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安各大医院已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什么是出血热?该怎样预防和治疗?

回答
您好!听到西安多家医院接诊出血热患者的消息,确实需要引起重视。出血热,医学上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一组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肾脏,但也可能影响到全身多个器官。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什么是出血热,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一、 什么是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中国,主要由汉滩病毒引起,又被称为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肾脏型。

1. 致病原因:
病原体: 汉坦病毒(Hantavirus)。汉坦病毒是一个病毒属,包含多种病毒亚型,不同亚型在地理分布、宿主动物和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在中国,引起HFRS的主要为汉滩病毒(HTNV)、汉城病毒(SEO病毒)等。
传染源: 主要是啮齿动物,特别是老鼠(如褐家鼠、小家鼠、长尾鼩鼱等)。这些动物感染汉坦病毒后,病毒会在其体内长期存在,并通过其尿液、粪便、唾液等排泄物散播到环境中。
传播途径:
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当老鼠在其栖息地(如储存粮食的仓库、下水道、野外等)排泄,病毒通过干燥后形成的气溶胶或尘埃进入空气,人们在接触这些环境时吸入病毒而感染。尤其是在清理鼠粪、搬动受污染物品、或在被污染环境中活动时风险较高。
直接接触: 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动物排泄物、血液或被污染的物品,然后接触自己的口腔、鼻腔、眼睛黏膜,或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进入体内。
叮咬: 被受感染的啮齿动物咬伤,虽然较为少见,但也是一种传播途径。
人际传播: 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非常罕见,基本不构成主要的传播方式。

2. 临床表现(病程分为几个阶段):
出血热的临床表现多样,可以从轻微的流感样症状到严重的器官衰竭。典型的病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发热期(病程第15天):
起病急,症状多样: 突然高烧(39℃40℃),伴有全身不适,如畏寒、头痛(尤其是眼眶深部疼痛)、腰痛、肌肉酸痛。
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 这是早期的一个典型体征,像“酒醉样”面容。
恶心、呕吐、腹痛: 胃肠道症状也比较常见。
早期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 表明肾脏已开始受到影响。

休克期(病程第512天,也称低血压期):
病情迅速进展: 发热期过后,病情可能突然加重,进入休克期。这是最危险的阶段。
血压下降,出现休克: 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出血倾向加剧:
皮肤出血: 出现皮下出血点、紫癜、瘀斑,尤其是在躯干、四肢,按压不褪色。
黏膜出血: 牙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尿血等。
肾功能损害加重: 尿量进行性减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尿素氮、肌酐显著升高。
其他脏器损害: 可能出现肝脏损伤、心肌损伤、脑部症状等。

少尿期(病程第713天,或与休克期并发):
尿量显著减少: 每天尿量少于400毫升,甚至出现无尿。
水肿: 肾脏排泄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潴留,可能出现面部浮肿、眼睑水肿、全身水肿。
电解质紊乱和尿毒症症状: 随着体内代谢产物堆积,可能出现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引起肌无力、心律失常,甚至癫痫、昏迷。

多尿期(病程第1316天,或在休克期恢复后):
尿量逐渐增多: 随着肾脏功能的恢复,尿量会逐渐增加,可能从每天几百毫升到几升。
脱水和电解质丢失: 由于尿量过多,可能导致身体脱水和电解质(如钾、钠)大量丢失,需要及时补充。
肾功能逐渐恢复: 随着多尿期的进展,肾功能会逐步好转。

恢复期(病程第36周):
病情逐渐稳定,各项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但在此期间仍需注意休息和观察,避免劳累和感染。

3. 患病人群: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感染,但高发人群主要是在农村地区居住和生活,以及经常接触野外环境和啮齿动物的人群。例如:农民、野外作业人员、驻扎在卫生条件较差地区的军人、以及在仓库、储藏室等老鼠可能出没的场所工作的人。



