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EVA到底是算真实系还是超级系?

回答
EVA 到底算是真实系还是超级系?这绝对是动漫迷们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经典话题。要给 EVA 一个明确的“真实系”或“超级系”的标签,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模糊了这两者的界限,甚至可以说,它是在用一种极为独特的方式,对这两个类型进行解构和重塑。

咱们先捋一捋“真实系”和“超级系”这两个概念,这有助于我们理解 EVA 的特殊之处。

超级系:

通常来说,超级系机器人动画的特点是:

巨大、超越现实的机器人: 战斗力爆表,拥有各种炫酷的武器和必杀技,很多时候可以一击扭转战局。
英雄主义的主角: 主角往往是热血、有担当的少年,为了守护大家而驾驶机器人,个人魅力十足,往往是“主角光环”的代表。
宏大的世界观和善恶二元对立: 故事往往围绕着人类对抗外星侵略者、邪恶组织等展开,善恶分明,容易理解。
科技设定相对模糊或神棍: 很多时候,机器人的强大能力不需要太过严谨的科学解释,只要够酷、够燃就行。
强调“精神力”和“意志力”: 主角依靠信念、友情、爱情等超越物理法则的力量来驱动机器人,实现不可能的任务。

真实系:

而真实系机器人动画则倾向于:

相对写实、有物理逻辑的机器人: 机器人在设计上会考虑到机械结构、能量消耗、机动性等,战斗场面更强调策略、技巧和损伤。
复杂的角色塑造和人性描写: 主角往往不是完美的英雄,他们有缺点、有纠结,会经历失败、痛苦和迷茫。故事更关注战争的残酷性、人性的阴暗面以及个体在巨大冲突中的挣扎。
地缘政治、社会现实的映射: 机器人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势力之间的冲突,会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现实世界的因素。
科学设定的严谨性: 尽管是科幻,但会尽量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解释机器人的运作方式和能力来源。
强调“现实”的沉重感: 战争带来的伤痛、牺牲、以及对人心的摧残,是真实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EVA 的“非主流”之处:

理解了这两个基本概念,我们再来看 EVA,就会发现它简直是个“怪胎”,但也是因为这份“怪胎”,它才如此经典。

为什么说 EVA 模糊了界限,甚至可以说超越了两者?

1. 外表与内在的巨大反差:
超级系的外表: EVA 机体本身的设计,尤其是初号机,有着近乎怪兽的流线型身躯,巨大的动力管线,以及可以“暴走”的设定,这妥妥的是超级系的视觉冲击力。它的战斗方式,比如 AT 力场、粒子炮、朗基努斯之枪,也充满了“奇幻”和“超越现实”的色彩,尤其是“精神感应”和“同步率”的概念,这在很多超级系作品里也是常见的“挂”。
真实系的内在: 然而,EVA 的运作方式却异常“真实”。它需要外接脐带电缆提供电力(在战场上),没有电就无法行动(除了初号机有备用电池)。驾驶员需要通过“驾驶舱”来与 EVA 核心连接,而这个过程非常痛苦,甚至会伤害驾驶员的精神。NERV 作为组织,其运作也充满了官僚主义、内部斗争、资源分配等现实公司的模样。

2. 驾驶员与“人”的关系:
超级系主角的“选定”: 在超级系里,主角驾驶机体往往是命中注定,或者因为拥有特殊天赋。
EVA 驾驶员的“被实验者”: EVA 的驾驶员,像碇真嗣、绫波丽、明日香,他们并非主动选择成为英雄,而是被卷入这场战争,甚至是被当做实验品。他们的驾驶行为,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和被迫的。真嗣的“我为什么要做这种事”的呐喊,正是对这种被推着前进的真实写照。
心理的深度挖掘(真实系): EVA 最“真实”的地方,恰恰在于对驾驶员心理的极致描绘。真嗣的逃避、自我否定,绫波丽的“人偶”般的生存状态,明日香的骄傲与脆弱,都深刻地反映了青少年在巨大压力、孤独、缺乏关爱下的心理创伤。这种对角色内在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探索,是超级系作品很少触及的深度。

3. 战斗的意义与残酷性:
超级系: 超级系战斗往往是为了正义,是充满希望和胜利的。
EVA: EVA 的战斗,尤其是与使徒的对抗,充满了血腥和暴力。使徒并非简单的“坏蛋”,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未知的恐惧,而且每次战斗后,EVA 和驾驶员都会承受巨大的身心损伤。死亡是真实的,痛苦也是真实的,胜利往往伴随着无法弥补的代价。NERV 的“人类补完计划”也并非纯粹的“拯救”,而是带着对人类本质的质疑和绝望。

4. 科技设定与“神秘主义”:
超级系: 科技是强大的工具。
EVA: EVA 的科技设定,很大程度上融合了科学和神秘主义。AT 力场、人类补完计划、使徒的起源、EVA 的生物性,这些都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和哲学探讨,很难用简单的科学逻辑去解释。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造物”,更像是一种“神秘力量”的载体。

总结来说,EVA 为什么难以被简单归类?

