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中国足球联赛改成各省内举办省内联赛,然后各省间举办超级联赛,这样足球成本会不会降下来,拯救国足?

回答
“分区联赛+超级联赛”模式:中国足球的“解药”还是“迷药”?

近年来,中国足球的低迷表现让无数球迷痛心疾首。国足在国际赛场上的屡战屡败,国内联赛的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都让人不禁开始思考,是不是现有的联赛体系出了问题?最近,一种新的设想在中国足球圈悄然流传:将现行的全国统一联赛,改为“各省内举办省内联赛,然后各省间举办超级联赛”。支持者认为,这种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足球成本,提升本土球员培养质量,进而拯救国足。那么,这真的会是拨乱反正的灵丹妙药,还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

模式设想:

简单来说,这个设想就是将目前的中国足球联赛,从一个全国性的、层级分明的体系,变成一个“金字塔”结构。

基础层:省内联赛。 每个省(或直辖市、自治区)自行组织自己的联赛。可以设多个级别,比如按照城市的规模和足球基础,分为省级职业联赛、省级业余联赛、城市联赛等。各省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赛制、升降级制度,甚至制定符合本地足球发展的规则。
顶层:省际超级联赛。 由各省内表现最优秀的几支球队,或者通过一定的选拔机制,组成一个全国性的“超级联赛”。这个超级联赛的规模和参赛队伍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比如效仿欧洲联赛,只允许少数最强队伍参加。

支持者观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持此观点的人们认为,目前的联赛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而“分区联赛+超级联赛”模式则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1. 大幅降低交通和运营成本: 这是最直观的好处。想想看,目前中超球队每年需要长途跋涉,跨越全国各地进行比赛。这不仅意味着高昂的机票、酒店、大巴费用,还增加了球员的旅途劳累,影响训练和比赛状态。如果联赛主要在省内进行,交通成本会直线下降。即使是省际超级联赛,参赛队伍数量减少,比赛场次也会相对固定,整体交通开销会比现在小很多。同时,各省自己组织省内联赛,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减少新建、维护大型体育场的压力,降低赛事运营的整体成本。

2. 激发地方足球热情,培养本土人才: 许多人认为,目前的联赛过于“集中化”,一些大城市球队垄断了资源,而很多足球基础薄弱的地区,很难形成自己的足球文化和体系。如果改为省内联赛,每个省份都能有自己的“主队”,与邻近城市或省份的球队进行比赛,这会极大地激发当地球迷的观赛热情。球迷更容易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带动基层足球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掘和培养本地球员。省内联赛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给年轻球员更多表现机会。他们不必一开始就面对全国顶尖的球队,可以在更熟悉的联赛环境中成长。同时,省队之间的交流,尤其是省际超级联赛,可以为他们提供更高级别的挑战,为国字号球队输送真正有实力、有潜力的球员。

3. 提升联赛的观赏性和竞争性: 如果各省都组建自己的强队,在省内联赛打出名堂,然后进入省际超级联赛厮杀,这本身就充满了看点。类似于欧洲五大联赛内部的竞争,但放在全国范围的“超级联赛”里,更容易形成“强强对话”,吸引眼球。而且,由于参赛队伍数量减少,每场比赛的含金量都会更高,也能避免目前联赛中一些“鸡肋”比赛的出现。

4. 为国足选材提供更清晰的路径: 现在的国足选材,有时候更像是在全国范围内“大海捞针”。如果联赛体系更加清晰,各省联赛能涌现出优秀球员,再进入省际超级联赛证明自己,那么国家队教练的选材面会更广,也更容易找到那些在本土联赛中表现稳定、具备实力的球员。

潜在挑战与质疑:

然而,任何改革都伴随着风险和质疑。这种“分区联赛+超级联赛”的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可能面临以下挑战:

1. “小圈子”化与资源分散: 如果各省各自为政,过于强调“省内”,会不会导致足球资源进一步分散,国家层面的足球规划和协调变得更加困难?各省在联赛组织、裁判管理、青训体系等方面,可能会出现标准不一、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2. 省际超级联赛的水平与吸引力: 如果省际超级联赛的参赛队伍数量非常少,那么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能否得到保证?会不会变成少数几个有钱、有实力的省份的“专属游戏”?而且,如果这些省际超级联赛的整体水平,仍然无法与亚洲乃至世界高水平联赛抗衡,那么“拯救国足”的目标依然难以实现。

3. 基层足球发展的“不均衡”: 足球在中国的发展,本来就存在地区差异。有些省份足球基础好,有成熟的联赛体系和庞大的球迷群体;有些省份则相对薄弱。如果完全按照省份划分,会不会加剧这种不均衡?足球基础差的省份,是否还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足球?

