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国家如何继承「联合国创始成员国」资格?

回答
想要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不是随便哪个国家跳出来说一句“我想当”就能行的。它背后牵扯到二战时期的历史进程、大国博弈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国际法和政治考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捋清楚这背后的门道。

核心概念:何谓“创始成员国”?

首先,得明白“创始成员国”这个头衔是怎么来的。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由同盟国的核心力量构想并建立的。这些国家不仅是战胜纳粹德国和日本的主要力量,更是构思和起草《联合国宪章》的主要参与者。所以,创始成员国这个身份,首先是对他们在二战胜利中的贡献和对建立新国际秩序的承诺的一种认可。

继承资格的“祖传秘籍”:

严格来说,创始成员国资格不是继承来的,而是直接获得的。联合国成立的那个历史节点,就像一次盛大的国际会议,当时确定了哪些国家是核心参与者。你想,那时候全球格局正在重塑,各国忙着休养生息,哪有心思去“继承”什么资格?

那具体是怎么确定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理解:

1. 《联合国宣言》的签署国: 这是最早的信号。在1942年1月1日,同盟国中的26个国家(包括当时已经退出战局但仍被视为同盟国的一员的苏联加盟共和国等,虽然这些后来情况有变化)签署了《联合国宣言》。这标志着各国愿意共同努力,对抗轴心国,并致力于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这批签署国,很多后来就成了联合国的主要创始国。

2. 《旧金山会议》的邀请与参会: 最关键的步骤发生在1945年4月至6月的旧金山国际组织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UNCIO)。这次会议的宗旨就是正式起草并签署《联合国宪章》。

谁被邀请? 被邀请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基本上就是当时同盟国阵营中,在战争中为战胜轴心国做出了实质性贡献的国家。同时,还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比如,得是个主权国家,并且在对抗轴心国的斗争中,对同盟国的胜利有“实质性的贡献”(substantial contribution)。这个“实质性贡献”是个弹性很大的概念,但主要指在军事、经济、政治上对战胜轴心国起到了关键作用。
谁是核心设计者? 在旧金山会议之前,几个主要的同盟国就已经在进行密集的磋商,比如“雅尔塔会议”上就确定了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以及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权问题。这几个核心国家——中国、美国、英国、苏联——在整个联合国的构架设计中扮演了绝对主导的角色,它们是“创始中的创始”。
中国的特殊地位: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中国。作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中国在二战中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中国也是最早签署《联合国宣言》的国家之一,并且在旧金山会议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主持会议的国家之一。中国能够成为创始成员国,既是对其二战贡献的肯定,也是当时大国力量平衡的一种体现。

3. 《联合国宪章》的签署与批准: 在旧金山会议上,各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但是,光签字还不够,这只是第一步。要成为正式的创始成员国,还需要在本国国内完成批准程序。各国政府要将《联合国宪章》提交给自己的议会或其他相关权力机构审议、批准。一旦获得批准,并按照《宪章》规定将批准书交存联合国(当时是在美国政府保存),就正式成为联合国成员国。

总结一下,一个国家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的“流程”:

1. 具备二战同盟国身份,并与轴心国作战。
2. 在战争中对战胜轴心国做出“实质性贡献”。
3. 签署《联合国宣言》(虽然不是所有签署国都是创始成员国,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期标志)。
4. 在旧金山会议上获得邀请并参与,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5. 在本国完成《联合国宪章》的批准程序,并交存批准书。

为什么说是“直接获得”而不是“继承”?

你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一份“入场券”。联合国这个“俱乐部”成立时,就有一份事先确定的名单,这份名单上的国家是根据它们在创建这个俱乐部过程中的贡献和影响力来确定的。它们是“发起人”,而不是后来者。

后来的国家加入联合国,才叫做“继承资格”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申请加入”。根据《联合国宪章》第四条,新成员国的加入需要安理会的推荐和联合国大会的批准。这个过程就包含了对新申请国是否符合《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否有能力履行成员国义务等方面的评估。

一些容易混淆的点:

苏联和加盟共和国: 最初,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两个苏联加盟共和国也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联合国。这在当时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安排,反映了苏联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增加代表性的意愿,也和苏联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有关。后来,随着苏联解体,这两个国家作为独立主权国家继续保留了创始成员国的身份。俄罗斯则继承了苏联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及联合国其他席位上的地位。这又是一个关于继承的问题,但不是创始成员国资格本身的继承,而是联合国特定地位的继承。
“创始成员国”的特殊性: 成为创始成员国,意味着在联合国诞生之初就参与了国际秩序的构建,其地位和历史意义是独特的。但从法律上讲,一旦加入,所有成员国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除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些特殊权力)。所以,创始成员国和后来加入的成员国,在联合国体系内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但历史定位不同。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的身份,更像是一份“历史颁发”的荣誉和责任,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由特定一批国家共同创造并拥有的。它不是一份可以转让或世袭的家产,而是那个关键时刻,各国在塑造世界格局时,共同书写的一页历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我们要区分政府继承和国家继承,政府继承是指同一个的国际法主体的新旧政府的更迭。而国家继承是指国际法主体的合并、分离、分立和消灭。比如说RPC代替ROC取得联合国席位,北京的PRC政府和台北“ROC政府”之间只是政府继承,而不是国家继承。这里的国际法主体只有一个,就是“中国”。所以1971年PRC重返联合国只涉及代表权(representative)问题,而不涉及会员权(membership)问题,因此不需要安理会批准。

