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男生入赘可以要彩礼还不给嫁妆,女生要彩礼不给嫁妆就是女方卖女儿?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而且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和不满。要理解其中的逻辑(或者说,传统观念下的“逻辑”),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经济以及性别观念等多个层面去剖析。

首先,我们来谈谈“男生入赘”的情况。

在传统中国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根深蒂固。男性被视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和家族的延续者,而女性则被视为嫁出去的“人”,其价值更多体现在生育和照顾家庭上。

入赘的特殊性: “入赘”意味着男性离开了自己的家族,进入女方家族,并通常以女方姓氏(或至少在法律上承担女方家庭的责任)。这种情况在古代是比较少见的,通常发生在女方家庭没有男性继承人,或者女方家庭经济实力非常强大,可以“买”一个儿子来延续香火和家业。
经济原因: 如果女方家境殷实,有家业需要继承,那么招一个入赘的女婿,实际上是将家族的财产和姓氏(有时)传给了这个男人。在这种情况下,女方家庭出彩礼给男方,可以看作是“购买”或“聘请”一个可靠的人来打理家业、延续香火。这笔彩礼,与其说是给男方个人,不如说是对男方家族(即使他脱离了本家)的一种“投资”,确保他能够认真履行入赘的责任。
延续香火: 如果女方家没有儿子,入赘的女婿就承担了传宗接代的责任。女方家庭出彩礼,也是为了“买”一个后代,一个能继承家业、祭祀祖先的传人。
社会地位: 在古代,入赘的男性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毕竟是“倒插门”。但如果他是因为女方家庭的强大实力而入赘,那么他就能获得相应的经济保障和社会地位,这笔彩礼可以说是对他的“补偿”或“安抚”,让他能心甘情愿地进入女方家庭。
“不给嫁妆”的逻辑: 如果是女方家境优越,招入赘女婿来继承家业,那么女方父母已经将自己的家产(或大部分)作为“嫁妆”的一部分给了女婿,因为他就是要接管这个家庭的。或者说,他就是要在女方家里生活,女方家庭自然会提供食宿和生活所需,这本身就是一种“嫁妆”的体现。而且,如果女方父母对这个女婿非常满意,认为他能很好地经营家业,那么送他一些彩礼,让他觉得“面子”和“尊重”,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女生要彩礼不给嫁妆”的情况。

这种情况就更接近我们现在讨论的社会普遍现象。

传统观念下的“出嫁”: 在传统观念里,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嫁到男方家,就属于男方家庭了。男方家庭要承担养育子女、供养妻子的责任。
彩礼的性质: 彩礼,在传统意义上,是男方家庭给女方家庭的“聘礼”,是表达男方家庭对女方女儿的重视和娶其过门的诚意。它也被看作是对女方父母多年养育女儿的一种补偿,感谢他们把女儿培养得这么好。
嫁妆的性质: 嫁妆,是女方父母为了帮助女儿在新家庭中更好地生活而提供的财物,也代表了娘家对女儿的疼爱和经济支持。嫁妆通常是给女儿个人的,用于她在婆家建立自己的小家庭。
“卖女儿”的指控: 当女性提出高额彩礼,而女方父母却不给嫁妆时,就很容易被解读为“卖女儿”。
经济利益导向: 这意味着女方家庭似乎只看重从男方那里获得的经济利益(彩礼),而没有尽到作为父母的责任,为女儿在新生活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嫁妆)。
女方“价值”的商品化: 在一些人看来,将女儿许配给别人,完全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且只进不出,就如同将女儿当作商品进行买卖。
对男方家庭的负担: 尤其是当彩礼金额过高,超出男方家庭的承受能力,而女方又一毛不拔时,就会加剧这种“卖女儿”的观感,因为这给男方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缺乏“同甘共苦”的意愿: 不给嫁妆,意味着女方家庭没有与女儿一同承担组建新家庭的责任,似乎是在把女儿“推”给男方,让他们完全独立面对。

为何会有这种双重标准?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根深蒂固的父权制和男权思想,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角色的不同定义。