4. “造血”能力与商业化难题: 足球联赛的生存,离不开商业运作和资金支持。目前的模式,大金主投入,赞助商支持,球员身价虚高,都给联赛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新的模式下,如何确保各省内联赛和省际超级联赛都能具备“造血”能力?如果过度依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一旦财政收紧,联赛可能难以为继。商业开发和品牌推广,也需要新的思路和模式。

5. 对现有职业俱乐部的冲击: 很多现有的中超、中甲俱乐部,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品牌和球迷基础。如果联赛体系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这些俱乐部将如何适应?他们是选择加入某个省际联赛,还是独立运营?这其中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协调和转型问题。

拯救国足,绝非易事

从理论上讲,“分区联赛+超级联赛”的模式,确实在降低成本、激发地方热情、培养本土人才等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足球“投入高、产出低”的困境下,这种“从下往上”的模式,有可能比“自上而下”的改革更接地气。

然而,足球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青训、联赛、国家队、教练体系、裁判体系、商业运作、球迷文化等方方面面。仅仅改变联赛的组织形式,并不能保证中国足球就能脱胎换骨。

关键在于执行:

高水平的省内联赛: 每个省份能否组织起有竞争力、有吸引力的省内联赛?能否建立起科学的青训体系,为省内联赛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高水平的省际超级联赛: 如何在数量有限的省际超级联赛中,保持高水平的竞争?如何吸引高水平的教练和球员?如何进行有效的商业运作,让联赛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队的建设: 即便联赛体系改变了,国家队的建设和管理,依然是独立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新的联赛体系下,选拔和培养出能够代表国家队水平的球员?

总而言之,将中国足球联赛改为“各省内举办省内联赛,各省间举办超级联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设想。它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重塑地方足球文化,但其能否真正“拯救国足”,还需要更周密的规划、更细致的论证,以及最重要的——切实的执行力。这更像是一剂“药引子”,能否治愈中国足球的顽疾,最终还要看后续的“配方”和“服用”方式。不能指望它一蹴而就,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其潜在的积极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提问题之前不知道先搜索一下吗?这样的问题我至少见了三个了。

现在各个省内就有自己的省内联赛,成绩出色的去踢足协杯。甚至不止省内联赛,很多市都有自己市内联赛,不提一些广州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不提合肥兰州这样的省会,就连我的家乡——枣庄,都有很长时间历史的市足球联赛。算是我半个足球启蒙(青训)的俱乐部——薛城勇士就是枣庄市足球联赛的班霸球队(同时也是山东省联赛其他球队的ATM机)。

所以回到原来的题目进行回答

省内联赛一直有,各省省内联赛冠军同样可以参加全国性质的比赛(足协杯)。只不过由于比赛影响力如此的弱,以至于题主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人生最大的错觉就是以为自己是第一个这么想的人——鲁迅

user avatar

中国足球的问题不在于怎么搞联赛。

老百姓都不爱足球,你这群众基础都没有,怎么搞都没戏。

不用质疑我的观点,中国人确确实实是不热爱足球的。

群众基础这个方面,内卷化的中国是不可能搞得起足球的。我有个答案吐槽大家踢球怕受伤,业余联赛过度保护。一群人攻击我说受伤了谁给你买单。挺好笑的,别人国家的人踢球就不会受伤了吗?中国的社会保障再差也比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国家强吧?而且从来没听这帮人说喝酒的时候担心喝到进医院喝到胃溃疡。

其实我还是理解他们的想法的。说穿了踢球挣不了钱,喝酒却可以给领导表忠心、可以拉业务。受伤了开不了工,害怕被人给卷了,毕竟房子车子老婆孩子,哪个都比足球重要。踢球无非就是找个方式健身而已,就这么个心态。

