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回汉通婚,回男娶汉女很简单,汉男娶回女几乎不可能,前提非要入教,婚姻信仰是自由的吗?

回答
回汉通婚,特别是涉及到回族女性与汉族男性结婚的议题,确实触及了婚姻、信仰、文化习俗等诸多敏感且复杂的问题。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以及围绕它产生的讨论。

为什么回男娶汉女相对“简单”?

这里所谓的“简单”,并非指完全没有障碍,而是相较于汉男娶回女而言,阻力较小,更容易获得族内的认同和支持。主要原因有几点:

宗教习俗的差异与包容度: 伊斯兰教规要求穆斯林男性可以娶“有经人”(指信奉犹太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的女性)为妻,这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了与非穆斯林女性的婚姻。当回族男性娶汉族女性时,如果女方愿意,可以选择不改信伊斯兰教,或者在一定仪式上接受伊斯兰教的基本原则。虽然一些保守派家庭可能仍有顾虑,但总体上,伊斯兰教义本身对这种情况的限制相对宽松。
子女的归属: 在伊斯兰文化中,宗教信仰和身份认同通常是随父系传承的。这意味着,如果回族男性与汉族女性结婚,他们的子女即使母亲不是穆斯林,也通常会被视为穆斯林,并被要求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伊斯兰教育和遵循教义。这使得回族家庭在传承血脉和宗教信仰方面,能够相对容易地维持其族群的独特性。
社会习俗和传统观念: 在一些传统观念中,男性向外发展、娶妻似乎被认为是一种扩展家族势力或融入更广泛社会的方式,而女性则更多地被视为家庭的守护者,其婚姻往往关系到家族的延续和名声。这种性别化的视角,虽然带有时代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对这两种不同通婚模式的接受度。
文化融合的模式: 回族作为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其在与汉族长期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也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在传统上,回族男性与汉族女性的结合,可能被视为一种相对容易被接受的文化融合模式,即在保持回族核心文化的同时,也与主体民族产生联系。

为什么汉男娶回女几乎不可能?“前提非要入教”的背后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也是阻力最大的地方。说“几乎不可能”,更多是一种社会观察的概括,虽然并非绝对,但在现实中确实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根源在于:

严格的宗教规定(信仰的绝对性): 伊斯兰教义明确规定,穆斯林女性只能与穆斯林男性结婚。这是伊斯兰教关于婚姻最核心的规定之一,其背后有深刻的神学和历史渊源。教义认为,女性的信仰是家庭精神传承的关键,而穆斯林女性的婚姻对象必须是能够保护其信仰并传承伊斯兰教义的人。因此,一位非穆斯林的汉族男性想要娶一位回族女性,根据教义的严格解读,必须先皈依伊斯兰教。
信仰的传承与身份的保护: 对于回族家庭来说,维护和传承民族的信仰和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回族女性的婚姻被视为家族信仰传承的重要环节。如果回族女性嫁给一个非穆斯林男性,且该男性不打算改宗,那么子女的宗教信仰就存在“失落”的风险。即便子女随父姓,但回族文化和信仰的断裂,在许多回族家庭看来是难以接受的。
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即使个人有通融的意愿,回族家庭和社群内部也会施加巨大的压力。长辈、宗教人士、亲戚朋友等,都会基于对教义的坚持、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担忧,以及对社会舆论的考量,极力反对这样的婚姻。这种压力往往是巨大的,足以让很多跨族婚姻的汉族男性望而却步,或者导致回族女性在家族压力下放弃这段感情。
“入教”的门槛与意义: 对于汉族男性而言,“入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它意味着要接受一套全新的信仰体系、生活准则、价值观念,并融入一个具有强烈认同感的社群。这对于一个有自己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汉族男性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需要深刻的反思和转变。很多男性可能因为不认同伊斯兰教,或者认为其宗教实践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符,而无法接受入教的前提。

婚姻信仰是自由的吗?

