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些越南人不认为自己是东南亚人?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身份认同的复杂性。虽然从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联系来看,越南无疑是东南亚的一部分,但一些越南人之所以会觉得与“东南亚人”这个标签有距离感,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叠加,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细腻的、带有情感色彩的,并非简单的地理划分可以涵盖。

首先,历史的深度与独特性是造成这种感觉的一个重要原因。越南拥有数千年的独立历史,并且长期以来受到中国文化深刻的影响,同时又在抵御外来侵略和统治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符号。这种长期的“中国化”与“抵抗化”的过程,让越南在文化上,例如文字、哲学思想、社会制度等方面,都与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存在显著差异。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人们谈论“东南亚文化”时,可能会联想到一些共同的元素,比如佛教的普遍性(当然越南也有佛教,但道教、儒家思想以及本土信仰的融合程度更高)、南岛语系的语言(越南语属于南亚语系)、或者某些相似的社会习俗和艺术形式。而越南,虽然身处东南亚,但它的历史叙事中,更多的是与中华文明的互动、与法国殖民者的斗争,以及近代的社会主义建设等,这些历史事件塑造了越南人独特的集体记忆和民族自豪感。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文化根源追溯到更广泛的亚洲文化圈,或者强调越南自身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而不是轻易地将自己归入一个可能被他们认为“不够独特”的区域性标签下。

其次,地缘政治和历史上的被动角色也可能在其中扮演了角色。在历史上,越南长期处于中国的影响之下,后来又被法国殖民,再到冷战时期的阵营对立,越南的命运似乎总是在被大国博弈所裹挟,而非自主地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建立紧密的区域认同。与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在近代早期就经历了相对独立的区域发展,或者更早地形成相对稳固的区域联盟(如东盟的早期雏形)不同,越南的历史进程更为曲折。当他们回望自己的历史时,可能觉得自己在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共享区域认同的同时,也承受了更多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和影响,这种经历让他们在情感上可能更想区分自己。

再者,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和文化认同的强调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国家构建的过程中,越南政府和民间都在积极塑造和强调民族认同。这包括推广越南语,弘扬越南历史文化,以及在教育和媒体中强化“越南人”这个身份。在这个过程中,与外部世界的界限被清晰地划定,而“东南亚”作为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国家层面的文化宣传中可能不会被特别凸显,甚至会被淡化,以突出国家内部的凝聚力。

此外,个体经验和主观感受也不能忽视。并非所有越南人都持有同样的观点,这更多的是一种群体性的倾向,并且存在个体差异。一些越南人可能对东南亚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认同感,积极参与区域交流和合作,他们会很自然地将自己视为东南亚人。而另一些人,可能因为对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强烈认同,或者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所接触和熟悉的“东南亚”形象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文化体验存在落差,而产生疏离感。

举个例子,一个从小学习越南历史,对黎朝、阮朝的辉煌有着深刻认知,对唐宋明清的汉化抵抗有着清晰记忆的越南人,在被问及是否是“东南亚人”时,他可能会觉得这个标签过于宽泛,无法承载他所理解的越南文明的厚重与特殊。他可能更愿意用“亚洲人”来描述自己,或者仅仅强调自己是“越南人”。

总而言之,这种对“东南亚人”身份认同的模糊甚至排斥,并非是对东南亚地区本身的否定,而是源于越南自身独特而复杂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发展路径。这种认同的形成,是历史、文化、地缘政治和个体经验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反映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面对区域性身份标签时,如何权衡和选择与自身最契合的身份认同。这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基于历史与情感的思考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天南小中华。我虽然是爸爸的私生子。爸爸还经常打我。可是我还是儒家文化圈的成员。

user avatar

这些越南人,心里揣着中华梦,回来吧,远去的游子,交趾、九真、日南诸郡,北属有期了。

user avatar

要讲述越南的历史,就一定要看这张图。

吴哥王朝,为第一个出现于中国史籍中的东南亚国家。该国主体民族为高棉人,信奉印度教,扶南有众多属国。8世纪时,吴哥王朝建立,真腊重归统一,吴哥王朝与唐元明三朝接壤。

