: 新冠病毒严重时会攻击肺部,导致肺泡受损,气体交换能力下降,患者需要吸入高浓度氧气来维持生命。
治疗方案的改变: 在疫情早期,氧疗被证明是治疗重症新冠患者的有效手段,这使得对医用氧气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医疗体系的脆弱性: 印度人口基数庞大,但其医疗体系在面对如此大规模的疫情时,其应对能力和储备显得捉襟见肘。许多医院的基础设施,包括氧气供应系统,未能及时跟上需求。

2. 生产和运输瓶颈:
液氧生产限制: 医用氧气通常以液态形式储存和运输,因为它体积小、密度高,运输效率远高于气态。液氧的生产依赖于空气分离设备(ASUs),这些设备在短期内无法快速扩建或新建。
管道运输的局限性: 一些大型医院可能拥有管道输送系统,但对于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众多医院和诊所,液氧罐的运输是主要的供应方式。
运输能力不足: 即使有足够的液氧,运输能力也成为瓶颈。专门用于运输液氧的低温罐式集装箱(cryogenic ISO tanks)数量有限,且需要冷藏,对运输条件要求很高。
氧气转换环节的耗损: 液氧需要被气化才能供患者使用,这个过程可能存在损耗和效率问题。

3. “氧气恐慌”和储存问题:
囤积行为: 在恐慌情绪下,一些医院或个人可能过度储存氧气,进一步加剧了供应紧张。
储存设施不足: 即使有液氧,如果没有足够的大型储存罐,也无法有效储存和分配。

二、 为什么从新加坡空运大型氧气罐?这是否意味着制造大型氧气罐很难?

从新加坡空运大型氧气罐,确实说明了在当时情况下,本土制造或采购新氧气罐存在困难,并且空运是满足紧急需求的迫切手段。这与制造大型氧气罐的难度有关,但并非唯一原因。

制造大型医用氧气罐的难度体现在:

1. 技术和工艺复杂:
低温储存要求: 医用氧气通常是液态形式运输,其沸点极低(183°C)。这意味着大型氧气罐必须是低温绝缘容器(cryogenic tanks),也称为绝热容器(insulated vessels)。
多层绝缘: 这些罐体需要采用真空夹层技术(vacuum jacket),即在内外层罐体之间抽真空,并可能填充特殊的绝缘材料(如气凝胶或多层绝缘材料)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传入,防止液氧过快蒸发(boiloff)。
高强度材料: 罐体需要承受极低的温度而不发生脆性断裂,并且要承受内部液体的压力,因此需要使用特殊的高强度不锈钢(如304、316L等)或铝合金,并且对材料的加工性能要求很高。
焊接技术: 罐体的焊接工艺至关重要,需要保证焊接的完整性、强度和气密性,同时要避免焊接引起的应力集中和材料性能变化。不当的焊接可能导致泄漏或在低温下失效。
安全阀和监测系统: 罐体需要配备精确可靠的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以确保操作安全和监测氧气储存状态。这些组件也需要满足低温和高压环境的要求。

2. 生产周期长且产能受限:
定制化生产: 大型低温罐通常是定制化生产,需要根据具体容量、压力等级、使用场景等进行设计和制造。
专业工厂和设备: 制造这类罐体需要拥有专门的生产线、大型加工设备(如数控切割机、卷板机、焊接设备、真空测试设备等)和专业的技术工人。全球范围内,能够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大型低温罐的厂家数量相对有限。
原材料供应: 高品质的低温绝缘材料和特种钢材可能也存在供应瓶颈。
生产和测试周期: 从设计、材料采购、加工、组装、绝缘处理、真空测试、压力测试到最终验收,一个大型低温罐的生产周期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

3. 成本高昂:
材料成本: 特种钢材、绝缘材料等本身价格不菲。
技术和设备投入: 制造过程中的高精度加工、焊接、测试都需要昂贵的设备和技术。
质量控制: 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认证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什么空运是必要且紧急的解决方案?

尽管制造大型氧气罐非常复杂且耗时,但在疫情高峰期,印度面临的是生死攸关的紧急情况,时效性比成本和制造周期更重要。

1. 紧急需求: 印度国内氧气生产和供应能力无法满足瞬间爆发的需求。医院急需更多的氧气储存和供应能力。
2. 时间紧迫性: 当医院氧气储备耗尽时,每一分钟都可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从零开始制造新的大型氧气罐需要太长时间,无法解决燃眉之急。
3. 现有产能的调配: 新加坡作为重要的航空枢纽和医疗物资集散地,可能拥有符合规格、未被紧急占用的现成大型氧气罐(例如,来自其他国家的医疗储备、工业用途但可紧急改造用于医疗等),或者其国内有较快的生产或调拨能力。
4. 空运的快速性: 虽然空运大型货物成本高昂且存在操作难度(需要大型货机,如波音747货机或安东诺夫系列),但相比海运(需要数周)或陆运(可能受道路限制和时间延长),它是最快将大量氧气储存设备运送到指定地点的方式。这可以为印度赢得宝贵的时间,建立临时的氧气供应能力。