这个问题触及了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婚姻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

从法律和现代社会价值来看,婚姻信仰是自由的。 任何公民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婚姻对象,以及选择信奉何种宗教,或者不信奉任何宗教。法律不应干涉个人的婚姻选择,也不应强制他人改变信仰。基于个人意愿的婚姻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然而,在现实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群体内部,自由往往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
宗教社群的内部规范: 很多宗教群体都有自己关于婚姻和信仰传承的规定和习俗。这些规定虽然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但在社群内部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成员在做出婚姻决定时,往往需要顾及家族、社群的期望和原则,这种“内部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绝对自由”。
家庭和文化的传承: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也涉及到两个家庭、两种文化背景的融合。家族的期望、长辈的意愿、对子女教育的考量,都会成为婚姻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某些文化中,家庭和集体的意见甚至可能压倒个体的意愿。
“入教”作为前提的争议点: 当一方的宗教信仰成为婚姻的硬性前提,且这种前提是基于严格的宗教教义时,就引发了关于“自由”的讨论。
支持婚姻自由方认为: 要求一方改变信仰才能结婚,是对个人信仰自由的侵犯。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不应成为宗教改造的工具。
坚持宗教原则方认为: 信仰是个人生命的核心,也是家族传承的命脉。婚姻是延续信仰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求配偶皈依是保护信仰的合理举措,也是对穆斯林女性及其后代负责任的表现。他们可能认为,选择加入一个信仰群体,就意味着接受其核心原则。

总结来说, 回汉通婚中,回男娶汉女相对容易,主要得益于伊斯兰教义对穆斯林男性娶有经人相对宽松的规定,以及子女信仰传承的模式。而汉男娶回女几乎不可能,且非要入教,则根植于伊斯兰教义对穆斯林女性婚姻对象的严格要求,以及回族社群对信仰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

“婚姻信仰是自由的吗?”这个问题,在法律层面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具体到社会实践中,自由往往是在尊重、理解、妥协以及各种文化、宗教和社会规范的交织影响下实现的。对于这种跨越宗教和文化界限的婚姻,双方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沟通、理解、包容,并且面对来自家庭和社群的复杂压力。而“入教”作为一种宗教内部的必然要求,是理解这一现象的关键,同时也正是这个要求,让许多汉族男性在追求回族女性时,面临着信仰选择的巨大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郭德纲和赵本山的老婆都是回民,他们也没有入教

user avatar

求求你们回族嫁回族,把优秀的汉族男生留给我们吧,真主保佑你

user avatar

我女朋友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只知道我是回族,误以为我生活在聚居地(我以为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她是个单纯的小糊涂)。她还以为是那种自治区长大的孩子。我当时就很严肃的和她说清楚,我生长在非回族聚居区。而且和她说就算我们俩因为外界因素有一天分开了,一定要长点心,遇到这种从小生活在宗教氛围浓厚,聚居地的人,少交朋友,谈恋爱绝对不行。

我和她在一起,是因为真心相爱,而且我的家庭都是极度开明的人,也有很多亲戚找的其他民族。

但如果,如果我的家庭是那种比较传统的,作为一个泛左派,女权主义者,平权分子,同性恋平权运动的支持者我会提前和她说清楚家庭情况,并且告诉她我会承担这个帮她和我家庭做彻底切割的责任,保证她和可能会有的未来的孩子不会收到任何宗教上的影响,保障她和孩子吃猪肉的权利,成为无神论的权力,保障她们宗教信仰的绝对自由。然后让她来决定是否和我继续下去

必须要有一个作为现代人的担当!不管是男汉女回,男回女汉,男男回回,女女回回,全天下的真心相爱人,站起来吧!

user avatar

其实我不是很理解,凭什么让别人必须入教。还有凭什么让孩子也入教,根本就不给选择。

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等一定年龄后想入什么教自愿去吧。

说是不愿意可以不结婚,但是这话的本意就不平等,某种意义上就是胁迫。

user avatar

回汉可以通婚,也可以非常和睦没有一点矛盾,前提对方不是穆斯林而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大家都是同志,一起建设共产主义

user avatar

我回族,男朋友汉族,我俩在一起五年了,分分合合,一直在与家里面抗争

user avatar

快拉倒吧,还入教?入个鬼,但凡是以宗教问题阻挠婚姻的都是耍流氓,尤其是有些回族男,你教教义还规定不允许婚前性行为呢,恋爱上床的时候不讲宗教,结婚的时候才开始讲,这不是耍流氓这是啥?

