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撞死要赔钱吗?要担责吗?
上海小区的野生貉突然“泛滥”并不是毫无征兆,去年博物君就已经发现了上海一些小区中貉聚集的问题,作为普通人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在想办法应对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貉究竟是什么?
本文原载于公某号,作者:吴海峰,欢迎围观~
认识貉的第一步,是把它正确地读出来。估计好多人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念,但是如果我把它跟“一丘之”这三个字放在一起,就没有人不认识了吧!
长得像浣熊,其实是犬科
知道了“貉”字怎么念,可能还不知道貉长什么样。莫慌,它马上就会出场。
貉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从中国的东北一直到华南等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不过我第一次见到活的貉不是在野外,而是在新加坡动物园的“北极苔原展区”。
难道这货在那么寒冷的地方也有分布、也能生存?是的,只不过在大雪封山之前,它们就已经掘地三尺,在地洞中冬眠了。
貉是唯一一种冬眠的犬科动物,英文名是raccoon dog,直译为“浣熊狗”。貉和浣熊长得确实有点像,但前者隶属于食肉目犬科,后者则隶属于食肉目浣熊科(下周再详细介绍)。
按理说,犬科的动物都是以肉为主要食物,但貉却有点特别——除了昆虫、鼠类和蛙这些肉食之外,它还会挖掘植物的根茎来吃。
貉是犬科动物中少数吃素的,它们拥有比其他犬科动物相对更长的肠道,大约是1.5~2倍,这有助于吸收那些消化得不那么完全的植物。
最令人惊奇的是,貉甚至还有能力爬到树上摘果子或者掏鸟蛋吃,它们是极少数有能力爬树的犬科动物,这依赖于相对较长的爪子。
城市里的貉,貉去貉从?
说了这么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再来说说貉与其他犬科动物相似的共性。
例如,貉也是一种群居动物,所以才有个成语叫做“一丘之貉”,而不是什么“一丘之虎”。貉会组成以家庭群为单位的小群活动,占据数平方千米的领域。它们不但占据荒野,有些种群甚至能适应城市生活,与人为邻。
在上海的某些地区,偶尔见到貉家族并不是什么太奇怪的事儿,就像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偶尔能见到黄鼠狼或者刺猬一样。对于一个发育成熟且相对稳定的环境来说,哪怕它就在城市之中,也会有小动物定居于其中。
然而不正常的是,2020年7月份,在上海某小区中,人们发现了超过60只貉,一眼望去就有可能看到超过10只。
别说是野生动物了,就算是在小区里同时见到十条牵着绳儿的狗,多少也会令人感到害怕啊!
想象一下,夜幕降临,这些貉在小区道路和草坪上横行。手电一束光打过去,发现十多双反着白光的眼睛正向你靠近……
就问你怕不怕!
貉的学名是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属名前缀Nykt来自希腊语,意为夜晚,而ereutēs则是漫步的意思。
对于貉这种体型的动物来说,同时出现在很小的一片区域中,一定是不正常的事情。那是什么导致它们聚集于上海某小区呢?
经调查发现,原来是它们找到了人类投喂的食物——不是一盆剩菜剩饭或者一根火腿肠,而是一斤两斤的猫粮。这些猫粮本来是喂给流浪猫的,可没想到却引来了貉,而且貉还有能力捕杀流浪猫,这是很多人一开始都没有料到的。
不知道小区里密集的貉之间,是否更容易传播什么疾病,但可以肯定的是,与人类频繁擦肩而过的貉,是会抓人、咬人的。
据了解,有关部门已经批准在该小区内抓捕一定数量的貉并将其释放到其他区域。
百变狸猫,日本人气高
虽然不知道上海的这些貉将来的生活如何,但邻国日本的一部动漫,就描述了一副人与貉还有其他动物和谐相处的浪漫图景。
这部动漫叫《百变狸猫》,此处所谓的狸猫,其实就是貉。这群貉原本自由自在地生活,但人类建筑的扩张不断侵占它们的住所,于是狸猫决定复兴祖先的特殊技能——变化术,用来对抗人类。
然而,所有的手段几乎都没有奏效,貉屡遭失败。
后来,它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人类早就注意到了自己,并为之保留了生活空间,铺设了绿地,于是这些狸猫就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在日本,人们认为貉会魔法,爱喝酒,还拥有能够装下一切的蛋蛋。《百变狸猫》中也玩了这个梗——年迈的龟鹤和尚把自己的蛋蛋,变成了一张红色大毛毯。
貉(狸猫)在日本人气挺高,因此不少商铺的门口,都会摆放一只拿着酒壶的大蛋蛋狸猫,寓意财运亨通。
不管怎么说,还是希望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能够互不侵犯,过好自己的生活。
撰文 | 吴海峰
微信编辑 | 高兴
我还是第一次知道野生貉这种适应力强繁殖力惊人的动物居然也是保护动物?
