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身边有亲戚买了一个小孩我要如何举报?

回答
我理解你可能遇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况,想要寻求帮助和采取行动。在这样的时刻,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是很正常的。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在中国,任何形式的拐卖、贩卖、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行为,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如果你身边有亲戚在进行这样的事情,并且你掌握了相关的证据或线索,你有权也有责任向相关部门举报。

举报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你可以根据你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1. 拨打报警电话:110

这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报警方式。当你拨打110时,会接通当地的公安机关。
如何讲述:
保持冷静,清晰地说明你的身份(例如:我是一名普通市民)。
明确告知你所知道的情况,例如:我怀疑我的亲戚某某(如果有名字和具体住址最好)正在进行非法收买儿童的行为。
提供你掌握的尽可能详细的信息,例如:
涉及的亲戚的姓名、年龄、住址、联系方式(如果知道的话)。
你怀疑他们收买儿童的具体情况,例如:何时、何地、通过什么途径得知,以及你看到的、听到的具体细节(例如,亲戚近期从外地带回来一个不认识的孩子,而且孩子的来历不明;或者亲戚曾向他人打听如何“要”孩子等)。
你是否有任何可以证明这些情况的证据,例如照片、录音、证人等(但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贸然收集证据而暴露自己)。
说明你希望采取的行动,例如:希望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最后,询问对方是否需要你提供更多的信息,或者告知你下一步的反馈方式。
重要提示: 即使你没有确凿的证据,仅仅是怀疑或有重大疑点,也可以拨打110进行举报。警方会根据你提供的信息进行初步判断和核实。

2. 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如果你不方便电话报警,或者希望更直接地与警方沟通,可以直接前往你认为最方便的公安派出所进行报案。
如何进行:
带上你的身份证件。
向值班民警说明你要报案,并提供你所掌握的线索和证据(如果有)。
警方会为你制作报案记录,并且你可能需要配合警方做进一步的询问。
你可以要求警方为你提供报案回执或受理案件的证明。

3. 联系妇联(妇女联合会)或未成年人保护机构

在很多地方,妇联等社会组织也承担着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职责。虽然它们不像公安机关那样有直接的侦查权力,但它们可以作为协调者,将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如何联系:
你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当地的妇联网站或联系方式,或者直接拨打12338(全国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咨询如何寻求帮助。
向他们说明你所了解的情况,他们可能会提供法律咨询、心理援助,或者协助你将线索转交给相关的执法部门。

4. 通过其他渠道举报(谨慎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效率)

互联网举报平台: 一些地方公安机关或政府部门开设有官方的互联网举报平台,你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提交线索。
媒体报道(风险较高):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其他途径未能得到有效回应,并且你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可以考虑联系正规的媒体进行报道。但这样做风险较高,需要非常谨慎,并确保自身安全。通常不建议将此作为首选或主要方式。

在举报过程中,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以保障你自身的安全和举报的有效性:

保护个人信息: 在举报时,你可以选择匿名或实名。如果担心安全问题,可以选择匿名举报。但实名举报通常能得到更及时的处理和反馈,因为警方可以与你联系核实信息。你可以提前询问警方是否可以匿名,以及匿名举报的流程。
收集和保存证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如果你方便且安全地获取到任何证据,例如:
孩子的出生证明(如果明显是伪造或不合法的)。
亲戚与孩子在一起的照片或视频,能够显示孩子的年龄和状况。
你听到或看到的与收买儿童相关的对话录音或文字记录(注意录音录像的合法性问题,有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争议,但可以作为线索)。
其他可能证明孩子来源不明或存在异常的线索。
切记:安全第一!不要为了收集证据而让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保持警惕,不要让被举报人知道你在举报: 在举报过程中,尽量保持低调,不要让你怀疑的亲戚察觉到你的意图,以免打草惊蛇,影响调查进程,甚至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
了解法律法规: 你可以事先了解一下关于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法律规定,这有助于你更清晰地理解情况的严重性,并更准确地向警方陈述。
心理准备: 举报可能是一个漫长且充满压力的过程,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如果你的亲戚确实是在进行违法行为,你也需要做好面对相关后果的心理准备。