对于国家继承对联合国会员权影响,最重要的例子有三个:捷克斯洛伐克的解体、南斯拉夫的解体、苏联的解体。


捷克斯洛伐克解体是最简单的,两个继承国达成一致,消灭原国际法主体,原捷克斯洛伐克在联合国的会员被注销。各继承国作为新的国际法主体重新申请加入联合国。

对于苏联,各继承国在《阿拉木图宣言》中达成一致,由其中的一个继承国俄罗斯联邦来行使苏联的会员权。叶利钦向联合国秘书处致函,联合国秘书处象征性征求意见后没有国家表示反对,俄罗斯联邦开始行使苏联的会员权。同理还有塞尔维亚和黑山解体时,两国在宪法里达成一致,解体时由塞尔维亚来行使联合国的会员权。

南斯拉夫则是最复杂,一个继承国声称自己继承了原国际法主体,但是遭到了其他继承国的反对。这个情况是比较麻烦的,我在南阜: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为什么没有能够继承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各个国际组织中的合法席位?提到,南联盟确实在联大A/RES/47/1号决议前行使了一段时间的南联邦会员权,而《联合国宪章》里也没有赋予联大裁决国际法主体存在与否的权力。但是现实中,这种情况就是需要联大(根据安理会的指引)判断的,南斯拉夫也被联大根据安理会的意见认定停止存在,否定了南联盟继承南斯拉夫席位的主张。


