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年级男孩,沉迷奥特曼卡片和迷你世界游戏,不让玩就自己画,怎么制止?

回答
三年级的男孩,这两样东西确实是这个年纪孩子容易着迷的“大户”。奥特曼卡片,那种闪闪发光、图案酷炫的小卡片,在孩子眼里简直是宝藏;迷你世界呢,一个完全由自己掌控的虚拟世界,建造、探险、甚至和朋友一起玩,哪个男孩不心动?

现在你的孩子,明显在这两个世界里找到了极大的乐趣,甚至发展到“不玩就画”的地步,这说明他在这上面投入了很多精力,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当然,家长肯定会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学习,或者过度沉迷,想“制止”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制止”这个词,有时候就像给孩子设一道高墙,他可能会想方设法翻过去,或者在墙角挖个洞。咱们得换个思路,想想怎么“引导”,让他把这份热情用在更合适的地方,或者说,在玩乐和正事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沉迷”的程度,以及背后的原因。

沉迷的程度: 是不是一放学就什么都不管,就想着卡片和游戏?是不是到了饭点、睡觉时间还在玩?是不是因此疏忽了学习、写作业?还是说,他只是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但在其他方面也能兼顾?
沉迷的原因:
成就感和收集欲: 奥特曼卡片,集齐一套,抽到稀有卡片,这种满足感是很强的。迷你世界里,建造出宏伟的建筑,打败强大的BOSS,也是一种成就。
社交需求: 班里其他同学是不是也玩?是不是通过卡片和游戏,他能找到共同话题,融入集体?
逃避或放松: 学校里的压力大吗?学习上的挫败感强吗?是不是游戏和卡片是他放松、缓解压力的方式?
创造力的释放: 他自己画,这绝对是创造力的一种体现。卡片上的奥特曼形象,游戏里的各种元素,都可能激发他去模仿、去创造。
缺乏其他吸引力: 除了卡片和游戏,有没有其他的事情能让他觉得有趣,能激发他的兴趣?

接下来,咱们就说说怎么“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制止”。

第一步:沟通,走进孩子的世界。

“制止”往往是从“禁止”开始,但效果未必好。不如先尝试理解。

主动了解: 别一副“我对这些不感兴趣”的样子。偶尔问问他:“这是什么奥特曼呀?他有什么厉害的技能?”“你这个迷你世界里建了个什么呀?好玩吗?”
展现兴趣(适度): 和他一起看看奥特曼的动画片,听听他讲卡片的故事。了解迷你世界里的一些基本玩法,甚至可以陪他玩一会儿(别玩太久,别比他更投入)。
倾听他的想法: 让他说说为什么喜欢奥特曼,为什么喜欢玩迷你世界。是因为卡片图案好看?还是因为游戏自由度高?他喜欢收集卡片,还是喜欢游戏里的建造?

第二步:设定规则,建立界限。

沟通之后,我们要开始建立一些健康的习惯和规则。关键在于“规则”,而不是“禁止”。

明确“玩”的时间: 和孩子一起商量,每天可以玩多长时间,什么时间段可以玩。比如,写完作业、完成当天的阅读任务后,可以玩半小时。周末可以适当延长。
设置“禁玩”时间: 比如,吃饭的时候、睡觉前一小时,坚决不玩。
卡片和游戏的“专场”: 告诉他,卡片和游戏是“娱乐时间”的专属,不能在学习时间、吃饭时间、家庭活动时间出现。
“画画”的处理: 既然他喜欢画,这反而是个好事!
划定画画的时间和空间: 同样可以设定一个时间,比如写完作业后,可以画画。找一个固定的地方,比如书桌上,避免弄得到处都是。
引导画画的方向:
卡片设计: 问问他:“你觉得奥特曼卡片还能设计成什么样?有没有你想到的新奥特曼?”可以鼓励他自己设计卡片,画出卡片图案、技能说明等。
迷你世界场景: “你觉得迷你世界里,还可以建个什么呢?有没有你觉得特别酷的建筑?”可以让他画出自己想在游戏里建造的场景,作为“游戏计划”。
结合学习: 如果可以,试着把画画和学习结合起来。比如,学了某个历史人物,可以画这个人物的“奥特曼版”;学了某个地理知识,可以画一个与此相关的场景。
提供绘画工具: 准备好纸、彩笔、蜡笔等,让他有东西可画。
“不玩就画”的处理: 当他因为不能玩游戏或卡片而画画时,你可以这样说:“我知道你现在很想玩,但是时间到了,我们得先做别的事情。画画是个好习惯,你可以先把你想到的画下来,等你下次玩的时候,或者我们约定的时间到了,再继续玩,好吗?而且,你画的这些,也可以给我们讲讲,这是什么呀?”