总结来说,印度从新加坡空运大型氧气罐,不是因为制造它们“不可能”,而是因为:

制造大型低温氧气罐是一个复杂、技术密集且耗时长的过程,涉及特殊材料、精密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印度国内在疫情爆发时,其现有的生产能力和库存不足以应对需求激增。
紧急情况下,时间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从其他国家(如新加坡)空运现有的、符合标准的设备,是解决燃眉之急的最快途径,即使成本高昂。这是一种“止血”措施,为后续的国内生产扩建、进口更多设备或管道输送等长期解决方案争取时间。

空运大型氧气罐,虽然看似“扬汤止沸”,但在极端情况下,却是挽救生命的必要行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下数据及分析存在错误,进一步改正放在后面


@Twinsen 贴个数据:

报道称,“武钢集团气体有限公司是武汉最大的医用氧生产企业……制氧能力32万立方米/小时。疫情期间,该公司调整生产工况,24小时开足马力不停工,每天可生产约200立方米液态医用氧,制备能力充足。同时,配备2个1000立方米医用氧液态储罐,储存充裕。制氧能力可达需求量的3倍!”

同时为了应对疫情,武钢采购了6k+的气瓶……


然而考虑到印度每日新增病例30w+,现存病例250w+,是中国峰值的四十倍……

所以说已经不是气罐的问题了……

他们首先得有十几个全负荷运转的武钢气体的氧气产量……


我又查了一下,去年中国产钢9亿多吨,其中武钢1亿多……

单论炼钢而言,连中国都没有十几个武钢……

顺便一提,去年全球第二大炼钢国是印度,9千多万吨……

武钢暴打全世界可还行……

当然了,钢产量和氧气产量并不是严格对应的。

印度也未必就产不出符合需求的氧气。

然而至少就目前来看,难度不低……


进一步查询得知,印度医用液氧日产量7500t,合6500m³左右,比例提升到了总液氧产量的55%。(提升前占比15%左右,合1800m³左右)

(2014年数据表明,非疫情期间,中国医用液氧日产1.7万m³左右,恰好与中印钢产量差距倍数相当。)

虽然印度全国的医用氧气产量的确达到了武钢气体的30倍,然而由于印度未治愈人数是武汉高峰的60倍以上,根据报道,印方的需求已经达到了7~8000m³的水平……


↑以上数据及分析存在错误,下面进行改正:

根据印度INOX公司的报道

以及 @APEX@六只正在飞的羊 两位朋友的数据

来看,之前中文报道与我的分析都是有错误的……

目前印度的医用液氧产量是7000t这个水平没错,医用占比超过50%应该也没错。

但是,这个占比应该是医用液氧占液氧总产量的占比,并非占总氧气产量的占比。

事实上,液氧并不占据氧气总产量的多数;同时,武钢气体所产氧气也不完全满足武钢使用

之前的分析完全忽略了这两点,造成了很大的偏差。

事实上,根据 @六只正在飞的羊 基于钢铁行业规模与冶炼技术的估算,及资料的查阅,目前,印度在氧气产量上仍有较大余裕,现在紧缺的仅是医用液氧。

至于那些没有液化的氧气,并非不能用于医疗。但是它们存在另一个问题——它们更不利于储运

所以目前印度的主要瓶颈还是在于储运,次要瓶颈是氧气液化能力,氧气总产量倒是比较有余裕。


至于你问的大型氧气罐……

按理说并不是很难……

网上查了下,几十立方的液氧罐也没一辆车贵……

但毕竟生产线的调整,产品的生产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就像那句话说的——生一个孩子要十个月,但是找十个人也不能一个月生一个……

还是根据这篇INOX的报道,

造一批液氧储罐需要四个月的时间……

换句话说,哪怕今天印度倾全国之力造罐子,等出厂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而且考虑到印度病例分布远比湖北广,而且运输速度也更慢,设备周转率、利用率低,所以还需要更多的储气设备……靠印度的产能真的够呛……

事实上,貌似不止大型氧气罐,印度现在连小的氧气瓶都紧缺了,价格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只能说……工业化真好!

user avatar

看到很多人说氧气的事情,指出一些错误的地方吧

武钢一亿吨产能纯属瞎掰

宝武一亿吨产能,宝钢合并了武钢。现在宝武包含宝山、湛江东山、青山、南京梅山四个主要基地,宝钢也是的,啥啥啥都是山。还包括一些别的地方的产能,比如马鞍山的马钢、新疆的八一钢铁、山西的太钢、广东的韶钢等等,加在一起是一亿吨。