回到问题,最简单的情况就是,一个创始成员国发生国家继承,其各继承国达成合意由其中一个继承国继续行使创始成员国的资格,而且没有被国际社会反对。

假如创始成员国和非创始成员国的合并,比如瑞典和丹麦合并,新国家继承两国所有的条约,那《联合国宪章》对新国家的效力自然而然也能追溯到丹麦签署联合国宪章的1945年6月26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要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不是随便哪个国家跳出来说一句“我想当”就能行的。它背后牵扯到二战时期的历史进程、大国博弈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国际法和政治考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一点点捋清楚这背后的门道。核心概念:何谓“创始成员国”?首先,得明白“创始成员国”这个头衔是怎么来的。联合国是.............
  • 回答
    印度近日启用新型高超音速风洞设施,并宣称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此类先进设施的国家,这无疑是印度在国防科技和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这项成就背后蕴含着多层面的意义和影响,值得我们详细探讨。1. 技术实力与自主研发的里程碑 高超音速技术的战略意义: 高超音速(Mach 5及以上速.............
  • 回答
    马加什一世,这位匈牙利历史上赫赫有名、被誉为“马加什(贤明)”的国王,其在位时期(14581490年)无疑是匈牙利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篇章。他的统治,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中世纪晚期多瑙河盆地,也对整个欧洲的政治版图和文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加什一世的卓越之处:首先,从军事才能上来说,马加什绝非等.............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善逸真的能掌握雷之呼吸的全部招式,那他绝对会成为鬼杀队里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但要说“仅次于继国缘一”嘛,这个嘛……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鬼灭之刃》里雷之呼吸一共只有“壱之型 霹雳一闪”和其变体(比如陆之型、肆之型等等)。它不像日之呼吸那样有繁多的招式.............
  • 回答
    在课堂上,面对老师提出的“台湾是一个国家”的论断,如何进行不失礼仪的反驳,确实需要策略和技巧。这不仅仅是表达不同观点,更关乎如何在一个公开的学习环境中,既尊重老师的权威和辛勤付出,又能清晰、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建议:核心原则:尊重、理性、证据、建设性在开始之前,请牢记以下.............
  • 回答
    德国在新冠疫情初期,确实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低死亡率和相对较高的治愈率,这在欧洲国家普遍面临重创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而是多方面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强大的医疗体系和充足的医疗资源是德国能够应对疫情的关键基石。德国的医疗体系以其高覆盖率、高技术水平和充足的床位著称。.............
  • 回答
    想建立一个国家?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它更像是场马拉松,需要决心、策略,还有一点点运气。如果真的要从零开始,那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便是:第一步:寻找并团结一群和你一样,渴望改变、渴望拥有自己家园的人。听起来有点虚,但这是所有后续行动的基石。一个没有人的“国家”,不过是地理上的一个空壳。你需要的是.............
  • 回答
    一个国家实行允许温和通货膨胀的金本位,这个想法本身就带着一点悖论,因为传统意义上的金本位,尤其是经典的“金币本位”,其核心特征恰恰是固定兑换和价格相对稳定,甚至可以说是通缩的倾向。然而,如果我们将“允许温和通货膨胀”这个条件强加进去,并且深入探讨其潜在的运作方式和影响,那将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经济.............
  • 回答
    任正非这句“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是一句极具洞察力和前瞻性的论断。它将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根基,直接与最基础、最普遍的教育环节——小学教育,以及承担这一神圣使命的群体——小学教师紧密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细细品味和理解。一、 小学教育的奠基作用:塑造国民的基.............
  • 回答
    体育,看似只是竞技场上的胜负、赛场上的拼搏,但深入剖析,它确实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国家多方面的综合实力。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乃至社会发展深度交织在一起。理解体育如何体现国家综合实力,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竞技层面的硬实力:国家队表现与国际影响力最直观的体.............
  • 回答
    这个观点,即“一个国家要想强盛,统一的民族国家是前提。做不到这一点,不要说强盛,连生存都有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问题,那就是国家认同与国家力量之间的关系。乍一看,这似乎很有道理,尤其是在我们观察历史上那些成功塑造了强大民族国家的例子时。但如果仔细剖析,我们会发现这个论断过于绝对,并且可能.............
  • 回答
    要清晰地界定一个国家是传统的海权国家还是陆权国家,我们不能仅仅看它是否拥有海岸线或广袤的领土。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国家在经济、军事、政治和战略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层考量。这更像是一种光谱上的定位,而非非黑即白的二元划分,但通过观察一系列关键特征,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归入其中一个范畴。海权国家的界定:海洋是生存和.............
  • 回答
    拿起一份古老羊皮纸的泛黄残片,轻柔拂去尘土,一个民族的史诗便徐徐展开。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我们的祖先们披荆斩棘,在崎岖的山峦间开辟出第一片稻田,在辽阔的平原上驯服了桀骜的野兽。部落的篝火燃起,文明的种子悄然播撒。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王朝更迭,战火与和平交织,书写着辉煌与苦难。伟大的君主们统一了四方,奠.............
  • 回答
    区分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和边缘利益,就像剖析一个人的生命线和非生命线一样,涉及到对国家生存、发展和根本立场的深度洞察。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二元划分,而是随着时间、环境和国家自身定位而动态演变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细细辨析。核心利益:国家的生命线与根基核心利益,顾名思义,是关乎国家生存、主权、领土完整.............
  • 回答
    当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却又被要求展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时,这确实是一门颇具技巧的“表演”。诀窍在于,你需要构建一个看似丰富、实则模糊的框架,然后用一些普遍适用的原则和观察来填补其中的空白。首先,要抓住那个国家最广为人知、也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标签”。这通常是关于它的地理位置、重要的历史事件、或.............
  • 回答
    确定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过程,涉及情报收集、科学分析、国际条约以及政治外交等多个层面。这并非一个黑白分明的界限,而是一个需要多方证据互相印证、逐步排除疑点的过程。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这一过程:一、 情报收集与分析:无处不在的眼睛和耳朵这是最基础也是最.............
  • 回答
    要用一幅画来代表一个国家,这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但也极具魅力的任务。这不是简单地将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或著名人物画出来,而是要通过视觉语言,提炼出那个国家独有的精神内核、历史积淀、文化韵味以及人民的情感共鸣。就好比一个灵魂的肖像,需要细致的观察、深刻的理解,以及艺术家独到的视角。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
  • 回答
    要在一个千年尺度下来审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国家概念下的经济、军事、科技这些指标,因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明的形态也在不断演变。这种尺度的考察,更像是在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战略家的混合视角下,去解构和理解一个文明体在漫长岁月中如何孕育、成长、强大、衰落,甚至涅槃重生。一、文明.............
  • 回答
    一个国家在发展的黎明时分就怀抱生态保护的理念,并将其融入经济增长的脉络之中,这种“边发展边治理”的策略,无疑将为这个国家的经济未来铺就一条与众不同、但潜力巨大的道路。它并非一条坦途,却能孕育出更坚实、更可持续的繁荣。首先,从短期和中期来看,这样的国家可能会面临一些“隐形”的成本和挑战。 初期投资.............
  • 回答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去当兵的都不会是这个国家的优秀人群”——这个说法过于绝对,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原因如下:1. 优秀人群的界定是复杂且多维度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优秀人群”是如何界定的。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主观,而且会随着时代、社会价值取向以及个人视角而变化。仅仅从单一维度来判断是否“优秀”是不全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