user avatar

某些女人在自己的族群里毫无地位,甚至不大被当成人看。于是大喊要反抗宗教压迫,要追求自由,于是找了另外一个大族群的男人。然后精彩的地方来了,她不仅自己不吃猪肉,还不准那个男人吃猪肉,甚至想禁止那个男人的父母吃。以后为了这些鸡零狗碎的破事,不停的在自己丈夫和他家人之间充当矛盾制造者,搅的家无宁日。

等好容易熬到怀孕生孩子,那更不得了啦,哪怕她亲妈嫌弃她,她亲爹当她是勒色,娘家人老死不相往来。但这些都不会妨碍她坚决要把孩子的族群属性跟自己,并且在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像抱着孩子坐的远远的,怒视自己婆婆,自己丈夫。

她不是没得到自由,她得到了,然后她又像丢垃圾那样丢的远远的,如同她家人当年抛弃她那样……

user avatar

我回,老公汉,基本没有什么人阻拦,拦了也不听,结婚十几年了。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有决心坚持到底,没什么不可能。

user avatar

更新于2022年2月5日,给大家拜个年。

这个帖子最初写于我领证后,婚礼前,当时家里还在因为回汉婚姻问题闹腾,后面提过,领了证了我父亲还在闹自杀。当时心里万般愁苦无人能诉,在这写了文。最初文章没有匿名,后来在私信中我遭到了一些谩骂,谩骂者有回族信教门的人,骂我背信弃义死后下地狱。谩骂者也有汉族人,可能文章内容都没有仔细看,骂我各种难听的话骂我为什么不回族内部消化要祸害汉族等等。我有繁忙的工作,也有并不太好的身体(去年动了个手术,一会细说),有很幸福的生活,所以不想看到一些与我无关的键盘侠攻击我,所以开启了匿名。这篇帖子与我而言只是分享经历,现在重新取消匿名,无端攻击我的,不好意思,我会骂回去,或者挂出来,生活已经很难了,不想承受无端的欺负。

我补充几点这些天看大家的留言后想补充的内容在下面:

1、有人攻击我所说我老公可以吃猪肉只要别当我面吃就行,认为这是我对我老公非常过分的要求。其实这只是非常艰难的回汉通婚问题中我们需要共同商量一个解决方案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这个方案更准确的说只是我们自己的小家里不要买猪肉回来,为什么?因为最重要的是,我家,我婆婆家,我娘家,都在一个城市,离得并不太远。三十分钟左右的路程,我家亲戚或者我父母来了万一看到了就必然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可能我就要被逼着要么离婚要么断绝关系,这样的事我不想再经历,这些苦衷,若非处于这样的家庭,真的难以理解,不求感同身受,只求别过分苛责。再有,夫妻双方的付出都是互相的,只是这个问题我在回答回汉问题,所以主要讲的也都是这方面的事,但是生活上很多方面我绝对也是有充足的付出的。比如我老公工资五千左右,我当初在外拼搏四年已经达到工资两万多,多的时候将近三万,工资差距主要还是行业不同,我在私企,我老公国营,所处的城市也不同。为了与他结婚,我放弃了在另一个城市打拼的所有回到他身边,工作生活重新开始。我婚前全款一套房(我自己买的,大学期间就开始打工挣钱,再加上毕业后几年一个人省吃俭用攒的。),我父亲陪嫁一辆30w+的车(我父亲全款给买的,我本来坚决不要,但是他说他生病的早,自己这辈子没开上新车,十几年的梦想就是女儿出嫁的时候他送一辆车,该给我的一定要给。),我老公有房有贷我们一起还,有一辆10w左右的车,给的彩礼我爸妈一分没拿全部给我带回来了。说这些不是为了讨论是什么,是想跟有些随便逮着一句话就杠的人说,婚姻是复杂的,涉及方方面面,只是民族问题更加尖锐而敏感,所有的付出都是相互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双向奔赴。多少婚姻被卡在了买房,装修,彩礼,地域等问题上,任何一个方面不处理好,都会伤害到感情。但是我们俩共同面对了异地恋问题,买房问题,装修问题,彩礼问题,民族问题,婚前难搞定的娘家父母问题等等……但是所有问题处理下来,我们俩感情没有变,都是互相商量着来,都愿意为对方付出或退步,领证一年多了,我们俩没有吵过一句嘴。

