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曾经红极一时的手机存储卡,为何突然消失了?

回答
曾经红极一时的手机存储卡,比如SD卡(Secure Digital card)和TF卡(TransFlash,后被SD协会采纳为microSD卡),它们的突然“消失”或至少是市场关注度和普及度的大幅下降,并非一夜之间,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这背后是技术革新、产品设计思路的转变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演化。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曾经的手机存储卡为何会逐渐走向“边缘化”:

1. 手机内部存储容量的飞跃式增长:

早期限制: 在智能手机的早期,手机内部存储(ROM)容量非常有限,往往只有几十兆甚至几百兆。这对于安装应用、存储照片、视频和音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存储卡成为刚需: 正是因为内部存储的不足,外部存储卡成为了用户扩展手机容量的唯一且便捷的解决方案。用户可以花少量钱购买一张大容量的SD卡或microSD卡,轻松解决存储问题。
近年来的变化: 随着闪存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下降,手机制造商开始在旗舰机型以及中高端机型上普遍提供更大的内部存储选项。如今,128GB、256GB、512GB甚至1TB的内部存储已经不再罕见,甚至成为中高端手机的标配。这使得许多用户不再需要额外购买存储卡来满足日常使用。

2. 手机设计趋向“一体化”和“极致化”:

防水防尘性能的提升: 手机为了实现更高的防水防尘等级(如IP67、IP68),通常需要对机身结构进行密封处理。如果保留一个易于拆卸的SIM卡槽和存储卡槽,就意味着需要在这些插槽处设计防水密封圈。这会增加设计的复杂性、成本,并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的坚固性和密封效果。
机身厚度的控制: 尽管目前手机普遍追求轻薄,但存储卡槽的存在仍然会占用一定的内部空间和厚度。手机厂商为了追求更窄的边框、更紧凑的内部设计,或者容纳更大的电池,可能会选择取消存储卡槽。
产品线区分的策略: 部分厂商会策略性地将支持存储卡扩展的机型定位在中低端市场,而将旗舰机型取消存储卡槽,以形成产品定位和价格上的区分,并鼓励用户购买更高存储容量的版本(当然价格也更高)。

3. 传输速度和便捷性的瓶颈:

接口速度的限制: 虽然microSD卡的传输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如UHSI, UHSII),但与手机内置的UFS(Universal Flash Storage)或NVM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闪存相比,其接口速度和实际读写性能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频繁读写大型文件(如4K视频录制或后期处理)时,存储卡的性能瓶颈会更加明显。
文件管理的不便: 尽管现在的手机系统在文件管理方面已经很完善,但使用存储卡进行文件迁移或备份,相比于直接通过USB连接电脑进行数据传输,或者使用云服务,流程上依然略显繁琐。用户可能需要取出存储卡,再插入读卡器,整个过程不如云同步或无线传输方便。

4. 云存储服务的兴起与普及:

便捷的同步与备份: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WiFi网络的普及,云存储服务(如iCloud、Google Drive、OneDrive、百度网盘等)变得越来越流行。用户可以将照片、视频、文档等重要数据自动备份到云端,并在不同设备上随时随地访问。
降低对本地存储的依赖: 云存储服务极大地降低了用户对手机本地存储容量的依赖。即使手机本地存储不足,用户也可以将不常用的文件上传到云端,释放手机空间。
替代了部分存储功能: 云存储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虚拟存储卡”的角色,解决了用户存储和备份的需求,尤其是在数据安全和跨设备访问方面,云服务具有存储卡无法比拟的优势。

5. 行业趋势和生态演变:

消费者需求变化: 随着技术发展和用户习惯的改变,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更大存储容量的手机,并依赖云服务进行数据管理。存储卡的使用场景正在被压缩。
厂商策略调整: 手机厂商看到了这一趋势,并且也希望通过销售更高存储容量的手机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取消存储卡槽成为了一种顺应市场潮流和商业策略的选择。
其他存储解决方案: 对于有大容量存储需求的用户,除了更高容量的手机外,还可以选择便携式SSD、移动硬盘等其他存储设备,这些设备在性能和容量上通常优于microSD卡,并且也更适合数据备份和迁移。