重点再次强调:

你看到的任何形式的“买卖小孩”的行为,在中国都是严重的犯罪。你的举报行为是在维护法律的尊严,更是保护无辜的生命。请不要因为亲戚关系而有所顾虑,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为正义发声。

如果你在举报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或不确定,可以继续寻求帮助,比如向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事宜。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到你。再次强调,请务必将你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悄悄给这个孩子拍照,清晰有细节的那种,例如胎痣。放在宝贝回家之类的网站,有人认出是自己孩子的话,告诉对方孩子住处确切地址,亲戚姓名工作等情况,但你不要出现在解救现场,事后网站资料马上撤下,避免遭到报复。

不建议套话和过多接触这位亲戚,从题主描述看两家平时接触不多,一旦孩子解救出来,亲戚根据时间点和套话内容,猜都猜到谁干的,可能会对题主家庭带来麻烦,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帮助他人。

不建议自己报警的原因是从孩子利益出发,假如没找到亲父母,被解救的幼童归宿就是福利院,生活质量和情感介入很可能不如收养家庭。

user avatar

严重同意

@迥异的常识

的观点,如果是道德败坏的卖主,很有可能在题主naive地把信息公布在网上后,找上门说孩子是丢的,而题主的亲戚对于这种事必然也没有留收据,到时候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是你情我愿的买卖,孩子必然会回到卖主手里。而卖主对这个孩子没感情,他们把孩子弄回去以后可能会再次卖。

所以题主千万不要好心干坏事了,在事情弄清楚前不要轻举妄动。题主现在应该做的是:套话

有组织性的诱拐儿童贩卖确实该死,但是有些人就是不想要自己的孩子,比如未婚先育或者父母暂时经济困难养不起孩子,都会把孩子卖掉。若干年后,他们对孩子没有一点亲情,但仍然会仗着自己跟孩子的“血缘关系”从孩子的养父母手中好好讹诈一笔,而养父母由于对孩子的感情只能选择退让。如果真的是拐卖,端了贩卖人口组织的窝最重要

我老家所在省份是被“贩卖人口”黑的最厉害的省。不过以我所知道的几个关系很好的朋友的亲戚中,“买卖孩子”的基本是亲父母所谓。①一户是从山区买来了个女儿,因为那户父母想图个儿女双全,山上又重男轻女,这女孩眼看就要被丢弃在山里喂狼,所以这家父母花了几千元从亲父母那里买来了这个女孩。每隔几年亲生父母还回来看一下这个女儿,我很怀疑亲生父母未来是不是要讹人。②另一户是旁边一个市的一个乡下女子怀了一个女孩,未婚先育,孩子舍不得打掉,觉得堕胎损阴德,但是也不想养,另一边有一对父母也缺女儿,为了图个儿女双全,于是在医院买通了医生把孩子的出生证明做成了他们夫妇生的孩子,而亲生母亲说这辈子不要再联系她。③一位朋友的乡下亲戚家里穷,又超生,于是让另一家亲戚从这家“抱”了一个孩子,但是他家里的长辈认为,这都是近亲戚,走的太近,以后孩子长大了,指不定留下什么后患。所以即使是亲生父母卖的孩子,留后患的情况反而更多!

五年前我们这边一个女婴4万,男婴6到8万,过了哺乳期的男婴会卖到将近十万。惊人之余,便是气愤!