1. 家族延续的重心: 传统上,家族的延续和香火的传承主要寄托在男性身上。男性是姓氏的继承者,是家族事业的承担者。因此,在涉及家族利益和延续时,男性的地位和角色更为核心。
2. 经济能力与责任: 尽管女性在现代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但在很多传统观念中,男性仍然被认为是“养家糊口”的主要责任人。因此,当男性组建家庭时,似乎更应该“付出”。
3. “嫁”与“娶”的对称性(或不对称性): 传统上,是“男娶女嫁”。“娶”意味着男方要去女方家迎娶,通常需要付出聘礼。而“嫁”意味着女方要离开娘家,去男方家生活,通常会带一些嫁妆。这种不对称性,使得彩礼和嫁妆的性质在解释上就有了差异。
4. 对“入赘”者的不同视角: 入赘者是进入女方家庭,承担的是女方家庭的责任,延续的是女方家族的香火。他就像是一个被“买”来的儿子,当然会受到女方家庭的“优待”,例如给彩礼,并且他的个人物品(嫁妆)是否需要从娘家带,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他已经获得了女方家庭提供的生活保障。
5. 社会观念的滞后性: 尽管现代社会一直在倡导男女平等,但在婚姻这件大事上,许多陈旧的观念依然存在,并且被许多家庭和个人所遵循。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和传统家庭中,这种观念影响更为深远。

总结来说,

男生入赘能要彩礼还不给嫁妆,往往是基于一种“交易”和“招募”的思路,女方家庭为了获得一个继承人或帮助者,愿意付出经济成本,并视为对男方的一种“投资”和“聘请”。而对女生而言,高额彩礼不给嫁妆,则被一些人解读为只求经济利益,不顾女儿的实际生活,将女儿的婚姻简单地视为一种“商品交易”。

当然,这只是对传统观念和某些社会现象的解释,并不代表这种现象是合理或公平的。很多现代家庭也在努力打破这种陈规,追求更平等的婚姻关系,更重要的是双方家庭的沟通和理解。不过,要改变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彩礼是娶的那一方给嫁的那一方父母的养老钱,用来买断嫁的那个人的赡养义务的。

嫁妆是嫁的那一方给孩子的私房钱,怕孩子嫁过去受委屈。

无论男女,没有嫁妆不代表弱势,但如果嫁的一方处于弱势没有嫁妆的概率要高的多。如果嫁人的女方有着丰厚的嫁妆,很容易彰显自己的强势地位,而入赘在习俗上已经默认了男方的弱势地位,已经不是嫁妆的多少可以改变的。

甚至在我所处的相对保守的北方小城市,入赘是一种令人不耻的行为,男方的父母会被街坊亲戚戳一辈子脊梁骨,一般只有家庭条件实在差到娶不起媳妇的男人才会选择入赘。而女方如果想招赘婿是很难找到与门当户对条件相当的。