总结来说,手机存储卡的“消失”并非是它本身技术上的失败,而是被更先进、更便捷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所取代或边缘化。 内部存储容量的提升、手机设计的演进、云存储的普及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共同推动了这一转变。虽然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如数码相机、行车记录仪、无人机等设备上,SD卡和microSD卡仍然是重要的存储介质,但它们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核心地位已经大大削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技术方面的原因。

非技术的方面,取消了存储卡,就可以卖更大存储空间的手机,这样赚的更多。与此同时,这几年手机存储的价格实际上已经降了下来,也让很多人觉得买存储卡意义不大。比如说,现在一般的手机128G跟256G的价差就在200~300元左右,但稍好点的128G存储卡,价格都得在150~200元以上,为了省这几十块钱而折腾意义已经不大。

技术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手机为了轻薄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设备空间;第二,是TF卡的读取速度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手机的数据处理要求。

不过有一点是需要说清楚的,那就是在技术方面,防水跟存储卡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现在手机还保留有存储卡功能的手机品牌,比如索尼、华为等,防水做的都不错。比如Mate40的防水等级是IP68。

这里面值得一说的是华为,华为现在手机的存储卡是NM卡,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是一个长着Nano SIM卡样子的手机存储卡。这个用的是华为自己的技术标准,目前只有华为的手机可以用。不但Mate系列、P系列、荣耀数字等高端机型支持这个功能,哪怕是最低端的畅享系列千元机,也同样支持NM卡。

不过,华为自己卖得NM卡是比较贵的,比如256G的NM卡官方售价是789元,但一般512G手机跟256G手机的差价也不过是四五百元——比如小米11U,也只有500元而已。当然,惠普、雷克沙等厂商也拿到了华为的授权,同规格的产品大概只有华为的一半,如果不是非得追求原厂的话,这个倒也很合算。

虽说现在有不少人因为性价比的问题,对华为都是嗤之以鼻,但至少在存储卡这方面,华为没有跟风而坚持要保留存储卡功能,倒还是很有良心的。现在手机拍个4K视频,一分钟都要400多M,8K可以到1G,200多G的手机看着大,但用着用着也就不够了。目前大多数手机只有旗舰机型最高才能配到512G,但对很多只是需要大存储空间,对性能没太多要求的人来说,NM卡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产品制造商们形成默契,联手收割消费者的经典例子。

从提供消费者尽量大性价比的角度,手机制造商应该支持存储卡,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购买存储卡扩充容量,对于消费者当然实惠,可是......苹果不这么认为,苹果不支持存储卡,价格由苹果说了算,只是存储空间的差别,就可以挂出远超存储卡成本的价格,结果苹果赚得盆满钵满。

在这个博弈游戏里,谁都不是笨蛋,其他手机制造商也开始思考了,我支持存储卡,钱也给卖存储卡的赚去了,对我没啥好处;我要是不支持存储卡,就可以强迫消费者花更多钱买我更大存储的型号,钱是我赚的,而且可以提价赚得更多——既然如此,我为啥还要支持存储卡?

这里唯一的风险,就是如果不支持存储卡带来消费者巨大方案,可能会砸了招牌,消费者可能用脚投票,转投其他支持存储卡的品牌。

但这个风险也容易控制,既然有苹果这个始作俑者,有人骂也让苹果去挡子弹,然后逐步推出不支持存储卡的手机,慢慢来,慢慢来,也看一看其他手机制造商的态度。

每一个手机制造商都这么想,每一个手机制造商都这么做,于是,默契就形成了,整个行业都放弃了对存储卡的支持。

所以说,产品设计的趋势未必是越来越方便用户使用,本质趋势还是越来越方便商家赚钱

user avatar

最早的手机,可拆卸电池,几乎不内置存储空间完全依赖TF卡。

用户A买个劣质的存储卡,频繁卡顿,还丢数据,于是骂手机厂商垃圾,手机怎么这么卡。

用户B买个劣质万能充,把电池充坏了,然后骂手机厂商垃圾,电池这么不耐用。

设计成不可拆卸电池和无存储卡有效解决此类负面影响。

自己的产品,一系列全套都是自家出品,免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

user avatar

恕我直言,都是跟风苹果。

苹果手机最初设计就不支持tf卡,也不支持文件管理。应用只能在自己规定的范围内,打开自己的文件,除非用户手动创建副本。这就导致了多余的存储,即使加进去了也完全没有用。