越南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始终稳定的领土就那么一点。

这部分也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原大军讨伐越南,只要打过谅山,越南王就只有自缚请降。

谅山一下,无险可守,后面就是占婆国的领土。退无可退。

中原王朝兴盛,越南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原王朝衰落,越南就独立。

17世纪越南才终于打垮具有婆罗门教信仰的占婆国(champa)。占婆国灭亡以后,占族人逃往高山,现在是越南和柬埔寨的一个少数民族。

13世纪中叶兴起的泰族诸王国多次打败吴哥王朝,并于1431年首次攻陷首都吴哥通。为避免泰人的威胁,1434年索里约波王时迁都百囊奔〔今译金边〕,柬埔寨逐渐走向衰落。

吴哥王朝衰落以后,越南趁势又夺取了原来属于吴哥现在的胡志明市那一片平原,最终形成越南的领土范围。

交趾、安南都护府,这些地方虽然统治权变来变去,但是始终都是比较牢固的中原文化范围,这里的人民和中国人民的交往和通婚十分频繁。这部分人就具有东亚人的基因和文化传统。

然而吴哥王朝也就是高棉人对于越南的影响也很深远,其领土庞大,人口众多,也是塑造越南人的重要基因库。

从越南人的外貌特征来看,高棉人种的特征要多一些,到了胡志明市这样的地方,可能就基本上是高棉人的特征为主了。

越南战争结束以后,越南的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就产生了将曾经的吴哥王朝领土继承下来的野心。最狂妄的时候,还想觊觎中国的领土。

这个时候,越南就不会提出什么东亚人概念,和高棉人讲同一民族同一个国家。

中国为什么要坚决反击越南,发动持续不断的对越边境战争?就是一定要粉碎越南的这个梦想,彻底断了越南的念头。

现在中南半岛局势基本稳定下来,越南彻底梦碎,自己只能守住这三分地,不能去做一些不可能的妄想。这个时候,对于基因更好的人种向往就出来了。毕竟东亚人的外貌和文化,更能征服人心。做一个东亚人后代的理想就浮上水面。特别是现代中国文化不断推送给越南人,中国短视频文化每天都在轰炸越南人的手机,这里面的中国帅哥靓妹,中国的繁华和气质,远远胜过高棉人。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越南人民的追求。嫌弃矮矬穷的高棉,热爱高富帅的中国人,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中原王朝鼎盛,越南人的心思就一定是这样的。历史上越南人一激动就表示要自愿归附。

1539年,叛乱的莫氏政权君臣主动派人到镇南关请降,将安南土地册、户籍册献给大明皇帝,愿意将安南政权纳入明朝版图。
明朝将安南从属国,降为属地,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安南国三年一纳供,名义上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实际上仍然由越南国王直接统治,直到明朝灭亡。

所以这个问题和中国的盛衰直接相关。

越南就是一根藤蔓,又细又长,缠绕在中国这棵大树上,历经千年的历史,这是扯不掉的。

user avatar

高X心态:

自己明明是X群体的一员,且长期被A群体歧视/压迫/无视,却热衷在X群体面前,变着法儿否认自己的X身份,并通过彰显自己身上的A群体的特性,来刷在其他X面前的优越感,以此对自身因被A群体长期歧视/压迫/无视而导致的自卑进行补偿。

X可以替换为很多标签,普遍适用。

user avatar

大部分回答都不在点子上,甚至有逆民族主义倾向,如强调越南的东南亚属性,夸大它的高棉血统与“异国性”。把一亿越南人急着推出东亚体系,还嫌东亚文化占的疆域地盘不够狭小?还嫌东亚人在世界上不够弱势?

按一些网友要分割开的观点,当年“南天小中华”灭占婆灭真腊的努力真是白费了。高棉故地湄公河三角洲的人口现在贴对联用筷子,作为华人不是应该高兴的事吗?