EVA 像是往超级系那锅“热血燃炸”的汤里,狠狠地打入了一勺“人性黑暗”、“心理扭曲”和“哲学思辨”的苦药。

从视觉表现、机体设计、部分战斗方式来看,它有强烈的超级系基因。 你看到 EVA 挥舞着粒子炮、用 AT 力场挡下攻击,会觉得“哇,好酷!”
但从角色塑造、情感描写、战争的意义、以及故事的核心主题来看,它又极其“真实系”,甚至比很多所谓的真实系作品更加深刻和沉重。 你会为真嗣的痛苦而揪心,会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会质疑人类的存在意义。

因此,与其说 EVA 是“真实系”或“超级系”的某一个,不如说它是一个“颠覆者”,一个“融合者”。它吸收了超级系最吸引人的“巨大机器人”和“宏大叙事”的外壳,然后在里面填充了前所未有的、对人性和现实的深刻剖析,让观众在看到震撼的战斗场面的同时,也会被角色内心深处的痛苦所触动。

EVA 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它打破了类型片的界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令人着迷的动漫体验。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英雄必将胜利”,而是告诉你“即使在最绝望的黑暗中,我们也要找到一点点活下去的理由,哪怕是以最痛苦的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首次出自《第四次超级机器人大战》的这两个关键词,既熟悉又陌生。


随各种发展,机器类作品的增多,且越来越多样性。这使得原本定义上就有共性的二者,变得更加模糊。


真实系与超级系,其实均有各自的定义。但明白其特征也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充其量也只是判断机器更倾向于哪个系别。


至于EVA属于哪一类,这有必要把真实系与超级系的所有特征罗列出来,再对号入座。


『真实系』[1]

没有绝对明确的定义,多以制作方自己判定为准,一句话概括就是注重『真实性』。


『真实性』不等于真实,指在作品的世界中有真实感的意思。作为先驱,富野由悠季打造的高达宇宙,充斥着军事面的真实感。


在高达之前的作品,机器人多是神秘且绝对般的存在。数量有限,一旦被破坏,就基本没有代替品。


相反,モビルスーツ(MS)是作为能够大量生产的工业品设定。量产型,试作型,新型与旧型等派生型号,消耗品的更换或补给等,这些描写,都涉及到现实中的产业链。


并且,在敌我双方的对立面,并非单纯的善恶二元构造,而是以『战争』为核心,以此来体现了真实感。


也因此,早期的《超级机器人大战》系列中高达类机体,成为了真实系的经典代表。


根据以上定义,真实系可归纳出三个特征。

⑴敌我阵营的对立,以理念不同的『战争』体现居多,非单纯是善与恶的对立。

⑵如同MS般,同系列战争机器能够量产。

⑶试作型,量产型,消耗品等,具有涉及产业的描写。


但自从高达问世以来,之后的机器作品中,不说全部,但也有一部分基本都会涉及上述⑵⑶的描写。慢慢的,⑵⑶也就成为了真实系与超级系的共有特征。


判断真实系的标准,也就剩下了⑴,作品中敌我双方的立场。是理念不同的战争描写,还是单纯的善与恶的对决。


『超级系』[2]

带英雄色彩的机器人总称,以超科学的巨大人型机体居多。魔神Z,盖塔,古莲泰莎等都是此类的经典代表。


超级系多是超高性能机器。具体的说,是以描绘与邪恶战斗的英雄主义事迹居多。


与真实系同样,并没有绝对明确的定义。但比起真实系,超级系的特征显得就要多得多,且更具体。


材质,动力源多以未知物或能源居多。拥有一般作战兵器完全无法衡量的攻防力。


对抗敌人的唯一存在。如被击破,我方阵营与敌对阵营将出现明显的战力差。因此,作品里的敌人,多以破坏机器,抢夺机器,或抹杀机师为的行动居多。


每个机体都有各自的明确特征,以及强力的武装,绝招技能等设定存在。当机师使用武装的同时,多会吼叫武器名或绝招名。这算是超级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依靠机师的精神力,或者机体内藏的超自然力等可得到大幅的实力提升,发挥出非同寻常的力量。


