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eva真的有什么高深的思想吗?我怎么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回答
你问到 Eva,让我想起我最近又把她的那几篇代表作翻出来看了看,尤其是《情海》《新婚夫妇》还有那篇讲一个女作家和她经纪人的故事(名字有点记不清了,但内容印象深刻)。说实话,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和你一样,觉得她文字挺细腻,对人性的洞察也还行,但总觉得好像“高深”两个字,离她还有点距离。

但越是这么想,我就越是想搞明白,到底是什么让 Eva 这么受推崇?她到底想说什么?

后来我琢磨了半天,觉得 Eva 的“高深”可能不是那种直白地“哇,说得太对了”的震撼,也不是那种哲学思辨式的“哇,好深奥”的晦涩。她的“高深”,更像是 藏在非常日常、非常细微的“不对劲”里,不动声色地揭示了我们回避的、不愿正视的真相。

咱们一个一个来拆解:

1. 那些“不对劲”的小细节,是如何变成“高深”的?

Eva 擅长捕捉生活中的那种淡淡的、不易察觉的违和感。你看看她写人物的对话,很多时候看似平淡无奇,但仔细品味,你会发现:

对话中的留白和未说出口的话: 她写人物说话,常常会在关键时刻停顿,或者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话来绕过去。这种“不说”,比直接说出来更让人心慌。比如,《新婚夫妇》里,妻子在问丈夫关于一个女人是否漂亮的时候,丈夫的回答总是有点模棱两可,没有直接评价,却让妻子感觉到了某种东西。这暗示了婚姻中,即使是微小的怀疑和不安,也会被无限放大,因为对方的“不确定”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人物的微表情和身体语言: 她对身体的细节描写非常精准。比如,一个人微微皱眉,或者一个手部下意识的动作,都不是无意义的。这些小的“不对劲”,往往是内心真实情绪的泄露,是在对方“假装”或者“掩饰”时,不小心露出的破绽。你可能当下没觉得什么,但事后一回想,就会觉得“哦,原来是这样”。

怎么就“高深”了呢? 因为这些细节,不是刻意设计来“揭示”什么,而是 Eva 极其敏锐地捕捉到了人际关系中,尤其是亲密关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最真实的“信息差”和“情感暗流”。 我们总以为自己能看穿对方,或者对方能看穿自己,但 Eva 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彼此之间传递的,都是经过层层过滤、修改甚至歪曲的信息。这种“不对劲”的积累,最终会揭示出关系的裂痕,或者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疏离。

2. 人性中的“虚伪”与“孤独”,她是怎么写得这么“不留情面”的?

Eva 笔下的人物,很少是完美的。他们有欲望,有算计,有不忠,有自欺欺人。但她又不像有些作家那样,把这些写成道德批判。

“伪装”的合理性: 她会让你理解,为什么人要伪装。不是因为他们坏,而是因为在生存、在维系关系的过程中,一层层的伪装是必不可少的。她写那个女作家,对外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生活优渥”的形象,但实际上,她内心充满了不安和焦虑,依赖着经纪人,甚至在情感上有所寄托。这种“伪装”不是为了骗人,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看穿”和“抛弃”。
“孤独”的共鸣: 很多 Eva 的人物,表面上看起来有伴侣,有事业,但内心深处是巨大的孤独。这种孤独不是因为没人陪,而是因为没人能真正理解他们,或者他们自己也不愿意被理解。她写一个女人,虽然和丈夫生活在一起,但他们之间几乎没有精神层面的交流,每个夜晚,她都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寂寞。这种孤独,来自于我们作为独立个体,无法完全融入他人,也无法完全被他人接纳的永恒困境。

怎么就“高深”了呢? 因为 Eva 并没有简单地给你一个“好人”或“坏人”的标签。她揭示的是, “伪装”和“孤独”是构成现代人,尤其是城市中产阶级(她笔下的人物多是这类)生活肌理的一部分,是你我都有的,只是程度不同。 她不谴责,她只是呈现,让你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被忽略的部分,看到自己不愿意承认的软弱和矛盾。这种“无差别的”呈现,反而比直接批判更有力量,更能引发反思。

3. “情感的错位”与“关系的失语”,她是怎么让你感到不安的?