拿语系说事的,傣语壮语不是汉藏语系,那壮族傣族是不是华人?中原实际有效统治广西和西双版纳的时间,可远比统治河内短。


我去过越南四次,从北到南主要城市悉数居住过,河内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就是一部中国史,从南越国直到清越战争。

每个展区都离不开中国。从秦以来,每一个中国古代朝代都有顺次出现,而它发生在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


越南“千年北属”,“四次北属时期”是这个国家历史的最浓基因,也是越南史观的一道主轴。换句话说,越南就是中国。尽管由于民族主义与政府利益,从官方他们要撇清关系,强调历史上的数次起义与抗争。


如果不是弱宋,越南不会分离。有哪个国家的现任首都被中原王朝甚至江南的偏安王朝长期连续的统治过上千年吗?平壤和首尔远远达不到。


但河内是。越南是。

静海军分离时北越人和广西南宁人有什么本质区别吗?没有。在南汉时他们都还是同胞。北宋前,红河流域与四川盆地没区别——是汉地的基本盘,稳定耕耘千年,人口极为稠密。而云南不是,陕北不是,东北更不是。(某几地因敏感就不举例了)


越南在独立后,在领土南扩过程中通过杀戮与移民,成长为三倍于原安南的现疆域。即使其融入了部分占婆与高棉血,但和华北多须男性融入的胡人血一样,成不了气候,也改变不了主体民族的属性与文化特征。

秦代占领广东,明清消化云南,广东和云南现在难道不是中华吗?那么顺化西贡凭什么不是安南?这个时候一再强调越南所谓的高棉特征有意义吗?西贡人就不过春节了?(这一段应对那些一直强调南北越不同的人)

多数越南人看外表和广西人几乎不能区分出来,他们的肤色与柬泰原住民有明显区别并且越南人也因比他们白而引以为豪。

越南人的审美倾向与电视剧明星都是典型的东北亚长相(肤白高大的东亚脸)。山东与东北人长相身材在越南几乎可以夜夜笙歌。


————

插入一段话,来描述越南人长相

很多人分不出越南人的长相特征,这张图就一目了然,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土著很难是图中男女这样的长相。

当然,两位女士所穿的这种改良奥黛,也和中国人常穿的一些服饰很像,像广东顺德路上就很多叫“香云纱”的传统服饰店,就和越南奥黛挺像。当地人也会穿。

此外,左一的女士这么白,中间男士的眼睛这么咪咪,都是一些偏东亚的特质。


这就是与东南亚格格不入的

——————


总之,众多回答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根本点——全世界最像中国,血缘与历史羁绊最深的国家不是韩国不是新加坡更不是从没被中国统治过一天,文化高度独立自成一系的日本列岛。


而是越南。其本质就是中国汉地政权的一个省在一个历史的小意外导致分离后,在另一个地方开花散枝后逐渐成长为一个一亿人口体量的“大国”。在那个历史小意外中,宁夏(西夏)与冀北(幽云十六州)都同时丢失了,但后来蒙元收回,明朝继承,故土重归,而安南却永远的离开了。


东南亚华人比例最多的国家名义上是新加坡,而实质是越南。

因为所谓京族和华人无本质区别。

再多想一个问题,为什么闽南人就没划成一个民族?东南亚叙事里,华人华族的定义又到底是什么?


以上。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求说服,为防止知乎不计其数的教育家与说服家,我并没时间没精力争论,也不求所有人的认同。


公众号“大西洋鳗鱼”还有四篇阅读百万+的越南实地亲历见闻与分析(公众号回fu“越南”),即可阅读。

原创不易,感谢您点个赞。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因为越南人本来就比日韩更接近中国。

下表:日韩与越南跟中国文化的相似程度。

为了看出差异,纳入了东南亚另外两个代表国家印尼和泰国。

文化习俗指至少覆盖总人口的50%形成的某一时期的特定习惯,比如泰国有14%的人口是华人拥有华人文化,日本也有1%的人口拥有汉姓,但比例不高不予计算。


国语里有借用的汉字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现在仍使用汉字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现在或曾经穿汉服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坐月子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喝煮开过的水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过春节(法定假日)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过年贴春联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端午节吃粽子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过中秋节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中秋节吃月饼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舞狮子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过年收压岁钱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过清明节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清明节扫墓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汉姓(主流人口)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十二生肖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注:越南卯兔年是猫年