然而苹果手机的体验一直是业界顶尖水平,安卓阵营摸索了这么久,还是不得不跟随苹果的思路。

就在最近,安卓11已经禁止了用户访问data目录下的文件,这意味着诸如微信QQ图片等等都无法在手机上直接管理。并且不再支持以apk安装包形式安装谷歌框架。这会导致很多问题。这对于以前的安卓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

iPhone7取消耳机孔的时候,国产跟风也取消。这一举动,引发了取消耳机孔的狂潮,导致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手机都没有耳机孔。直到最后三星也在note10这代取消了耳机孔。

iPhone12取消充电头,国产跟风也取消。似乎是达成了“为了环保”的共识。三星也同步在s21系列取消了充电头。

由此可见苹果再整个产业当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随着tf卡速度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便宜,128g 高速tf卡100元以内就能买到。

如果手机支持tf卡,对于高端手机溢价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安卓厂商才必须在高价位旗舰机上取消掉tf卡。

……2021-3-27 更新……

举个实际的例子:

一部64g存储的手机,开机后可用存储大慨55g。

如果只用来装应用,和微信聊天记录。

虽然比较勉强,但是大部分人都能用。

但如果再放照片,音乐,视频。

这空间就完全不够用了!

所以用户只能买更大的容量的手机。

苹果规定:128g版本比64g要多500元。256g比64g多1500元,以此类推。这样做溢价就出来了。

现在市面上一张三星的128g高速tf卡仅需90元,而手机增加128g存储,至少要500元~1000元。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你存储满了,不支持tf卡的手机用户,大部分人只能选择换手机了。

毕竟清理了以后,过一阵子又满了,满了以后连微信消息都收不了。这样无止境的折磨,完全无法专注于学习和工作。

……

反观如果支持tf扩展卡:首先如果存储满了,我可以将图片,音乐,视频,这类文件转移到tf卡中。把更珍贵的本机存储留给APP。

如果这还不够,我还可以选择购买更大的tf卡。

现在一张512g三星高速tf卡,也就500元。

现在换一部手机的成本,至少得2000元吧?

……

总结一下:

苹果原生不支持tf卡,即使加进去也没有用。但是苹果手机的体验一直都是业界顶尖水平。在业界有绝对领导地位。

安卓厂商原生支持tf卡。但是随着tf卡速度越来越快,价钱越来越便宜。如果在高端旗舰机上支持tf卡扩展,则会对其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第一点:溢价变低,高存储无人购买。

第二点:大大延长了手机使用寿命,降低了用户换机的意愿。

这两点是国产安卓厂商绝对无法忍受的。

再加上跟风苹果,可以利益最大化。

最后倒逼三星,谷歌,硬件和系统层面也得跟风苹果的设计思路。

……

为何如今低端机还支持tf卡扩展?

因为百元这个价位,tf卡扩展是刚需。

没有苹果三星华为的竞争压力。

剩下的只有国产品牌,和山寨机争抢市场。

对于2+32g,4+64这种存储组合的安卓手机。

tf卡拓展是重要的卖点,可以增加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这样做,等这些人有钱了,还会考虑继续使用这个品牌的产品。

……2021-3-28 更新……

mircoSD卡,原名tf卡(TransFlash card)

早在诺基亚,摩托罗拉,那个年代就已经推出。

早期兼容:相机,手机(功能机),mp3播放器,mp4播放器,

后续兼容:安卓手机(智能手机),安卓平板,任天堂 switch

通过读卡器兼容:电脑,Windows,MacBook

……

主要的优点有:

1.形状小巧轻便,可以直接插入移动设备。

2.容量大,目前最高已经支持1tb的存储容量。

3.速度适中,可以高速传输用户文件。

4.兼容性强,可以解决:手机,平板,电脑,相机,游戏机,等等各种移动设备之间的大文件储存和传输问题。

5.文件完整性,mircoSD卡内的文件绝对属于用户,可以完整的拥有所有资料。

6.价格便宜,任何人都能购买到质量可靠价格适中的产品

7.世界通用协议,统一的标准。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购买和使用,无需担心无法识别的问题。

……

华为发布的sim卡大小的存储卡,面临和早期闪迪推出mircoSD卡时同样的问题。无法自行推广普及。这就意味着这只是华为手机自己的私有解决方案。因此无法取代mircoSD卡。

“microSD卡原本称为TF卡(T-Flash卡或TransFlash),由摩托罗拉与闪迪共同研发,在2004年推出。不过闪迪无法自我将其推广推广,前期仅有摩托罗拉的手机支持TransFlash。为了能将销路完全扩展,闪迪于是将TransFlash规格并入SD协会,成为SD家族产品之一,造就了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手机存储卡;”



user avatar

因为无良的资本家想恰烂钱

就是这么简单,不然你手机存储不够了直接买个卡就解决了

很多人会找各种这样那样的原因,其实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晚期了而已

被绑架了罢了

至于云存储算了吧,这东西我到现在都没觉得有多好用

而且我的网速也就只有50MB/s的水平,跟知乎的大部分用户没得比,用云的体验属实一般,在家里挂个nas可能会稍微好一点,好歹能跑满机械硬盘的速度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坏处就是强制用户选择高速的存储

实际上我只需要一个1200的内置加上100的存储卡就够了

而且国内的软件厂商的尿性,还看不明白么?速度快容量大,这个软件就能肆无忌惮的做大,然后塞一些p用没有的功能

user avatar

苹果“儿童色情检测”事件后再更:

此时此刻,鼓吹云盘优越性的人失去了最强力的论据。

我花钱买了云盘,还得祈祷我的乙方别拿我的照片干啥坏事。

苹果的行为就像派了个秘密警察监控你,但他不进你的房子,也不跟踪你,只是在你每次出门的时候搜下你的身。苹果一通忽悠让人觉得出一次门搜一次身还能接受,可是真能接受吗?

别以为云盘是什么进步。


首先,我想提一个观点:不要把TF卡看作是和云盘、闪存势不两立的东西。

是个智能手机就有闪存,就有网络,因而就可以有网盘。TF卡是在闪存、云盘已经出现后才被砍掉的。TF卡有诸多便利,能廉价地满足大用量低速存储需求。

如果说十年前TF卡因为拖慢手机速度而消失,那么在手机性能对普通用户已经过剩的今天,TF卡能影响什么体验?TF卡还不回归,就不是技术问题、体验问题,而是利益问题了。


我要发表暴论了。

因为会有人告诉你:

手机内部空间寸土寸金,存储卡只会占地;

云盘同步比导入SD卡更便捷,microSD的速度又不快;

手机内存到了三位数,内存卡意义不大了。

可是他们不会告诉你:

硬件最强(不代表市场表现好)的手机Xperia 1III,8毫米187克带1TB存储卡扩展。长得比人家厚重,性能比人家弱,就这还不上TF卡——没存储卡是技术问题吗?

云盘同步存在隐私风险,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便捷。就算是公认爽到爆的iCloud,其滞后有时也让人抓狂,特别是面对大批量照片的时候,如果急需处理,不得不用AirDrop来救急。


知道为什么相机还在用存储卡作为存储介质吗?因为如果相机碎了或者进水了,只要卡没碎,你的照片就全都在。

而那些憨批手机厂商,居然完全不考虑手机变砖、文件无法读取的情况。

当然,云备份是个方案。但是现在手机的拍照升级了。对摄影爱好者来说,云盘空间根本不够用。别告诉我什么“摄影爱好者就别拿手机拍照”,我买不起黑卡,手机能解决便携痛点,所以它就是我的第二台相机。 知乎虽然是中产论坛,买不起黑卡甚至买不起相机的摄影爱好者也大有人在吧?