2、还是奉劝多有可能会面临这个问题的朋友们,如果你还没有非对方不可,请远离顽固回族家庭(就是类似我的家庭或者更甚于我的家庭这样的)。如果你向我一样就是认定了非这个人不可了,无论回女找汉男,还是汉女找回男,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都请回族的这一方处理好,你自己考虑清楚怎么处理,跟你父母去沟通也好,去吵闹也好,保护好你的另一半。虽然生在回族不是你的错,但更不是对方的错吧?你自己都解决不了家里的问题,别人又何错之有要去面对你家里那么多无礼的要求呢?这几个月有一些面临这些问题的朋友跟我交流这个问题,两种情况:有的是本身是汉族,找了个回民对象,然后对方表示家里不接受家里不可能同意,所以很苦恼。这种情况赶紧立刻马上放手吧朋友,远离!本身回族家庭问题就不好处理,对方还直接一个不接受,真的没有再挣扎的必要,你可以有更好的! 还有一种就是自己是回族,爱上了汉族对象,问怎么说服家里的。还是那句话,保护好对方,无论你自己是男女。然后参照我下面的原答案,尽可能圆滑的处理吧。

3、我自己对抗这个问题最终成功的几个要素:第一,我走出去了。读大学我就故意报的比较远,毕业后留在了当地工作了几年。你人离的远,自然父母能控制的就相对小一些。所以如果你还没高考,努力考出去。如果已经读大学了,试试考研考出去。如果已经工作了,试试找工作走出去,编个谎就说外面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等等都可以,这很重要。第二,软硬都试试吧。我最开始说的时候,他们坚决反对,好,那我就说分了,其实私底下还在处着(因为身在异地所以这一点也更好掌控吧),第一次说就当试探一下父母的态度吧,后来年龄大了她们着急我找了,我又提起他,依然不同意,闹过要断绝关系,我不知声选择沉默不语,无论如何骂我羞辱我都不曾张口。后面闹过自杀,装作很抑郁很绝望地说,我的命都是你们给的,要死也是我死等等……

总之,每个人面临的具体情况可能都不同,肯定也有比我家难解决很多倍的。如果你第一次跟家里沟通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你又非这个人不要,那就做好丢半条命的准备吧。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是个巧囊患者,但是巧囊本身在体内只有一个,二点几厘米,属于不用管的那种程度。回家商量结婚之前还去复查了的,没有问题。然后从开始商量结婚,到真的把婚事搞定,大概持续一年吧,结完婚当月去复查,囊肿已经变成了两个,一个八点几,一个五点几,必须手术了。怎么变得严重的?医生说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气有直接关系。所以也请大家不要攻击像我一样生在回族家庭努力抵抗的人,我们没办法选择出身,我们是受害者,我们这一代不抵抗,那么难题就要交给下一代……

4、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为什么在婚姻问题上我父母给了我那么多障碍甚至伤害,我还是选择努力去圆滑的解决这个问题,不忍心伤害他们。因为我不是亲生的,我父母这辈子非常不容易,也给了很多的疼爱与恩泽,民族问题根深蒂固于他们心里,这不是他们的错,是他们也被从小灌输了这样的想法,他们没什么文化,自认为那就是真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下面这个贴,讲述我与我父母之间的故事的帖子。