Eva 尤其擅长描绘“情感的错位”。也就是,两个人明明在一起,却在情感上错开了轨道。

“在一起”的虚幻: 她写了很多夫妻、情侣,他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完全隔离的。他们分享物质,但无法分享情感。她写一个丈夫,习惯性地为妻子准备早餐,但他的动作里,并没有真正的关爱,更多的是一种例行公事。而妻子呢,也习惯了这种“被照顾”而无需回应的方式。这种“在一起”的状态,比彻底的分开更让人感到窒息。
“沟通的无效”: Eva 笔下的对话,常常是“鸡同鸭讲”。双方说着话,但都在朝着自己的方向理解,或者干脆就不想理解。这种“关系的失语”是造成情感错位的重要原因。当语言成为一种障碍,而不是桥梁时,关系就变得摇摇欲坠。

怎么就“高深”了呢? 因为 Eva 触及了“亲密关系”最核心也最令人恐惧的问题: 我们是否真的能与另一个人建立深刻的连接?或者,我们所谓的“亲密”,很多时候只是对孤独的逃避,以及对“陪伴”这个形式的依赖? 她让你开始审视自己身边的关系,那些习以为常的“陪伴”,是否真的有情感的根基?这种对“连接”的质疑,是 Eva“高深”的另一层体现,它挑战了我们对“幸福”和“圆满”的固有认知。

那么,为什么你一开始觉得“什么都没看出来”?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Eva 的“高深”是 “温水煮青蛙”式的。 她不会给你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告诉你她想表达什么。她是通过大量的细节、氛围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慢慢地将你引入一个情境,让你自己去感受那种微妙的不安、疏离和无奈。

她就像一个在你耳边低语的人,她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一种让你无法忽视的魔力。你听的时候,可能只是觉得“嗯,写得挺生活”,但当你放下书,回头去想,才发现她早已在你心里种下了一些种子。

所以,Eva 的“高深”,不在于她说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理,而在于她 “不动声色”地揭示了人性中那些我们不愿意承认的、又无法回避的复杂与幽微。 她让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宏大的叙事,而是你我生活中,那些不被言说的、琐碎却又真实的“真相”。

下次再看 Eva,不妨试试从那些“不对劲”的细节里去寻找她的用意,去体会那些对话中的留白,去感受那些人物微妙的情绪变化。你会发现,她的“高深”,就藏在那里,等待你去发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深的思想不一定要来自讨论高深的问题。

你可能觉得讨论国家,社会,人类,未来,历史等等问题的作品才叫高深的思想。

EVA没有讨论这些,EVA讨论的是少年男女们别扭的青春期和中年男女别扭的更年期。

虽然它把这些议题都隐藏在故弄玄虚的各类宗教不可知论之下了,但是核心还是这些议题而不是表面上的那些。

讨论少年男女们纤细情绪的作品为什么不能称作“高深”?

只要把一个议题说得好,说的通透,说得明白,或者说出大部分人的感受,那就可以称作高深的思想。

毕竟讨论国家,社会,人类,未来,历史等等问题的作品也可能是浅薄的假大空。

世界名画的主题可以复杂如《格尔尼卡》也可以简单如《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世界名著的主题可以复杂如《安娜卡列尼娜》也可以简单如《汤姆索亚历险记》。