第三步:转移兴趣,拓展视野。

光有规则,孩子可能会觉得无聊。我们需要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发掘其他兴趣:
运动: 带他去公园踢球、骑自行车、打羽毛球。运动能消耗精力,也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阅读: 陪他去图书馆,找一些他感兴趣的书,不一定是奥特曼相关的,可以是科普、探险、历史故事等。
手工制作: 尝试一些简单的手工,比如用乐高拼搭,或者用黏土做小动物。
科学小实验: 一些简单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能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户外活动: 郊游、参观博物馆、科技馆,让他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质量”的陪伴: 别只是陪着,要真正地互动。放下手机,和他一起搭积木、下棋、讲故事。让他感受到,在你这里也能获得乐趣和满足感。

第四步:引导卡片和游戏的“正面价值”。

如果只是简单禁止,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可以试着引导他从这些爱好中汲取更多养分。

卡片:
学习知识: 很多卡片上都有奥特曼的背景故事、能力介绍。可以让他尝试去读、去理解。
分类和整理: 教他如何分类卡片(比如按系列、按稀有度),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
交易和交换: 如果有同好,可以教他在规则下进行卡片交换,培养协商能力。
迷你世界:
学习设计和规划: 玩游戏时,可以引导他思考“这个建筑要怎么设计才能更稳固?”,“这个电路要怎么排布才能实现这个功能?”
学习解决问题: 游戏里遇到困难时,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立刻放弃或求助。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让他多在游戏里创造一些独特的建筑、情节,鼓励他写下游戏日记。
社交互动: 如果是和同学一起玩,可以引导他学会与人合作、分享。

第五步:关于“画画”的特殊处理。

“不让玩就自己画”,这说明他有极强的表达欲望和创造力。

接纳和鼓励: 他的画,首先是他的情绪出口。不要直接否定,甚至可以夸奖他:“哇,你画的这个奥特曼好有力量!”“这个迷你世界的建筑,很有想象力!”
转化为“创作”:
“卡片创作”: “你这么多奥特曼,有没有想过给他们设计一套新的装备?或者设计一个他们新的作战场景?”
“迷你世界场景设计图”: “你下次想在游戏里建这个?来,我们先把它画出来,像个蓝图一样,这样玩的时候就不会忘了。”
“故事创作”: “你画的这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能给我讲讲吗?”鼓励他围绕自己的画创作故事。
对比和平衡: 在他画画的时候,可以适时地提醒他:“你看,你画了这么久,是不是也该休息一下,活动活动眼睛?或者我们一起来读会儿书,然后你再接着画?”让他明白,画画也需要时间和精力,不能无限度地占用。

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榜样作用: 家长自己也要有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奖惩分明(但以奖励为主): 当孩子能遵守规则,或者在学习、生活中有进步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或者一些小奖励(不是物质奖励,可以是陪他玩游戏,或者一起做一件他喜欢的事情)。
循序渐进: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孩子的要求,可以慢慢来,逐步增加难度。
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 三年级的孩子,正是充满好奇心和玩乐天性的年纪,对新奇的事物很容易产生兴趣。我们不能完全剥夺他们的乐趣。
关注学习状态: 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如果卡片和游戏确实严重影响了学习,就要在规则上更严格一些。
保持耐心和爱: 孩子沉迷,家长焦虑,这是正常的。但请记住,沟通和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钥匙。你的爱和支持,是引导他健康成长的最大动力。