再说钢厂到底用多少氧气

一般来说,钢铁厂在炼铁的时候,要吹氧气进高炉的,在炼钢的时候,需要氧化还原出铁水里面的杂质,要喷枪吹氧的。正常来说,一吨钢,大概是50m³的氧气。炼铁的时候,一吨铁大概需要氧气35m³。加在一起八九十方的样子。

正常情况下,医用氧气就是一瓶就是6立方。那就是说,生产一吨钢铁的氧气,大概能够灌十个医用氧气瓶吧。

武钢气体公司,不仅仅给武钢供应氧气。

好了

就算钢厂停产吧,全部什么都不干。

一吨钢差不多对应10瓶子氧气吧。

印度一亿吨钢铁,国家能够能够调的动的,估计也就印度钢铁管理局有限公司了吧,这个是正儿八经的印度国企,能不能调的动塔塔,我看玄,这个著名的钢铁管理局Steel Authority of India,SAIL,一年能造多少钢呢?

1300多万吨,还不如宝武青山基地呢。

平均下来,一天3.5万吨钢。

全停了,钢铁不生产了。氧气也甭过滤了,直接装氧气瓶!!!

一天也就装35万瓶。

一个病人插着一瓶氧气用多久?理论上,十个小时。跑冒滴漏一下,一瓶八小时,一天一夜3瓶子,也不算夸张。

印度一天新增多少?30多万!

印度没爆出来的有多少?媒体估计2-10倍!

一个人在医院或者需要看病的时间,加一起待上四天吧,四天的周转,需要多少?

(每日新增+瞒报)×4+印度现有确诊住院人数

差不多这个公式吧

具体我没算,你们分析分析够不够吧

我也不是搞钢铁的,算的不一样准,大致应该差的不多吧。

user avatar

高赞写的没错,其实以印度的钢产量,氧是绝对不缺的,钢厂配套的空分,氧纯度都可以到99.6%,只一套GOX80000,就可以一小时8万方纯氧。

只要你有本事装走,医用那点量简直毛毛雨

我现公司就是做空分装置的,印度也有不少项目。

据我司海外同事说,自从中印关系转冷后,我们的调试和项目人员,印度人已经不发签证好久了,调试都只能挂skype视频远程。

关键是,现在空分行业,你不找中国人,就只能去找德国林德,他们响应可没有那么快。

液氧用的低温压力容器也不是那么容易造的,相关的国标和辞海差不多厚,何况出口的按客户要求可能还要符合ASME标准.......造一批这种罐子,怎么也要两三个月。

那就只能找气头买现成的氧罐子了。


补两张空分的图,这套开起来氧气4万方/小时,带氩,厂址新疆。腰线是蓝的就是氧罐子了,不过这罐子是固定的。

补充:黄色腰线的都是氮气,灰色腰线的是氩气

user avatar

人们有个误解:医院的氧气是从空气分离工厂买氧气高压气瓶来的。

实际上,发达地区的医院,都是买的液氧,然后在医院建立一个氧气供给站,最后通过医院的氧气管路集中供氧的。

后者不仅比前者氧气运输效率高,而且还更省钱。什么都贵的美国医院,提供同样体积的氧气成本,竟然只是非洲欠发达地区医院的一成。

很遗憾,印度的医院和非洲国家一样,属于欠发达医院,并不具备液氧储存集中供给能力,所以只能依赖购买氧气气瓶。但是这么弄的话,再厉害的国家,该缺氧的时候还是会缺氧。单纯的想多搞几个气瓶,搞几个大气瓶,是完全没什么卵用的挣扎,和印度有没有能力制造更多的气瓶基本上没什么关系。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医院,则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现在印度的氧气问题基本上是个死局了。

上面这些不是我YY的,是某些国际著名媒体采访领域专家,从专家嘴里说出来的。知乎上对于这个问题乱答一通,可能是大家都不看这些国际新闻吧。

user avatar

建议中国立即无偿空运大量氧气罐给新加坡。出发前大张旗鼓宣传,明确说:

“我们知道印度领导层受到政治压力难以向中国求援,因此我们一听说印度从新加坡求援就第一时间组织空运氧气罐给新加坡。我们已经和新加坡讲了,把氧气罐给印度时消除所有中文标志,可以说这是新加坡的而不是中国的。救人要紧,中国不在乎名分。”

“不仅如此,据说印度还要向海湾国家求援,因此我们还要对海湾国家等也这样做。欧洲俄罗斯日韩等方面也在积极推进类似行动。”