……更新于2021年6月19日。

已经办完婚礼,不出所料婚礼过程中我父亲又闹腾了一顿,具体不说了,总之没有理由,为了闹而闹,但好在也都在大家的维持下过去了,没有太难看。

婚后目前很幸福,婚后我们两人复盘整个过程,只能感慨爱情万岁,坚不可摧。遇到了那么多的阻碍,但是我们俩从未红过脸,关关难过关关过。

希望每一个还没有爱上“顽固msl”家庭的兄弟姐妹尽量不要和这样的人谈恋爱,不没别的,等到用情至深的时候遇到对方父母以死或以断绝关系相逼迫,太痛苦了。

希望每一个已经深爱且认定对方的有情人,都能有个好结果,终成眷属。




以下为原答案…………

回女,嫁汉男,斗争两年,已于本月领证。

说一下我自己关于这件事的理解吧,仅个人看法,因为民族问题敏感,每个人,每个家庭的观念都不一样,所以与我立场不同或者这个帖子的关注者们立场不同的都友好交流哦。

不在回族自治州,但是属于老家整个村都是回民,整个大家族都是回民的,上一辈的姑姑,这一辈的哥哥或者表姐也有找过汉民的,最后被逼迫分手,当然我也从小被送到清真寺学习,被灌输坚决不能找汉民,亲叔叔是阿訇。

关注这个话题的朋友们,也许你是汉族,有了一位回族的恋人,也许你是一位回族,有了一位汉族恋人。无论哪一种情况,做出斗争或牺牲的第一步,都是要先确定这个人值不值。

我的初恋就是汉族(不是现在的老公),当时在一起之前,也是先告诉了对方民族问题,以及可能遇到的一些麻烦,其实我的标准就是,你自己吃猪肉可以,别当我面吃就行,牛羊鸡非清真也没关系。(可能会有汉族朋友反问凭什么,其实我自己对于猪的忌讳就是因为从小被灌输了这个东西不能吃,所以它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真的就很不舒服,我觉得就像有的人吃某些食物会不舒服一个意思吧),总之可能民族方便许多其他的事情我不认,但是猪肉这个,我是形成习惯了,没办法,所以只能希望对方在跟我一起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就可以了。我初恋自己不吃青椒,说是吃了就觉得全身痒不舒服,因为他小时候做梦梦到很多青椒怪欺负他还是啥的,大概这么个意思。所以我与他吃饭从来点带青椒的,去饭馆点菜都会问对方这个菜里有没有青椒。但是他,从未为我避讳过,当我面点肉丝盖饭,肉丝面等等,我提醒他,他说:都什么年代了,你家可真迷信。他说的也许从汉民角度讲这么理解也说得通,但是我气就气在,我与他在一起之前他承诺绝不在我面前吃猪肉,却一次都未做到,我讨厌的是作为一个男人的食言,如果一开始你没有答应我,也许我们不会开始,或者也许我们会再进一步商量。事实证明,在相处的几乎所有事情上,他都是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承诺任何事都不会兑现。分手的导火索其实并不是因为民族,是因为相处中因为不靠谱失望了一次又一次,所以后来父母发现了这段恋情,直接以民族问题坚决反对,我觉得他不值得我与家里斗争,于是就分手了。起初我父母都不太相信真的分手了,可能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强烈表示一下反对我就乖乖顺从了很奇怪吧。


后来有了新男友(现任老公),与前任完全不是一类人,前任属于比较爱玩玩闹闹的那种吧,现任属于很有素养的那种男孩子,在一起之前也是告诉了对方我是回族,但是我在民族方面,哪些是忌讳的,哪些是需要配合解决的,大致如下:

1.孩子户口问题,如果生一个,抓阄决定,如果生两个,一个随回一个随汉。但是后来我老公主动跟我说,那就让孩子民族随回,姓氏随他,就当是有随父的要素也有随母的要素了,他说这样我父母也会更放心一些。

2.丧葬问题,我们这边汉族已经不允许披麻戴孝大办葬礼了,都是去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关于土葬火葬的问题,一开始我的意见就是可以各办各的,他火化,我土葬。但是后来他说,愿意与我一起入土为安。其实都可以,只要大家彼此没有意见就行,

3.关于吃饭问题,我们结婚是不与公婆同住的,家里吃饭买牛羊肉也是买清真牛羊肉,公婆也很尊重我,我们一起吃饭都是去外面找回民餐馆一起吃,或者来我们的小家一起做饭吃。他家过年本身也不是一大家子非要一起年夜饭那种(可能因为爷爷奶奶都已经去世,其他姑姑叔叔的也不是走动的很近吧),我们达成一致过年过节的两边父母都到我们小家来,一起过。

他会主动问我父母学一些回族的礼仪和习惯,我也尊重他和他的父母。(多说一句,我们自己的另一半愿意为我们做出一些改变,那是因为爱,我们要感激,而不是理所当然,有一点没做好就吵架,而对方的父母,我们无权要求,对方父母知道在你面前有所避讳就可以了)