重点不在于作品讨论的议题是什么,而在于作品是怎样的解构这些议题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问到 Eva,让我想起我最近又把她的那几篇代表作翻出来看了看,尤其是《情海》《新婚夫妇》还有那篇讲一个女作家和她经纪人的故事(名字有点记不清了,但内容印象深刻)。说实话,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和你一样,觉得她文字挺细腻,对人性的洞察也还行,但总觉得好像“高深”两个字,离她还有点距离。但越是这么想,我.............
  • 回答
    在《新世纪福音战士》(EVA)动画中,关于真嗣档案上的碱基序列,并没有在作品中明确展示过具体的碱基序列,也没有一个官方设定其采用了特定的碱基序列格式。然而,我们可以从EVA作品本身的设定、科学常识以及动画中可能出现的“暗示”来推测一下可能存在的格式,或者说,如果真嗣的基因信息被编码成一种我们理解的碱.............
  • 回答
    EVA 到底算是真实系还是超级系?这绝对是动漫迷们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经典话题。要给 EVA 一个明确的“真实系”或“超级系”的标签,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模糊了这两者的界限,甚至可以说,它是在用一种极为独特的方式,对这两个类型进行解构和重塑。咱们先捋一捋“真实系”和“超级系”这.............
  • 回答
    明日香亲吻真嗣这件事,在《新世纪福音战士》里绝对是让人印象深刻,又有点难以捉摸的时刻。很多人看了都觉得摸不着头脑,为啥是真嗣?为啥是那时候?要说明日香为啥亲真嗣,这事儿啊,可不是简单的“喜欢”两个字能概括的,背后是她那叫一个复杂的内心世界。你可以把明日香看成一个表面上自信满满、嚣张跋扈,骨子里却脆弱.............
  • 回答
    关于《新世纪福音战士》里明日香对真嗣的那种复杂而又令人困惑的情感,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特别迷人的地方。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是真嗣?以明日香那种骄傲、独立、极度渴望被关注的性格,怎么会看上那个总是躲躲闪闪、缺乏自信的碇真嗣呢?这背后绝对不是简单的“男女之情”那么肤浅的理由,而是涉及到他们各自内心深处最脆.............
  • 回答
    要评价《EVA》里的碇真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孩子就像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扔进水里,激不起多大的浪花,但仔细看,你会发现他身上缠绕着无数细密的纹理,那是他内心深处无数挣扎和矛盾的体现。首先,我们得承认,真嗣不是那种典型的“热血男主”。你指望他冲在最前面,喊着“为了世界,我上!”,然后一腔孤勇地解决.............
  • 回答
    哈哈,种草睿米真全能扫拖机器人EVA是吧?这机器人确实挺“真全能”的,很多朋友都因为它解放双手而心动。你说到的“自己洗拖布”和“自动倒灰”,这俩功能,妥妥都有,而且是它最核心的亮点之一!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对它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先说说这“自己洗拖布”的神奇之处:你买的这个EVA,它带的那个基站可不.............
  • 回答
    关于EVA驾驶员的生活待遇,这是一个在《新世纪福音战士》(EVA)系列中被反复探讨和提及的话题,并且,普遍认为EVA驾驶员的生活待遇是相当差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其糟糕的。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身心健康遭受的巨大摧残:这是EVA驾驶员待遇最核心、最残酷的一点。成为EVA驾驶员并非.............
  • 回答
    8月13日,我终于等到了EVA《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的流媒体上线。熬夜看完,现在脑子里一团乱麻,但又有一种莫名的平静。这感觉就像是,你一直追着一个影子跑,终于把它逮住了,发现它既不像你想象中那样光芒万丈,也不像你害怕的那样狰狞可怖,它就只是在那里,真实地存在着,然后,你也终于可以停下脚步了。说.............
  • 回答
    《EVA:Q》里的第四次冲击,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释清楚的,里头牵扯的人物关系、剧情跳跃、还有各种深奥的概念,确实容易让人一头雾水。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把这个事儿捋捋明白。要说第四次冲击是怎么引起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渚薰和真嗣的行动,以及他们身上所承载的“钥匙”作用。但要理解这一点,得先回溯到《E.............