“美国方面我们也联系了,他们拒绝为我们输送氧气罐。但我们今天表明一个态度:美国每送一个氧气罐给印度,我们就支付两个的成本和运费,现金直接送到美国大使馆去。”

在此我们也呼吁印度政府与我国进行秘密空运交接,这样就免去上面的麻烦。所有援助中国都不留标志。

中国有能力把印度所需的氧气罐和氧气产能全包下来。”

“中国不要求印度政府对华做任何让步,中国是为了拯救印度人民和保护世界人民而这么做的。即使以后印度政府又和中国交恶,我们也无怨无悔。”

这个救援计划名叫雷锋行动。”

好了,这个宣传一搞,未来人们很难避免认为印度大量使用了中国物资(哪怕印度没有)。即使印度拒绝也没有用,除非他能不从任何国家要氧气援助。如果印度控制住疫情,中国力量抢功将是他挥之不去的政治阴影。如果印度控制不住人们则会质问印度是不是拒绝了中国鼎力援助,中国力量依然将是他挥之不去的政治阴影。

又或者印度想通了,反正也不能摆脱中国阴影不如就直接从中国偷偷拿援助好了。如果这样的话,未来中印再有矛盾时,中国手里捏有印度偷偷向中国大量求援的铁证本身就是威力巨大的政治武器。

雷锋行动完全可能导致更多人被救,也确实是善举而不仅仅是政治操作。

中国的态度世界各国看在眼里深受震撼。或许从此雷锋这个名字就有国际知名度了。中国纺织企业再推介一下,说不定爱穿切格瓦拉头像衣服的外国人改穿雷锋像了,说不定正为新疆棉事件焦头烂额的耐克突然推出“雷锋鞋”了(如果这么做了我建议中国政府和群众就原谅它了)。。

user avatar

一个国家的国力,不止是看GDP数字。

钢产量,发电量,农产品产量,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纺织业……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对全球供应链的控制能力。

这些东西才是国力。

要战争,钢产量转化为坦克军舰,电子工业变成导弹雷达,化学工业造炸药,纺织业造军装……

要抗疫,钢铁厂提供氧气,纺织业造防护服,化工造药品……

这是综合国力。

所以,遇到武汉疫情,立即有一个转化。我们的基建10天造医院。设备都能配齐。

武钢保证氧气供给。还能改造医院的管线。

各个行业动员起来,瞬间就爆发出强大的抗疫战斗力,这是总体战。

各种实力要组织起来,取决于政府的控制力,国有企业的经济基础,政府意志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文明自身的特性。

在大一统的时候,中国的组织力一向不错,清末都能消灭鼠疫。如今在盛世,自然更加强大。

朝鲜越南,国力弱一些,但是组织力有,也能很好的控制疫情。

欧美国家,组织力不行,用国力去补,新西兰这种还不错,美国就很拉垮。

英国也很弱,但是最后靠疫苗救命了。

印度的国力还可以,但是远不如欧美和中国,组织力比欧美还弱。

所以遇到疫情,国力转化为抗疫实力就很慢,政府不重视,民间各种作死。

真闹到医疗被击穿,比美国还惨。至少,美国的氧气从未被击穿过。

印度稍微严格一点,在几个节日和选举的时候强制口罩,也不会成今天的样子。

user avatar

弱弱地说一句,大型氧气罐加点武器,其实就是一个潜艇。你看看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国家能独立制造潜艇。你就知道了。。

还有就是大型氧气罐还可以用来做合成氨装置。制造化肥。印度要是能大规模生产化肥。也不至于是这个样子。

中国是1965年才点开这个科技树的。

user avatar

点赞和评论上涨的速度太厉害了,知乎小透明在此感谢翻牌子的大V,也谢谢所有还有着家国情怀的中国人。嗯,我们一定会好的。

——————内容分割线————

技术上的事我不太懂,我来给大家讲一讲人的故事吧。

2020年2月18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1660例,累计确诊病例达到38020例,其中重症患者有9562例。[1]

如果只看数字的话,累计3万多确诊和美国、印度这样单日增长量都能达到10万以[2]上的体量相比,确实不算什么。

而如果我们关注的每一个人呢?2020年初春,有将近4万个与我们血肉相连的同胞身处危机,其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更是已经一脚踏进了鬼门关里。

而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即将在这一天失去自己的父母。

也是在2月28号这一天,武汉市全市的用氧量达到峰值。比平时增加了7至10倍,个别医院甚至增加了20多倍[3]

新冠肺炎患者的氧气需求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除了马上会痊愈的患者和轻症患者,几乎所有人都需要吸氧。重症患者百分之百需要吸氧,出现呼吸衰竭的危重病人的氧气需求量是普通重症的10倍以上[4]在中华医学会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管理专家推荐意见》中[5],为重症危重症患者首选的氧疗方式——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每分钟最高可消耗50升氧气。