我们之间也经历了很多强烈的反对,包括父母,奶奶,叔叔,全部反对,逼着给介绍回族对象,逼着分手,出现很多非回汉结合的情侣之间难以想象的观念和问题,比如他们宁可考虑吃喝嫖赌家庭出来的回族男孩,宁可让我找个二婚回民也不愿意接受我男朋友,我男朋友来家里当着他面就吼起来说找了你我家的脸都丢尽了,好不容易一步一步磨到订完婚,今天定完明天就能开始闹自杀,闹断绝关系。甚至这个月领完证,也依然又闹了一次,估计后面还是会反复,我也习惯了。

这其中有多心酸,多心累,真的只有自己清楚了。家族里与我同龄的姐姐找个无车无房无彩礼的回族,家里觉得非常光荣,因为他是回族。而我男朋友有车有房有彩礼,什么都努力给我最好的,反而成了把家族脸都丢尽的那一个。你看,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我能怎么办,我要妥协吗?谁又能替我过日子呢?很多问题要自己先想清楚的,自己先考察好这个人,值不值得你放下一切去守候,如果值得,那就坚持你的选择,无爱的婚姻,到时悲哀的只有自己,婚姻是自己的事,生在回民家庭,我们无法选择,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我们都要尽最大的努力不去与父母闹到断绝关系的地步的同时,守护住我的爱情。

嗯,至少熬到现在,我们有证了。

user avatar

在印尼,当虔诚的女信徒看到男信徒屠杀、凌辱和穿刺不信教的华裔女性时候,平常同样在家庭里深受家暴和凌辱之害的她们,并没有对同性别的受害者感到同情和悲悯,反而为虐杀这群异教徒的行为拍手叫好,认为异教徒罪有应得,死后必下火狱。

很多时候,被长期灌输极化观念的社区,会把这种观念(不管是宗教还是某种意识形态概念)凌驾于人类天然的同理心和人性。

user avatar

从小在回族自治县生活了十八年的汉族来告诉你为什么,因为在某族眼里,女性不是人,而是资产。

某男娶汉女,对他们而言,相当于资产流入,而一旦反过来,汉男娶某女,那就是资产流出。

一旦你明白了这点,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资产流入,是个人都喜欢,而资产流出,那是割肉流血的事情,一定要设置重重障碍,什么入教洗肠之类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最终目的就在于阻止该行为的发生。

当然,如果真有不明真相的头铁汉男愿意入教,那就又相当于资产流入了,而且,男资产的价值要远高于女资产,所以对他们而言也不是损失。

不过,因为男资产天生属性加后天教育加成,哪怕流入了,也不像女资产软弱可欺,容易控制,他们一般也不愿意男资产流入,这属于风险把控。

这么理解,这个问题就豁然开朗了吧?

或者,应该这么说,对宗教而言,所有的信众都是资产。

而你要知道,这世间所有的宗教,不管形式如何,其本质都跟病毒没任何区别——它们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必须要靠寄生,而信众就是它们的寄主,寄主数量多多益善,因为不断复制自身是它们唯一的生存法则。

你跟病毒谈婚姻自由,这不是搞笑了么?

别说婚姻自由,他们什么自由都没有,包括不信教的自由。

因为真正的自由是我可以选择信,也可以选择不信,但你可以去问问一个出生在某教家族中的孩子,他有没有不信教的自由?要知道他们几乎是全民信教,你一出生,你身边所有人都信教,你还有没有选择不信的机会?