墓地远离人烟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红色代表喜庆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史书承认本族是炎黄子孙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曾被纳入中国领土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本国语言有音调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语法主谓宾结构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汉藏语系国家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大乘佛教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早餐有吃油条豆浆的习惯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使用筷子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

吃肠粉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中国南方 √

中国北方 ×


入声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泰国 √

印尼不明


儿化音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英国 √

中国北方 √

中国南方 ×

印尼、泰国不明


R音

韩国 ×

日本 ×

越南 √

中国北方 √

中国南方 ×

印尼、泰国不明


血统-东亚黄种人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印尼 ×

泰国 √

(人种学把整个中南半岛定义为黄种人的东亚支,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是黄种人的马来支。)


吃鸡爪、蚕蛹等非主流食物

日本 ×

韩国 √

越南 √

泰国 √

印尼 √


命中项:

日本 9项

韩国 16项

越南 31项

泰国 9项

印尼 3项


从文化相似度上看日韩越三国中,越南命中项最多,其次韩国,最末日本。

泰国即使除去华人因素也比日本跟中国相似度更高,如果加上泰华因素,泰国跟中国的相似度就更高了,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泰国这个落后国家,可以对中国进行文化输出的原因所在。

印尼与中国相似度最低,所以世界人口第四多的印尼文化在中国存在感非常低。

不过从中国人的感受上看,大概更愿意相信日本与中国最接近,韩国还可以,勉勉强强接受,跟越南、泰国这些东南亚国家相似,是耻辱。

日本虐你千百遍,你待日本如初恋。

这大概就是经济、历史、文化的三重影响,经济上90年代顶峰日本人均GDP是中国的接近100倍,2019年日本人均GDP也是中国的4倍;文化上日本对中国幼儿输出日漫,很多中国80-90后都是看着日漫长大的,中国教科书也大力赞扬日本,历史书唯独提日本遣唐使,忽视韩越在历史上与中国的文化交往,地理书赞扬日本经济奇迹,语文书也插入了很多日本作者的文章;而历史上,日本以强大的军力侵略了中国,差点让中国灭国,日军所过之处,遍布着白骨累累的万人坑,遍布着中国人的血泪,骨头强的会恨,骨头软的会始终有种“被进入心理”,事实上生活中也是,就像一个患病的女人,她不会感恩于对她好的丑八怪,相反非常提防丑八怪接近她,觉得丑八怪图谋不轨,但会对强j她并对她天天施加暴力的帅哥抱有一种很复杂的心理,表面上痛斥强j行为,但看到了就会别别扭扭的说:“如果你不打我,我就嫁给你啊?给你做饭,伺候你,好不好嘛。”

这些东西越南都没有,韩国有文化和经济上的优势,历史上韩国一直是弱者,三姓家奴的印记不能在韩国身上抹除,所以我国人对韩国也有很强的排斥心理,越南在历史上一直以弱者、被进入者的角色出现,再加上南海问题闹得很凶,中国人自然提到越南就是恶心,就是反感,因为先入为主有了反感,那么自然就要极力的撇清关系。

反感在前,你说再专业的问题,人家大不了也就:“你是越南人吗?替越南人说话。”来攻击你。

这个世界是讲实力的,没实力没人看得起你。

有了实力,那些x就会跑过来流着哈喇子跪舔你。

细数一下安倍做过的好事。

1.在上海对面部署宙斯盾,覆盖大半个中国。

2.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不承认日本侵华。

3.会见蔡英文等台独分子。

4.撮合印度、越南、新加坡等国,联合起来组建中国包围圈,力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5.直到几个月前,中国颁布了国安法,日本也是亚洲唯一一个反对国,弱小如韩国、关系紧张如印度都没有表示反对,只有日本表示反对,值得一提越南表示支持。

钓鱼岛和中国东海问题,以及涉疆涉藏就更不用说了。

这5项单拎出一项,都是直取中国致命点。

可是网友呢?

