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印度面临「海啸式疫情」,如何看待美国称将向其出口疫苗原材料,提供医疗和防护装备?

回答
印度当前如同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海啸式疫情”,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都令人触目惊心,医疗系统不堪重负,氧气、床位等资源极度短缺。在这样危急的时刻,美国宣布将向印度出口疫苗原材料,并提供医疗和防护装备的援助,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为正在与病毒殊死搏斗的印度带来了希望。

美国援助的意义与考量:

从宏观层面来看,美国对印度伸出援手,并非仅仅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也蕴含着深刻的地缘政治和战略考量。

人道主义责任与全球健康: 疫情没有国界,印度疫情的失控不仅对印度人民造成巨大灾难,也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疫情的传播风险,尤其是在疫苗接种尚不普及的当下。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科技强国,美国在道义上负有帮助其他国家应对人道主义危机的责任。同时,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是相互依存的,帮助印度控制疫情,也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以及全球的公共健康。
印太战略的重要支点: 印度是美国在印太地区重要的战略伙伴,是抗衡中国崛起、维护地区稳定与力量平衡的关键一环。“印太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便是加强与地区伙伴的合作,印度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印度因疫情彻底瘫痪,不仅会对其自身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也会对整个印太地区的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可能为地区内的其他力量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帮助印度渡过难关,维护其作为战略伙伴的稳定性和能力,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重塑国际形象与领导力: 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在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方面表现相对消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国际领导力。拜登政府上台后,积极重塑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强调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在印度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迅速而有效地提供援助,能够向世界展示美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声望和影响力,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
疫苗生产与全球供应链: 美国承诺提供疫苗原材料,尤其是血清技术公司(Serum Institute of India,SII)所需的某些关键成分,这是直接解决印度疫苗生产瓶颈的重要举措。SII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其产能对于满足印度本土及全球疫苗需求至关重要。阻碍其生产,不仅影响印度抗疫,也会对全球疫苗供应造成连锁反应。美国此举也可能是在为未来疫苗合作和全球疫苗供应链的稳定铺路。

援助的具体内容与影响:

美国宣布的援助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到疫苗生产的关键环节和前线抗疫所需的物资。

疫苗原材料出口: 这是最直接且影响深远的援助。印度目前虽然拥有疫苗生产能力,但其生产线上的某些关键原材料,如美国的特种过滤膜、生物反应器组件等,是不可或缺的。此前,美国根据《国防生产法案》限制了某些原材料的出口,一度引发了广泛争议。此次放行出口,意味着美国正积极解决印度疫苗生产的“卡脖子”问题,有望显著提升印度疫苗的生产速度和产量,从而加速其国内疫苗接种进程。
医疗和防护装备: 这包括呼吸机、诊断试剂盒、N95口罩等一系列急需的医疗物资。这些物资能够直接缓解印度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转的压力,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护,并提高诊断和治疗效率。这些援助虽然不能直接“治愈”疫情,但却是维持医疗体系运转、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支撑。

对印度疫情的潜在影响:

美国提供的援助对印度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加速疫苗接种: 原材料的供应将直接作用于印度的疫苗生产能力,有望大幅提升疫苗产量,使更多印度民众能够及时接种疫苗,建立群体免疫屏障。
缓解医疗系统压力: 医疗和防护装备的到位,将为印度医疗机构提供急需的支持,提高其应对海量病患的能力,减少医疗资源的挤兑。
提振士气与国际信心: 在如此艰难的时刻,来自世界大国的援助,不仅是物资上的补充,更是精神上的鼓舞。这也能向国际社会传递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吸引更多国际援助和合作。
促进全球抗疫合作: 印度疫情的缓解,也有助于全球整体抗疫进程的推进,减少病毒变异的风险,为全球经济复苏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几个方面:

尽管美国援助意义重大,但我们也需要看到其局限性,并关注一些值得深思的方面:

