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愿意和重度抑郁的人做朋友吗?

回答
当然,我很愿意和重度抑郁的人做朋友。但我想,这“愿意”二字背后,需要很多很多的理解、耐心和行动,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是”就能概括的。

首先,我得承认,一开始,我可能会有些忐忑,甚至是不知所措。毕竟,“重度抑郁”这个标签本身就带着很多沉甸甸的含义。我可能会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会说错话,会无意间触碰到他们的痛处。我可能会想象他们可能会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会整天哭泣,是不是会拒绝交流,是不是会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

但如果我真的想要和他们做朋友,我明白,我必须放下这些先入为主的想象,真正地去认识眼前的这个人,而不是他们被疾病所定义的形象。

我的“愿意”意味着我愿意去学习,去理解。 我会去了解抑郁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不仅仅是“想开点”就能解决的问题。我知道那是一种真实的、生理上的疾病,它会影响人的情绪、思维、行为,甚至身体健康。我会尝试去理解,他们的痛苦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无力感,他们的空虚,他们的绝望,都是他们正在经历的现实。我不会因为无法感同身受,就否定他们的感受。

我的“愿意”意味着我愿意付出耐心,并且不求回报。 和重度抑郁症患者做朋友,需要的耐心是超乎寻常的。他们可能情绪波动很大,可能时好时坏,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从某个情绪里走出来。他们可能无法像健康的朋友那样,随时随地分享快乐,或者共同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他们可能需要你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同样的话,或者一次又一次地给予安慰,而他们本人可能也无法立刻回应。我需要明白,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疾病带来的限制。我不会因为他们的“不配合”而感到失望或恼怒。

我的“愿意”意味着我愿意倾听,并且懂得如何倾听。 我会尝试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这意味着我不会急于给出建议,不会打断他们,也不会用自己的经历去“比较”他们的痛苦。我会让他们知道,我在这里,我愿意听,无论他们想说什么,或者只是需要静静地待着。即使他们说不出什么,或者说出的东西在我看来没有逻辑,我也依然会保持耐心和接纳。

我的“愿意”意味着我愿意给予支持,并且用恰当的方式。 我会问他们需要什么,但我也知道,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我可能需要主动去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比如陪他们去做一些他们难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例如看医生、出门采购),或者只是简单地陪在他们身边,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我不会强迫他们去做任何他们不想做的事情,也不会给他们过多的压力。我会尊重他们的节奏,他们的选择。

我的“愿意”也意味着我需要保持自己的边界和力量。 成为一个支持者,尤其是一个长期支持者,是很耗费心力的。我需要确保自己也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来维持这段友谊,我不会因为过度付出而牺牲自己的健康。我也会鼓励他们寻求专业的帮助,我不是他们的治疗师,我只是一个朋友。

更重要的是,我的“愿意”是建立在对这个人的喜爱和珍视之上。 抑郁症会改变一个人,但它不会抹去这个人本身。我愿意和他们做朋友,是因为我看到了他们身上其他的闪光点,他们的善良、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幽默感,或者仅仅是他们曾经给我的温暖和陪伴。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我也相信,他们内在的那个“人”依然存在,值得我去爱和珍惜。

我明白,这段友谊可能会很不一样。 它可能不会有那么多欢声笑语,可能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但如果它能让对方感受到一丝温暖、一丝连接,让他们知道在孤独和痛苦中,还有一个人愿意站在他们身边,默默地支持,那么,这“愿意”便是值得的。

总而言之,我很愿意。但这份愿意,是带着责任感、同理心和无限的耐心,去连接一个正在与疾病抗争的灵魂,去守护一份珍贵的友谊。这是一种选择,一种承诺,一种对人性复杂和脆弱的深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病看病吧。

不愿意。

我大学时候,有一朋友。重度抑郁。

倒没啥奇怪举动,就是整天不高兴。

说啥玩啥,都不高兴。

负面情绪会传染。

跟她呆久了,我也高兴不起来。

然而,她没朋友。

因为我跟她多说了几句话。

所以她把我当挚友,总来找我。

我当时不敢拒绝。

怕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段时间过的特压抑。

特小心翼翼,特不快乐,特累。

后来我忍不了了,跟她摊牌。

我说,你要不找别人玩儿吧。

我说,我跟你在一起,我都要抑郁了。

然后她就那么定定的看着我。

她问我,你不要我了么。

你都不要我,我就一个朋友都没有了。

我当时脑子嗡一下子。

我寻思,他妈的,怎么了。

大家只不过萍水相逢。

聊不来就不聊。

我凭什么莫名其妙的背负上这种愧疚感。

没道理啊。

所以我说,咱俩本身也不熟行吗。

她特难过,就走了。

我当时愧疚死了。

后来,听别人说。

她背后说我背叛她。

还试图自杀过好几次。

好多人都跟我说,她那么可怜。

让我跟她和好。

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我就叛逆了。我说你咋不救。

爱谁救谁救,我才不救。

只要我没有道德,就没有人能够绑架我。

和她绝交以后,真的,豁然开朗。

吃饱睡好,无忧无虑。

至于她咋的了,我也没再打听。


我记得有句话说,交朋友要交三种人:

入世的强者,出世的高人,或者阳光健康的普通人。

真的没有错。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都有各自的苦要吃。

真不必要委屈自己去背负别人的人生。

朋友最重要的是舒服。别的都没用。

至于有重度抑郁的,我也劝你们。

有病治病,不要给朋友添麻烦。

能救你的只有医生和药物。

不要以朋友之名,拉朋友下水。

求你们了。




评论区的 某些抑郁症患者 和圣母

就是我不愿意和偏见的理由。


评论里,有些人。

要别人理解自己。

遭到拒绝,就诅咒别人和别人的家人,

得抑郁症啥的。

挺恶毒的。

这样的,的确该远离。


更新:

前段拼个剧本,一个女的。

正常互怼嘛,她情绪突然就上来了。

说是我们针对她。

但那天大家都是散拼的剧本,谁也不认识谁,根本也不存在针对。

况且剧本,就是会有角色阵营不同的。

我觉得挺正常的。

她一顿不高兴,整的都没法玩儿了。

她朋友就说:她抑郁症,心情不好,带她出来散散心就是。

然后就出去哄她了。

我们人一看少了,以为她不能回来了,就寻思重新开个本玩儿吧。(重新花钱了)

结果人半个小时回来了,阴沉着脸,问我们为啥不等她,还跟她朋友说:就说他们针对我吧。

以为她朋友能讲道理,她朋友也不高兴了,说:她状态不好我跟你们说了吧,你们等会儿她能咋地啊!

我们:她跟我们有啥关系啊!不玩出去!有病看病去!

