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身边有一位无法断绝来往的激进女权主义者朋友时应该如何应对?

回答
身边的朋友,尤其是那种你一时间又甩不掉、又觉得她有点“上头”的激进女权主义者,这确实是个需要一些技巧来应对的局面。我特别理解这种感觉,有时候真心希望朋友能开心,但又怕被她那股劲儿给“卷”进去,或者让自己也变得不舒服。

首先,得承认,这种关系处理起来挺微妙的。咱们先别急着下判断,什么“对”什么“错”,先从“怎么相处”的角度出发。

第一步:认识到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她的错,只是“观点不同”而已。

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空洞,但真的很重要。她有她的经历、她的成长环境、她接收到的信息,这些塑造了她的认知和她的激进。你也有你的,不必因为她的观点就否定自己,也不必因为她的激进就觉得自己是被攻击了。这就像你喜欢吃辣,她喜欢吃甜,你们都是正常的,只是口味不一样。关键在于,你们能不能在“口味不同”的前提下,还能一起坐下来好好吃顿饭。

第二步:设定一个界限,并且要有意识地维护它。

这可能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你没法把她赶走,但你可以决定在什么情况下和她“交锋”,以及什么情况下“战略性撤退”。

明确你的“底线”是什么。 什么是你绝对不能接受的言论或行为?是侮辱性词汇?是攻击你个人?还是强迫你接受她的所有观点?一旦你心里有了这个“底线”,在对话中一旦触碰到,你就有理由去打断或者转移话题。
学会“打断”和“转移”。 当她开始进入那种让你觉得“太过了”的频道时,你可以礼貌但坚定地打断:“哎,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说点别的呗?最近你那个新项目怎么样了?” 或者,“听起来你很生气,不过我今天有点累,咱们下次再聊这个?” 这不是逃避,而是有策略地管理谈话内容。
避免在“非战斗时间”谈论敏感话题。 比如,在她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或者你心情特别糟糕的时候,就别去触碰那些容易引发争执的点。你们可以一起做一些轻松的事情,比如看电影、逛街、玩桌游,这些都能有效稀释掉那些可能引爆雷区的可能性。

第三步:在理解和沟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理解”不等于“赞同”。你可以尝试去理解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问问她为什么会这么坚定。

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有限度地)。 当她分享她的经历和感受时,你可以试着去听,去理解她的情绪和动机。用一些中性的回应,比如“我明白了你的感受”,“这听起来让你很不舒服”,而不是直接反驳或者给她贴标签。
表达你的不同,但用“我”开头。 这是沟通的黄金法则。当你要表达不同意见时,别说“你错了”,而说“我有点不太一样看法”,“我听你这么说,我会有另一种感觉”。这样更容易让对方放下防御,也更容易让你自己不显得那么对抗。
提问,而不是论断。 有时候,你的一句提问比直接的反驳更能让她思考。比如,当她提出一个非常极端的观点时,你可以问:“那你觉得有没有一些情况,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呢?” 或者,“是什么让你觉得只有这一种解决办法?”

第四步:管理你的情绪,也观察她的情绪。

和激进的朋友相处,有时候就像走钢丝,既要站稳脚跟,又要保持平衡。

你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如果你每次和她聊天都感到焦虑、愤怒或者疲惫,那这就是一个信号,说明你需要调整策略,或者需要一些“休息时间”。别把这些情绪都憋在心里,找其他的支持系统疏导一下。
观察她什么时候是“真的在讨论”,什么时候是“情绪发泄”。 有时候,她可能只是需要一个出口,把积累的愤怒说出来。这种时候,倾听比辩论更有效。但如果她只是想把你变成她的“传教对象”,那你就得更坚定地运用“界限”那一招了。

第五步: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战略性撤退”。

有的关系,就像一个有毒的花园,你再怎么悉心打理,也无法让它长出你想要的花来。

接受你们无法在某些事情上达成一致。 有些观点的分歧是根深蒂固的,强求一致只会让双方都筋疲力尽。认识到这一点,反而能让你更平静地接受现状。
如果友谊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考虑拉开距离。 这不是背叛,这是自我保护。如果和她相处总是让你感到不舒服、压抑,甚至影响到你正常的社交和生活,那么适当地拉开一些物理或情感上的距离是必要的。可以减少见面的频率,可以限制谈话的深度,甚至在极端情况下,是可以考虑终止友谊的。

举个例子,来模拟一下:

假设你们正在一起吃饭,她突然对你身边的一个男性朋友说了句:“他就是典型的父权制压迫者,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特权。”