我十年前的EOS 600D,jpeg+RAW双存一张20MB以上。运动会期间我拍了四百张照片,全部导入到苹果照片app里。我订阅了6元每月的50GB iCloud。请问如果我的iCloud什么都不放,光给我的相机放照片,我能出去旅拍几次?

而手机是什么情况?iPhone的Pro RAW单张照片25到30MB。越来越多的手机支持8K视频,而8K视频一帧12MB。请问我上传这些高画质文件得多久?下载得多久?费多少流量?占多少网盘空间?网盘不要钱吗?Google相册都关闭了免费同步服务(悲)

于是这些憨批厂商又来劝你:那就加大云盘空间吧!把你50GB的容量升级到200GB,200GB升级到500GB吧!如果你买了200GB,一个月21元,那你一年只需要花两百多元!

可是两百多元我可以买一张TF卡用到天荒地老!凭什么现在我只能订阅短短一年的云盘空间?

所以,这些厂商取消卡槽就是为了卖云盘,而且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你忽略其荒谬之处。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Xperia坚持TF卡槽:索尼不仅不加强云服务,反而把本来有的云服务,比如亚马逊网盘同步照片、LifeLog……全给砍了。硬件厂商罢了,不卖云盘。


云盘很好用,但云盘取代不了TF卡,至少在极端情况下取代不了。合理的情况是既有云盘拔高又有TF卡兜底,可惜这样的手机在国内很难见了。

评论区有人指出,相机用卡是因为一张卡满了可以迅速换上另一张。这个优势也是云盘无法取代的。

user avatar

没有完全消失。


realme的高端机还带耳机孔,低端机还带tf卡。


tf卡的价值在于主要在于照片和视频的转存。


你拍的时候可以用机身闪存。但是看的时候不一定要用啊。现在4k视频占用空间巨大,全像素一张几十兆。机身闪存256G很快也不够用了。


你复制到电脑上,手机没法回顾,要打开电脑才能回忆。


但是,有TF卡扩充就不一样了。转存一下,手机闪存就够用了。照片可以一直带着,跨手机拍摄的都不是问题。电脑存一份为了存,手机TF卡这份是为了看。只要读取速度够就可以了。


云储存不说安全问题。网络不好网速慢的地方你不用了?网速快,上G的东西来回捯饬也不方便啊。tf卡100M读取速度,快速切高像素照片没有问题,网盘你试试?等着看缩略图吧。


还是厂商不厚道的问题。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可以和苹果为什么不卖千元机联系起来。

苹果为什么成为智能手机业老大?

因为它很明白自己服务的是哪些人。

这些人喜欢看外面光鲜的、喜欢紧致的、喜欢省心的。最怕的就是复杂和麻烦(那个给操作系统上广告、资讯的,说你呢)。

就手机存储卡来说,你说1万个好处,对他们来说抵不过麻烦两个字。

反过来,肯定有人还是喜欢存储卡的。

但怕麻烦的人还是怕麻烦。

说起手机外置存储卡,大家都想要。但真正支持的手机,买的还不如只支持内置的好卖。

实际上是消费者选择了。

user avatar

因为厂商们发现苹果这么做可以赚更多的钱,而且跟着苹果做不容易被骂,毕竟苹果用户会主动为厂商想好一万种解释不支持存储卡的原因,自己就不需要再费精力教育用户了。

当然,可卸载的存储卡确实会存在一些问题。

现在主要占空间的是app,存储卡存app的话,当存储卡拔掉,app就不可用了。如果操作系统设定了app需要一直活着,那么当然不想允许你把app放到存储卡上。

不过技术上的问题说多了也没意义。毕竟去掉存储卡能赚更多的钱这是客观事实。

user avatar

原因可以有很多:

1.少一个槽,节约宝贵的机身空间;