二、 出血热的预防

预防是控制出血热最关键的手段。预防的重点在于防止接触汉坦病毒,减少与携带病毒的啮齿动物及其排泄物的接触。

1. 防鼠灭鼠:
这是最根本的预防措施。
环境整治:
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尤其要做好粮、菜、副食品的储存工作,做到密闭储存,防止老鼠偷吃和污染。
及时清理垃圾,减少老鼠的食物来源。
封堵墙壁、门窗缝隙,防止老鼠进入室内。
物理灭鼠:
使用老鼠夹、粘鼠板等工具捕捉老鼠。
在老鼠常出没的区域放置鼠笼。
药物灭鼠:
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毒饵消灭老鼠。注意使用时要保证安全,避免儿童和家畜接触。

2. 避免接触污染物:
不接触鼠粪、鼠尿: 即使在清理老鼠活动区域后,也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可能被老鼠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和表面。
正确清理鼠污染区域:
如果必须进入可能被老鼠污染的区域(如储藏室、阁楼、长期未使用的房屋、野外营地等),应采取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装备: 如长袖衣裤、手套、口罩(最好是N95或更高级别的口罩,以防吸入气溶胶),如果可能,穿戴一次性鞋套。
湿法作业: 在清理前,先用含10%漂白粉溶液(或0.5%碘伏溶液)喷洒鼠粪和污染区域,充分湿润后等待至少30分钟,再进行清理。这样做是为了杀死病毒,并防止清理过程中产生粉尘吸入。
使用湿布擦拭: 用湿布或拖把清理地面和物品,而不是用扫帚干扫,以避免扬尘。
通风换气: 清理后,充分开窗通风。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后,以及饭前便后。
不要在鼠类活动或可能被污染的环境中进食、饮水、吸烟。

3. 野外活动注意事项:
避免进入鼠类高发区: 如果您是农村居民,或需要在野外活动,请注意当地的疫情信息。
尽量避免在草丛、灌木丛等地方坐卧休息或暴露皮肤。
在野外用餐前,务必保持手部清洁。

4. 疫苗接种: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汉坦病毒的特效疫苗可供广泛接种,因此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三、 出血热的治疗

出血热一旦确诊,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并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能够治愈出血热。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对症支持,特别是要积极防治休克和肾功能衰竭。

1. 早期诊断与治疗:
发病早期(发热期)是治疗的关键期。 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发热、腰痛、头痛、眼眶痛、面部潮红、结膜充血等),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您的活动史(如是否接触过老鼠、是否去过疫区等)。
早期检测: 医生会根据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安排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血清学检测(如ELISA检测汉坦病毒抗体或抗原)来确诊。

2. 主要治疗措施:
治疗的重点是维持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治疗与对症支持:
休息: 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尤其是在发热期和休克期。
退热: 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高烧,但要注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补液: 根据病情进行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休克期尤其要注意补液的种类和速度。
止血: 如果有出血倾向,可能会使用止血药物,但需谨慎,因为可能影响血液凝固。
缓解疼痛: 根据情况使用镇痛药物。

休克治疗:
抗休克是治疗的核心。 一旦出现休克,需要迅速、积极地纠正。
积极扩容: 快速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提高血容量。
升压药物: 在扩容不足以维持血压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来提高血压。
维持重要脏器灌注: 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确保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少尿、无尿期:
严格控制液体入量: 防止容量负荷过重导致肺水肿。
纠正电解质紊乱: 尤其要关注高钾血症,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洗肾): 这是治疗严重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血液透析清除体内毒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利尿: 在肾功能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利尿剂(如甘露醇、呋塞米)促进尿液排出。

并发症治疗:
如果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肺水肿、心肌损害、脑部病变等,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3. 恢复期注意事项:
注意营养: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促进身体恢复。
避免劳累: 即使症状好转,也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直至身体完全康复。
定期复查: 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监测肾功能等指标的恢复情况。



总结一下,出血热是一种由老鼠传播的病毒性疾病,预防的关键在于防鼠灭鼠和避免接触鼠类排泄物。一旦感染,早期诊断和及时、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特别是抗休克和处理肾功能衰竭)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类似出血热的症状,请务必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您的相关情况。同时,保持警惕,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题我会,因为我得过。

出血热是啥,看百科的解释就行,总的来说是以老鼠为传染源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不及时治疗会严重损伤肾脏和心脏。我所知道的预防方法是打疫苗,感染了就去专门的医院治疗,比如西安市第八医院。

