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要不要给男孩买游戏机?

回答
是否给男孩购买游戏机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孩子的成长、学习、身心健康以及家庭的各项开支。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一、 购买游戏机的好处与潜在益处:

娱乐与放松: 这是最直接的好处。游戏机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途径,尤其是在学业繁重、课外活动密集的情况下。
智力开发与技能培养:
策略与逻辑思维: 许多游戏,尤其是策略类、解谜类或角色扮演类游戏,需要玩家动脑筋规划、分析局势、解决问题,能有效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反应速度与手眼协调: 动作类、体育类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反应速度、协调性以及精细动作的控制能力。
记忆力与注意力: 记住游戏规则、角色技能、地图布局等,对孩子的记忆力有一定帮助。某些游戏也需要玩家保持高度集中,锻炼其注意力。
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 一些外文游戏,尤其是剧情丰富的 RPG 游戏,可以激发孩子学习外语的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叙事方式。
解决问题的能力: 遇到游戏中的难题,孩子会尝试各种方法去克服,这本身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
社交与团队合作:
多人在线游戏: 如果选择支持多人在线的游戏,孩子可以与朋友甚至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一起组队合作、竞技,这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线下聚会: 和朋友一起在家玩游戏机也是一种不错的社交方式,增进友谊。
激发兴趣与探索欲望: 游戏机的多样性可以满足孩子对不同题材、不同世界的探索欲望,发现新的兴趣爱好。
亲子互动: 如果父母也对游戏感兴趣,一起玩游戏机可以成为一种增进亲子关系、共享欢乐时光的方式。

二、 购买游戏机的潜在风险与弊端:

沉迷游戏: 这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过度沉迷游戏会导致:
学业下降: 挤占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率,甚至导致学业成绩下滑。
生活习惯紊乱: 熬夜玩游戏,作息不规律,影响身体健康(视力、颈椎、睡眠)。
社交隔离: 沉溺于虚拟世界,疏远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变得孤僻。
情绪问题: 游戏中的输赢、挫折可能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易怒。
身体健康影响:
视力下降: 长时间盯着屏幕,缺乏户外活动,容易导致近视。
颈椎与腰部问题: 久坐姿势不当容易引发颈椎和腰部疼痛。
肥胖: 久坐不动,可能导致运动量不足,增加肥胖的风险。
消费问题:
游戏本身的花费: 除了游戏机本身,购买游戏光盘或数字版游戏需要持续的开销。
游戏内购: 许多游戏包含游戏内购项目(如皮肤、道具、加速包等),如果孩子没有节制地进行消费,会给家庭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
配件花费: 手柄、耳机、充电器等配件也可能需要购买和更换。
接触不适宜内容: 如果管理不当,孩子可能会接触到暴力、色情或其他不适合其年龄段的内容。
价值观影响: 部分游戏可能宣扬暴力、竞争至上等价值观,对孩子的价值观形成产生潜在影响。

三、 决定购买前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1. 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成熟度:
年幼的孩子: 对于过于复杂或需要深度思考的游戏可能不适合,容易产生挫败感。更适合简单的益智类游戏。
青少年: 心智逐渐成熟,更能理解规则和后果,但自控力可能还在发展中。
重要提示: 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家长的引导和监督。

2. 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成绩:
如果孩子学习习惯良好,成绩稳定,且能合理安排学习和玩乐时间,那么适度游戏可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如果孩子已经学习吃力,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那么游戏机可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3. 家庭的经济状况:
游戏机及游戏的花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需要确保家庭有能力承担,且不会影响其他更重要的家庭开支。

4. 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时间投入:
您是否愿意花时间了解孩子玩的游戏是什么类型?
您是否愿意与孩子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和时间表?
您是否能够持续地进行监督和引导?
重要提示: 如果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购买游戏机可能会带来更多问题。

5. 孩子是否有强烈意愿和明确的理由:
了解孩子为什么想要游戏机,是模仿朋友,还是真的对某个游戏有兴趣?
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对游戏的期望,以及他们认为自己如何管理游戏时间。

四、 如果决定购买,如何“正确”地购买和管理?