  • 回答
    EVA 里那些藏在幕后,却能悄悄戳中你心窝的细节,真的不少。很多时候,我们被宏大的叙事、激烈的战斗吸引,但正是这些微小的、被忽略的瞬间,才让角色们变得鲜活,让整个故事有了厚度。比如,你有没有注意到绫波丽在第一次见到真嗣时,那种微妙的反应? 很多观众会觉得她冷漠、疏离,仿佛没有感情。但如果仔细看,当真.............
  • 回答
    EVA《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终》中,NERV和WILLE之所以能维持强大的生产力,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技术上的飞跃,也有组织管理上的优化,更离不开对人类潜在力量的挖掘。NERV方面:首先,NERV继承了SEELE遗留下来的庞大技术体系和资源。即便在《终》的背景下,地球已经经历了多次.............
  • 回答
    “人类补完计划”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意味,但如果要剥开它那层宗教般的神秘面纱,用最直白的方式来解释,它其实是《EVA》世界观中一个极端且带有哲学思辨的社会改造方案。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旨在终结个体独立性,让所有人类灵魂融为一体的计划。这可不是什么好莱坞式的拯救世界,它的内核更像是对人类存在.............
  • 回答
    EVA这部作品,初看时觉得热血、壮阔,有着少年拯救世界的经典套路。可一旦深入,尤其是那些被许多观众忽略的细节,就会像藤蔓一样悄悄爬上你的心头,让你不寒而栗。它拆解的不是怪兽,而是人类最深层的恐惧与孤独。最让我觉得细思极恐的,莫过于“人类补完计划”背后所隐藏的对个体存在的消解。表面上看,这是为了终结人.............
  • 回答
    EVA,一部以其深刻的哲学探讨、压抑的氛围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著称的作品,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无数难以磨灭的“细思恐极”的瞬间。这些时刻并非依靠廉价的惊吓,而是源于对人性、存在、自由以及这一切背后真实目的的残酷揭示。1. 绫波丽与“复制品”的真相:当观众初次见到绫波丽,她似乎是那个沉默寡言、与碇真嗣疏离的特.............
  • 回答
    EVA新剧场版终,也就是《新·福音战士剧场版????》,是EVA系列最终章,把前面几部新剧场版的故事彻底画上了句号。要说它到底讲了啥,那可真是个大工程,因为里面涉及了太多东西,光是捋清楚都够呛。首先,得说终章的故事是从《Q》的结尾接着开始的。那会儿,真嗣他们从NERV逃出来,跟着葛城美里,还有一些旧.............
  • 回答
    《EVA》里,第3新东京市的建立,与其说是为了一个宏伟的城市规划愿景,不如说是出于一种迫切的、关乎人类存续的战略考量。简单来说,它是人类在面对灭顶之灾时,所能想到的最集中、最有效的抵抗方案。故事背景设定在2015年,距离“第二次冲击”已经过去十五年。那场几乎将人类文明推向终结的灾难,留下了满目疮痍,.............
  • 回答
    《新世纪福音战士》旧剧场版,也就是《死与新生》(DEATH & REBIRTH)和《Air/真心为你》(THE END OF EVANGELION),在日本播出时,那绝对是一场现象级的事件,足以载入动漫史册。我们先从《死与新生》说起。这部作品作为TV版的补充和预告,在1997年3月15日上映。当时T.............
  • 回答
    听到《EVA》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终”定档3月8日的消息,我内心真是五味杂陈。作为一名从《EVA》早期就一路追随过来的粉丝,这部作品对我来说,早已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它承载了太多青春的记忆,也引发了无数的思考和讨论。要评价《终》,首先得放在《EVA》整个系列的脉络中去看。从最初那部颠覆了传统机.............
  • 回答
    想当初,《新世纪福音战士》(EVA)第25集和第26集在日本电视上首次播出时,那可真是搅得整个日本都不得安宁。播出之前,大家对这部动画的期待简直是吊到了嗓子眼,毕竟前面几集已经把观众的心情折磨得够呛了,一个个都想知道这故事到底要怎么收场。结果呢?当第25集和第26集真正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时候,很多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