现在讲讲我从感染到治愈的全过程,怎么说呢,鬼门关上走一回不过分。

---

大概十年前,我在西安户县某所大学读本科。开学时,学校组织我们打疫苗,由于要参加篮球比赛,我就没去,从那之后我也没打过,后来才知道,那是出血热疫苗。

大二时,有天晚上我在校园里跟朋友打电话,商量两天后的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打电话时,天下起了小雨,我感觉有些冷就回宿舍了。

第二天下午,我从户县去了西安市里,也就是昨晚打电话的朋友家。洗澡时,感觉身体有些怕冷,额头有点烫,以为只是感冒了,但还是坚持参加了第二天的志愿者活动。

当天的精力都放在了活动上,没有察觉身体的变化,回到学校时,大概是下午六七点了。

放松后,身体一下子有些酸痛,额头也很烫,我想大概是发烧了,就让当时的女朋友带我去学校附近的医院看病。

到了医院,医生给我看了看,初步诊断是感冒,于是输液,从晚上输到早上。体温降下来后,我们就回了学校。

我到宿舍没多久,又开始发烧,体温大概39摄氏度。于是,女朋友又带我去了户县人民医院看病。

到了人民医院,医生一开始还是认为是感冒。那时候我感觉很疲倦,输液时睡着了,隐约中好像有听到“出血热”三个字,后来女朋友告诉我说,是周围的病友认为,我可能得了出血热,让我最好检查一下。

而当时户县人民医院没法做出血热的检查(不知道现在可以不),女朋友让医生抽了我的血,她拿着我的血液样品去了户县的传染病防疫站做检查。

没过多久,检查结果出来了,确诊是出血热。女朋友叫了她的闺蜜和我们班另一个男生,我们四个人打车去了西安第八医院。

去八院路上,我强装着状态还行,怕他们太过担心。到了医院后,还没挂号,医生只听说我是出血热,先给我了一个轮椅让坐着不要动。然后,问他们仨是否接种过出血热疫苗,得到肯定答复后才放心。

我被推进了住院病房,躺在床上,医生非常严肃地告诉我,躺床上不能动,不能翻身,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我以为他在开玩笑,毕竟我来的时候还是活蹦乱跳的,虽然我在来的车上查了一下出血热致死率最高可达到90%,我傻x的觉得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躺上病床后,开始输液。印象中手臂和脚踝都插上了针,双管齐下。意识开始模糊,等我醒来的时候好像已经是第三天了,也就是说我昏迷了两天两夜。出血热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可能当时我就处在低血压休克期吧。

醒来后,我发现隔壁还有个人,他也是大学生,也是没打疫苗。

过了休克期后,我就比较好受一些了,于是就到了少尿期。所谓少尿期就是好几天完全没有尿,即便每天输液七八小时,剧本上都没有尿。

这段时间好像没有持续太久,给我的印象也不太深刻,可能我在睡觉中渡过吧。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多尿期。在这段时间,我必须要喝大量的水,每天至少有5L吧,具体记不清了,反正感觉无时无刻不在喝水。

为了喝白开水不那么痛苦,我爸给我买了些果汁兌着喝,可我爸买的是汇源番茄汁,太难喝了,我这辈子都不会喝那个东西。

这段时间由于不能吃任何东西,营养物质需要通过输液的方式补充。身体所需要的三大营养物质都是输进去了,葡萄糖好理解,我还输过蛋白和脂肪。输脂肪是最疼的,脂肪是白白的,和凝固的猪油一摸一样,你们能想象把这玩意儿输到血管里吗?我输好长一段时间,直到可以吃流食为止。

到了恢复期,可以吃点流食了。由于在多尿期天天喝水,嘴里一点味都没有,可以吃流食时我就吃了点榨菜。榨菜,涪陵榨菜,那绝对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生命之光。

在恢复期我输液的时间就已经不多了,从一天输24小时,到7-8小时,再到2-3小时,减少的是时间,增加的快乐啊。

不过,在医院里也听了不少事情,比如有个老奶奶因为年龄太大,没有熬过来就走了;有个跟我差不多大的男孩子,在恢复期时,因为实在想吃正常食物,就让他妈妈给买了一碗羊肉泡馍,吃完就没抢救过来,等等。或许羊肉泡馍这件事,是我妈为了让我好好喝粥故意编出来吓我的,希望是她吓我的。