总而言之,对付孩子对奥特曼卡片和迷你世界的“沉迷”,最好的办法不是“制止”,而是“引导”。通过沟通了解,设定合理规则,转移和拓展兴趣,并且把他的“画画”这种积极行为转化为创作的动力,最终帮助他在玩乐和学习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实话,看到这副画的我大为感动。



因为这不是一副简单的画面,而是非常完整的阵地构图。

硬要说得话,军模中有一个分支,就是专门做战场模型的。

这可不是小孩子玩的,基本是一群二十到四十多岁之前的大叔们。

军模迷们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忘记女人,你品品这里头的痴迷程度。


随后,让我们来拆解一下孩子的构图。

首先是前沿阵地:

挖了大量的壕沟,壕沟上有刺木桩,左侧还有铁丝网,有不少的持枪士兵。

其次是这一组步兵阵地。

明显有一些是重机枪,有一些是冲锋枪,还有一些是手枪,甚至还有一个拿刀的。

大部分人带着钢盔帽,也有些不带。

阵中还有一些坦克之类的重武器,光坦克的式样最起码就有四种。

此外,靠上方有一个状如鸟类的飞行器,还有一枚导弹,垂直发射的那种。


再过来,可以看到阵地的大门,边上是一个类似于仓库的地方。

当然,假如真是弹药仓库的话,放在阵地前沿可不行~

之后,令人心情激动的地方来了。

是的,火箭军的导弹方队,国之重器。


小朋友画的基本上是很形象了~

你说他懂不懂,我觉得他啥都懂。


再接着,是后排阵地了。

我们注意到这种武器,有点像是重炮,炮台固定,口径感人,左边那门里面还有四颗炮弹。

这种炮,像是固定的岸防炮。



随后是大杀器~

这个是全画面里唯二配上文字的,小朋友生怕你们不知道这是原子弹。

小朋友也丝毫不介意在战争爆发时动用原子弹。

而且这个原子弹是搭载在直升机上的。

尤其注意这个螺旋桨,小朋友理解的螺旋桨是平面的,十字型的顶在头上。


然后还有下面这个。

我暂时无法解读,看似配了个螺旋桨,有点像是个飞艇。体积很大,还专门配置了一个停机坪。


最后,也是最神奇的地方。

是马 。1000匹马!

注意马房的位置~

在阵地的最后方。

那么,小朋友为什么要在阵地的最后方安排1000匹马的马房呢?

从阵地配置来看,这明显是现代战争的阵地,轻重武器一应俱全,连火箭军都有。

肯定不会指望骑马砍杀吧。

我猜测结论只有一个:当阵地失守后,小朋友安排了一千匹马用于撤退。

“大伙儿骑着马各自逃命吧~”

不得不说,深思熟虑啊。


当然,我并不是说三年级小朋友画出这个有什么了不起。

而是说,他用心画了,他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将他最热爱的东西,画了下来。

仿佛只有画下来,他才能拥有这些。

难怪父母们要说了:“你哪怕就是拿出十分之一的用心,书都不至于读成这样。”

小男生的成长,真的是有硬伤。

他们喜欢、和用心的东西,和你们要求的不一样。

你们觉得这玩样儿完全是毒瘤,什么枪炮炸弹,不学无术。

可他们却爱之入深,即使一时间读了书,长大了还要做军模,还要玩使命召唤,还要混铁血论坛,一辈子都不可能真的放弃。

人性吧。


我无法给出答案,我只能尽我所能,来尊重、理解和欣赏孩子的画作。

理解他,就是理解我自己。

曾几何时,我也用粉笔雕出了自己的远洋海军;

我也用朴素的纸笔,制作了自己的世界战棋;