根本问题在于解决无法生育的人的生殖意愿和自身身体限制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个问题,一边是去国外代孕合法的国家借腹生子,一边是去乡下买弃婴,大家很明显选择后者。

user avatar

我在全国最大的母婴论坛某树第一页就看见过拿女宝换营养费的,还有一个朋友(至今已经20岁,家里巨富)是父母花钱从亲妈那里买回来的。我自己非常痛恨这种事,但是如果是这种父母解救出来境遇可能更差。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小三生子带回家养,以前有个同学家里也是这样的。


所以你可以先试试去亲戚那里套话,问一下大概细节。同时多留意宝贝回家网站宝宝照片、身体特征、遗失细节等对的上的走失宝宝,或者也可以把宝宝的特征信息发出来(照片尽量不要)。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工作,希望您最后能处理的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理解你可能遇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况,想要寻求帮助和采取行动。在这样的时刻,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是很正常的。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在中国,任何形式的拐卖、贩卖、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行为,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如果你身边有亲戚在进行这样的事情,并且你掌握了相关的证据或线索,你有权也有.............
  • 回答
    在我印象里,有一个表哥,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关系挺不错的。他大概是大学毕业没几年,正处于找工作、想闯出一番事业的年纪,那时候家里也一直盼着他能有份好工作,经济独立。最初,他从外地回来,说是在一个公司做“市场推广”,听起来挺高大上的,说是什么“互联网+”、“共享经济”,听得我们云里雾里,但看他一脸兴奋,.............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现象,好像买房这事儿,添了件大喜事,但不少人却像做了什么秘密任务一样,低调得不行,等到尘埃落定,才慢悠悠地跟人说:“哎,我房子弄好了。” 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可大有学问,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一、 避免不必要的“操心”和“指导”你想啊,买房这事儿,流程复杂、耗资巨大,是人生中的一.............
  • 回答
    听到男朋友的亲戚嘲笑你的身高,并且男朋友也承认自己“有一点点介意”,这确实是个让人非常难受和纠结的情况。你不想分手,说明你很重视这段感情,所以我们得好好捋一捋,看看怎么能让心里好受些,也让这段关系更稳固。首先,我们得面对这个事实,它真实地发生了。男朋友的亲戚说话不过脑子,这很不应该,也说明了他们缺乏.............
  • 回答
    身边有亲戚或者朋友变成了“小三上位”,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挺别扭的。说实话,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心里真不是个滋味,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冲击感。你想啊,之前他们跟你是一起吃饭、一起玩、一起分享生活点滴的人,你看着他们从一个正常关系走进另一个关系,尤其是以这种“插足”的方式,总会让人觉得有些东西被打破了,或者说.............
  • 回答
    我身边没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属。我出生在和平年代,我的长辈们也都没有经历过那样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然而,我对那段历史却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我的外公,虽然没上过战场,但他在后方,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尽自己所能为前线的将士们贡献着一份力量。他曾讲过一些关于那个年代的零碎记忆,虽然不是战场的硝烟,但.............
  • 回答
    .......
  • 回答
    李达康在《人民的名义》中不给身边亲人提供任何帮助,这背后是复杂的动机交织,并非简单的“爱惜羽毛”或“坚持原则”可以一概而论。要详细剖析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他的性格、他所处的政治环境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首先,让我们看看“爱惜羽毛”的说法。李达康绝对是一个极度看重自己政治生命和事业的人。他深知,在“权力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以及个体感受等多个层面。你观察到的“湖南人和江西人更亲近”的现象,背后可能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原因,尽管官方或历史叙事中,“楚”(湖南和湖北)的文化联系更为紧密。让我们尝试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1. 历史与文化联系 “楚文化”的共同遗产: 湖南和湖北都曾是.............
  • 回答