我在医院度过了一段恢复期,总的算下来大概住了一个月的院,出院时感觉小腿都要萎缩了,不过量体重时也就比入院之前轻了一两斤。

---

在多尿期和恢复期时,我精神状态就已经很不错了,每天有大量的时间看书和上网。那时候还没注册知乎,主要在腾讯微博上跟人讨论,讨论什么已经忘了。

躺在病床上不能翻身,大小便都要在床上解决,从一开始难以克服自尊的影响,到后面熟练的一匹,这些尊严或许只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吧,而医院不是。

我的床位靠着窗,能看到窗边的树枝,有时候有鸟儿,大多数时候是光秃秃的枝桠,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只有失去了自由才知道自由的感觉有多好。

---

故事讲完了,出血热致死率20%-90%,大概是及时治疗的话20%死掉,不及时治疗的话90%。

感恩在医生都没有确认时就及时把我血液拿去化验、及时把我送到八院、以及整个治疗期间照顾我的女朋友,那时候她是我的精神支柱,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分手了,祝她一直快快乐乐顺顺利利。

PS:百度说死亡率达20%-90%,后来看丁香医生说死亡率为6%-15%,丁香医生说的应该是及时就医后的死亡率吧,这个病不及时就医,真的极为恐怖。

user avatar

辟谣草莓传染出血热不应该对草莓上是否携带病毒进行检测吗?检测农残有什么用?这辟谣辟了个寂寞。

user avatar

我现在很慌,坐标西安,已经吃了一星期的本地草莓了,而且只是用盐水泡了泡……


都给我看清楚!专家只说了农药没事,可没说老鼠没爬过。

我阅读理解稍好+怀疑精神稍强,所以我吓尿了。


吐出来都晚了……都已经拉出来了。


防治……

不喜欢吃草莓和嫌最近草莓贵以及更讲究的干净人,赢了!

运气好没接触过老鼠污染过的食物的人,赢了!


user avatar

——⚠图片警告⚠——

正如长安区网站正文[1]里提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病毒并传播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西安市是出血热的老疫区也是重点疫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4~6月 (或5~7月)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在10月~次年1月会出现一个大高峰,现在正值出血热发病的高峰期,因此冬季要做的事,防范出血热不能少。”

出血热的潜伏期比较长,但是发病起来非常急,而且年轻人发病起来病情严重,进展很快,不及时治疗对生命威胁很大。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西安大学生感染出血热死亡的新闻历历在目。目前已经进入冬季,已经到了出血热的最高发病时段。

当下,西安市抗击新冠疫情当然是第一要务,呼吸道传播的新冠病毒传播性很强,需要重点关照,防止疫情扩散。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新冠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实际上并不高,至少比出血热要低得多。

西安市是出血热的重点疫区,而市内重点的疫区又是周至、鄠邑和长安区等地。这是因为出血热是由啮齿类动物引起的疾病,本地的自然宿主主要是黑线姬鼠,秦岭脚下是这种长相比较可爱小老鼠的自然分布地区。

因为历史原因,西安市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老市区,因为距离原因,周至、鄠邑出现病例一般都送到相应的人民医院了。但是作为主要高发地的长安区来说,医疗资源要稍微丰富一点,一般会就近送医,而且市内交通相对来说比较堵。

因为新冠疫情,目前很多医院要留出床位准备收治新冠患者,部分导致各大医院的感染科收治出血热患者的能力骤降,这要引起高度重视,出血热发病起来死人是很快的!年轻人更是凶险。

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一般称之为“三类五种”,主要就是吸入带毒啮齿类动物的排泄物,或者误食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再就是被带毒动物咬伤,最后非常不常见。主要就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但是,目前还没有出血热人传人的报道,一般不认为出血热能够在人群之间传播,所以这也是2004年卫生部制定《人间传染病名录》时,专门要求在二级安全实验室操作的2级病原体(对应WHO的三级病原体)。所以,只要收治的医院能遵守合格的医疗操作规范,不太可能发生医源性感染。