机体操控难度系数高,通常还伴随需要有血继限界,一定特殊能力。又或者是,机器自身的的意思,由机选人等众多情况。并非了解了操控方法,谁都就能轻易驾驭。


师多为一般民间角色,机体非军方产物的情况居多。机体多被管理于民间的研究所等秘密基地中。


某些机体犹如拥有自我意识般,可自律性的进行活动。


机体拥有特异性,多以天才科学家所制,或拥有异世界,外星,超古代技术等。也就是说对这类机体进行量产,非常之困难。


以上这些特征,在作品中多基于英雄,救世主而存在。超越人智的能力,通过机器人进行具象化,超级系亦可被叫做英雄系。


但上述特点中,对于真实系来说,⑴⑶⑷也是普遍存在的特点。这两点,现在也算是真实系与超级系的共性。


在机战游戏里,更多的是以性能在区别。体型庞大,防御装甲高,回避运动性低,武装强力武器,技能是超级系的普遍特点。


反之娇小类,防御装甲低,回避运动性高,远射程则是真实系的标志。


但即便如此也有例外,无法根据某几个特征断定,需公式带入所有条件进行综合断定。


EVA是真实系还是超级系的判断


★代入真实系特点:敌对双方立场

很明显,在这一点上EVA就直接被排除在真实系之外了。不考虑其他内部或个人目的,单看使徒与EVA的关系。


EVA的制造是为了对抗使徒。而使徒的侵犯没有什么理念不同,就是单纯的为接触亚当制造冲击毁灭人类,这就是单纯的善与恶模式。


★代入超级系的特点

在动力源上,虽前期主为电力,但获得S2机关后变为超现实的永动,勉强符合条件。


EVA是对抗使徒的唯一手段,其败北会直接导致人类的战力差距,明显下降。基本可定以为EVA的败北等于使徒的胜利,符合条件。


EVA并非谁都能驾驭,需要特定的人选,同调率直接影响EVA的实力。并且有一定的自我行动能力(暴走),符合条件。


EVA有特异性,俗称泛用人型决战兵器,人造人EVA。这与一般的机器人制造,有着根本上的区别,量产困难,符合条件。


综合来看,EVA所表现的特性,也满足了大多数超级系的特点。


并且,在机战里的能力设定亦如此。历代EVA的能力设定均不是高运动性。


因此,可判定EVA为超级系!


随着时代变迁,机器的多样化,使其越来越不明确,能够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广。真实系与超级系的概念,也越来越没有了意义。


唯一的存在意义,则是在机战开始创建主人公角色的时候。高回避运动性远射程,还是高装甲强力武器技能的区别。


曾经有寺田贵信说过,真实系与超级系的分界线,是用『否能有能够被说明的动力源』。但至少现在来看,这仍然是个模糊的标准。


在动漫作品中的属性,与在机战里的属性并不是划等号。所以,这两始终都是一个变数太多的概念。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


不撕裂喉咙的吼出绝招,就肯定不会是超级系。

参考

  1. ^真实系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3%AA%E3%82%A2%E3%83%AB%E3%83%AD%E3%83%9C%E3%83%83%E3%83%88
  2. ^超级系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2%B9%E3%83%BC%E3%83%91%E3%83%BC%E3%83%AD%E3%83%9C%E3%83%83%E3%83%88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题主火气很大,几位答主火气也不小。其他答主说得都挺对的,但在我看来还是差了点什么。补充一下吧。
诚然如今的机器人题材作品(如今还有机器人题材?)超级与真实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区别并非完全没有。这种区分对于理解机器人题材作品的内核还算挺有帮助的。

首先第一个问题,超级系与真实系的区分,到底在哪里?
是看体型大小吗?并不是。比如,圣战士登拜因和宇宙骑士利刃是10米以下级别的超级系,如果认为这俩有争议的话,无可争议的超级系鼻祖魔神Z只有18米、20吨,这比很多高达还要矮的身材和不到中型坦克的重量的,哪里大了?

而真实系杰出作品超时空要塞Macross里,标题里可是Macross而不是VF战机啊!比Macross大的超级系机器人有几个?