有点苦笑,似乎在中国之前的环境下,除了那些人工饲养的家畜和宠物,好像已经都是保护动物了?
干脆把保护动物搞成白名单吧,缺省都保护,免得大家不小心犯法。
嘿,说起貉这玩意儿,还是蛮熟的。
之前做羽绒服的时候和养殖场对接真皮毛领,临了了场长问我要不要貉子肉,都是腌好去腥的,很好吃,和狗肉差不多。但本人对食用犬科动物天生排斥,就婉言拒绝了。
后来听说他们村里把他家养殖场围了,因为有貉子出逃,后来数量多了,进村把散养猫狗咬了一遍,很多坟头也被扒了洞,地里的农作物被扒拉的一塌糊涂,怨声载道。
这玩意还是二级保护动物,养殖的不再此列可以捕杀,可村里农民都是老头老太太留守儿童,谁对付得了这玩意啊。于是大家伙组团堵了养殖场的门要说法。
怕影响养殖场经营,场长没少赔貉子肉。他和他二叔一起出去抓,但貉子野化非常快,适应能力极强,被农民朋友惊扰出了经验,费了老鼻子劲儿也没逮到多少,上报给林业局,局里请了老猎人下套上猎犬折腾好久才解决问题。
貉是以家庭为单位行动的群居动物,在种群数量大的时候,还能组成更大的团队,数量越多,胆儿越肥,一般的狗和猫根本不是对手。貉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场长说之前他家附近山头还发现过一只灰狼被一只成年母貉咬伤,刷新了他的三观。没想到这怂货认真起来还有这战力。
上海这些貉子,不知道来处。但这玩意在江南水乡生活,连冬眠都省了,天天跟着流浪猫后面混吃混喝,组队打狗撵猫不在话下。野外生存的貉子不属于宠物,不会和人亲近,一般比较怕人。但如果是繁殖期食物匮乏或者感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反而可能会攻击人类。食肉目的都有犬齿,咬一口也是能见血的。
而且野生貉也是各种致病菌的携带者,狂犬病也不能排除,这么一群安全隐患肯定要正规军才能合理合法妥善处置,交给林业局和警察就行了。
另外说不投喂的亲们,那些流浪猫数量大了之后,靠翻垃圾抓鸟抓耗子根本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停止投喂肯定要死一波,指望那些好心人不投喂也不太现实。流浪猫除非抓一个绝育一个,否则根本无法禁绝。这玩意太能生了……又太萌了.......
所以还是让正规军来吧。
哪个狗屁专家说貉生性胆小不凶的?
这玩意在我们这边俗称狗獾,有的也叫狗猫,以前有的养殖户养这玩意,手欠伸手去摸。
这种东西咬住人不松嘴,往死了撕,那个养殖户手指头差点被咬掉。
我认识不少养殖户,都养一些狗獾,他们的说法,这东西咬人极疼,性格十分凶恶。
不过一般情况,你离它远点,它也不会跳上来咬你,被抓的那几个估计是离太近了,狗獾感受到了威胁才攻击。
话说这回答很奇怪啊,恨猫人士呢?咋不出来输出呢?
这可是猫粮引起的狗獾聚集啊,你们得输出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