时效性与规模: 援助的到位速度和规模,是影响其效果的关键因素。印度疫情发展迅猛,援助物资能否及时、充足地抵达,并有效地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仍然是一个挑战。
美国的自身考量: 如前所述,美国的援助并非纯粹的慈善行为,也包含其国家利益的考量。在评估援助时,也应看到其地缘政治和战略意图的影子。
印度自身的责任: 尽管外部援助至关重要,但印度政府在疫情初期的应对措施、疫苗接种策略的制定和执行、以及信息透明度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可以反思和改进的空间。
全球疫苗分配的公平性问题: 印度疫情的暴露,也再次凸显了全球疫苗分配不均的现实。发达国家和富裕国家在疫苗采购和接种方面占据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资源短缺的困境。美国对印度的援助,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弥补这种不公,但也引发了对更广泛疫苗公平分配的讨论。

总而言之,美国向印度提供的疫苗原材料和医疗物资援助,是在印度最危急时刻伸出的重要援手,对缓解其国内疫情、加速疫苗生产、提升医疗能力具有直接而积极的作用。这不仅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深刻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下,大国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然而,这场危机也再次提醒我们,全球抗疫之路依然漫长,需要更广泛、更公平的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才能最终战胜病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1、准确的说,应是拜登政府一直对印很冷漠,因为去年疫情到现在美国给印度的各种援助已经累计14亿美金,但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特朗普政府给的呼吸机,拜登几乎没有给任何实质性援助;

2、印度除了氧气,最急需的其实是疫苗,哪怕是存在危险的阿斯利康疫苗。巧了,美国正好手头有几千万剂az疫苗存货,而且福奇说这批疫苗不准备自己用的;但可惜,拜登政府目前“不考虑”给印度疫苗。

3、这上千万剂疫苗上个月其实给过几百万到墨西哥和加拿大,但是马上被共和党谴责:“美国人都没打满疫苗,为什么先给小弟!美国优先呢!”

4、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在这体现的淋漓尽致:你急着想要的,对方不给;你没那么紧急要的,还只能三催四请后拿到,还在对方传媒机器加工下成了“紧急援助”

5、生在一个抗疫成功、不缺疫苗的国度,我很幸福。

user avatar

旧金山到加尔各答的船期一个月左右。疫苗原料从美国运到印度,在印度产生为疫苗,给民众接种,第一批受益民众产生抗体,大概就到秋天了。还有一个来月就是印度的雨季了,下雨天不出门,发病率也该降下来了。

2020年,美国进口的口罩和一次性外科手术服分别增长约279%和170%。其中,83%的进口口罩为中国生产,三分之二的防护服来自中国。美国向印度出口抗疫物资,还不如让魔笛老仙自己去天猫商城买,至少路上能节省不少时间。

user avatar

印度,撑不住了!

4月19日,印度当日新增27万。

连续三天三夜暴涨,三天就累计确诊超过了100万。

单日新增破纪录:2767例死亡。

早在4月22日,中国外交部已经表示,我们愿意伸出援手,帮一把。结果印度政府就果断的拒绝了我们,莫迪似乎把自己的面子,看的比印度人的生命更重要。

印度就好像有一个乞丐,长期喜欢在村里装大哥,表示自己多么豪横,结果低调的真大佬来了,一出手就可以解决这个假大哥没办法的问题,假大哥瞬间就面子挂不住了,更加的老羞成怒...

最终部分中国的援助还是来到了印度。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今天表示,已经有800台制氧机从香港空运印度,本周还会运10000台。

就是说印度民间还是非常渴望中国的医疗物资的,但是印度政府拉不下面子。

动画火影忍者里面有句话说的好:“并不是成为火影的人就会被大家所认可,而是被大家所认可的人才能成为火影。”

放在中国身上亦是如此,并不是中国自称什么什么一哥,就会被大家认可,而是中国做了很多实事,才会被大家认可。

仅仅是800台中国呼吸机来到印度以后,印度网络就炸锅了,无数底层人感受落泪,怒斥印度精英和政客。

要知道,印度现在最缺的就是医疗物资!

莫迪后背发凉,怎么有一种被绿了的感觉?难道大家不爱我了?

1、中国为什么还是援助印度了?