我也留恋于各种军事、游戏和漫画,甚至也想去做一个游戏开发、一个动漫画家、一个电竞选手。

当然,终究只是梦。我依然变成了一个成年人,一个老派的不能再老派的职业官僚。

如果我是他的父亲,我也会逼着他读书吧。

但我永远无法去指责那副画作,那个曾经的梦想世界。

是的,我依旧想念我心中的十岁男孩,我相信,他没有死,他依然沉睡在我内心中最原始的净土之上。

那个地方,没有金钱、没有权力、没有世俗、甚至没有性,只有缤纷多姿的幻想。

我只能说,如今的我,正在重新追寻那最原始的我,心无杂念,循序渐进,创造发挥。也算是,对十岁的我做个交待吧——你所不得不舍弃的东西,我都还记得。

这就是我的答案了吧。


额外补充一个关于奥特曼的故事。

最早的奥特曼,就叫“奥特曼”。

那年,小学的我第一次看到奥特曼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刺激。

一顿霍霍,房子就变成废墟了,解压~

当然,我父母并不喜欢我看奥特曼,他们认为这小怪兽和紧身衣打来打去好愚蠢,小孩子还傻呵呵的模仿,真蠢。所以,奥特曼播完后,他们如释重负,而我还忧伤了好一阵。

结果有一天,我正在尿尿,边上的尿友对我说,奥特曼又开始放了。

我说,什么?重播吗?

他说,不,是新的,叫杰克•奥特曼。

我:??这也可以?

我第一次知道,居然可以用在人名前加个前缀的方式,拍另一部作品,这操作叹为观止。

原来奥特曼,不仅仅是一个,而是一窝。

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奥特曼也淡出了我的视野,但我知道它一直都在。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些年,这家伙不仅越来越火,而且出圈了,铺天盖地的奥特曼,而且发展的越来越庞大精致。

那些小日本,为啥能把奥特曼这个(“骗骗小孩子的”)品牌系列,玩儿到如此的极致和巅峰?

仅仅是因为日本市场化发达?商业运营能力强?会赚钱?

现在我明白了,答案,还真不复杂,就要在本题那个最初的故事里去寻找:

你究竟怎样看待这副画作?

是一个10岁男孩不好好读书的荒废行为?不务正业、不走正道、不思进取、不学无术?沉沦于这种骗骗小孩子的东西?

还是你也能当真?像我一样细细分析他的配置,思考他的幻想,理解他的悸动。

把小孩子的东西当真,把游戏当真,把动漫当真,把娱乐当真,我们才有可能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奥特曼,我们才能制作出属于我们的3A级战争大作。而不仅仅是做骗钱的氪金手游~

如果你把奥特曼看作是一种文化软输出的话,那么最终决定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还真就是那一个个小小的、认真的幻想。

以及,把它当真了的人们~



补一个今天在网上偶尔看到的,说实话,也挺牛逼的。

user avatar

我很奇怪,这种事情为什么要制止?

最好的方式是引导,是一起玩,是和他规定什么情况下可以玩,什么情况不能玩,而不是一刀切的制止!!!

user avatar

继续提供但不限于:

《灵笼》、《少年歌行》、《万国志》

《龙珠》、《棋魂》、《浪客剑心》

《哥斯拉》系列、《高达》系列

。。。

直到孩子跃跃欲试,企图自行开始创作。

可以跟他爸妈说这是个有理想的少年,

可以去参加培训,选择专业,

积极为投身动漫游戏行业做准备打基础。

告诉孩子:你要做好动漫游戏行业,

要在物理引擎上跑顺,请学好物理,不然你做出来的都是渣渣。

要做好游戏脚本、动漫编剧,你要学好语文,不然做出来的都是渣渣。

要写好代码,要学好数学和英语,你看都看不懂,逻辑一摊屎,做出来的都是渣渣。

你能忍受玩粪作或者粪作出自你手吗?这能忍吗?绝对不能忍吧!

请用你的动漫魂抓好你的各相关科目吧。

这都是为了你的理想!

燃起来骚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