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求求乎不要再给我推荐任何这种连男带女的问题,为什么点了无数次不想看还是摆脱不了,有男女就有对立,真的烦了。
男生写的网络小说还胸怀天下济世救民?快别寄吧给自己脸上贴金了,你问问有几个男生写得出真正济世救民的文字?注意,我是说男生,当代驰骋于各大小说网站男频的男生男孩可爱的boy们。
至于文笔上乘的更是凤毛麟角,还济世救民,整个后宫玩几个娘们搞个架空世界开个金手指拯救苍生就是济世救民了?自己肚子里揣多少墨水心里咋没点数呢,还胸怀天下,真正觉得自己写的文字是胸怀天下济世救民的男生,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水平颇高壮志难酬的,要么是初高中肄业,要么是中二病晚期,要么就是脑子出了点什么问题。
怎么的你没见过男的写花前月下谈情说爱?那我只能说你书读得少了,光民国那几个大渣男写出来的东西都够你看个一年半载的。
啊还有另一种情况的谈情说爱,郭敬明有话要说。
当然女的也写不出来什么胸怀天下济世救民,女生为什么花前月下谈情说爱,因为女生矫情,太tm矫情,写小说的女的没有不矫情的,男生绝大多数没有女生那矫情病,所以两个群体爱看的东西就不一样。
明明就是男女偏好不同,主观输出的内容也就不同,你非整个啊男的胸怀天下女的花前月下,把刻板的基调就给人定那了,我问问你你想听什么回答?男的大义凛然女的小家子气?还是男的粗犷有格局女的敏感太细腻?
什么鬼畜问题,上一边去。
男生对事业现状不满,女生对情感现状不满。
当然是因为格调低啊。
说别的都是借口,诸位看看这位:
人家可是地道的古代人。
照样能够骑马射箭,研究科技。
比起一群现代姑娘穿越回古代满脑子想着如何宫斗,又看不起没男孩的女人,牛多了。
所以说:
并不是她们做不到,而是实际上她们不想做。
晋江就有一本书,写林黛玉的,这书的林黛玉就积极反抗命运,投身于封建时代妇女权益的解放斗争中去,且不说这书写的现实不现实,最起码,这种思想是符合我们现代人的思想的。
更彻底点说:
在中国历史上,女人从来都不仅仅是深宫大院的存在。
从妇好到冼夫人,从萧太后到秦良玉。
中国的伟大女性们,在一个男权社会中,依旧可以发挥着她们的才华。
所以说,并不是女人不能胸怀天下,济世救民,而是因为,这些作者格调也就只能写个谈情说爱的宫斗文了,写不出济世救民,胸怀天下。
PS:
高赞答案,你才看过几本小说?
男频文里面和尚文和单女主很多好么?
你自己只看后宫结果说都写后宫,你这是无视一大票没女主或者单女主的小说么?
所以只能是你自己看书太少罢了,男频写得好的里面,和尚文和单女主其实蛮多的。
这里我推荐一下小雨公公的新书,星球博物馆(已完结),这是标准的胸怀天下(宇宙),济世救(外星)民的小说,诸位可以去看看,真的很可以的。
女频不知道。
男性的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最高理念啊
为何要学习,要修身
为何要恋爱,要齐家
为何要种田,要治国。
为何要强国,要平天下
这是中国读书人自古以来的最高志向,在小说里表现出来不是很正常么
虽然不是小说,但可以作为一个例子。
比如《超时空同居》,剧情推进中期,男主才想到买彩票,我看的当时就觉得,这个编剧该是个女同志,结果一搜,果然如此。
事实上,除了彩票的设置,男主装土豪却在宴会上露馅一段,也加深了我的猜测。他可能犯许多错,唯独不可能不知道那个时代究竟有没有碰到UFO/实现过去的科幻。
不讨论男女性,仅讨论男女性作家:这两个群体的差异的确是明显的,以致于稍敏感的读者可以轻易区分。
对于男性作家而言,“改变”是一个诱人的话题,无论是推动改变还是见证改变,都是他难以克服的诱惑。当一个男性作家的角色能够在过去与未来间穿梭,他的第一活动极难是与同居者暧昧——虽然佟丽娅确实是漂亮,而一些小白文也可能这么做——他一定会想办法了解一点未来的技术,以及用未来的信息在过去捞一笔,再狠点,巴不得把未来科技全打包回去(无论是自用还是“上交”)。就比如《超时空同居》中碰到扫地机器人,他固然会惊叹,但更可能想拆了它。又比如《赘婿》从前期的可爱日常到中期画风突变——对于男性作家(与他的读者),这是情难自已的抉择。所谓“看试手,补天裂”,实在是——让人High到不行啊!正因此,连穿越到红楼的男性作家作品,后期都控制不了地向朝堂发展。这或许是权势诱人,但更多的是变革诱人。