这些呼吸机对印度疫情整体是不够的,毕竟是无底洞,怎么可能够?但是这种行为本身,确实是雪中送炭。我们通过适度援助的话,就可以分而治之,暴锤印度反华政客。

就是说,现在印度老百姓们,对莫迪政府怨气极大。而莫迪最爱跳大神,说什么练瑜伽可以防疫,实际上就是根本解决不了疫情,算执政重大失误。

这时候我们表态,愿意给印度适度的援助,就是对莫迪喊话:我们愿意也有能力帮助你们,你们要不要啊?

要,莫迪政府会很惨。

不要,莫迪政府会更惨。

现在,莫迪和那些印度反华政客,就极其尴尬。如果我承认你中国援助有效,那莫迪和这些反华政客,我们算什么?如果坚持不接受中国的援助,那些印度最需要的物资,印度老百姓会怎么想?会恨死莫迪和反华政客了,以后选举怎么办?

换句话说,这是真正的杀招。当年边境对峙,你们这些印度反华gou腿子们害我们中国边境士兵!今天就是来收拾你们的时候。

我再说具体一点,你就知道这招有多狠了。

1、首先没有人可以帮印度政府解决疫情,我们又没有在印度驻军,我们根本对实际情况无法管理。就是说,印度的疫情实际上没有人可以去替代印度政府解决,除非我直接替代你执政了。

所以不存在中国治好印度,印度以后又来骚扰我们,因为外人就根本治不...

换句话说,这个事没人可以解决,声明人道主义援助,其实也就是个声明,真正能做的事情不多。

2、但是如果及时的把话放出去,那么印度的反华集团就瞬间分化了,因为印度老百姓会马上渴望中国的大腿了,而且美国总体来说,是拒绝援助印度了。

如果印度老百姓真抱上中国大腿,等于暴打印度反华势力的脸面,让他们彻底成为印度被唾弃的公敌,以后选举将彻底没戏。

3、中国并不会吃亏,而是会绝地反杀印度“反华势力”。因为我们说援助印度,印度一定会拒绝,最后等于中国没有任何损失。

得了面子,还不用实际真的给,因为印度政府不要啊,但是希望给抛出去了。

这种事就好像朱元璋最忌讳别人给他的部下赏钱一样,当年沈万三希望帮皇帝发军饷,结果呢?最后被咔嚓了。

我们敢给,印度政府还真不敢要!

目前,印度舆论已经有不少印度网友开始骂莫迪和印度反华政客了,如果这时候印度政府真的愿意中国援助,他们的脸就真的没地方放了。

印度网友评论:那些对中国抱有敌意的印度精英阶层想和中国为敌,请不要拉上老百姓。中国至少愿意提供帮助,(这些印度蠢货们),请接受这份善意。我们要氧气!!!

现在是800台呼吸机,小规模的物资要了还行,也就意思一下,但是如果更多的中国物资呢?莫迪政府如果要了,那么他的反华政治基础将彻底被我们瓦解。

就算印度不找中国官方开口,靠民间私下下单,结果也是一样的。这样,莫迪以后选举,搞反华路线就没戏了。

至少按照印度的工业化水平来看,一旦中国防疫物资的口子开了,这对华贸易逆差恐怕是又要涨了,利好中国经济。

而且疫情并不是一个短时间的事情,换句话说,印度的生死存亡问题,将长期依赖中国。

印度网友评论:我们需要医院,请求中国帮助莫迪建医院吧。

比如以后,莫迪的某某选区又在煽动反华仇中?哦,那防疫还是你们想办法吧,自求多福吧。不是说中国干预印度内政,但是我们总不能援助反华地区吧?

懂了吧?就是说我们就算愿意“大出血”帮助印度,印度根本就不能要。

这个主要矛盾就是:

印度现阶段执政集团 VS 全体印度人民生命的矛盾。

中国援助有利于全体印度人民,但是会揭开印度现阶段执政集团的伤口,让他们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的执政失败。

这就是真正的绝杀印度反华政客。

2、比起物资,有一位印度更需要的人

现在的印度需要_ _老师,古代印度历史就是缺乏文字记载,以至于印度学者研究印度历史,还需要从中国古籍中去寻找资料。

印度历史上的惨剧太多了,这些悲剧为什么反复发生?就是因为缺乏“不一样的声音”,缺乏时代的良心来记录这些事,缺乏_ _老师这样的人。

印度文盲太多了,这方面人才是不够的,而中国这方面有一位强大的老师,她是那么的悲天悯人。

需要有一位那种感染力丰富,写作速度极快,并且在西方世界具有广大影响力的作家,可以在西方快速出版,上头版头条的那种作家老师,来写一本《新德里日记》,记录这次印度的历史教训。

比起援助物资,我更感觉需要把中国的“良心”援助给印度。

_ _老师,求求你救救印度吧!