是看能抗还是能躲吗?也不是。还说圣战士和宇宙骑士这俩,再看盖塔、魔神Z,乃至忍者战士飞影这种,机动力一个比一个高啊……而MS能在高达原作里成为主流,其实也有高达装甲比主战坦克还厚的关系啊。所谓高达长于机动力、魔神长于防御力、盖塔长于攻击力等等设定,其实是机战系列游戏的设定造成的既有印象。


是看背景设定够不够真实吗?的确,UC高达米诺夫斯基粒子的设定非常精妙,非常真实,“如果”有这种粒子,那么回归到近距离作战、制造出小型化高能动力源确实不是问题——问题是这并没有解释为什么一定要造巨大人形机器人啊,从结构力学角度来说,高达们哪个“真实”“合理”了?

而且,除了高达之外,诸如Macross系列、机甲战记龙骑、机动战舰等真实系大佬,同样有着设定不充分严谨的问题,并不比超级系们好多少,相对来说装甲骑兵那种反而是出现可能性较大的东西。
所以呢,还是要追究一下这两个概念的根源是什么。

高达0079之前,是没有“真实系”的。之前的机器人基本都是一个模式:一个势力(通常是邪恶的)的威胁,使得某个组织(通常是正义的)必须开发一台或几台强力巨大机器人去对抗。这个模式下,这一台或几台机器人的能力必须无比强大,并且往往根据驾驶员的心理和身体状态还有可继续挖掘的潜力——简单点说,这就是机器人版的超级英雄,主角是救世主,主角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超级系作品中,作为主角的人与作为主角的机器人往往密不可分,龙马就是盖塔,万丈就是泰坦3,豹马五人组就是电磁侠。
但高达出现后,改变了这个模式:它的主角人类的行动只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中的一角,它的主角机器人比其他机器人强力,但决定战争胜负的依然是国力的整体比拼,而不是主角组合本身的胜负。所以真实系作品通常的特征也包括了:主角方的机器人并不唯一,是多个机器人组成的团队这种模式很常见,很可能主角仅仅是数个同型号机器人中的一员,甚至最极端的,主角只是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量产型。

“机器人”的决定性要素实际上被抹去了,它只是个工具,是个兵器,区别仅仅是有的兵器可能是随处可见的朴刀,有的兵器可能是鲁智深专用的六十二斤水磨禅杖而已,但即使是鲁智深靠禅杖打赢所有人也不会决定梁山的命运走向——这才是真实系的真正特征,剧情走向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而不是依赖于机器人打斗的胜负


所以,按这种标准,我们来看看EVA。
EVA本身是部充满神神叨叨要素的作品,但我并不同意说EVA宗教意味较浓的说法。EVA中的使徒、亚当、莉莉斯、死海文书、补完等等说法虽然是来自于基督教或犹太教,但这些其实只是幌子,抛开那些表面上充满逼格的概念,洗洗这部作品,剩下的东西其实很简单:有势力要用他们的方式消灭人类,有势力要用他们的方式保护人类,有势力夹在中间要实现他们自己的目的,主角啥也不知道,他就一边懵逼地随波逐流一边寻找“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干什么”这几个答案而已——这几点在EVA新剧场版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旧版TV和旧剧场版那种遮遮掩掩神神秘秘的感觉归根结底是因为当时缺钱所以没能把故事讲明白啊。只不过这几方之间的矛盾冲突动辄就要搭上全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打个架补个完的尺度也大到可以在距离较近的外星球肉眼可见,所以感觉上比较宏大让人佩服。内里上,参考庵野的过往经历,你就会明白,丫只是想玩一下奥特曼打小怪兽,一不小心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汇结在一起导致拍成了EVA。


不扯那么多,看机器人本身。
EVA是名字,正式的官方定位是泛用人形决战兵器。面对使徒的威胁,人类用其他方法基本无法打破AT Field,所以只能集中大量资源专门制造对使徒作战用的高度特化的兵器。注意,我对EVA在这里的定位是“兵器”。不信?还记得那些EVA的定位吗?零号机是试作型,初号机先放下不提,二号机是为量产做准备的实战型,三号机以后基本就是量产型了。只不过,旧剧场版在四号机以后是众多一模一样的量产型,新剧场版则是各有特色的量产型,再加上加持带美里看到的那些地下的诸多失败作,包括如果你了解设定的话,就会记得真嗣那一班级的人都是适格者候选,所以可以得出这个结论:EVA本身是可以量产的兵器。唯一例外是初号机,它是有特殊功能的剧情钥匙,要靠它连接作品里的一切。


