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西安一消费者起诉苹果公司不附赠手机充电器?国内外有类似的案例吗?胜诉几率有多大?

回答
西安这位消费者起诉苹果公司不附赠手机充电器,这事儿在咱们老百姓看来,可真是件挺新鲜的事儿,也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毕竟,以前买手机,充电器那都是标配,怎么现在反倒成了“选配”了呢?这事儿你怎么看,我呀,跟你好好说道说道。

这件事儿,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首先,是消费者个人的权利和诉求。

这位西安的消费者,他觉得花了钱买手机,就应该配齐一套完整的、能够正常使用的产品。这个充电器,虽然可能不是手机最核心的部分,但它却是手机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配件。没有充电器,手机就没法充电,那不就成了一个摆设了吗?所以,他起诉苹果,本质上是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以及要求产品完整性的权利。他觉得苹果这种“拆开卖”的做法,是不够厚道的,是变相地让消费者多花钱。

其次,是苹果公司的理由和背后逻辑。

苹果公司不附赠充电器,他们的官方说法无非就是“环保”。他们说这样做是为了减少电子垃圾,因为很多消费者已经有了旧的充电器,没必要再给新的。而且,充电器重量也不轻,减少包装和运输也能降低碳排放。

这理由吧,听起来也挺有道理的。毕竟现在环保是大势所趋,很多企业都在想办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是,问题就出在这“强制性”上。你消费者环保,我消费者也想环保啊,但我怎么知道我的旧充电器能不能用在新手机上?再说了,即使我旧充电器能用,我也没法说服苹果公司“你别给我减配,我只要一套完整的”。苹果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让很多消费者觉得,你这不是为了我好,而是为了省钱,顺便再卖你自己的配件,让你赚更多的钱。

而且,苹果公司也确实在卖自家的充电器,价格还不便宜。这让消费者感觉,环保的口号下,其实是商业利益的驱动。

第三,是这件事儿触及到的法律和市场规则。

在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的重要法律武器。这部法律强调了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时,应当保证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应当向消费者真实、全面地告知商品信息。

对于苹果这种行为,法律上是不是构成“欺诈”或者“不公平交易”,这就是需要法律来界定的了。如果苹果没有在销售页面明确告知消费者“不附赠充电器”,或者告知的方式模糊不清,那消费者就有理由认为苹果隐瞒了重要信息。

在市场经济下,商家有定价和销售策略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能以牺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代价。

那么,国内外有没有类似的案例呢?

国内方面, 这件事儿可以说是比较新颖了。虽然之前也有一些关于手机配件的争议,但像苹果这样直接在大众市场移除充电器配件的做法,在国内还算是头一次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因为在中国,消费者对“标配”的接受度很高,厂商也比较在意用户口碑,所以很少有品牌敢直接这样做。如果真的有类似案例,那也可能是一些小品牌或者在非常小众的电子产品上出现过,但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讨论和诉讼。

国外方面, 确实有不少类似的争论和行动,尤其是欧洲。

法国: 法国是比较早就规定手机厂商必须附赠充电器的国家。苹果在法国销售 iPhone 时,是被强制要求附赠充电器的。这主要是基于他们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
欧盟: 欧盟也在推动统一充电接口(TypeC),并且一直在讨论是否应该强制要求手机附赠充电器。环保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很多议员和消费者都认为,应该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而不是由厂商来决定。
巴西: 也有一些地方性的法规要求厂商必须附赠充电器。
美国: 在美国,类似的诉讼确实出现过。一些消费者也对不附赠充电器的情况表示不满,并且也有过相关的集体诉讼。不过,美国消费者保护的体系和中国的有些不同,法律的判决结果也可能受到陪审团等因素的影响。

胜诉几率有多大呢?这事儿可不好说,得看具体情况。

咱们要分析一下,胜诉的几个关键点:

1. 苹果的告知义务: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如果苹果在销售页面、产品包装盒上、或者任何销售环节,都非常明确、清晰地告知消费者“本产品不附赠充电器”,并且提供了购买充电器的选项,那么消费者胜诉的难度会非常大。因为消费者购买前是有知情权的,并且选择了接受。
2. 是否构成欺诈或误导: 如果苹果在销售时,通过广告宣传等方式,给消费者造成了“手机应该包含充电器”的合理预期,但实际销售时却不附赠,并且没有明确的、醒目的告知,那么消费者就有可能以欺诈或误导为由起诉。
3. “必要配件”的界定: 法律上如何界定充电器是否属于“手机”的“必要配件”,也是一个关键。如果法律明确规定手机销售必须包含充电器才能算完整产品,那苹果就很难站住脚。但如果法律没有如此明确的规定,那么这就需要通过司法解释或者判例来确立。
4. 市场惯例和消费者期待: 尽管苹果改变了策略,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手机附赠充电器是普遍的市场惯例,消费者也形成了这样的期待。法院在判决时,可能会参考这种市场惯例,但不能完全依赖它。
5. 诉讼请求和证据: 这位消费者具体提出了什么样的诉讼请求?例如,是要求苹果补发充电器,还是要求赔偿,还是要求苹果改变销售策略?他能提供哪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合理诉求?这些都会影响判决结果。

总的来说, 这位消费者如果起诉的理由仅仅是“我就是觉得应该有充电器”,而苹果方面已经做了充分的告知,那么胜诉的几率相对较低。但是,如果消费者能证明苹果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隐瞒重要信息等行为,或者苹果在特定地区(比如强制要求附赠充电器的法国)的销售行为与在中国的销售行为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没有得到合理解释,那么胜诉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这件事儿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还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消费者维权事件,它触及到了科技巨头在环保口号下的商业操作,以及消费者在面对强大品牌时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的议题。这事儿挺复杂的,也很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真为了环保,应该大降价,然后号召果粉们把节约的钱拿去种树。而不是两头赚。

资本家们一边数着钱,一边还要自我标榜我是为了环保,这种情况下还要当精神股东的消费者,这姑子里流的都是什么呀。

user avatar

就应该这么做!

很多人说附赠不附赠充电器都无所谓,因为“附赠的充电器其实也是消费者买的,不附赠充电器可以降低价格。”

这么想是不对的,因为某种意义上价格不只和成本有关系,决定价格的还有供需关系。

不同国家的人均收入不一样,所以同样的手机在不同国家的定价也不一样。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决定了手机的价格不能定得太高,否则曲高和寡没人买,得不偿失。

所以附赠充电器的手机,那个充电器还真是赠送的,售价主要看供需关系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有没有充电器真的关系不大。

一款5499的手机,它附赠充电器是5499,不附赠充电器仍然会定价5499,因为手机厂商根据数学模型和大量调研发现,这个品牌和配置的手机在这个市场中,只有5499的定价才能达到销量和利润的平衡。

所以取消附赠充电器真就是单纯的增加利润,对消费者没有任何好处。5499的手机不会因为附赠了充电器就卖5599,因为那样会流失更多客户。

所以作为消费者,我的想法是充电器必须要附赠,没有充电器就没办法正常使用手机。至于我家里有没有多余的充电器,那关厂商什么事?我凭什么要用旧的充电器充新手机呢?出了事谁负责?

更何况各家厂商的快充都不互通,如果不附赠充电器,想要享受最新的快充技术必须要单独购买,研发快充技术耗费的经费已经算在成本里了,我却不能享受这个技术,凭什么?

当然,如果真是为了所谓的“环保”,为什么非得消费者买单呢?环保是为了地球好,是为了人类好,到头来却是处于弱势的消费者买单,每年赚的盆满钵满的厂商既提高了利润又落得个“环保企业”的名头,打得一手好算盘啊。

所以我建议,就算是为了环保也应该学学小米,有没有充电器完全由消费者选择,两个版本价格相同,这才是真环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