而疫情刚开始很多医院的氧气储备是以普通人上了呼吸机后,每分钟消耗2-4升氧气的速度来储备的。

就武汉同济医院一家,每天的氧气瓶缺口就有100个[6]

作为武汉唯一一家氧气生产企业,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大家说的“武钢”)把保证氧气供应的重担扛了起来。

2020年1月21号下午,相关部门就决策部署成立"中国宝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7]来保障整个武汉的氧气供应。

  • 厂里平时只开2台大型机器。疫情期间所有5台机器全速打开,24小时生产。
  • 定点医院的供养系统由“武钢””牵头其他部门紧急提供方案改造。
  • 相关技术人员48小时之内为武汉市第九医院完成一套供氧设备改造。[8]

几条成就落在纸上的时候似乎有些轻飘飘的。但请不要忘记,那是在全球疫情爆发的初期,整个中国都处在措手不及的慌乱中。

我们匆匆忙忙地封锁了九州通衢的交通要道,叫停的本该热热闹闹、一派祥和的春节,把每一颗原本迫不及待要出门撒野的心锁在了家里。

而本就因为春节假期而处于半停工状态的中国制造业,在当时需要火力全开的时候,人手更为不足了。

那时候我们也还不知道新冠病毒到底是怎样一种致命程度,我们只知道一直有人因为染病去世,每天的确诊病例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蹂躏着每个中国人的神经。

这样的背景下,在疫情的“震中”武汉,选择加班、选择到一线加班有了一种不计生死的悲壮。

中国人是怎么选择的?

为了能保证24小时运送氧气瓶,一些平板车司机直接睡在了公司,有的干脆倒在车上,困了就将就眯一下。

运送氧气瓶的人手不够,有时候到了医院都没有办法帮忙搬运了。平时文文弱弱的护士,带着哭腔红着眼睛,几个人一起拖着100多斤的氧气罐从一楼拖到19楼[9]

改造氧气设备的普通工人,在医院穿着防护服,6个小时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厕所,不间断地在医院里施工。

二月中旬,武汉下雪了。管道结霜,引起爆裂,导致很多医院的供养系统都出现故障。一些普通工人在那时候根本没有防护服,也只能咬咬牙,戴上手套和口罩,抄起工具就奔赴一线,24小时待在了离病毒最近的地方[10]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很多故事、很多人。

他们中有人刚体会到父亲的喜悦,却只能忍痛把几个月大的孩子留在家里,每天睡在岗位上不能回家看一眼。有的冒着家乡亲人的不解和恐惧义无反顾地开车上路为武汉运氧。

他们和那些7天就搭建好火神山还有雷神山的工人一样,我甚至在互联网茫茫的信息海洋里找不到太多关于他们付出的痕迹。

他们普通却伟大。

他们是鲁迅笔下的中国脊梁,是新中国国父教员口中历史的创造者和万岁的人民。

制造氧气罐难吗?中国人用流汗流血的经历告诉你,在疫情期间这肯定很难。但我们用血肉长城扛下来了。

至于印度,印度为什么不可以?我昨天晚上9点的时候实在太困了,写不动了,就顺手放了一条关于印度人因为拒绝在富士康加班而辞职的新闻。但有朋友在评论区提醒我了:凭什么要随便为资本家加班???

于是乎,我找到了下面一个问题来让大家简单感受一下印度朋友的工作态度(手动狗头),祝大家看得愉快。


感谢你能读到这里,如果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给我点个赞吧~

我是鱼石头,一个希望能持续输出干货并且能通过文字表达爱、书写人的作者。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关注我的其他回答哦~

查尔斯王子说他“热爱印度”?真的假的,我不信

如何看待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与乔琪的爱情?

老阿姨遇见“杀猪盘”,没上勾还了诈骗子30块钱

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任毒品自由交易?

有什么你逢人就想安利的家用电器?

参考

  1. ^卫建委截至2月18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http://www.nhc.gov.cn/xcs/yqtb/202002/8f2cfd17f4c040d89c69a4b29e99748c.shtml
  2. ^WHO Coronavirus (COVID-19) Dashboard https://covid19.who.int/
  3. ^用氧量超平时10倍 武汉改造17家医院保证医用氧供应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9118330.shtml
  4. ^长江网:重症病人需要百分之百吸氧,医院氧气用量已达日常用量峰值以上 http://news.cjn.cn/sywh/202002/t3558187.htm
  5.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管理专家推荐意见 https://www.cma.org.cn/art/2020/3/12/art_2928_33535.html
  6. ^武汉医院缺氧背后:用量超往常10倍,不停工生产难补缺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58164269715667.html
  7.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生命供氧 彰显钢铁担当 http://www.sasac.gov.cn/n4470048/n13461446/n14398052/n16460319/n16460370/c16466793/content.html
  8. ^用氧量超平时10倍 武汉改造17家医院保证医用氧供应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9118330.shtml
  9. ^ 武汉日记:搬运氧气瓶 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http://news.66wz.com/system/2020/02/20/105237353.shtml
  10. ^武汉日记:无论如何不能“断气”!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0/0301/c1008-31611453.html
user avatar