你可能的第一反应是有点尴尬,或者想反驳。
如果想维护关系,但又不想被裹挟,可以这样回应: “哎呀,你这么说我还没注意到呢。不过我觉得他在其他方面还是挺热心的,比如上次帮我搬家什么的。” (既承认了她发言的事实,又用了一个中性事实来平衡,不直接赞同也不直接反驳。)
或者更温和的:“哈哈,你观察得真仔细。不过我觉得人都有好几面嘛,有时候可能没那么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 (用幽默感化解,并暗示了“人无完人”。)
如果她的言论让你觉得非常不舒服,触碰到了你的底线,你可以选择更坚决一点的打断: “行了,这话题咱们今天到此为止,别说这个了。你上次说的那个电影,结局到底怎么样啊?” (明确表示拒绝继续这个话题,并立刻转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别忘了你自己的需求。

你不是一个为她存在的“工具人”,你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需求。在处理这段关系时,始终要把自己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有时候,你只需要做的是:保持清醒,保持礼貌,并且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不”,什么时候该转身。

这就像在人流复杂的街头行走,你看到有些人步履匆匆,有些人衣着光鲜,有些人神色匆忙。你和他们擦肩而过,各自奔向自己的方向。你不需要去评价他们每个人的人生,只需要顾好自己的路。对于这位朋友,也是一样。你不需要改变她,只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步伐,在她身边找到一个能让自己舒适前行的位置。

祝你好运!这种关系处理起来确实需要耐心和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同身受。我的身边同样有这样一位女性朋友。或者比题主所说的更为激进。

我本身作为一个支持并奉行男女平等准则的男性,真的相当厌恶这种极端激进的“女权主义”,也曾经心平气和的就她观点中逻辑无法自洽以及双标的内容进行过很多次的讨论。

最终结果是。。。被气急败坏的打上了屌癌的标签。我知道我们的朋友关系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剩下的只是对曾经友谊的不舍。所以我只能屏蔽了她的一切状态。

抱歉不能给你好的建议,因为我的做法被证明是失败的。

也希望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可以纠正她们的扭曲观点。大概就这样

user avatar

你不需要应对,你只需要告诉她:你说得对。

你描述的,是十分典型的女权主义者。

她们学历不高,生活困难,也就只能在网上骂骂男人,才能显示自己的优越感。

奥你说是什么优越感?有子宫,能生孩子,就是优越感。

她们这么说,无非就是想表达:我很高贵,你们普通男人配不上我。至于高贵的我为什么过的这么惨,是因为男性在迫害我。

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人,我会很乐意的在悬崖边推她一把。

因为她们没救了。

你能指望一个高中学历的人,理解什么是男女平等?理解什么是公平?