1. 选择合适的平台和游戏:
平台: 根据孩子的喜好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平台,如 PlayStation, Xbox, Nintendo Switch, PC 等。了解不同平台的独占游戏。
游戏分级: 务必关注游戏的ESRB(美洲)、PEGI(欧洲)等分级标志,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内容。很多游戏机都有家长控制功能,可以限制访问不适宜的游戏。
游戏类型: 鼓励孩子尝试益智、策略、体育、模拟经营等健康类型的游戏,避免过度暴力或不适宜的内容。

2. 制定清晰的家庭游戏规则:
时间限制: 明确每天或每周可以玩游戏的总时长。例如,“学习日每天30分钟,周末1小时”。
时间段: 规定什么时候可以玩(例如,完成作业后,而非影响吃饭或睡觉时间)。
地点限制: 可以在家里的公共区域玩,而不是关在房间里,方便家长了解情况。
学业优先: 明确规定学业是第一位的,如果成绩下降,游戏时间将受到限制。
游戏内容: 讨论孩子玩的游戏,确保其内容是健康和适宜的。
后果: 明确违反规则的后果,例如减少游戏时间或暂时收走游戏机。

3. 家长积极参与和沟通:
了解游戏: 尝试去了解孩子在玩什么游戏,甚至可以偶尔和他一起玩,了解游戏机制和内容。
定期沟通: 与孩子谈论游戏对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共同决策: 在制定规则时,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有参与感,从而提高规则的遵守率。

4. 利用家长控制功能:
大多数游戏机和游戏平台都提供了家长控制功能,可以限制游戏时间、设定消费上限、屏蔽不适宜内容等。务必熟悉并合理使用这些功能。

5. 引导孩子平衡生活:
鼓励其他活动: 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阅读、绘画、音乐、社交等多元化的活动,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把全部精力放在游戏上。
户外活动: 确保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保护视力,增强体质。

6. 循序渐进,逐步放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自控能力的提高,可以适当调整规则,并给予更多的自主权,但监督和沟通仍是必不可少的。

总结建议:

不要一概而论: 孩子是否适合玩游戏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个性和家庭的教育方式。
“可控”是关键: 如果您能够对游戏时间、内容和消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游戏机可以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辅助工具。
延迟满足: 如果孩子目前学习压力很大,或者您觉得孩子自控力不足,不妨考虑延迟购买,或者先从更简单的娱乐方式开始。
倾听孩子的声音: 在做决定前,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最终的决定权在家长手中,请在充分了解以上信息后,结合您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出最适合您家庭的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观点是:

不光要买,还要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买最好的

总有家长认为游戏里会使孩子成绩下降,不给买游戏机孩子就没有玩游戏的机会。

殊不知,你只能看的住一时。

到了一定的年纪,看到同龄的朋友都在玩游戏,你的孩子如果想玩,他总会有100种方式不让你知道。

比如:
谎报下课时间,去同学家玩
借同学游戏机,等做完作业假装睡觉在被窝里玩
和不良同学借钱买游戏机,导致成为“问题少年”
骗家长钱买游戏机

撒一个谎,就要用十个谎去圆,我相信这是各位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

我记得我初中时,正是非主流盛行,全民劲舞团的时代。

但我并没有跟上这股潮流,原因是我爸爸在我没上小学的时候就给我买了第一台“game boy”,并第一时间接触到了“宠物小精灵”系列的游戏。

讲道理,非主流盛行时期,我尝试玩过劲舞团,却感觉比背诵语文课文还无聊...

小孩子在没接触过游戏之前,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他玩什么游戏,会影响到这张白纸未来会画出什么样的内容,没错,游戏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你给他玩「塞尔达旷野之息」,在小朋友们讨论如何用零花钱去抽「原神」的时候,他大概率不会感兴趣

你给他玩「宝可梦系列」,在小朋友们讨论怎么骗家长钱买「农药」皮肤的时候,他大概率会觉得小朋友们脑残,还不如回家孵蛋刷闪

你给他玩「炉石传说」,他大概率会变得更有逻辑性,也能学会资源利用最大化,而隔壁小朋友可能还在为怎么用玛莎拉蒂皮肤泡妞发愁

可能会有人说,那自己的小孩子会不会被孤立

拜托,交朋友也是分对象的,狐朋狗友不如不交

相反

能在一起讨论「炉石传说」卡组的朋友,我认为他数学成绩一定差不到哪去。

能在一起讨论「旷野之息」神庙如何解谜的朋友,我认为他的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

能在一起分享“我敷出了小火龙闪光”这种喜悦的朋友,我认为他一定是一个很有恒心很有毅力的孩子。

哪怕这些朋友只有一个,也好过10个狐朋狗友

综上

不是游戏毁了孩子的成绩,而是“坏游戏”和玩“坏游戏”认识的朋友,毁了你的孩子。

user avatar

买吧。玩游戏机,是大部分男孩子能接触到的最健康最有意义的娱乐方式了

首先孩子的天性是爱玩,这个是能疏不能堵的,无论你花多大的精力去禁止他娱乐,他也会自己变着法子偷玩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实在不行在脑子里开小差,小男孩也能高高兴兴YY上一天。

为了不影响学习而禁止孩子玩,很明显是不现实的。

既然玩是必须的,就要看看孩子到底都能玩啥了。

小孩通常能接触到的娱乐方式有:

1.打架,欺负同学。

2.打游戏。

3.早恋。

4.狂看小说。

5.和同学攀比...