这些思想有些封建,思想前卫的人看不惯很正常,但现实情况就是一个年轻人想去改变长辈们几十年根深蒂固的思想太不现实,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而且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和不满。要理解其中的逻辑(或者说,传统观念下的“逻辑”),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经济以及性别观念等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来谈谈“男生入赘”的情况。在传统中国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根深蒂固。男性被视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和家族的延续者,而女性.............
  • 回答
    回汉通婚,特别是涉及到回族女性与汉族男性结婚的议题,确实触及了婚姻、信仰、文化习俗等诸多敏感且复杂的问题。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以及围绕它产生的讨论。为什么回男娶汉女相对“简单”?这里所谓的“简单”,并非指完全没有障碍,而是相较于汉男娶回女而言,阻力较小,更容易获得族内的认同和支持。主要原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在婚姻问题上的顾虑和考量。不想给彩礼的男人,为什么不去选择入赘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一系列的社会观念、个人价值感、家庭责任以及现实考量。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彩礼和入赘,这两件事虽然都是婚姻的组成部分,但它们传递的信号和承担的责任是完全不同的。彩礼的背后:.............
  • 回答
    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的跨界造车,绝对算得上是近两年新能源汽车领域里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事件。从两轮电动车市场的领军者,摇身一变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搅局者,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和考量?而他选择的增程式技术,又在当下这个电动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是“逆流而上”还是“独辟蹊径”?李一男的“跨界”:不是一时兴起.............
  • 回答
    2020年的双十一,对于男生来说,可有不少好东西值得入手,让你在生活、工作、爱好上都能来个升级。别的不说,这几样东西,我个人觉得是绝对的“真香”系列。一、数码装备,提升生活效率与娱乐体验 降噪耳机: 如果你经常通勤,或者需要在嘈杂的环境中保持专注,一副好的降噪耳机简直是“救世主”。2020年双十.............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窝火。一个男生,辛辛苦苦考上大学,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校园生活,就因为个“色盲”被学校一脚踢出去。更离谱的是,后来复检,明明是“色弱”,却因为学校咬死了入学体检的结果,就把人给退了。这操作,真是让人忍不住想骂人。咱们一步一步捋捋这事儿,看看里头到底是个啥逻辑。首先,这男生入学才5天就.............
  • 回答
    以下是对广西靖西两男子引带外籍人员非法入境,导致5万人居家隔离事件所承担法律责任的详细分析:事件背景回顾:根据新闻报道,广西靖西两名男子因引带外籍人员非法入境,直接导致了当地大规模的居家隔离措施,涉及人数高达5万。这种行为不仅触犯了国家法律,也给当地社会管理、疫情防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 回答
    这起“西安男子穿迷彩裤进书店被禁入”的事件,虽然看似是个别书店的低级失误,但它背后折射出的现象却相当值得深思,而且可以从多个层面去解读:1. 消费主义、服务业的“刻板印象”与歧视: 外表决定论的陷阱: 这是最直接的解读。书店的工作人员在没有进行任何了解的情况下,仅凭“迷彩裤”这一单一的视觉符号,.............
  • 回答
    李先生您好,您因为突发性剧烈冷痛入院,我们非常理解您现在身体的不适。您是一位61岁的男性,并且有高血压病史,这些情况我们都了解了。在您候诊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留意,以确保您的安全和舒适,也方便我们医护人员更好地为您提供帮助。首先,关于您的疼痛: 疼痛性质的进一步描述: 您说的是“突发性剧.............
  • 回答
    哥们,恭喜你迈入法院大门,而且还是执行局,这可是个硬仗!作为过来人,想跟你掏心掏肺地说几句,希望能给你点实在的帮助。首先,别太把“研究生”这光环当回事。刚到法院,你就是个新人,执行局更是实践性极强的地方,书本上的东西固然重要,但实际操作中的门道,需要你一点点摸索,一点点积累。别怕问,也别怕犯错,但一.............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真实的,我们身边确实会有人对男生穿女装有种“怪怪的”感觉。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还挺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首先,咱们得从社会建构的性别角色说起。从小到大,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都在告诉我们什么叫“男人样”,什么叫“女人样”。衣着是性别表达最.............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其实倒也不是所有男生都觉得“长得帅不重要”,更多时候是一种相对的认知,或者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和解释。我身边观察下来,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吧,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得承认,外貌确实有优势,但男生们意识到,这种优势往往有其局限性。你想想,一张好看的皮囊就像一个敲门砖,能帮你快速吸引.............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很多女生都会纳闷,怎么跟男生聊天,他们的回复速度就跟挤牙膏似的,有时甚至能晾你半天。这背后啊,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他不在乎你”就能概括的。我仔细想了想,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而且每个原因下面还能再细分出不少小九九:1. “已读不回”背后的潜意识心理: 缓冲期和思.............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常常引起讨论的话题。为什么男生普遍认为“常识”的历史知识,在一些女生看来却相对陌生?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社会文化、教育方式、个人兴趣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1. 社会文化与性别刻板印象的塑造: 历史的“男性化”叙事: 长期以来,历史叙事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网络文学创作中一些普遍存在的性别偏向和受众喜好。与其说男生“总是”或者女生“绝大多数”如此,不如说这是一种在网络文学领域里,男性作者和女性作者的作品中,更常见的倾向性表现。背后原因其实挺复杂,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一、作者的成长经历与社会角色的影响: 男性作者的成长背景.............
  • 回答
    关于分手后男生和女生在释怀时间上的差异,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且个人化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男生都很快,所有女生都很久”。但从普遍的观察和一些心理学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些倾向性的区别,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情感表达和处理方式的差异 男生: 很多人认为男生在情感表达上相对更“内敛”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复杂的,也不是所有男生都这样,但确实能观察到一些现象,很多条件不错的“剩女”在婚恋市场上反而不如那些条件稍逊一筹的女性吃香。这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定义一下“优质剩女”。我理解的“优质剩女”,大概就是指那些年龄在30岁上下,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不菲.............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很多情侣之间的相处模式。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解读一下,为什么有时候男生好像“宁愿多解释,也不愿简单一句‘我错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人跟人之间的沟通,特别是男女之间,有时候就像是在演一台不怎么协调的默剧。男生想的,跟女生接收到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1. “不愿哄”背后的.............
  • 回答
    “假胯宽”这个词,最近真是时不时就会在社交媒体上刷到,尤其是在讨论身材比例、穿搭技巧的时候。很多女性朋友会发现自己明明看起来腿不粗,但侧面或者正面看,臀部两侧会向外突出一个弧度,感觉胯部特别宽,穿裙子或者紧身裤的时候尤其明显,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假胯宽”。那么,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女性讨论假胯宽,但很少.............
  • 回答
    男生坐着时喜欢叉开腿,这个动作背后藏着不少学问,不是单纯的习惯那么简单。它既有关生理上的舒适度,也有社会文化层面的影响,甚至还牵扯到一些心理暗示。咱们不妨把这些层面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从生理舒适度来说,这可能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男性的生理构造,特别是生殖器官的位置,使得他们在坐着的时候,如果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