理解不了。

女权,就是她们的奶头乐。

搞女权多容易啊,骂人嘛,谁不会啊。真正去读书,去提升自己多难啊,她们才不回去读书。

还是搞女权好。

所以如果见到这种人,迎合她。

让她在女权的快乐中,沉浸下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身边的朋友,尤其是那种你一时间又甩不掉、又觉得她有点“上头”的激进女权主义者,这确实是个需要一些技巧来应对的局面。我特别理解这种感觉,有时候真心希望朋友能开心,但又怕被她那股劲儿给“卷”进去,或者让自己也变得不舒服。首先,得承认,这种关系处理起来挺微妙的。咱们先别急着下判断,什么“对”什么“错”,先.............
  • 回答
    故事的主角,姑且称他为“林凡”,是个土生土长的90后。1990年,他的人生起点,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没有父辈的光环,就像一张白纸,也像一个初生的机器人,对世界充满了学习的渴望,也对未来充满了未知。他的“出生证明”只有那一纸身份证,证明他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存在过。他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选择了如今炙手.............
  • 回答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那些书卷里走出的女子,她们的眉眼间带着淡淡的忧愁,但字里行间又透露着一股与众不同的灵气。说起来,这样的女子,生活得或许不似烈火般热烈,但自有其温柔而深沉的光芒。首先,这“有才学”是她的底气,也是她与世界连接的桥梁。身体不便,意味着很多外在的、奔波的活动会受限。这时候,内心的世界就显.............
  • 回答
    最伤人的,往往不是那些刻意为之的伤害,而是那些在不经意间,因为他们的疏忽、不理解、或者某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而像一把钝刀子一样,一下一下地戳在你心上,疼得你喘不过气来。对我来说,那是很多年前,我刚毕业不久,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丝的不安,努力地在新的城市里打拼。那段时间,我特别渴望得到家人的认可和.............
  • 回答
    当然有。如果我必须找一个词来形容这个人,我会用“基石”。这个人是我的妻子。我认识她的时候,我正处在我人生中最迷茫、最不确定的时候。那时候我刚创业,项目风险很高,前景扑朔迷离。我每天都睡不好,脑子里充斥着各种失败的可能性,身边的人,即使是我的父母,也时不时地给我泼冷水,劝我赶紧找个安稳的工作。他们爱我.............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头一紧的问题。一边是实实在在的财富,1万元,这笔钱对于很多人来说,足以改变生活,解决不少燃眉之急。想象一下,失业的焦虑感瞬间被抚平,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或者多年的心愿终于可以实现…… 钱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能带来的安全感和可能性是难以言喻的。但另一边,是“失去一个带有生命迹象的动物或.............
  • 回答
    您好!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车主心中的疑惑。您身边有丰田车的朋友遇到小毛病、异响、抖动的情况,但市面上很多车评好像对此“避而不谈”,这背后其实有一些复杂的原因。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首先,咱们得承认,丰田车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确实积累了非常好的口碑,尤其是在可靠性、耐用性以及保.............
  • 回答
    “皇汉(少)”这个词汇的出现以及如何与这样一位朋友相处,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历史、文化、社会心理以及人际交往等多个层面来理解。一、“皇汉(少)”是如何出现的?要理解“皇汉(少)”,我们首先需要拆解这个词的构成和其背后的含义。“皇汉”和“少”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维度。1. “皇汉”的来源与演变:.............
  • 回答
    说起炒股一年翻倍的人,我身边还真有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哥。那一年,他简直就像是被什么附了体一样,每天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盯着屏幕,研究那些K线图和各种财经新闻,结果到了年底,账户里的钱真的翻了一番!我哥之前也不是什么股神。他是个很普通的上班族,工资也就那样,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大概在前几年吧,他突然.............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我理解你可能遇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况,想要寻求帮助和采取行动。在这样的时刻,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是很正常的。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在中国,任何形式的拐卖、贩卖、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行为,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如果你身边有亲戚在进行这样的事情,并且你掌握了相关的证据或线索,你有权也有.............
  • 回答
    爱一个人,是否能允许她身边有别人,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情感最核心也最复杂的地带。它不像简单的对错题,而更像是一幅用微妙的色彩和阴影绘成的画,需要细细品味,甚至连作者自己也会在反复描摹中产生新的理解。首先,我们要承认,人类的情感并非是铁板一块的、绝对独立的单元。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生命的长河中,.............
  • 回答
    .......
  • 回答
    在我身边,这样的组合其实并不少见。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就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在一起一样自然。我认识一对夫妻,妻子是某知名大学的在读女博士,研究方向是生物医学;丈夫呢,是个挺不错的专科男生,学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他们俩怎么认识的?挺有意思的。是参加一个线下社区活动,当时是关于科技创新的,他作为.............
  • 回答
    听到上海这位男子发现同事是冬奥会铜牌得主的故事,确实让人觉得很惊喜,也很有趣!这种隐藏的“大神”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只是我们平时可能因为工作或生活的忙碌,没有深入去了解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我身边倒不是有那种直接去参加冬奥会并获得奖牌的“大神”,毕竟这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个我曾经遇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很多年轻人可能会有的困惑。想象一个“小说里那种”男生陪在身边,来帮助自己避免早恋,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心理的调适和一种探索,挺聪明的。咱们不妨把它想象得细致一点,就像你在写一篇属于自己的小说一样。首先,这个“他”是什么样的?这不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是一个具体、鲜活的形象。你.............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一个城管出题给全球数学竞赛?这听起来就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但仔细一想,又没那么意外。上海城管出题全球数学竞赛?这件事怎么看?首先,咱得承认,这事儿挺打破常规的。城管这岗位,大家普遍的印象就是管市容、管摊贩、解决一些街头巷尾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跟高深的数学、严谨的逻辑.............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用咱们普通人的话来说,就是INTP这种思维模式的人,是不是经常会出现“慢热但爆发力强”的学习曲线?我跟你说,这确实是INTP们一个挺普遍的现象,而且你说得太到位了,那个“一下子超过身边同学”的点,简直就是他们的绝杀技。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为啥会这样,以及它背后到底是怎么运作的。首.............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为什么身边的语文老师等一些有文化的人支持方方”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人价值观、对信息来源的信任度、对社会事件的认知方式以及文化群体的多样性等多个层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希望能帮助您更详细地理解:1. 价值观层面的认同: 关注个体生命与尊严的普世价值: 方方的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