印度已经不是62年的印度了。

能造航母的印度怎么可能造不出氧气罐?只不过时间长一点,印度航母造了快20年了。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和氧气罐无关。因为氧气罐并不是高科技产品,只要具备基础工业能力,都能制造。

印度的问题在于工业制造能力主要掌握在私人手里,而私人不会给国家兜底。

为什么私人不会给国家兜底?

因为没有利润,私人企业就无法生存。为了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就必须按需生产,合理建构企业规模。

如果印度没有如此严重的疫情,就不会需要这么多的氧气罐,没有需求,自然就没有相应的生产规模。

要紧急扩建生产规模,使生产跟得上疫情需要,单靠私人企业是干不了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政府全力支持。

政府怎么支持?

可以参考的就是雷神山医院。

土地、规划、银行、基建、物流、配套设备、市政设施等等等。而这一切是在给一个私人企业扩建,反对党怎么想?媒体怎么看?私人老板问建设费用以后还不还?土地是无偿划拨还是以后按土地拍卖价格付款?银行贷款利息怎么算?这些资金的来源是哪里?印度中央政府出钱,还是地方政府出钱?如果中央、地方、私人按比例出资,这个比例怎么算?扩建了这么大规模的氧气罐生产线,疫情结束后,多余的产能怎么消化?生产出的氧气罐按市场价还是政府补贴价供应市场?生产工人的工资谁出?销售渠道谁来负责。

问题一大堆,莫迪能够回答几个?莫迪不开腔,私人老板可以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和评估提高一部分产能,但是和疫情需求没关系,主要来自对市场的判断。盲目扩大产能,以后恐怕要亏死。

议会制国家讲究的是相互制衡,不把问题讨论清楚,绝不能擅自决定。

政府一边开会,老百姓家里一边死人。官员开完了会没解决问题,回家吃饭,老百姓家里继续死人。最后规划还没有出来,老百姓死的差不多了,氧气罐的需求自然下降,莫迪说:“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克服了困难,战胜了疫情。印度又一次伟大了起来。”氧气罐问题就此搁置,再没有人提起。

………………………………………………………………………………

今天早上的新闻,印度所有的相关企业全力生产医疗用氧气,把工业用氧气大部分停止生产。工人都累坏了,还是不够。

有人说征用。确实有道理,印度已经全部征用。没有人说不同意,愿意给国家做贡献。印度人也不是都没良心。

但是,有句老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是产量不足。印度政府去征用牛粪厂生产医用氧气罐吗?

现在的问题是进口氧气罐,还是马上扩大产能。现在印度的死亡率以秒计。开会一小时,死亡一群人。氧气管一插,人就有可能救过来。新冠感染急症就是这关键的几下,呼吸机,吸氧气。病人根本等不了。征用的前提就是有产能用于满足供应。

牛粪厂表示牛粪供应问题不大,医用氧气不足部分,莫迪要马上决断解决。


很多人对于这次印度的新冠致死率问题没有感性认识。

我劝大家忘了印度公布的数据吧。

真实性为零。

现在外网有印度的零星信息汇总,各种段子,各种分析,大致上来说,印度的死亡数千万起跳,上不封顶。

你们可能听说过一家人快死绝了,全家灭门了,但是印度的现状是有的地方存在整栋楼全灭。一个小区所剩无几。

下面属于段子,不保证真实性。

有一个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家里人全部感染,生命垂危,他一个人跑来跑去,想办法救人,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氧气罐,家人呼吸困难,却得不到氧气,最后全家死亡。几乎在一天之内。这个年轻人为什么不被感染?本来是一个奇迹,结果这个小伙过于悲痛,跳楼自杀。

印度各邦已经到了政府组织警察抢劫氧气罐的程度。

有一个邦因为没有氧气罐,然后想了一个办法,建了一个假的充气站,然后散布消息,让其他邦来这里充气,政府帮忙维持秩序。

现在印度各邦充氧气的地方排成长龙,充气站忙不过来。听说有新的氧气站,一些医院就把空氧气罐拉过去充气。没想到这个邦警察把公路拦起来,看见氧气罐直接抢,一个医院的男护士阻拦,被打得痛哭不止。然后各邦政府大骂,不得不武装保卫氧气罐。