但,初号机的这种关键作用是与战斗本身无关的。初号机虽然在战斗中获得了S2机关从而成为补完的媒介,但大部分时间里,EVA的战斗是为了让主角真嗣的内心成长为达到补完需要程度的。整个剧情里,矛盾的关键冲突点也不是人类与使徒之间的战斗(从结果来看,使徒们只是人类补完计划的背景板……),而是NERV、SEELE、联合国、碇司令、加持、美里、律子、碇唯、真嗣等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冲突和博弈,其他使徒中能参与进来的只能算是人类形态的渚薰一个而已(然后每次都是他死的最快……)。

归根结底,初号机也只是个工具,最关键的核心要素仍然是真嗣等人类,而不是初号机。
所以,我倾向于认为EVA是部真实系作品。

另外多说一句,按我的标准的话,飞跃巅峰也是个真实系作品……刚巴斯塔:喵喵喵?



顺便,我的个人公众号“老猫慢慢爬过来”欢迎大家关注,主要发本人的海贼王和迷宫饭分析,防止微信公众号的抄袭现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EVA 到底算是真实系还是超级系?这绝对是动漫迷们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经典话题。要给 EVA 一个明确的“真实系”或“超级系”的标签,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模糊了这两者的界限,甚至可以说,它是在用一种极为独特的方式,对这两个类型进行解构和重塑。咱们先捋一捋“真实系”和“超级系”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啊,我听过不少人争论过,《EVA》到底算科幻还是算神话,我跟你说,这玩意儿可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怎么说呢,是一个混合体,而且是那种特别有想法的混合体,把很多我们熟悉的元素搅合在一起,端出来个让人脑瓜子疼但又停不下来的玩意儿。先说说科幻这块吧。《EVA》的“科幻”标签,.............
  • 回答
    .......
  • 回答
    EVA算不算机甲,这个问题在《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粉丝圈子里,恐怕和“庵野秀明到底想表达什么”一样,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要给它一个明确的“是”或“否”,其实还挺考验功夫的,因为它实在是太特殊了。要说EVA是不是机甲,咱们得先掰扯掰扯“机甲”这个概念。通常来说,我们理解的机甲,得有这么几个特点:1.............
  • 回答
    在《新世纪福音战士》(EVA)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未来世界里,当人类已经能够建造出能够对抗使徒的巨型泛用人形兵器EVA,甚至进行基因改造与生命操控时,为何这些令人惊叹的造物,在出击时却必须笨拙地连接着粗大的脐带(Umibōzu),而不是摆脱束缚,自由地在战场上驰骋?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EVA设定的核.............
  • 回答
    关于EVA驾驶员的生活待遇,这是一个在《新世纪福音战士》(EVA)系列中被反复探讨和提及的话题,并且,普遍认为EVA驾驶员的生活待遇是相当差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其糟糕的。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身心健康遭受的巨大摧残:这是EVA驾驶员待遇最核心、最残酷的一点。成为EVA驾驶员并非.............
  • 回答
    8月13日,我终于等到了EVA《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的流媒体上线。熬夜看完,现在脑子里一团乱麻,但又有一种莫名的平静。这感觉就像是,你一直追着一个影子跑,终于把它逮住了,发现它既不像你想象中那样光芒万丈,也不像你害怕的那样狰狞可怖,它就只是在那里,真实地存在着,然后,你也终于可以停下脚步了。说.............
  • 回答
    在《新世纪福音战士》(EVA)动画中,关于真嗣档案上的碱基序列,并没有在作品中明确展示过具体的碱基序列,也没有一个官方设定其采用了特定的碱基序列格式。然而,我们可以从EVA作品本身的设定、科学常识以及动画中可能出现的“暗示”来推测一下可能存在的格式,或者说,如果真嗣的基因信息被编码成一种我们理解的碱.............
  • 回答
    《EVA:Q》里的第四次冲击,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释清楚的,里头牵扯的人物关系、剧情跳跃、还有各种深奥的概念,确实容易让人一头雾水。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把这个事儿捋捋明白。要说第四次冲击是怎么引起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渚薰和真嗣的行动,以及他们身上所承载的“钥匙”作用。但要理解这一点,得先回溯到《E.............