作者:每日怡见(sxjjzj77)

原文:最强精准打击,绝杀印度反华政客

相关印度疫情分析文章:

面对印度:我们不能两面受敌,必须分而治之

中印关系的六层博弈链,你在第几层?

user avatar

按照常规,如果有人处于困境中,拖着不给帮助,等到对方磕头求救,才会收到最佳的效果。

这个头一磕,毕竟就收不回来了么。

但这一次,美国的“政治家”们搞错了,玩过头了。他们万万没想到,东方某大国立即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前面还刚拉住印度搞了个四方会谈,针对的就是中国,现在“盟友”求救不帮忙,还被中国抢先了,真是情何以堪啊。

所以,美国“政治家”们只好硬着头皮答应援助印度了。这种援助,其实屁个效果都没有,完全谈不上让印度人感恩磕头,只能让印度人的怨恨少一些,止损而已。

美国这些“政治家”一定对东方某大国有一千万句“MMP”想骂,却不敢骂出口。

user avatar

听其言,观其行。

等你们的援助装船开运,恐怕印度亚种已经开始横扫欧美大地……

user avatar

之前看到一个故事,王大急需用一笔钱救急,身边一圈朋友都借过了,最后找好友赵二借钱,可是赵二并没有答应王大,王大表示自己身边没有朋友可以借了。

赵二依旧表示自己没办法,王大绝望的回到家里,和妻子抱头痛哭,说自己没辙了,王大觉得这关过不去了,活不下去了。

第二天早上赵二打来电话,说自己有钱了,可以借给王大,王大听完后感激涕零。

一年后王大无意间在赵二书柜上发现一本厚黑学,一行字被标红,对方借钱先不要借,等到对方走投无路的时候,借给对方会收获巨大好感

美国这个套路对付翻脸无情的印度阿三,简直厚黑的不能在黑了,印度自二战后在苏联美国之间左右逢源,对美国态度就是利用,又自诩为一流大国,美国的对待世界各国的态度就是,尽量都当小弟。

而印度一直都是养不熟野象,体型虽大,终归野蛮不开化却又狡诈。

面对印度求援,就像熬鹰,猎鹰人一定要把鹰熬到体力透支,不听话的鹰才会乖乖听训。

印度这种国家,面对美国这群政治家,终归是要吃点教训,美国出手虽晚,但是道义上讲勉强过得去。

这一次印度跪着吃下美国施舍的援助,但是必要政治上要付出一些代价,美国是商人治国,商人必然要把利益最大化。

user avatar

你很勇敢,你承认你拿了美国的钱。我也承认,我拿了中国人的钱,养育我的是中国,我的同胞也是中国人,所以我看到美国无端限制我们的高科技发展气急,无端不让荷兰卖光刻机给中国我气急,只要是个人就会气急,当然你不会。


最后再回复你一下,主要不是回复你,因为你所有的观点都不值一驳,但是会有读者被你带跑偏。什么中国和美国搞好关系不就好了,不就买到光刻机了?我说两点,第一,日本咋样?美国忠诚的看门狗吧?你发展上来了,就是要搞死你。所以唯一的问题是你人民生活的好了,有钱了,马上就可以过上像老美那样干活少,生活好的日子了,老美就是要搞你。第二,是中国不愿意和老美搞好关系吗?就说2018年以来的贸易战,中国做错什么了?是美国不想和你搞好关系啊。从头上来讲,建国之前,周恩来就安排黄华去找司徒雷登,希望建国后缓和和美国的关系,是老美不愿意啊,然后才有了主席的那篇《别了,司徒雷登》


提供医疗物资,但是不放行疫苗原料,这个操作你说迷惑不迷惑?