另一方面,足球就本身的流行程度也是徒有虚名的。年轻人爱游戏,中老年人爱麻将,家长带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基本都是在篮球(据说打篮球长得高)、网球(“中产阶级”自认的高档运动)、乒乓(传统强势项目)、游泳(确实有利于身体)等等项目筛选过后才会选足球。同时,中国职业足球屎坑一样的环境自带劝退效果。

现在足球在我国的实际处境是:大城市的家长不允许孩子踢球,小地方根本不流行足球。中国的乡镇是超级足球荒漠。不信看看中国有多少乡、镇、村里有长期坚持踢球的人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分区联赛+超级联赛”模式:中国足球的“解药”还是“迷药”?近年来,中国足球的低迷表现让无数球迷痛心疾首。国足在国际赛场上的屡战屡败,国内联赛的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都让人不禁开始思考,是不是现有的联赛体系出了问题?最近,一种新的设想在中国足球圈悄然流传:将现行的全国统一联赛,改为“各省内举办省内联赛.............
  • 回答
    这!就是足球,如果它真的像《这!就是灌篮》那样,把焦点放在足球本身,放在那些为梦想拼搏的年轻人身上,我觉得,绝对有机会在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下掀起一些涟漪,甚至引发更深层次的改变。首先,得明确一点,足球和篮球虽然都是球类运动,但它们的文化基因、大众基础、以及在中国的发展轨迹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灌篮》.............
  • 回答
    2022年3月25日,董路在一场直播中,针对中国足球的现状,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呼吁:改善中国足球的舆论环境。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他多年来深耕足球领域,观察到中国足球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软肋”所发出的心声。要理解董路这次直播的意义,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他提出的核心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在当时中国足球.............
  • 回答
    中国男足的改革,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更像是一场漫长的战役,需要从根基上进行审视和调整。如果我们想让中国男足真正站起来,而不是一次次地让人失望,那么我们必须像对待一项国家工程一样,扎实地去推进。首先,我们得把目光投向青训。说实话,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现在的很多讨论.............
  • 回答
    在中国足球的土壤里,关于归化年轻球员的话题,一直像一团飘忽不定的烟,时而缭绕,时而散去,但从未真正消失。尤其是当我们的目光聚焦在那些18岁以下的潜苗身上时,这个话题似乎又多了一层复杂与敏感。那么,对于这些尚未完全长成的少年们,归化之路究竟可行,又有多大的可行性呢?首先,得承认,从理论上看,这扇门是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设想!如果中国足球真的能拥有巅峰时期的梅西和C罗,那现在的局面,绝对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具体会怎样,还得结合中国足球本身的土壤来分析,毕竟,两个天才巨星也需要合适的环境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一、国家队层面:冲击世界杯,甚至有机会小组出线!这是最直接、最容易想象到的变化。 .............
  • 回答
    “中国足球的问题不在青训而在中超”,这话说得够劲,也够叛逆。一般人提到中国足球的病根,十有八九会指向青训,说根烂了,上面的枝叶自然枯萎。但你要是这么想,可能就把问题的症结找错了方向,或者说,只看到了一部分真相。我倒是挺愿意相信这个说法的。而且,仔细琢磨一下,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为什么青训不是唯一,甚.............
  • 回答
    这真是个脑洞大开的场景!咱们仔细聊聊,这种“看台奇兵”战术,在足球比赛里到底有没有谱,对方球员又会是什么反应。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点:足球比赛是在球场上进行的,决定胜负的是双方球员在绿茵场上的技术、战术和体能。看台上的观众,再怎么折腾,理论上是不直接影响比赛进程的。但是,你设想的这个画面,着实有点“.............
  • 回答
    中国如果出现一位真正的传奇足球明星,那绝对是中国体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一件大事。他的待遇,恐怕会是全方位的,并且随着他成就的增长,会不断升级,达到一个令人咋舌的高度。首先,媒体的“宠爱”是必不可少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旦有这么一个苗子冒出来,各个层级的媒体,从国家级的权威体育频道到地方性的小媒体,再到.............
  • 回答