  • 回答
    EVA 里那些藏在幕后,却能悄悄戳中你心窝的细节,真的不少。很多时候,我们被宏大的叙事、激烈的战斗吸引,但正是这些微小的、被忽略的瞬间,才让角色们变得鲜活,让整个故事有了厚度。比如,你有没有注意到绫波丽在第一次见到真嗣时,那种微妙的反应? 很多观众会觉得她冷漠、疏离,仿佛没有感情。但如果仔细看,当真.............
  • 回答
    明日香亲吻真嗣这件事,在《新世纪福音战士》里绝对是让人印象深刻,又有点难以捉摸的时刻。很多人看了都觉得摸不着头脑,为啥是真嗣?为啥是那时候?要说明日香为啥亲真嗣,这事儿啊,可不是简单的“喜欢”两个字能概括的,背后是她那叫一个复杂的内心世界。你可以把明日香看成一个表面上自信满满、嚣张跋扈,骨子里却脆弱.............
  • 回答
    EVA《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终》中,NERV和WILLE之所以能维持强大的生产力,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技术上的飞跃,也有组织管理上的优化,更离不开对人类潜在力量的挖掘。NERV方面:首先,NERV继承了SEELE遗留下来的庞大技术体系和资源。即便在《终》的背景下,地球已经经历了多次.............
  • 回答
    “人类补完计划”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意味,但如果要剥开它那层宗教般的神秘面纱,用最直白的方式来解释,它其实是《EVA》世界观中一个极端且带有哲学思辨的社会改造方案。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旨在终结个体独立性,让所有人类灵魂融为一体的计划。这可不是什么好莱坞式的拯救世界,它的内核更像是对人类存在.............
  • 回答
    EVA这部作品,初看时觉得热血、壮阔,有着少年拯救世界的经典套路。可一旦深入,尤其是那些被许多观众忽略的细节,就会像藤蔓一样悄悄爬上你的心头,让你不寒而栗。它拆解的不是怪兽,而是人类最深层的恐惧与孤独。最让我觉得细思极恐的,莫过于“人类补完计划”背后所隐藏的对个体存在的消解。表面上看,这是为了终结人.............
  • 回答
    EVA,一部以其深刻的哲学探讨、压抑的氛围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著称的作品,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无数难以磨灭的“细思恐极”的瞬间。这些时刻并非依靠廉价的惊吓,而是源于对人性、存在、自由以及这一切背后真实目的的残酷揭示。1. 绫波丽与“复制品”的真相:当观众初次见到绫波丽,她似乎是那个沉默寡言、与碇真嗣疏离的特.............
  • 回答
    EVA新剧场版终,也就是《新·福音战士剧场版????》,是EVA系列最终章,把前面几部新剧场版的故事彻底画上了句号。要说它到底讲了啥,那可真是个大工程,因为里面涉及了太多东西,光是捋清楚都够呛。首先,得说终章的故事是从《Q》的结尾接着开始的。那会儿,真嗣他们从NERV逃出来,跟着葛城美里,还有一些旧.............
  • 回答
    《EVA》里,第3新东京市的建立,与其说是为了一个宏伟的城市规划愿景,不如说是出于一种迫切的、关乎人类存续的战略考量。简单来说,它是人类在面对灭顶之灾时,所能想到的最集中、最有效的抵抗方案。故事背景设定在2015年,距离“第二次冲击”已经过去十五年。那场几乎将人类文明推向终结的灾难,留下了满目疮痍,.............
  • 回答
    《新世纪福音战士》旧剧场版,也就是《死与新生》(DEATH & REBIRTH)和《Air/真心为你》(THE END OF EVANGELION),在日本播出时,那绝对是一场现象级的事件,足以载入动漫史册。我们先从《死与新生》说起。这部作品作为TV版的补充和预告,在1997年3月15日上映。当时T.............
  • 回答
    听到《EVA》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终”定档3月8日的消息,我内心真是五味杂陈。作为一名从《EVA》早期就一路追随过来的粉丝,这部作品对我来说,早已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它承载了太多青春的记忆,也引发了无数的思考和讨论。要评价《终》,首先得放在《EVA》整个系列的脉络中去看。从最初那部颠覆了传统机.............
  • 回答
    想当初,《新世纪福音战士》(EVA)第25集和第26集在日本电视上首次播出时,那可真是搅得整个日本都不得安宁。播出之前,大家对这部动画的期待简直是吊到了嗓子眼,毕竟前面几集已经把观众的心情折磨得够呛了,一个个都想知道这故事到底要怎么收场。结果呢?当第25集和第26集真正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时候,很多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