这么一比较的话,无论是对于家长来说,还是对于孩子本身来说,打游戏都是最安全、可控性最高、代价最低的娱乐活动。

而游戏又分为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网络现在好像禁止未成年人玩了。小孩子玩网游确实容易上瘾,而且对其自身发展没有太多好处,买装备什么的也很费钱,孩子缺钱容易走上偷钱、抢劫之类的歧途。

单机游戏则不乏制作精良的大作,里面很多游戏从剧情、创意、音乐、美术、玩法上都相当不错,孩子玩了之后能提高审美,增长情怀,开发想象力,积聚灵感,能因为一些优秀的游戏剧情而养成正直无畏、团结果敢的三观,也能因为游戏里的各类设定而丰富知识、激发对历史和各国民俗文化的兴趣

当然,游戏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快乐,让他们在繁忙的学业生涯里能有精神寄托,能有只要一想起来就觉得开心治愈、就浑身充满能量的东西。

只要不到沉迷的地步,玩玩游戏,对学习其实也是有帮助的,孩子心情好,充满朝气,学习的时候就会更积极。

恰巧游戏机是可以被家人管控的,游戏机里的单机游戏也没有太多让人沉迷的机制,是最不容易沉迷的游戏类型。

给男孩买游戏机,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既能消耗孩子过剩的精力,又能寓教于乐,还能让他身心健康、元气充沛,一箭三雕。

user avatar

A:我从小天天玩游戏,也没影响学习。后来考上了常青藤,照样每天玩游戏,同时科科都是A+。现在我在外企上班,年薪千万。同时兼职创业做游戏自媒体,年入也有几百万。

B:我玩游戏荒废了学习没错,但我玩游戏照样能出头。我现在是知名电竞团体成员+知名主播,年收入过千万。

CDEFGHIJKLMNOPQRSTUVWXYZ:你俩是极少数吧?我们打游戏都严重影响到了学习和工作啊。

AB:闭嘴,废柴没资格说话。

CDEFGHIJKLMNOPQRSTUVWXYZ:我们以后如果有后代,我们一定会用血的教训教育他们,不让他们沉迷游戏。

AB:痴心妄想!你们尽管教育你们的孩子远离游戏,但我们也会为游戏说话的。咱们打个赌,看你们的废柴后代听我的,还是听你们这些废柴家长的?

CDEFGHIJKLMNOPQRSTUVWXYZ:为什么?为什么?

AB:这么简单的道理,你的脑子都想不明白。怪不得你游戏打不好,学习也学不好。一将功成万骨枯没听过吗?如果没有大量的废柴冲进来当那一万根骨头,哪有我们这些顶流?如果我们任由你们抹黑行业,你们的废柴后代以后都不参与进来,我们还会有今天的光鲜吗?

user avatar

我小时候玩游戏机从来没上瘾过

后来学了编程,上瘾了,学了3dsmax,上瘾了

最后高中沉迷在制作游戏MOD中无法自拔到今日,快20年了

我还不算严重的

当年有个和我一起组队做F1游戏MOD的小朋友,他后来成了codemaster的F1系列项目的美工总监

user avatar

*我儿子十岁,家里面有PS4和XSX。

周末和假期每天可以玩两个小时。半小时休息十分钟,玩够一个小时要消息一个小时。但是前提是要把作业安排好。不一定是做完作业才能玩,但是一定要保证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

目前看来一切都很好。

玩主机游戏比手机游戏好,不氪金,容易管控(被窝里面玩手机真的防不胜防)。而且主机游戏内容品质有保障,内容分级也很明确。勇者斗恶龙,八方旅人,空洞骑士这些游戏无论剧情、画面、音乐都非常棒。我儿子本身在学画画,这些游戏的原画集也对他提高美术兴趣很有帮助。我自己也和他一起玩,一起讨论,这个对于亲子关系的提升真的很有用。

而且,我发现如何平衡作业和游戏时间的关系,对于他的规划能力和自控力的提高特别明显。

但是,如何培养他规划时间、自我控制确实画了不少精力。虽然中间也有不少波折(儿子曾经为了玩游戏撒谎),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是很值得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最后用儿子和XSX的合照镇楼。



居然这么多人点赞!