安倍宣布下台,微博下面的评论画风是这样的。

“这是亲华的领导人。”

“安倍任内对中国其实不错。”

“自贸区没有了,亲华领导人没有好下场。”

“感谢安倍为中日友好所做的贡献。”

“安倍反华都是意思意思的,应付美国而已,我们都知道你不是真心的。”

“安倍刚开始亲华的!迫于美国压力才反华,我们都知道!”

看到没有?

这就是自我脑补。

日本对中国文化、经济、历史所形成的三重影响,让日本坏事做绝也没关系,只要稍微勾搭一下中国,中国网友们就认为日本亲华,跑过去找什么“中日文化一体”“大东亚共荣的认同感。

日本开放中国人旅游是因为日本人喜欢中国?不是因为日本人觉得中国人傻钱多?

日本投票90%认为中国是敌国是因为数据是假的?我上次就跟一个人辩,他就是不相信,终于找到一个只有40%讨厌中国的投票,他才舒了一口气,放佛只有40%的日本人讨厌中国,就是对中国多大的恩赐一样。

日本人给中国捐口罩太爱中国了?事实最后证明都是华人社团捐的,日本人捐的量,还赶不上缅甸佤邦,缅甸这个只有60万人口的山区华人政权,在今年2月1日中国最困难的时期给中国捐了60万个口罩,请问有谁人知道?

倒是日本给中国捐了几万个口罩,被不少国人感动的涕泗横流,结果就是几万个口罩还都是假的。

所以为什么部分国人不能承认越南跟中国文化相似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越南穷、落后,就算面对冰冷冷的数据,因为基于嫌贫爱富的心理,也要极力撇清关系。

就像也有部分国人硬要抱日本大腿一样。

从古代中国的角度看,日本其实一直都没有纳入过中华文化圈,称日本是东夷,是倭奴,中国古代所看的文化一体,看的是精神其次是文化,匈奴、西夏也曾使用过汉字,然而这几个政权在中国人的史观里都是北胡、西戎。

其实今天看日本人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与中国也大相径庭,中国人去日本很难融入日本的社会圈子,在韩国可以半融入,在越南根据一些反馈,却基本都能很快速融入,相同收入水平的一群人,相比日本人,中国人与韩国和越南人相处的隔阂感也最低,相信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可能感触最深。

然而到了近代,因为日本发达了,日本突然就脱离了东夷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了儒家正统,成了汉唐继承者。

中国古代承袭汉唐衣冠的两个小兄弟,一个朝鲜一个越南,反而成了蛮夷。

我没有吹捧越南的意思。

但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学会平视,而非俯视和仰视,

所谓东亚这个地理概念,现在有多少人主动跑去用文化概念将它绑定在一块?

99%的中国传统,用东亚这个词汇,摇身一变从“中国传统”变成“东亚传统”,中国人完全没有这个认知傻乎乎的叫着,以跟日韩绑定在一起为荣,越南一看:“那我也掺一脚?”中国:“滚一边去,这是东亚习俗!我们中日~~~那个韩共有的文化,跟你没关系,你用的话要指明这是东亚文化,不然你就是抄袭!”