今天早上看到了张宏文医生发的文章,里面谈有几个观点,深以为然。

首先,印度的这次疫情再爆发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三月份的时候放松了管控,多次举办什么大茶壶节之类的节日(原谅我确实没兴趣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节,比人命还重要),导致病毒快速传播。

其次,在这一波刚刚爆发后,政府也没有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导致疫情进一步发展。

我们来看一下疫情的现状。

昨天又新增了25万,按照这个趋势,单日40万恐怕都不是顶。

再看一下死亡数量。

目前已经累计死亡19万,但是这个数字恐怕没有几个人信,不然无法解释满地的死尸。

下面再来谈一下所谓的美国捐赠。

从以色列等国的经验来看,即使疫情很严重,即使出现了变异,即使疫苗的效果有折扣,但是,疫苗仍然是防控疫情最重要的武器。

但是,美国却在这个时候,卡住了印度疫苗原材料的脖子。

众所周知,印度的创新药能力不行,但是仿制药的生产水平是杠杆的,全球的疫苗产量,印度是第一的,新冠疫苗的产量,目前也排在中、美等国之后,位列第五,按理来说,疫情不应该发展成这个样子。

但是,一方面,上面说到的,印度疫苗的创新能力不行,国内自主研发的只有一款。另外,就是生产阿斯利康疫苗的工厂是私人企业,前段时间还在大量出口疫苗。

最严重的是,美国的《国防生产法》,直接禁止关键疫苗原材料的出口,印度虽然能代工,但是高端的原材料自己是做不了的,这直接卡住了印度疫苗的脖子,目前这些原材料库存已经支撑不了几周了。

所以印度也是非常的捉急,在4月19日,印度外长紧急致电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希望美国看在美印盟友的关系上,放松疫苗原材料的出口,我不敢奢求你直接援助疫苗,但是你给点原材料我自己生产行不行?

美国表示我考虑考虑,然后一直考虑到现在没有反应。

今天美国突然说要援助氧气等物资,我真的是非常的迷惑,这到底是咋想的?明明最重要的原材料你不给,舆论说要援助,你还挺积极,敢情真的就是为了舆论,为了面子上这点事呗,不觉得虚伪吗?


有部分小伙伴提示原料药也放行了,整个事情的时间线大概就是这样的,回答就不改了

user avatar

美国的冷漠严重伤害了印度人脆弱的心灵,现在印度人大骂美国不靠谱,没办法,眼看美印关系要完犊子,美国只好赶紧安抚一下。但是欧美的很多抗疫物资都是大量从中国进口的,我不知道他们如何“援助”印度。也就是做做姿态吧。

user avatar

没什么用,印度的真实感染数量应该是上亿的水平,即使真给也是杯水车薪。

从2020年8月到现在,印度日检测能力都维持在100万以下。[1]检测能力限制了检出数量。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3月25日到4月15日这20天里,印度检测了1543.7万人,平均每天77万人。

这样的检测更像抽样调查,汇总一些数据:

(1)如果按照检测77万确诊31.48万的数据,阳性率约42.18%。

(2)印度飞香港航班188人中53人确诊,确诊率28.2%。

(3)从新德里最近五次抗体普查结果看,病毒基本上渗透到大多数家庭。[2]

即使考虑到去检测的人感染概率更高的因素,现存感染人群大概率占总人群10%以上。

2021年3月,《柳叶刀》报道:武汉人群6.92%新冠抗体阳性 其中82%无症状。为了应对这几十万人的感染,我国动员了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疗物资、医务人员和各种生活物资。其中援助医疗人员4.26万人,我国口罩产能2000万只/天,在疫情高峰期间也出现了口罩不足。

考虑到印度人群大面积感染,需要的防护等级较高,即使按每人每天消耗0.3只口罩计算,也需要4.2亿只/天。即使按一亿人感染,2%的重症率计算,就需要至少200万台呼吸机。

美国本土有这么大产能吗?

参考

  1. ^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113465/india-coronavirus-covid-19-tests-cumulative/
  2. ^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1-28/doc-ikftssap1405827.shtml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