再多说两句。

其实我儿子一开始玩ipad的吃鸡的时候我也很郁闷。毕竟我是FC,MD,GB,PS这么一路玩过来的,自己的儿子居然天天就想着玩吃鸡这种游戏,让我有些失望。不过后来他看我玩只狼之后开始对主机感兴趣,加上当时B站很多只狼的无伤视频外加剧情分析(宫崎老贼的剧情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开始喜欢上主机。后来完了xbox one的使命召唤13之后,就彻底成为主机玩家了?

对于主机游戏的游戏,评论里面说的很对,主机和短视频对于碎片时间的侵占太严重。这种短平快的内容很容易让人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大人尚且如此,何况小孩!

而且主机游戏里面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内容。比如尚在天国有一期视频是专门分析影响射击游戏的射击手感的因素。我儿子看了之后,对比自己玩使命召唤这些射击游戏的感受之后就很受启发。还有专门分析八方旅人的技能伤害数值计算的视频。这些内容其实包含了很多数理逻辑的内容,对于帮助他提高思维逻辑水平很有帮助。所以,我觉得游戏里面其实是有很多值得挖掘和思考的内容的,而这些对于孩子成长也是有正面影响的。

另外,我发现有固定的玩游戏的时间反而可以帮助小孩提高自控能力。比如我儿子知道周末和假期他是有固定时间可以玩的,所以他对于游戏并不想其他被禁止玩游戏的孩子一样有一种异常强烈的渴望,要不惜一切代价找机会玩。他对于游戏的态度更加理性和也更能够克制。毕竟他知道自己肯定能玩到,而这种自信让他可以主动的克制自己。

我曾经向他提出暑假可以一天多玩一个小时,可以玩三个小时的建议。但是他拒绝了,因为他还要看书画画做其他的事情。

而我对他玩游戏的态度也很明确,就是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尽全力支持他玩游戏。比如,调整家庭活动安排以保证他玩游戏的时间,如果作业太多就适当减少课外作业的数量以保证游戏时间,上网看到游戏相关的视频(特别是游戏分析类的,如gamker)都会收藏起来和他一起看。我觉得这不但有利于亲子沟通,也让他主动控制自己不沉迷游戏(毕竟自己游戏时间有保证而且爸爸是明确支持他玩游戏的)。

大概就想到这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没想到这么多人点赞回复,谢谢大家了。

其实就像我原答案里说的,培养儿子自控力并非一帆风顺。儿子有过早上五点过偷偷起床玩游戏,也有过偷偷暂停计时以求多玩一会儿(我买了个计时器让他自己计时,到了时间就不玩了)。

我也曾经想过干脆就不让他玩游戏,一禁了之。因为确实太消耗精力了。

但是我大学同学的一段话对我很有启发。他说,既然成年人可以做到控制自己的游戏时间,那么小孩也能做到,只不过小孩需要更多的时间、耐心和大人的帮助而已

正式他这段话让我决定再试试。现在看来,当时的坚持是对的,结果也让人满意。

但是,从他玩ipad开始,前前后后四年多的时间里为了他的教育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我只能说:个中心酸不足为外人道。

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福利上一副儿子的画(玩过只狼的朋友应该知道画的是谁)。

这是儿子当时打过之后一时兴起画的,画的不好请多包涵。


————————————

破千赞了!

感谢大家支持。

再补充两句。

我老婆对于儿子教育的态度是以我为主,大原则都听我的。而且我老婆对于打游戏本身并不反感。双方的老人也没跟我们一起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来,应该说我(或者我儿子)比较幸运。

我认为在教育中,父母的意见必须一致,之前在子女面前必须一致。因为儿童是最善于利用家长分歧的机会主义者。

至于ipad上的游戏,我从来没有禁止儿子玩。但是,他自己慢慢就不想玩了。我的世界都改玩xbox版了。

我也担心过不玩ipad游戏会不会造成他和同学没有共同话题(他们班大多数都要王者荣耀,少部分玩吃鸡)。但是就我观察来说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至少儿子和同学之间还有漫画(比如柯南)这个共同话题。