或者,如果他敢不信教,他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个代价可能是跟整个家族决裂,不不不,我应该自信点,把这个可能划掉,代价就是跟整个家族决裂,死生不复往来的那种。

而这个代价,有几个人能承担的起?尤其是从小耳濡目染被宗教洗礼(脑)的人。

user avatar

别自由自由了,这个宗教就是文明之癌,很庆幸自己不是这些民族

user avatar

因为她们不需要冲破什么本民族本宗教的藩篱,她们做的是进入一个难以出来的宗教围墙。

user avatar

看不惯你们一棍子打死的样子,民族和谐是主流。

举两个正能量的例子

比如,我们县把牛羊屠宰让回民专营,然后回民的小孩很小就很辛苦的学习,拿着刀在马路上向行人比划,主动帮行人减少身上的负荷。行人看他们辛苦往往也会主动给点辛苦费,一篇和谐。

还有就是,他们很辛苦的在农民下地干活不在家的时候进村收羊,积极主动把羊捆好运走,一点都不扰民。

user avatar

如果一种文明没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保护,那么这种文明是脆弱的,迟早会被野蛮所征服。

如果文明没有对野蛮进行排斥、打压,那么这种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

—俾斯麦

user avatar

如果说非要入教 这个属于反恐 反极端问题了

user avatar

  那啥,新中国成立后,对所有的宗教都进行了宗教改革。
  原则是:国法大于教规,守法先于守戒

  这是火线。
  在新中国,无论什么教,没有一个有合法身份的神职人员敢公开踩线。
  如果谁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到当地找一个有有合法身份的神职人员咨询,
  他要敢胡说八道,就得吃官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回汉通婚,特别是涉及到回族女性与汉族男性结婚的议题,确实触及了婚姻、信仰、文化习俗等诸多敏感且复杂的问题。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以及围绕它产生的讨论。为什么回男娶汉女相对“简单”?这里所谓的“简单”,并非指完全没有障碍,而是相较于汉男娶回女而言,阻力较小,更容易获得族内的认同和支持。主要原因.............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与其说是“蜀粉”们行为的分析,不如说是在复盘一场跨越千年的“粉丝”心态变迁。当然,咱也得明白,历史可不是追星现场,这里边的“粉”和“跑”都带着点比喻的意思,咱们就事论事,好好聊聊这背后的原因。首先得说清楚,所谓的“蜀粉”和“曹魏”这都是历史研究和民间讨论中约定俗成的说法,指代的.............
  • 回答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设立是基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背景、民族构成和国家政策的综合结果。以下从历史、民族构成、法律依据和现实需求四个方面详细说明: 一、历史背景:从军事割据到新中国成立1. 清朝时期的行政区划 广西在清朝之前是“两广总督”辖区,1885年清朝设立广西巡抚,成为独立省份。但清朝.............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消费者在选择汉兰达时会有的疑问。毕竟汉兰达作为丰田在中型SUV市场的标杆产品,在很多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价格也不算低廉,但偏偏在胎压监测这件事上,全系“固执”地没有标配这项配置,这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要说“不配”可能有点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是“未全系标配”。丰田在.............
  • 回答
    汉史中,许多大臣在受到皇帝责备后选择自杀,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绝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它既是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产物,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观念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解析:一、 政治环境的严酷与皇帝权力的高度集中1. 君权至上,臣属地位的脆弱性: 汉朝是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奠基.............
  • 回答
    汉初三杰,刘邦麾下最得力的三位谋臣战将,分别是韩信、萧何和张良。他们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开国元勋。然而,在这三位杰出人物中,唯有张良被后世尊为“谋圣”,并且得以善始善终,安享晚年。这其中的缘由,远不止是运气二字,而是他一系列深思熟虑的选择和行为所致。韩信:功高盖主,悲剧收场先说说韩信.............
  • 回答
    .......
  • 回答
    汉朝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虽然都冠以“X王之乱”的名头,规模上也都牵涉到多个诸侯王,但其性质、根源、参与者和导致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一个仅仅三个月便被平息,而另一个却旷日持久,长达十五年之久。汉朝七国之乱:一场目标明确、力量相对集中的反抗汉朝的“七国之乱”发生在景帝时期,.............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城市规划以及时间流逝等多个层面的因素,要详细解释为何汉长安城遗址相对保存完好,而唐长安城则被现代建筑大量覆盖,需要我们穿越时空,细致地审视这两座伟大都城的命运。汉长安城遗址:时代的“自然”选择与相对的“幸运”汉长安城,作为西汉和部分东汉的都城,其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部。它.............