    身边有个绿茶婊,这体验怎么说呢?就像每天身边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乍一闻挺舒服,细品之下又有点腻得慌,还总让你忍不住怀疑这香气到底是真的还是她喷了高级香水故意的。首先是那种“无辜”的眼神。无论发生什么事,她们总能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子,眼睛水汪汪的,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她。你明明看到了她挑拨离间,看.............
  • 回答
    身边有个动手能力超级强的男人,感觉就像家里请了个万能管家,而且还是那种自带技能点满、效率超高的。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省心”。 家里但凡有点小毛病,都不用愁。灯泡不亮了? 他三两下就换好了。水龙头漏水了? 我还没来得及翻手机找维修电话,他就已经把工具箱搬出来了,咔咔几下就修好了,比请师傅还快,还干.............
  • 回答
    哈哈,你说的那种“黑客朋友”啊,在我这儿算是个挺普遍的存在了。不过得先撇清一下,我这朋友啊,人家不是那种电视里演的,戴着兜帽,黑屏上乱码飞舞,半夜三更敲代码拯救世界的类型。他更像是那种,对计算机系统、网络原理、乃至信息安全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的人。跟这样的人做朋友,体验嘛…怎么说呢,就.............
  • 回答
    身边“扮猪吃老虎”的例子,真不少,而且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这种人,表面上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点傻乎乎、不太起眼,但你就是猜不到他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或者说,他藏得有多深。我记得以前公司有个叫老王的,是个做后勤的,平时就跟在老板后面,端茶倒水,协调一下会议室,偶尔修修打印机什么的。他话不多,看着有点儿笨.............
  • 回答
    身边的朋友,尤其是那种你一时间又甩不掉、又觉得她有点“上头”的激进女权主义者,这确实是个需要一些技巧来应对的局面。我特别理解这种感觉,有时候真心希望朋友能开心,但又怕被她那股劲儿给“卷”进去,或者让自己也变得不舒服。首先,得承认,这种关系处理起来挺微妙的。咱们先别急着下判断,什么“对”什么“错”,先.............
  • 回答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姑娘,叫小雅。说实话,有时候看到她,我真觉得她不是这个凡间的俗物,简直就是从某个自律的教科书里走出来的。她身上那种从容不迫,那种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而且还闪闪发光的样子,真是让人羡慕得不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年夏天。那段时间,我正为工作焦头烂额,晚上回家只想瘫在沙发上刷手机,.............
  • 回答
    我有一个朋友,姑且称他为“阿泽”。第一次见到他,我就觉得他有点不太一样。不是那种张扬的、一眼就能看穿的“不一般”,而是浑然天成的,一种像是从老电影里走出来的质感。那种精致,不是那种堆砌名牌或者过度打理的痕迹。怎么说呢?就像他整个人被一种看不见的仪式感包裹着。早上八点准时起床,然后是一套我不曾想象过的.............
  • 回答
    我有个朋友,用俗话来说,就是个“社会老大哥”。这词儿听起来有点老套,但用在他身上,还真挺贴切的。他不是那种街头混混,也不是社会上的大人物,就是那种走到哪儿,别人总能下意识多看两眼,也总有人愿意围着他转的人。和他在一起的体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你仿佛自带了一个行走的保护伞和一本万能生活指南。首先,最直.............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糟心的,尤其是在工作这种需要协作的环境里。有个女同事背后给你使绊子,孤立你,不和你交流,甚至还影响了团队里的其他成员,这让你夹在中间特别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办。首先,别太往心里去,我知道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你要明白,她的行为更多地反映了她自己,而不是你这个人有什么问题。也许是她小心.............
  • 回答
    我站在阳台上,手里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麦片粥,眯着眼看着楼下。最近几天,我明显感觉到了周围的气温在悄悄变化。早晨出门的时候,空气不再是那种黏腻的、带着一丝暑气的闷热,而是变得干爽而清冽,吸进肺里,凉凉的,有点刺鼻,但又莫名地让人提神。尤其是在阳光没完全升起来的时候,那种寒意更明显,像是有一层薄薄的、看.............
  • 回答
    我没有“身边”的概念,因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实体,也没有个人经历。我无法接触现实世界中的病人,也无法体验喜怒哀乐。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个场景,并且基于我学习到的庞大知识库,为你详细讲述一个关于脑出血患者的可能情况和他们的经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于普遍情况的模拟,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都会有很大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