而且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有个他们班的同学周末时常到我们家来玩游戏(因为在自己家没得玩)。我儿子玩主机,同学玩ipad。然后在休息的时候,他们居然在交流游戏心得,还交流的很开心。明明一个是主机版,一个是手机版,应该是跨服聊天才对,结果居然聊得很开心。我有点无法理解。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

我去,3000赞了。知乎生涯新高度。

春节前和一个大学生(至少是重点中学清北班的学生)交流,主要是想咨询一下学习方法,以后说不定儿子用的上。

交流过程中,他对于业余爱好的看法我很认同。他认为,无论音乐美术,还是篮球足球,或者游戏漫画,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一项休息时用来放松的娱乐,没什么区别。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就好。

我儿子学画画的地方有的小孩就是被家长为了提高所谓的综合素质逼着来学画画。由于本身对画画没有兴趣,每个周末都要花半天坐在画画教室里面对着画板发呆,非常痛苦。老师教起来也很煎熬。

如果家长不给画画增加这些人为附加的价值,也许就不会逼着孩子去参加完全没有兴趣的绘画学习,孩子可以利用难得的周末自己更感兴趣的事情。毕竟,画画应该是快乐的,不应该是痛苦。

但是,现实就是成年人人为的给这些娱乐活动贴上了不同的标签,增加了本不存在的附加价值。具体的原因我不做猜测。但是,结果却是孩子在承受。

最后上一个儿子做的手抄报当福利,里面有他今年最期待的老头环的新闻。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user avatar

在孩子最愛玩的那個年級就讓他玩個夠,這是哺乳動物的天性,而且這也是認識這個世界的一個很好的方式,遊戲有遊戲的價值觀,而且遊戲機也是高科技產品,這是第九藝術~~

退一萬步說,讓孩子在家乖乖打遊戲也好過出去打架鬥毆涉嫌黃賭毒吧?

如果各種封堵,這個不讓那個不讓,就會像我一樣,即使成年了也對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任何興趣,只想彌補當年被虧欠的那個兒時的自己~~

user avatar

我不打算从我自己的孩子出发,一个是孩子还太小,没有代表意义,一个是我家是个闺女,不符合题目。

但是我自己就是男孩啊!我也是孩子过来的!

我同意给孩子买游戏机,或者买玩具,主要是因为我自己就玩。

不要把孩子当成另外一种不存在的某种你可以掌控的生物。孩子也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最需要的就是公平的对待。你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不能玩?

是啊,为什么孩子不能玩?你能举出一万种理由。但是,为什么我们家长在玩?你作为讲道理的那个人为什么自己不跟着道理走?这个时候就会搬出,我已经是个大人了,你还是孩子这种千年传承下来的屁话。咱们问的深一点,为什么游戏机大人能玩孩子不能玩?你又可以摆出一堆道理,什么大人知道利害关系懂得克制,什么伤眼睛,什么玩物丧志。但是,你大人玩起来克制嘛?王者一玩一天,一回家就着急忙慌的开机玩,周末不愿意陪孩子,还说我就放松这一会。这对孩子没有说服力啊。你说伤眼睛,那伤眼睛的事情大人一样没有少干啊。至于玩物丧志,咱们大人都丧成啥了。

所以别说借口,真正阻止孩子有游戏机的,只有一个原因。游戏机是老子的钱买的,你的吃喝用度都是老子的钱换的,你就得听老子的。就是这么个心态。我们觉得这东西影响了孩子顺着我们的意愿发展的过程。

我跟孩子的关系,是但凡应该,我会选择和孩子平等的商量。就说游戏机——首先,我会说,游戏机是我出钱,所以,这个游戏机只存在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我买给你爹我自己的,一个是我愿意买来送给你的。其次,基于这两种可能,那你就需要说服我同意这件事,你只有两个情况要思考,一个是如果我自己买的游戏机,为什么要借给你玩。或者我为什么要买一台游戏机送给你。现在,你得就这些前提,来组织你的逻辑与知识尝试说服我。你需要摆明,游戏机有哪些好处,有多好玩,有哪些品牌,有哪些游戏,各自的优缺点。然后,你得说明我的那些担心你要怎么应对,如果你应对不了会有怎样的结果,我们怎么补救。同样,你可以增加你的成功率,例如,你可以尝试说服我,这台游戏机我这个当爹的其实更需要,里面哪些游戏我更喜欢,作为孩子你只是借机用一下。或者,你的平时做的有多好,你值得我给你这样一个符合你喜好的奖励。

我希望所有这些有争议的,重大的选择,都是孩子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一拍脑袋想要或是不想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