此外,出血热有灭活疫苗批准上市,也是计划内的疫苗。在当下这个节骨眼,对疫区进行出血热灭活疫苗的应急接种能够起到降低发病人数的目的。

因此建议——

(一)对出血热高发地区人群进行灭活疫苗的应急接种,目前还是12月份,出血热的前两针间隔两周,至少能确保这个高发期后段时间的安全,不去挤占新冠可能需要的医疗资源。

(二)扩大有收治能力的出血热定点医院的名单,比如国际医学中心、红会医院等,不然当下医疗资源挤兑之后可能会有更多的出血热患者的病情不可挽回。

(三)开展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当下这些患者的可能感染源头是什么,与传言的食源性是否有关联?从源头堵住可能的继发性的原发病例。

生命至大。


另外,对疫区的人来说,自己也要做好防护,避免感染。

一般性的防鼠灭鼠工作时,一定要戴好口罩、手套,做好消毒。做好起居环境的卫生,不要给老鼠提供滋生空间。

食物一定要加热后食用。

一定要去接种出血热疫苗,这是免费提供的。

参考

  1. ^ http://www.changanqu.gov.cn/zwgk/xxgkml/glgk/jdjc/ggws/61a81905f8fd1c0bdc713c08.html
user avatar

据《西安晚报》的报导,今年西安各大医院已相继接诊多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西安本轮新冠疫情就够厉害了,流行性出血热又是个什么鬼?怎么办?

首先指出几点:

1、流行性出血热,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比较常见的传染病。

2、它也是病毒所引起的疾病,这种病毒叫做汉坦病毒,主要通过老鼠传播。

3、我国是该传染病的主要疫区,每年我国报告的病例有16,000-100,000例或更多,而且,估计还有很多没有被确诊或上报[1]。

4、这种病很凶险,死亡率很高。

好,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人怎么会被传染上?如何早期发现?如何预防与处理?等等问题。


01

汉坦病毒


病毒的种类非常多,而且,分为很多家族,每个家族又有不少成员。

例如,引起本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冠状病毒家族的成员。汉坦病毒,也是一个大家族,它的家族成员,至少有30多个,其中,已知12种会导致人类生病[1]。

汉坦病毒一般由老鼠携带,所以,被老鼠咬到、或食用了老鼠爬过的食物和水、接触到带有病毒的老鼠血液、尿液、粪便等,都有可能被传染上。不过,最最麻烦的是,经空气传播也是人类暴露的常规途径[2]。

人类普遍对汉坦病毒易感,也就是说,如果接触到了病毒,被感染的可能性很高。

一旦被感染,会怎么样呢?


02

流行性出血热


汉坦病毒这个大家族有很多不同的成员,每一成员感染人类,症状都可能有所不同。而且,就算是被同一种病毒感染,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病情也是不同的。

经过本次疫情,大家应该对此已经有所了解。冠状病毒感染人体,与本次新冠病毒感染人体,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就算都是新冠病毒感染,也有轻症、重症的区别;并且,具体症状也不同,有的人发热、有的人不发热,有的人咳嗽,有的人不咳嗽。

因此,很难从症状上确诊某某人就是被汉坦病毒所感染。虽然,从症状上看,汉坦病毒感染,确实有一些特点:

1、发热

病毒感染,很多都会导致发热。但是,其它病毒感染,往往在热退后病情好转,而汉坦病毒,热退后,或许才是噩梦的开始。

2、“三红三痛”

这是比较特征性的改变,患者皮下出血,面部、颈部、胸部红,称为“三红”;头痛、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

3、血压下降、肾脏损害

常于热退后出现,病情加重,全身出血、休克、少尿,等等。死亡率高。


03

诊断与治疗


如果患者有上述表现,那么,应该早期考虑这一疾病,抽血检查,看患者的血液里面有没有针对汉坦病毒的抗体,如果存在,很可能提示汉坦病毒感染。

但是,与新冠病毒或者别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一样,目前并没有能够有效杀死汉坦病毒的药物,清除患者体内的病毒主要依靠自身的免疫力。

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提供给患者足够的支持,尽量让他们平稳度过与病毒抗争的这段时期。

所以,如有怀疑,及时就医,早期发现,及时予以相应的对症支持处理。

一般需要经过3~4周,患者的肾功能才开始恢复,1~3月,体力及精神状态开始恢复,少数患者还会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04