而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改变”往往是另一种“维稳”。争来斗去,是要到“正轨”上的,甚至是“没有改变”。即使“复仇”,也要求一个“正名”。比如《琅琊榜》,权来谋去,终归只是要扶持“主君”,还一个“真相”。(要在男性作家笔下,还指望梅忠心不二地当个“周公”?当个曹公,二世易朝就够体面啦。不吊路灯都是文雅的。)此外,人情的份量也更重一些,比如梅长苏对萧的忠,不同于“义”,而侧重于“情”,又比如《云荒》,飞廉与破军的人情纠葛,以及各式人情,拉起了剧情的发展。当然,也不是说男性作家的作品里没有这些,只是比重更少。除非特殊的角色(忠烈豪壮如关二爷一级),否则以利害/志向相扶持,可能更符合男性作家的路径。
从结果来看,男性作家的作品表现出“胸怀天下”,女性作家的作品表现出“花前月下”。尽管男性作家的作品也未必没有“花前月下”,女性作家的作品也未必不“胸怀天下”。但倘若给作品延展的机会,男性作家有极大可能让自己的角色加入“变革”之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是大潮还是局部,而女性作家则有极大可能让自己的角色在情中柔和化,或者干脆让TA谈恋爱去。因为“胸怀天下”带来的变革更大,“花前月下”含情而温和,所以一部分(指大部分)作家可能直接跳到这些。
足以佐证的是读者认知。反派在男读者那儿洗白,靠的是殒身不恤/终不为人下/逆天而行/另类正义。女读者觉得情感互动有爱,TA就白了。
此外,在抒情上,男性作家可能更喜欢含蓄——这一点我不如之前那些有把握——水平高一些的男性作家,“可能”(强调)更偏向于用气氛、克制的对话、有立场而少情绪的侧面描写与少量的点评式的总结/特写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倾向,而女性作家,则可能直接地借人物之口长抒情,又或者直接抒情。从感受上看,可能也增强了“胸怀天下”与“花前月下”的对比。
————6月14号,补充一点————
我所以为的“胸怀天下”,是解天下之艰难,济天下人之苦。在这种情况下,“胸怀天下”,实际上是中性化的,无论是性质还是性别。真正胸怀天下的男性,不可能不怀有炽烈且真诚的个人情感,因为不曾有关爱众人的人无力爱个人;真正胸怀天下的女性,也不可能以为女性就只能从个人情爱里寻找和实现价值,因为世上还有众多的事务亟待着所有人的努力。正因此,在确实“心怀天下”的作品里,在认知上是能达成共通的——不过文字风格上,还是有差别,只是这种区别,我尚无力精确表述。
而某些“胸怀天下”,实际上只是以“天下”为私有,以天下人为私仆,因此真的有“天下”,不过加以凌辱,倘若有更大的危机,便肆意出卖,如弃遗然,宋的执政、各朝各代的大部分公卿,都属后者。大部分男频作品,也就如此而已。主角和作者,骨子里是为了让自己阔,至于对他人的损害,除非在意,则全不在乎。与某些女同志以为天下之人必有情爱相依一样,都高明不到哪去——坦白地讲,前者还不如后者。
从统计学看,大部分事物可以套用正态分布的模型,中间占大头。从这个大头来看,男频作品并不必女频作品更“崇高",只是在包装上,男频作品更喜欢找些大背景。但从更内质来看,仙侠中的“唯我”,比“胸怀天下”的“大我”,更接近实质。
胸怀天下?
天下找胸(兄)吧。
不是睡美女,就是认兄弟。
都是爽,您这爽出优越感,是病,得治!
你,穿到古代,可能是个农民甚至家奴,但是你能脱离奴籍读书科举做官起兵,你还能娶一堆老婆。
我,穿到古代,哪怕是个官家大小姐,最多也就被选入后宫跟别的大小姐撕逼。
你让我上哪去心怀天下,哪怕我五十岁垂帘听政也是要有前五十年宫斗做铺垫的好吧。不能上来五岁就是太后,喝奶听政。
五岁太后也有,更小的都有,但那种文一般不能入眼。
女性向胸怀天下收集美男的也有,不收集美男光胸怀天下的也有,都很难写。
因为女性主角这件事就已经产生了一个问题:主角的性别。她会被男性角色觊觎,会被轻视,会因为背景的文明程度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她必须多花更多时间去服众,去取得信赖,也就意味着作者必须花更多时间在人际关系的描摹上。很累。很麻烦。写的稍微弱势一点男读者要说现在女人都很强势哪有这么委屈的,写的强势一点女读者要说女生哪有那么爽我天天笑脸迎人心里妈卖批。你说怎么办。只能不写喽。
说白了,女人是客体,你拿客体做主角就只能写客体的故事,你要让她变成主体,就是逆天而行,吃力不讨好。傻逼才干。
两性想法不同并没有什么不好。如果没有女性“维稳”,男人可能早就彼此争斗灭绝了。如果没有男性瞎闹,人类可能任然是生活在东非的猴子。
问题是有的人非得给这两种思维定个高低。
过去总是污蔑女性“小”,这是错的。内省思维一点也不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