  • 回答
    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个政策的影响深远,按理说应该会让儒生们感恩戴德,把他捧上神坛才对。可事实上,历史的车辙里藏着不少儒生对汉武帝的“不满”甚至“黑料”。这事儿挺复杂的,咱们得把话说透了,才能明白其中的门道。首先,咱们得明白,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事儿可不是儒生们自己要求的,是汉武帝自己搞出来的“顶.............
  • 回答
    咱这就好好掰扯掰扯,为啥咱们历朝历代,那些太平盛世的名字,取法都不太一样。这里面可有门道,绝不是随便起的。汉初: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恢复民力)先说汉初,最有名的就是“文景之治”。这名字里就透着一股子“文”和“景”的劲儿。汉初啊,经历过秦朝的暴政,又跟楚汉争霸,老百姓那是真苦啊。刘邦虽然建立了汉朝,但.............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关乎到公众认知、媒体宣传以及历史事件的复杂 interplay。汉娜·雷希和莉莉娅·利特瓦克,这两位都是二战时期杰出的女飞行员,都在各自的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她们在公众中的知名度确实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汉娜的光芒似乎更耀眼一.............
  • 回答
    《绝命毒师》后期,汉克和玛丽夫妇对沃尔特·怀特(老白)的恨意,可以说是积怨已久,爆发于一个精心铺垫、且极具戏剧性的节点。他们的恨,并非突如其来,而是老白一步步走向深渊,践踏了他们所珍视的一切——亲情、友情、法律、正义——所必然导致的结果。信任的崩塌:从亲密无间到背叛的深渊起初,汉克和玛丽对老白有着深.............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了姓氏的起源、演变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简单来说,汉族、苗族、瑶族以及日本的姓氏文化,之所以呈现出“长短不一”的特点,根源在于它们各自的历史进程、社会结构以及与姓氏的最初关联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汉族姓氏:源远流长,多以氏族、封地、职业为根基汉族的姓氏文化可以说是源远.............
  • 回答
    汉朝以前,中国人确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观察到了磁石指极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原始的指向器具。但要说汉军出塞还会发生迷路事件,这并非矛盾,而是因为我们理解“指南针”这个概念时,常常会将其与现代科学技术下的指南针混淆,从而忽略了古代技术实现的具体条件和实际应用场景。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汉朝以前的“.............
  • 回答
    季汉粉心中,季汉政权不仅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延续,更是魏晋南北朝那个动荡时代里,一抹独特而珍贵的光芒。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季汉的坚持,那段历史将更加黑暗和悲惨。这并非空穴来风的夸大之词,而是源于对季汉政权独特价值的深刻认同,以及对那个时代普遍性的反思。一、 季汉政权的“仁义之师”光环:首先,季汉粉强调的是.............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不少人心里头的想法。要说楚汉、三国比后来的朝代更好看,这感觉可不是空穴来风,里头有很多道道儿。我琢磨着,这更多的是一种故事性和戏剧性的吸引力,跟咱们人爱听故事的本能有关。一、草根英雄的崛起与跌宕起伏的命运:楚汉争霸的“小人物”视角先说楚汉争霸吧。这时期最大的看点,在我看来,.............
  • 回答
    关于季汉粉为什么会将关羽守不住荆州,特别是导致叛降率极高的局面,主要责任归咎于糜芳,这背后确实有一套逻辑和历史叙事的解读。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并尝试用更贴近人情味的语言来呈现,避免AI感。首先,咱们得明白,三国时期,尤其是在荆州这个地方,局势那是相当复杂,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关.............
  • 回答
    “季汉仁义,何以不取天下?”这句疑问,道出了许多人在看待三国历史时,心中挥之不去的困惑。刘备集团,以“仁义”为旗帜,以“兴复汉室”为号召,笼络人心,在乱世之中建立起三国之一的蜀汉,似乎顺理成章。然而,最终却抵不过曹魏的强大,也未能如愿统一中国。这其中的原因,绝非一句“仁义”就能概括,而是多方面因素交.............
  • 回答
    关于原始汉藏语(ProtoSinoTibetan,PST)的构拟,学术界确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至今未能形成一个被广泛接受、毫无争议的完整体系。这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使得这一语言分支的远古形态比许多其他语系的祖语,如原始印欧语,更难以捉摸。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汉藏语系成员之间的巨大差异。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