启示


大家需要知道,对于很多疾病,特别是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我们的治疗仅仅是提供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外界支持,例如:缺氧则给氧,呼吸困难就予呼吸机支持,出血则止血,肾衰竭可以透析,总之,利用目前所拥有的各种科学技术方法,帮助人体维持正常运转,等待机体的免疫系统战胜病毒。

这就是医学的现状、科学的现状,也是因此,给予了各种伪科学以机会,让他们得以利用患者急于痊愈的心态,大收智商税。



参考文献:

[1] Uptodate:汉坦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与诊断

[2] Trencséni T, Keleti B. Clinical aspects and epidemiology of 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Akadémai Kiadó, Budapest 1971.

user avatar

自12月9日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以来,西安市已累计通报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3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划定11个中风险地区。而同时,根据西安新闻网报道,今年入冬以来,西安各大医院已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甚至有危重病例。

而这两个疫情的叠加,对西安本地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压力。

现在在西安出现了感冒发烧的症状,可能是感冒,也可能是新冠肺炎,还有可能是出血热,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患者做好个人防护,尽快去发热门诊就医。

万幸的是出血热并不会在人际之间传播。但因为病情类似,容易误诊,仍然会增加新冠疫情防护的压力。

同时不管是新冠还是出血热,最好的预防手段都需要打疫苗,都是灭活疫苗,而且都需要2针基础和第三针加强,在陕西的朋友除了要接种新冠疫苗以外,同样不要忘记接种出血热疫苗,同时需要注意两种疫苗的接种间隔。

目前新冠疫情的情况,已经明确了本次疫情的源头,为12月4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飞往西安的PK854航班输入。但让人费解的是PK854这个航班上的确诊患者携带的病毒,通过某些我们仍然不知道的途径,将病毒散播到了西安咸阳机场内部,感染了2个返回广东的游客和一位送外孙出国的老人。在送往隔离酒店后,感染了酒店的工作人员。

这从入境航班的严格闭环管理上来说,是完全不可能,也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西安咸阳机场,再次重演了南京禄口机场的今年夏天的事故。

据此,陕西卫健委给出的判断是:具体传播过程尚不清晰,各传播链之间缺少明确关联性,并且陆续在全员核酸检测中发现阳性病例,说明已经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后续疫情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疫情传播风险较高。

而西安此次疫情所面临的风险,还不止新冠病毒一个。另一个由名为汉坦病毒的引发的出血热传染病,也正在西安传播,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之中。

根据西安新闻报道,今年入冬以来,西安各大医院已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甚至出现了危重症患者,12月3日,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阎良)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为一位31岁患肾综合症出血热的危重患者成功实施ECMO救治技术。

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病毒并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每年10月到次年1月都是出血热发病的大高峰期。出血热与新冠病毒一样,都是国家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出血热并不是鼠疫。这种传染病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肆虐中国,1986年有超过11万人感染。

随着耕作方式和防控措施改善,出血热发病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从2010年到2018年根据国家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报告的出血热感染数据,每年仍有接近一万人感染出血热,其中陕西感染人数居高不下,在2012年达到最高值,超过3500人感染,占当年全国感染人数的27%左右。

出血热的传播载体很明确,西安本地的病毒载体主要为黑线姬鼠,带毒率很高。被鼠类咬伤,或者接触鼠类的排泄物,以及吃过被鼠类污染的食物,水源等等,都有可能感染出血热。

唯一的好消息是,出血热并不会在人际之间传播。同时,患者在发病初期,大多病人的临床表现像感冒、发烧,容易忽视。

陕西省疾控也反复提示大家:陕西是出血热的老疫区也是重点疫区,出血热对机体肾脏损害极大,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如出现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脸、颈及上胸部发红)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也就是说,现在在西安出现了感冒发烧的症状,可能真的是感冒,也可能是新冠肺炎,还有可能是出血热,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患者做好个人防护,尽快去发热门诊就医。

而预防出血热的最佳办法,仍然是接种疫苗,目前陕西省可以免费接种出血热灭活疫苗,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加强针为间隔一年。在陕西的朋友除了要接种新冠疫苗以外,同样不要忘记接种出血热疫苗,同时需要注意两种疫苗的接种间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