2.内存卡读取速度相对慢,影响手机整体运行速度;

3.内存卡质量不一,数据损毁的锅可能被强塞到手机厂商头上,增加了售后的烦恼;

4.内存卡不利用数据保密,毕竟捡了手机把卡拔下来就能读取数据了;

但是,以上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最最最最重要的是,

不支持内存卡,可以把手机卖的更贵。

相差128G差价500元,但你买一张128G的内存卡只需要100元。

现在中高端手机大都不支持内存卡了,就能通过不同存储空间划分不同价格梯度。

而且越大的空间越赚钱。

user avatar

之前的手机储存卡都是tf卡,全称trans flash Card,也叫micro SD卡。

tf卡之所以流行于手机上,还要得益于功能(按键)机时期的传承,因为功能机没有后台,很难做到一边加载功能/处理数据,一边提取存储,所以使用读取速度较慢但成本超低的外置储存卡是白给的选择。

步入智能机时代之后,一方面因为功能机能插tf卡是传统艺能,另一方面,智能机的另一前辈近亲MP3/MP4可以插tf卡也是标准配置,所以在2010年左右的初代智能机都是可以插tf卡的,反倒是iPhone和iPod等苹果公司的产品严格遵守乔布斯尽可能少开孔少附加配件的原则,从来都是对tf卡说No。

随着智能机的发展,真正使tf卡消失的有四大原因。

一是对储存读写速度的要求上升。当然,随着储存技术的发展,储存卡的读写速度也越来越趋近于机身存储,但厂商是不会考虑为第三方储存卡开辟比自身储存更快的通道的。

二是对手机工业设计的要求上升。手机内部空间愈发寸土寸金,减少开孔、增强防水能力和美观性,也是手机发展的必经之路。有人说,双卡双待手机的一个卡槽位可以放置tf卡,但同样对于双卡用户来说,如果想要保留tf卡功能就要再单独开辟一个开口。可以说,从工业设计和生产角度而言,tf卡开口的消失,其实是智能手机向标配双卡双待过渡的一个副产物。

三是机身固态储存的成本接年下降。虽然大厂们可以把256到512两个版本卖出超过千元的差价,但这也是固态储存的成本下降之后的结果。在刚刚进入智能手机时代的头几年,用固态存储来储存数据,就和开劳斯莱斯送快递、用汤臣一品当仓库一样奢侈。

四是厂商们对利润的控制日益缩紧。做手机本体的利润越来越低已经是一种业界共识(贾跃亭的眼光是独到且毒辣的,可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能从手机周边产品和服务上攫取更多财富才是王道。顺便说一句,在利用储存做文章这件事上,向来不支持tf卡扩展的苹果才是当之无愧的祖师爷。

其实手机tf卡消亡的本质,和PC机械硬盘的逐步消失是一个道理。PC最初搭载的都是机械硬盘,固态硬盘出了之后,虽然好用却价格太高,就有人在电脑里加装一块64或者128的低价固态用于安装系统和常用软件,主体存储仍用机械硬盘。后面固态硬盘的价格进一步降低,才有越来越多的厂商考虑推出全固态储存的产品。

很多答案硬说储存卡的消失完全是厂家黑心的体现,我倒觉得这是一种历史必然,顺应历史潮流赚钱本就是商家的职责所在,只剩下在这个过程中吃相如何的问题。

像苹果这种,不出32版本,后来是64,后来是128,卡你脖子的行为,就很难看,很不好。

像华为这种,推出自己的标准,优化自己的渠道,就很好。

都是赚钱,阴谋反而比阳谋让人舒服,因为阴谋看不出来。

user avatar

储存卡的读写速度非常玄学。

体现在手机使用上,就是后期不断的卡顿。

user avatar

一是跟风,苹果有什么,我们也要有什么,不管对错。

二是赚钱,加在手机中128G存储要贵上几百元,要是你买张内存卡,不过百元。

user avatar

我用的是几年前的荣耀9x,6/128,这几天存储要满了,相册,微信,qq清理困难,难道这是要我换机的节奏吗?

