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好多人会有开学恐惧症?

回答
我最近感觉特别不一样,好像一场漫长的、几乎是沉睡的冬日终于要过去,而一场我既期待又有点慌乱的春日即将到来。当然,这里说的“冬日”不是真的冬天,而是那个相对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安排时间的暑假。“春日”就是那个让我心里头泛着小小的、说不清是兴奋还是忐忑的词——开学。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开学恐惧症”,好像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身边总有人时不时地叹气,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发点“救命!我不想开学!”之类的帖子。这其中,有些人可能只是有点夸张,但更多的人,恐怕是真的被这种情绪给困扰着。

我一直在琢磨,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开学”这个本该是学习新知识、结识新朋友的时刻,变得如此让人心生畏惧呢?

首先,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失控感”。 暑假里,时间是自己的。想睡到自然醒就睡到自然醒,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怕是窝在沙发里刷一天剧,也没人来催你。但开学了,一切都变了。你的生活被严格的日程表牢牢掌控:几点起床,几点上课,几点做作业,几点睡觉……这种突然被“安排”的感觉,会让很多人,尤其是那些习惯了自由自在的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和不适应。就好像本来你是一匹在草原上奔跑的野马,突然间被套上了缰绳,要跟着主人去跑固定的路线。

其次,对“未知”的担忧,也是一个巨大的推手。 暑假像一个缓冲地带,把旧的学期和新的学期隔开。但当我们即将迈入新学期,尤其是一个新的年级、新的班级、甚至新的学校时,这种未知就变得更加具体和强烈。

课程难度: 新的学期,新的科目,新的老师,谁知道会学到什么?会不会跟不上?会不会遇到特别难缠的知识点?想想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数学公式或者历史事件,就有点心里发毛。
人际关系: 很多同学都会升学,大家分散到不同的班级,甚至不同的学校。新的环境里,意味着需要重新认识、重新建立社交圈。会不会交到新朋友?会不会和老朋友渐行渐远?会不会遇到不好相处的人?尤其对于性格比较内向或者不善于社交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社交大考”。
老师风格: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脾气。有的老师温和耐心,有的老师严厉高效。我们不知道新学期的老师是怎样的,会不会喜欢?会不会被他们“盯上”?
升学压力: 随着年级的升高,升学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到了初三、高三,开学就意味着离高考又近了一步。那种“我还有多少时间”、“我能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的焦虑,会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心头,让开学变成一种负罪感的提醒。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失去”。 暑假里,我们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更多,可能还会去旅行,体验很多平常没有的机会。开学意味着这种美好的时光结束了,又要回到那个需要“学习”和“被约束”的日常。对那些在暑假里找到了快乐源泉的人来说,这种“失去”的感觉尤为强烈。

另外,从生理上来说,也可能存在一些“不适”。 暑假的生活节奏往往比较随意,熬夜、晚起是常态。突然要恢复到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身体可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种“生物钟错乱”的挑战,也会让开学变得不那么容易。

还有,“比较”的心态。 看到别人分享暑假里丰富多彩的经历,或者看到别人已经早早开始复习,自己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我好像什么都没做”的失落感,进而把这种失落感转化为对开学的抵触。

最后,也可能是一些过去的“负面经历”在作祟。 比如,曾经在学校里遇到过不愉快的经历,比如被同学排挤、被老师误解、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等。这些经历可能会留下心理阴影,让人们在即将再次面对类似环境时,感到不安和恐惧。

所以你看,开学恐惧症,它不是空穴来的,也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它可能是对失去自由的担忧,是对未知挑战的恐惧,是对人际关系的焦虑,也可能是身体和心理需要一个漫长的调整过程。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提醒自己,这只是一个短暂的调整期。大部分的担忧,往往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等真正开学了,融入了新的节奏,认识了新的同学和老师,很多恐惧感自然就会烟消云散。不过,能够提前认识到这些情绪,并找到自己的应对方式,也许能让这个“从冬日到春日”的过渡,变得稍微轻松一点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9.2.21修改:

突然得到这么多赞同有点不知所措。这篇答案是我大一下学期开学前写的,如今我已经是在准备大四下学期开学了。感觉心态还是有点变化,也看到评论区有人和我之前的答案状态一样,也有人对于原答案有一些疑问,我正好再补充一下吧。