印度所有与新冠救治相关的设备、病床、烧死人的木柴等全面被黑市接管,黄牛铺天盖地,到处是谣言,谁谁有办法搞到医疗资源,价格越炒越高。暴涨的价格让一些贫民望而却步,只能等死。而家境富裕的人拿着钱,却等不来资源,一命呜呼。

还有人说这次新冠感染加剧,和莫迪派出大量竞选宣传队有关,这些人带病走街串巷搞宣传,然后把病毒一家传一家。

只有富人消费得起的氧气罐依然不够,价格涨上天也不顶事。说明了印度病情危重程度。到处是死人,这是一场大灾难。而印度政府的办法,就是捂盖子,封锁消息。

印度危矣。


印度最近疯抢的氧气罐是这个样子的。抢到手,人命就有救了。现在印度短缺的就是这种氧气罐。

这是现代一些人认为是标准配置的液氧气罐。

哪来那么多高级货。

你看这是一个东西吗?

user avatar

建议印度迅速进口兔子这边生产给医院用的成套大型制氧机。

只要舍得花钱,走空运,工资给够,国内派人安装,一个星期就能搞定一套。


放下面子,放下抠门,还有救。

user avatar

印度的化工和钢铁企业完全能够生产足够多的氧气,但印度缺乏足够的流通氧气的能力,也缺乏动员企业转产医用气体的能力

根据美联社报道,印度医疗系统目前每天需要8000吨氧气。

印度曾经在2018年和2019年钢产量超过了1亿吨,所以应该肯定印度的钢铁厂有足够的能力满足这一需求。钢铁企业炼钢普遍使用氧吹转炉。氧吹转炉吨钢耗氧约为50~60标准立方米。按50立方米/吨钢计算,不考虑高炉富氧鼓风等其它环节的需求,印度钢铁行业的制氧能力至少应该达到年产50亿标准立方米的水平,合每年714万吨,每天1.95万吨,才能满足其炼钢的基本需求。印度还有年产量1400万吨的合成氨,也具有每年几百万吨水平的制氧能力。考虑到合成氨的技术路线比较复杂,不同技术的需要的空分能力不同,具体的氧气产能就不计算了。对合成氨来说,至少每个氨的氮原子都是从空气里分离来的,也就是产品氨中每5个氮原子至少对应空分分离1个氧原子,这年产合成氨1400万吨对应的空分能力约1万吨/天。

许多人将这一条新闻中武汉钢铁厂的气体厂产能当作整个宝武集团的产能,认为1亿吨的年产量只能每天生产医用液氧200立方米,全部制氧能力只有32万立方米/小时,大大低估了钢铁行业的氧气供应潜力。即使只有32万立方米/小时(工业上说气体多少立方米通常指标准立方米),氧气在标准状态下(0 ℃,1 atm)密度1.428 kg/m³,也是每天1.075万吨的产能。实际上,武汉钢铁厂目前一共5座高炉,最大的3800立方米,3个3200立方米,最小的一个没查到有效容积,也按照3200立方米算,高炉利用系数在达到武钢自己创下的3.0吨铁/(立方米×天)的月平均世界纪录水平时,年产铁约1800万吨。也就是说,整个宝武集团的气体部门应该达到每天生产5~6万吨氧气的水平。印度钢铁行业的1亿吨钢产能,考虑到其产能大部分为近年新建,不会过于落后,对应的全部氧气用量即使不如宝武集团这么高,也应该有每天3万吨以上的产能。

氧气的大规模运输和分发对于印度显然是一个难题,否则也不会全国氧气告急。美联社报道中提到的印度氧气日产能7500吨的这个数字,并未明确说明是医用氧气还是工业氧气。另参考INOX(印度最大的医用氧气生产商)的说法(India Has Enough Oxygen Production To Meet Existing Demand: Siddharth Jain, Director Of Inox Air Products),印度的液氧产量为每天7200吨,比较方便运输,在必要时可以全部提供给医疗系统。我认为美联社这7500吨应该是液氧+部分可运输的高压医用氧气的量。

将全国钢铁和化工行业超过10%的氧气产能转为医用,显然会大大冲击正常的生产。比如高炉富氧鼓风的富氧率下降,导致钢铁产量从源头上下降,又或者电炉吹氧减少会增加耗电等;合成氨生产可能会出现氢、氮不平衡,或者热不平衡等问题。这势必会大大提高这些工业产品的成本,降低产量,影响利润。现在就看印度有没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牺牲经济来保医疗了。印度如果真的下狠心,我估摸着还是能够把医用氧气的供应量提高到每天1万吨,当然这需要调集大量的液氧储运设施和高压医用氧气瓶。液氧产量占比提高也得看印度工程师的手艺,别把低温精馏玩脱了导致停产。