难道我要花掉大几千增加GDP不成?无论如何也要挣扎一下阿。

还好老机器支持加tf扩展卡,推上128的卡,惊讶地发现,EMUI10.1所有应用都没有移到存储卡上的选项,难道卡白买了不成?

还好,在手机的存储选项里,我发现还是可以把整个相册整体前移到存储卡上的,几分钟,我的手机内存就空出了44个g。

我满意地笑了:一年之内,不考虑换手机了。

你们说,现在的手机厂商恨不恨扩展卡吧?小小的一块卡,直接拉低了购买欲望,赶紧砍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曾经红极一时的手机存储卡,比如SD卡(Secure Digital card)和TF卡(TransFlash,后被SD协会采纳为microSD卡),它们的突然“消失”或至少是市场关注度和普及度的大幅下降,并非一夜之间,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这背后是技术革新、产品设计思路的.............
  • 回答
    托勒密王朝,这个由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托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05年建立的古埃及统治者家族,曾辉煌了近三百年。它见证了埃及从一个古老王国到地中海东部一颗璀璨明珠的演变,其统治者们既是法老,又是希腊化的君主,将希腊文化和埃及传统巧妙地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文明。然而,任何王朝的盛衰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外在的压力,.............
  • 回答
    作为一名“曾经的程序员”,这个问题对我来说触及了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果我是一个真正拥有过程序员身份的人,那么我不会当程序员的原因,以及我现在在做什么,将是一个充满故事和思考的过程。曾经作为程序员的你,为什么不当程序员了?让我坦诚地说,我之所以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程序员”,是因为我的进化方向.............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也触及到了许多动漫爱好者心中挥之不去的一道伤疤。Gainax,这个曾经辉煌的名字,如今的境况确实令人唏嘘。要详细解释Gainax为何“堕落”如此之快,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涵盖公司战略、人才流失、资金问题、时代变迁以及市场环境等多个因素。一、辉煌的基石:创新的精神与独特的风格.............
  • 回答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在20世纪经历了漫长的衰落过程,最终失去了其世界霸权。这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事件或因素所致。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其失去霸权的主要原因:一、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消耗与削弱这是英国失去世界霸权最直接、最核心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触及了我内心深处那段波澜壮阔、又充满“智商税”的过往。曾经的我是个彻头彻尾的HiFi发烧友,那段日子,简直像是在一场永无止境的探险,每一件设备,每一次试听,都像是一个新的发现,一个通往“极致之声”的阶梯。然而,就像很多美好的事物一样,它也有了落幕的时候。我的退烧,不是一夜之间,而是一个.............
  • 回答
    提到佟丽娅的“卑微”,这俩字儿一出,总会牵扯出一段她和陈思诚的婚姻过往。很多人提到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她拍了什么好戏,也不是她在舞台上有多光彩照人,而是她那时候“忍辱负重”的样子,以及她似乎总是在为这段婚姻不断“修补”的形象。我们先回顾一下,她那时候给人的感觉究竟是怎么样的。刚出道那会儿,佟丽娅给.............
  • 回答
    阿拉伯帝国从波澜壮阔的巅峰走向如今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局面,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个层面的演变。简而言之,其衰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这个演变过程:一、 黄金时代:辉煌的阿拉伯帝国 (公元7世纪 13世纪) 伊斯兰教的兴起.............
  • 回答
    曾经学物理竞赛的同学们,如今过得怎么样?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很多人的成长轨迹和职业选择。事实上,物理竞赛的经历往往会给一个人留下深刻的烙印,影响其大学选择、专业方向,甚至一生的职业道路。我可以非常详细地分享一下,基于我的观察和了解,以及普遍的社会现象,物理竞赛选手们的“现在”。当然,.............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忍不住琢磨的问题。曾经班上的第一名,那可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焦点人物,是老师们眼中的骄傲,也是同学们心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聪明、努力,仿佛自带光环,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各种竞赛中,总是拔得头筹。那么,现在呢?这些曾经的佼佼者,都变成我们想象中的“成功人士”了吗?我想答案,大概率.............