在面对日韩越三国采取的不同态度上,我看到了近代百年河殇下的自卑。

user avatar

在越南,普遍觉得「东南亚人」这个概念是一种轻蔑和贬低,这源于东南亚诸国在近代以来遭受列强压迫,对自己「东南亚」的身份认同出现了问题。

简单来说......嫌贫爱富。东南亚各国的发展程度:新加坡很好,文莱、马来西亚不错,泰国只是尚可,再往后就明显不行了,而越南也算是比较靠后的。



越南的官方宣传强调民族主义,但是由于与欧美国家巨大的经济差距,在西方的舆论攻势下这种自信很难建立起来。

面对强大的白人,越南民间需要一种肤色相近的共同感,而白人圈以外全球最发达繁荣的毫无疑问——日本、韩国。

为了证明自身的“优越性”,就要千方百计与其他的东南亚邻居摆脱关系,体现本民族与韩日这种东亚国家的相似点。不过在血缘上,越南和柬埔寨才是兄弟



越南一直强调他们尊重家庭和权威,社会需要道德秩序,即“情义”(tình nghĩa),表示一个人应对家庭和社会肩负责任。

相应的,目前越南共产党也毫不避讳的阐述胡志明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相似性。

如果印度尼西亚成为经济大国,越南恐怕也会立刻去“证明”自身与印尼的联系紧密,并且高呼「东南亚主义」。

所以这只是因为慕强,毫无疑问东亚的平均发展水平高于东南亚



穷国总认为富国的某些地方需要学习:

欧美国家都用字母,所以用字母文字作为书面语言就能让国家强大。

东亚国家都用筷子,所以用筷子就决定了到底能不能有更好的发展。

越南当前就处在这种逻辑陷阱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身份认同的复杂性。虽然从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联系来看,越南无疑是东南亚的一部分,但一些越南人之所以会觉得与“东南亚人”这个标签有距离感,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叠加,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细腻的、带有情感色彩的,并非简单的地理划分可以涵盖。首先,历史的深度与独特性是造成这种感觉的一.............
  • 回答
    特朗普政府若在当选后调整对华政策,特别是对“一个中国”原则提出质疑并实质性加强与台湾的联系,这无疑将触动中国最敏感的神经。北京在此背景下必然会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这些措施将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旨在传递强硬信号,同时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并最大限度地削弱美国新政策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损害。一、外交与国.............
  • 回答
    水果的甜度变化,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生活化观察。你有没有发现,刚摘下来的草莓有时候会有点酸涩,但放几天后味道就醇厚甘甜了?反过来,有些桃子刚买来软糯香甜,但放久了反而没那么好吃了。这背后,其实是水果内部一系列化学反应在作祟,主要跟它们成熟度和呼吸作用有关。为什么有些水果越放越甜?这主要发生在那些后熟型.............
  • 回答
    这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包括我自己也经历过。咱们聊聊为啥有些“老炮儿”程序员,随着经验值飙升,反而显得对新玩意儿有点“佛系”甚至“抗拒”了。这事儿说白了,不是他们不想学,而是他们被“毒打”得太狠了,大脑自带的“风险评估系统”升级了。首先,得承认,新技术的诱惑力确实大。刚入行的时候.............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琢磨着,咱们之所以觉得“职位越高的人越不排斥上班,甚至有些领导是加班控”,可能跟很多因素搅在一起了,不是单单一个“爱上班”就能概括的。首先,得说说这“不排斥上班”和“加班控”背后的动力。对于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上班可能更多是责任、是生活所迫,是积累经验和晋升的跳板。但一旦爬到.............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而且在咱们国家,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太普遍了。说实话,这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体验和价值判断在作祟,而且两种声音都有其道理,只是站在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风景也就不同了。咱们先说说那些“推崇甚至神化”北上广深的人,他们通常是身处其中,或者曾经在那里打拼过,然后.............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体育文化中一个挺有意思,也挺现实的现象。你提到“男足输给越南,女足赢了日本”,这几个比赛结果本身就非常有代表性,能很好地说明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讨论。首先,咱们得明白,足球,尤其是男足,在中国乃至全球,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它承载了太多的东西:民族情感、历史情结、商业运作,以及无数个“.............
  • 回答
    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我军在战场上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成功拔除了越南在我方边境地区的侵扰据点,并迫使越南改变其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然而,战后我军并未选择乘胜追击,一举占领越南全境或灭亡越南,这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并非单纯的实力问题。首先,要明确当时我军是否“有实力”灭亡越南。从军事实力.............
  • 回答
    关于江歌妈妈(江秋莲女士)的公众形象转变,确实存在一个复杂的过程,许多网友从最初的支持和同情,逐渐转向了批评和不理解。这种转变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一、 对“真相”的持续追寻与信息迭代 最初的同情与正义感: 江歌案发生后,江歌妈妈为了女儿伸张正.............
  • 回答
    近年来,我确实观察到,很多我认识的动漫爱好者,特别是年轻一代,不再像过去那样乐于将自己称为“二次元”了。这背后,我觉得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心态也在变化。最直接的原因,可能还是“二次元”这个词本身被“污名化”了,或者说,它承载了太多外界的刻板印象。你想想,过去很.............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令人担忧的,也可能是不少家长和老师心里犯嘀咕的事。感觉身边确实会遇到一些初高中女生,在对待自己身体上,似乎不如我们小时候那么“慎重”了。这可不是一概而论,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的。首先,我觉得得从她们成长的环境说起。现在的小孩,接触的信息量太大了。网络上、电视剧里,.............
  • 回答
    当代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逛市场和下厨做饭,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背后原因也挺复杂的,不全是懒,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无奈吧。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逛市场和下厨做饭?1. 时间成本与精力投入: 逛市场是体力活,更是时间活。 以前大家住在社区里,菜市场就在楼下,走几步就到了。现在.............
  • 回答
    减肥成功后,人确实会变得更自信,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对于那些明知自己胖,却依然选择放任自流甚至越来越胖的人来说,原因也同样复杂,绝非简单的“懒”就能概括。减肥后自信心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让我们来聊聊减肥成功后自信心为何会悄悄爬升。 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奖励”: 当你付出了努力,比如坚持运动、.............
  • 回答
    我身边的好些姑娘,一旦脱单的洪流稍缓,她们的世界似乎就开始出现一种微妙的变化。一开始,也许还会偶尔刷刷朋友圈,看看别人秀恩爱,心里泛起一丝丝涟漪。但时间一长,这份涟漪就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坚定而独立的姿态。她们好像突然发现,没有男朋友的日子,其实也挺不错的,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舒坦了。这其中.............
  • 回答
    “躺平”“佛系”这些词汇这两年没少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它们代表着一部分年轻人在面对就业、生活压力时,选择了一种更为消极或者说是“低欲望”的态度。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社会变迁、经济压力、教育观念、文化影响等多种力量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现象。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那么拼”的生活方式,甚.............
  • 回答
    这种说法背后,隐藏着一些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和性别刻板印象,而且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可以说它既不完全正确,又反映了一些现实中存在的偏见。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男孩子越努力越有价值”:这背后是什么在支撑?这句听起来很积极,很大程度上源于传统的社会分工和男性角色定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普遍认为男性的主.............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相当实在,也很尖锐。的确,烟盒上赫然写着“吸烟有害健康”,禁烟令也越来越密集,但烟草公司照样生产销售,这中间似乎存在一个巨大的悖论。为什么不直接“一刀切”禁产禁售,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呢?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可不是一句“为了健康”就能简单概括的。1. 巨大的经济利益与税收贡献这是最核心、.............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真好,让我想起了我成长过程中一些微妙的心境变化。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东西我现在是越来越喜欢,那绝对是“独处”这件事了。回想我年轻的时候,尤其是在学生时代,我特别害怕孤独。总觉得一个人待着就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好像被孤立了,没有人陪伴就显得我这个人不招人喜欢一样。那时候,社交是我的头等大.............
  • 回答
    二十岁,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困惑的年纪。你说“人类非要把世界创造的越来越困难呢?”,这句话背后藏着一股深深的无奈和不解,我太理解了。这问题也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总觉得我们好像一直在给自己挖坑,然后又拼命往里跳。你想到的“越来越困难”,我猜想,可能是因为你看到了太多不如意的事情吧。想想看,我们曾经可能.............
  • 回答
    我知道你对足球比赛结果看得比较开,觉得输赢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国足这次输给越南,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甚至让很多不看球的人都感到难以接受,背后有很多层面的原因,远不止是一场比赛的胜负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从国足的过往表现说起。中国国家足球队,简称“国足”,在中国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