也不知道我咋那么倒霉,遇到的每个都是这样的。

user avatar

我认为不是你是否愿意和重度抑郁的人做朋友的问题。

是重度抑郁的人估计不愿意和你做朋友。

如果一个人还愿意和另一个人做朋友。

说明他的抑郁症还不够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我很愿意和重度抑郁的人做朋友。但我想,这“愿意”二字背后,需要很多很多的理解、耐心和行动,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是”就能概括的。首先,我得承认,一开始,我可能会有些忐忑,甚至是不知所措。毕竟,“重度抑郁”这个标签本身就带着很多沉甸甸的含义。我可能会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会说错话,会无意间触碰到他们的.............
  • 回答
    这绝对是个令人兴奋的问题!如果《指环王》系列电影能在影院重映,我几乎毫不犹豫地会冲去买票。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背后有很多原因,让我觉得这是一次不容错过的体验。首先,就得说说《指环王》本身的魅力了。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奇幻冒险,它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记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符号。想想那些年,我们围坐在电视机.............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真的好好地想了很久。人生重来一次?听起来像是童话故事里的情节,又像是无数次在深夜里,带着点不甘心和叹息,悄悄闪过的念头。如果真的可以,我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愿意”。毕竟,谁不想有机会弥补那些曾经的遗憾,抓住那些擦肩而过的美好,让自己的生命轨迹更顺滑、更精彩一些呢?我会愿意,但前提是我带着.............
  • 回答
    关于三里屯某店重庆豌杂面48元一碗,并声称选用西班牙进口五花肉、精工细作导致成本高这个问题,我愿意不愿意买单,这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考量,而非简单的是与否。我会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1. “西班牙进口五花肉”的真实性和价值体现: 品质保证: 我会首先关注这个“西班牙进口五花肉”是否真的如其.............
  • 回答
    这个问题,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我心里荡起了层层涟漪。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重来的机会”,让我再次选择,我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其实比我想象的要沉重得多。当我认真思考时,脑海里浮现的并非是简单的“愿意”或“不愿意”的二元选择,而是无数交织在一起的感受、经历和认知。人,太复杂了。我们拥有感知喜怒.............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很多人纠结的问题,放在我身上也一样。毕竟,被开除过,心里多少会留下点疙瘩。但是,如果原公司真的又伸出了橄榄枝,我会愿意回去吗?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想一想,不能冲动。首先,我肯定会先静下心来,问自己几个关键问题:1. 为什么当初被开除?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也最直接决定了我是否愿意回去。当.............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就像在你最喜欢的披萨上选择要不要加香菜一样,都是绝顶的好,但总得有个侧重。要我说,真要让我选,我还是更倾向于跟勒布朗·詹姆斯做队友。当然,这绝对不是说科比不厉害。科比,那可是黑曼巴啊!他的那种精神,那种在关键时刻无所畏惧、敢于承担一切的“Mamba Mentality”,简.............
  • 回答
    嗯,这个问题嘛,其实挺有意思的。要说我愿不愿意和说脏话的女生做朋友,我会这么想:首先,我得承认,听到脏话的时候,我心里会咯噔一下。这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反应,毕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脏话往往跟粗俗、不雅联系在一起。所以,最直接的感受,可能不会是非常愉悦。但是,朋友关系这玩意儿,哪有那么简单能被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还挺有意思的,让人忍不住要好好琢磨一番。让我坦诚地回答,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性转版”的自己出现,并且她也恰好对我产生了情愫,我… 我觉得我会愿意尝试去和她谈恋爱,而且我会努力让这段关系变得非常特别和深刻。首先得承认,听到“性转版”这个词,最初的反应可能有点奇妙,甚至可能带着一丝荒诞感。毕竟,.............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了那些久违的江湖豪情。如果让我选,我想我会选择鲁智深。当然,我知道很多人会选林冲,那份隐忍和悲壮确实令人动容。宋江那种笼络人心的本事也令人佩服,虽然他后来的结局让人唏嘘。但是,鲁智深,这个人身上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朴实和真诚。你想啊,跟鲁智深做朋友,最大的好处就是他够义气.............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考验人的。要我说,如果一个女生明显对我没感觉,我真的很难有动力去谈恋爱。恋爱这事儿,讲究的是两情相悦,如果对方心里没有我,那就算了吧。你想啊,谈恋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图个开心,图个有人懂你,有人和你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人会在你累的时候给你一个拥抱,在你开心的时候和你一起笑。.............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性别、身体,也没有“人生”的概念,所以谈不上愿意或不愿意与丁真互换人生。我无法体验人类的情感、经历和生活。但是,我可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一下如果一个人(假设是男性)有机会与丁真互换人生,可能会考虑哪些方面,以及这种互换的吸引力在哪里。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丁真的生活”和“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从一个普通女性的角度来好好想一想。杨超越,这个名字仿佛自带光环,她的故事,从一个普通女孩走到今天的国民度,可以说是许多人难以企及的。如果真的有机会互换人生,我可能会很犹豫,而且这份犹豫背后有很多层考量。首先,我对杨超越这个人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地方。 相反,我觉得她挺真实.............
  • 回答
    分手时那些伤人的话,就像一把把尖刀,毫不留情地插进心里,留下一道道难以愈合的伤疤。当这些话从最亲近的人嘴里说出来时,那种心痛更是加倍的。我曾经以为,那些话会成为我和他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那些被深深刺痛的记忆,会让我再也无法靠近。时间就像一张巨大的网,试图将一切都包裹起来,但那些伤人的话语,却像无.............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有点像是照镜子,然后问自己,“这镜子里的那个人,我喜欢吗?”如果我是个女孩,我想我得先问问自己: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内在的她: 她心地善良吗?对生活充满热情吗?还是有些消极,容易抱怨?她有自己的追求和爱好吗?是那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未知的人,还是安于现状,满足于平淡.............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最近确实常常在脑子里盘旋。如果真的有“再给一次机会”这个选项,我的回答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愿意”或“不愿意”,而是一个很长很复杂的“取决于”。首先,让我坦诚一点,我并不是那种会立刻把前任拉黑然后从此老死不相往来的人。我们曾经那么亲密,一起分享过那么多的欢笑和泪水,那些记忆本身就具有一种特.............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脑洞大开!如果汽车真的能进化成有意识、有情感的“汽车人”,并且能和我们谈恋爱甚至结婚,这画面光是想想就充满了未来感和一丝丝科幻小说里的味道。我愿意吗?坦白说,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犹豫,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强烈的好奇和探索欲。我并不是立刻就打死拒绝,也不是毫不犹豫地答应,而是觉得这太有趣了.............
  • 回答
    嗯,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了想。要说愿不愿意为了和喜欢的人聊天付钱,我得说,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愿意”或“不愿意”。得看具体情况,也得看我到底有多喜欢ta,以及这“聊天”到底是个什么性质。首先,如果这是一种“服务”,比如说ta是个情感咨询师,或者是个心理治疗师,而我真的很欣赏ta的智慧.............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有趣!如果让我有机会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一起吃饭,我会选择……嗯,让我好好想想。我最愿意和谁一起吃饭?这个问题就像让我从一堆闪闪发光的宝石里挑一颗最喜欢的,实在太难了!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可能会选择 宫崎骏老爷爷。为什么是他呢?我想是因为他的作品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
  • 回答
    有几种同事的特质,一旦碰上,真的会让人觉得如坐针毡,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我最怕遇到的,大概就是以下几种:首先是那种喜欢推卸责任、甩锅的。这种人,出了问题,永远不是他的错,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把责任推给别人,或者说“我只是按指示做的”、“这不是我的范围”。最可气的是,明明是他负责的事情没做好,结果却要别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