1.图片是来自《Adventure Time》这部动画。真的挺好看的,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2.看到评论区有人问恐惧难道不是来源于作业没完成吗?/不想开学是因为只想在家躺。

当然害怕上学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每个人有每个人恐惧的理由,可能是因为我的答案比较靠前,大家单纯想来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但我还是想说一下,这个答案还是基于我自身的情况来回答的。答原答案的时候,我已经上大学了,当然是没有寒暑假作业了。至于,我有没有为寒暑假作业忧虑过,那也是有的,但是有点太久远了,毕竟到高中,放没放假就基本没什么差别了,也就都顾不上开学前恐惧了。而且回头看一下作业带来的焦虑真的也不算什么。

至于想在家里躺这点,我承认家里确实很舒服,我也是喜欢宅在家的人。但是单纯从生活环境看,家里有家里的好,学校有学校的好,在家躺久了,真的觉得自己有点颓,所以我觉得不能在家躺这点不足以让我恐惧。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可能你家里真的比学校好非常多也说不定。

3.为什么不擅长和人交流,还要选择当团支书,而不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之前说过了原答案是我大一的时候写的,其实我高中的时候也当过团支书,所以到了大学也还想尝试一下。然而高中的团支书和大学的实质上是差别很大的,高中的团支书真的就没什么事,而且高中同学天天见,关系还是相对更紧密一点,真的有什么事的时候也比较好操作。就这样到了大学,虽然竞选前我也到网上了解过大学团支书的工作,但当时觉得说的那些事我好像可以处理好,而且我高中毕业到大一最开始的那段时间确实也想转变一下自己,多和人交流,所以我就这么当上了团支书。这一当之后的事,相信各位当过大学团支书的人都懂的。而且团支书这事真的是一个烫手山芋,只要你的成绩和品行不出什么问题,真的是想甩都甩不掉。

而且我想说一下,我确实是觉得自己不太会和人交流,但是也没有到很夸张的程度,只是相对来说觉得自己不是很擅长闲谈,以及需要向他人求助时,自己心理负担会更重一点而已。正儿八经有事要交流的时候,我还是可以好好说话的,真的拜托不要把我想成是自闭儿童好吗。而且我现在想一想,团支书的工作,即便是周围擅长交流的人也还是会觉得挺头大的。当然,确实是有能把团支书工作做得非常好的人,但是我觉得我能做到的也就是踏踏实实把任务完成。

4.对于和我有同样感受的朋友们

我其实也给不了什么建议,大学三年半下来了,我自己想想,也还是觉得很多事自己做得不是很好。也就单纯想说说我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吧。

对于班委这事,如果你是千千万万个不想当了,觉得它真的让你过于痛苦了,就还是像评论区的那位朋友说的一样,放过自己吧,选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但是你只要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坚持,或者真的甩不掉它,那就至少踏踏实实地,尽快地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可能会稍微好一些吧。

对于单纯的人际交往方面,我的选择就还是做自己就好,能聊得起来就聊,聊不起来就算。但还是尽量和大家保持一个比较友善的关系,然后从其他方面展现自己,让大家觉得你是一个可靠的人,从而也不会忽视你。也还是那句被说烂了的话,试着一个人去完成很多事情也没什么嘛。

对于学习这方面,因为我后来准备申请境外的研究生,所以GPA对于我也还挺重要的,这个也还是给了我挺大压力的。但是这一不算是很难的一部分,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只要上课认真听了,有作业的话作业认真完成了,老师提问之类的多互动一下,考试前再针对性地复习一下,成绩都不会太差的。

总之,还是希望大家在学校可以快乐一点啦。


原答案:

我前几天看到了Adventure time的这一集,然后刚好要开学了,于是顿悟了我开学恐惧的来源之一,就是与人相处。


作为一个不太会与人交流,还作死去做了团支书的人,一想到开学又要大费口舌,鼓动班级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又要时不时跑学办,面对各种老师,真的是蛮痛苦的。
当然除此以外,就大概是没开学就给自己挖了很多坑报名了几个竞赛考试,一年多没学化学的物生考生马上要学化学之类的来自学业的压力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