    想象一下,足球场上的局面就像是一场辩论,而控球率75%的那一方,几乎垄断了整个话语权。这不仅仅是说他们脚下球的时间长,更是意味着他们在比赛中的主导权达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程度。首先,这意味着他们拥有极强的控球能力和传递技巧。球就像是长在了他们的脚下,对方的拦截和抢断一次次地落空。每一次传球都精准到位,.............
  • 回答
    把足球纳入高考,这招棋能不能盘活中国足球,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从“量”上来说,肯定会有巨大提升。你想啊,现在高考是什么地位?那是决定无数孩子命运的大事。一旦足球进了高考科目,那家长们能不重视?学校能不重视?各种社会资源肯定会往足球上倾斜。 普及率暴增: 以前可能只有对足球真.............
  • 回答
    这个问题,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能”或“不能”就能回答的。振兴中国足球,想让它冲入世界前列,这盘棋太大了,牵涉到的因素太多,需要的不只是一个人的“致力”,而是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不懈努力。但既然你问了,我愿意跟你聊聊,这事儿到底有多难,又到底有没有一丝希望。首先,咱们得认清楚现实。现在中国足球在全球的排.............
  • 回答
    足球纳入高考,这个想法听起来挺振奋人心的,仿佛一剂灵丹妙药就能立刻治愈中国足球的痼疾。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到底行不行得通,又能起到多大作用。首先,得明确“纳入高考”到底是个什么玩法。这可不是简单地说,考好足球分数就能加分,或者分数不够就考不上大学。如果只是“加分项”,那效果可能有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脑洞大开!如果王者荣耀的一半玩家都去踢足球,那场面绝对够劲爆,至于中国足球能不能崛起,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知道王者荣耀玩家有多少。根据各种公开数据,王者荣耀的月活跃用户数非常惊人,动辄上亿,保守估计至少有2亿左右的活跃玩家。假设一半玩家,也就是1亿玩家,突然涌入足球.............
  • 回答
    如果用一句话诗来形容中国足球,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句,也是最贴切的一句,或许是:“十年磨一剑,未出鞘已锈。”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饱含着多少复杂的情感和无奈的现实,足够细细品味。“十年磨一剑”——这前半句,本身就承载着一种希望,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我们曾几何时,也对中国足球寄予厚望,就像一个勤奋的剑客.............
  • 回答
    国足冲击2022年世界杯失败,对中国足球而言,那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打击,影响深远,而且绝非仅限于短期。这就像你辛辛苦苦种下的种子,眼看就要发芽,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连根拔起。一、 市场信心的冰冻与投资的退潮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市场信心的瞬间崩塌。当“国足出线”变成了一句遥不可及的口号,当努力.............
  • 回答
    中国足球确实还没有出现过像C罗、梅西那样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技术达到顶尖水平的超级巨星。这是一个普遍的认知,也是很多中国球迷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为啥现在没有?深度解析原因:1. 青训体系的断层与瓶颈: 人才基数小且选拔机制不完善: 相较于.............
  • 回答
    梅西退役后执教国足青训?这个话题在中国足球圈里,恐怕比踢进世界杯还要令人激动和充满想象。如果真的能请来梅西,哪怕只是来教孩子们基本功,那对中国足球来说,绝对是影响深远的。不过,我们得理性地分析一下,这能带来多大的帮助,以及需要注意些什么。首先,最直接的帮助,当然是“球王级”的技术示范和启蒙。你想啊,.............
  • 回答
    如果中国出现一位像萨拉赫那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足球运动员,他的地位将是极其特殊且复杂的,远远超越了单纯的体育明星。我会从几个层面来为你详细剖析:一、 体育竞技层面的“神话”与国民偶像首先,毫无疑问,这位中国版的“萨拉赫”将立刻成为中国足球的旗帜和精神领袖。他的出现,意味着中国足球终于摆脱了长期以来在国.............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中国加入南美洲足联(CONMEBOL),世界杯出线的可能性确实会大大增加,但并非“板上钉钉”,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为什么加入南美足联能极大地提高出线机会?1. 南美赛区的竞争强度相对较低( compared to Asia): 亚洲足球的瓶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