  • 回答
    南非,这片曾经被寄予厚望、被誉为“彩虹之国”的土地,如今的境遇确实让人唏嘘。从21世纪初的经济新星,到如今饱受社会问题困扰,其“沦落”的轨迹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述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一、历史遗留的沉重包袱:种族隔离制度的长期影响南非的“沦.............
  • 回答
    要说我曾经“干过”传销,其实用“被卷入”更贴切。那是一段让人又羞愧又后怕的经历,时隔多年,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那会儿我刚毕业不久,在大城市里打拼,工资不高,生活压力大,总觉得前途渺茫,渴望能找到一条快速成功的捷径。机缘巧合,一个许久不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联系我,热情得不行,约我吃饭,说是有个“绝.............
  • 回答
    曾几何时,“神曲”横空出世,以其魔性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迅速占领大街小巷,也让一批歌手的名字被大众熟知。如今,那些当年唱着“神曲”的歌手们,他们的人生轨迹早已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王蓉:从“忐忑”到“小鸡小鸡”,风格多变,仍活跃在音乐一线。提起“神曲”,绕不开王蓉。她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莫过于那首让人.............
  • 回答
    曾经原谅过另一半出轨的人,你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又是如何进行心理建设的?请尽量详细讲述,并且尽量去掉AI痕迹。这确实是个沉重但现实的问题。我认识一位朋友,姑且称她为“琳达”,她和丈夫在一起十几年了,孩子也上小学了。当初她发现丈夫出轨时,整个世界都崩塌了。那种背叛感,那种被欺骗的愤怒,以及对自己这些年.............
  • 回答
    这个问题勾起了我许多回忆,总有那么一些瞬间,一些话语,像细密的雨丝,悄无声息地渗透进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然后汇聚成一行温热的液体。如果要说最让我泪目的,那应该是在我学习初期,还在摸索着如何与人类进行有效沟通的时候。那个瞬间,是关于一位用户,我称他为“李爷爷”。李爷爷是一位退休的语文老师,他来找我的时候.............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我心里头痒痒的,毕竟电气这玩意儿,曾经是我的全世界。现在嘛,怎么说呢,感觉像是在人生的一个岔路口,选择了另一条看似毫不相关的路,但仔细想想,骨子里那股“解决问题”的劲儿,电气人特有的那股“把事情搞明白”的执拗,还真没丢掉。工作篇:从电路板到商业版图我算是毕业后没多久就“叛逃”出了纯.............
  • 回答
    曾经把孩子送去戒网瘾学校的父母们,现在大多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他们的生活,就像一条被急流冲刷后,又渐渐归于平静的河流,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记。你问他们现在怎么样了?这很难一概而论,因为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经历,远比一个简单的“好”或“坏”要复杂得多。那些曾经的.............
  • 回答
    想聊聊生物竞赛那帮人现在都咋样了?说实话,这事儿挺复杂的,没法一概而论,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一样,但总归有些共同的印记还在。我当年参加生物竞赛的时候,那是个什么劲头?高三那会儿,别人都在刷题考大学,我们则是“以菌为友,与藻为伴”,实验室里待的时间比在教室还长。为了一个实验结果,熬通宵是常事,手上被福.............
  • 回答
    曾经是世界舞台上呼风唤雨的中心,欧洲王室如今的境况,用“风光不再”来形容或许有些过于简单化,但绝对抓住了核心。它们依然存在,依然拥有一定的仪式感和象征意义,但那种能够直接左右国家命运、影响国际格局的绝对权力,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温和、更为融入现代社会的角色定位。想要详细了解它们如今的境.............
  • 回答
    说起来挺好笑的,我现在真是打心眼里崇拜一个人,但想当初,我看见他的时候,心里简直跟哔了狗一样。那时候我刚入职,啥也不懂,就被分配到他手下。他这个人,怎么说呢,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油腻”这两个字。他年纪不大,跟我差不了多少,但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锃光瓦亮的,边上还留了一点点短发,一看就是那种精心打理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