谈一下运输问题,大家最常见的40L, 15MPa的氧气钢瓶,空瓶大约45~65kg,可以充氧气约8kg,也就是说如果运气体的话,80%~90%的运力会浪费在运瓶子上。印度如果能组织几百熟练焊接工人,直接用厚壁无缝管为基础生产焊接气瓶,应该也可以在每天生产几千只气瓶,左不过把压力定低一点,多浪费一些运力,总好过等着从国外进口。

user avatar

可能还是制造业水平不行,家里老人手术前肺部有问题,花了几万块钱买了个制氧机,给制氧机水瓶灌水,插电,氧气是无限供应的。

所以理论来讲,这事应该也不难啊,一个医院买个几十台医用制氧机不就完了嘛,后期消耗成本还低得很。

这年头还用氧气瓶,比液氧输送还效率低n倍的设备,更不用说制氧机,就这设备水平,一天30万患者的增加速度,每天火化几千人,数百万的病人需要吸氧,就医院那几十个氧气瓶能够用就见鬼了。


就他们那个感染率和制造业水平,这事没救。中国不帮忙,其他国家都白扯。

user avatar

在中国久了,很多事都会觉得理所当然。印度现在是全国陷入医疗黑洞,跟中国2020春节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人道主义灾难。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印度的基建没有中国强。武汉保卫战的时候背靠武钢这个巨无霸,氧气的产能足以支持全武汉的使用。初期医院氧气供给不足,不是因为产能限制了供氧量,而是医院的输氧管线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消耗。因为没有医院的设计师会考虑到这样的极端情况,哪怕是金银潭传染病专科医院。随着临时管路的架设,氧气供应不足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现在印度遇到的问题不仅是医院管线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氧气消耗,更是氧气的产能已经到了上限。武钢在疫情的时候每天产能是200立方米的液氧,约等于230吨/天。印度医用氧产能最大的是喀拉拉邦,也才300吨/天(“邦”是印度的行政区划,相当于中国“省”的概念)。但是印度现有病例是武汉的40倍,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30万的量级激增。这还只是检测到的病例,更多的病例连检测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印度现在根本不是缺氧气储存罐的事情,虽然印度的制造业确实不如中国,但是制造氧气罐这种事情印度还是有能力满足需要的。制造再多的氧气罐,没有充足的氧气,这些罐子也只能在仓库落灰。

印度现存确诊患者分布图

其次,印度现在面对的是全国性的灾难,2020我们面临的只是一个省会城市的疫情。武汉保卫战我们是全国力量集中在一起,才获得的胜利。但是这个胜利代价是那段时间除了武汉,全国各地的医疗资源完全是处于极限运转状态。以北京为例,北京在抽调了国家医疗队后,又抽调了2批北京市医疗队。整个北京的医疗资源进入了临界状态,几乎全部的医院都没有了后备力量。哪怕就是这样支持武汉抗疫,在各省医疗队进驻武汉的初期,很多援鄂医护人员还是要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有的天使把命都留在了武汉。可想而知当时武汉的局面有多么的糟糕,并且武汉保卫战我们真的输不起。如若那时候疫情没有被控制在武汉,没有控制在湖北省内,扩散到周边河南,湖南,四川,江西等劳务输出大省,大厦倾覆只在片刻之间。

印度新冠死亡人口分布图

印度现在就是大厦将倾的局面。新冠病毒的致死率不是很高,但是传染性极强,轻症患者需要尽早介入治疗,否则很容易转化成重症。因为缺乏特效药,重症患者会大量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这就形成了一个死亡链条:一旦局地爆发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感染者不断从轻症转化成重症。重症占用大量医疗资源,造成物资和人员匮乏。匮乏的医疗资源导致更多的轻症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救治,更多的转化成重症。同时因为缺乏医疗资源,轻症患者可能无法及时被隔离收治,又会感染更多的人。这个链条运转起来后,就形成了一个医疗黑洞。看似现在印度每天激增30万病例数量很多,但是印度实际人口是十几亿,累计感染新冠的总人数还不到总人口的2%,这个黑洞远没有到极限,只会扩张的越来越大。

在缺乏特效药的局面下如何打断病毒传播链,才是解决新冠的关键。2020春节的时候,全中国的居民万众一心在家隔离了1个月,才有效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链。印度现在的情况是所有人还在流动,病毒的传播链根本无法被打破。随着医疗黑洞的扩大,各地区的医疗资源正在不断恶化,群体性恐慌心里也会加剧,社会动荡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黑洞正在不断的吞噬各种医疗资源,更在吞噬当地的人心。可以明确的说即使现在把全世界的医疗资源都填到印度这个黑洞里,面对每天30万的新增病例,还是杯水车薪。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