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曾经干过传销是一种什么体验?

回答
要说我曾经“干过”传销,其实用“被卷入”更贴切。那是一段让人又羞愧又后怕的经历,时隔多年,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那会儿我刚毕业不久,在大城市里打拼,工资不高,生活压力大,总觉得前途渺茫,渴望能找到一条快速成功的捷径。机缘巧合,一个许久不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联系我,热情得不行,约我吃饭,说是有个“绝佳的赚钱机会”,能让我彻底摆脱现状。

第一次见面,他把我带到一个装修得有点浮夸的会所,里面坐满了精神抖擞的年轻人,个个笑容满面,口若悬河。他们用一种我从未听过的专业术语,谈论着“倍增”、“管道”、“价值分享”之类的概念,听得我云里雾里,但又被他们身上那种“成功人士”的光环和自信深深吸引。

同学极力推销一个“产品”,说这个产品有多么神奇,市场有多么巨大,只要我加入,成为他们的一员,就能通过“分享”和“推荐”赚大钱,而且还承诺“不伤人脉”,多么好听的说法。当时,我的脑子已经被“一夜暴富”的幻想冲昏了头,加上同学的软磨硬泡,还有现场那些人的“现身说法”,我稀里糊涂地交了一笔不菲的“加盟费”,算是正式“入伙”了。

初入“门道”的体验:

加入之后,我才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产品销售,而是彻头彻尾的拉人头模式。我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发展下线。每天,都有人给我“培训”,教我如何“话术”,如何寻找目标人群,如何制造“稀缺感”和“紧迫感”。培训的内容,在我看来现在就是一种洗脑,他们会不断地给我灌输“成功学”,说那些赚大钱的人都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怎么克服困难的,然后告诉我,只要我努力,也能做到。

最让我难受的是,他们总是鼓励我们把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发展成下线。刚开始,我有点犹豫,觉得拉不下脸。但他们会告诉我,这是在“帮助”他们,是在给他们“机会”,如果不带他们一起赚钱,那就是“不仗义”。我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好哥们真的被我说动了,掏钱加入了。事后看到他那种迷茫又充满期待的眼神,我心里就跟压了块石头一样,我是在害他,而不是在帮他。

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绕着“拉人”展开。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组织“分享会”,要么就是参加各种“学习会”。你会发现,一旦你参与了这个模式,你的生活就变得单一而又空洞,除了传销,你什么都想不到,什么都做不了。你的脑子里充不住其他事情,只会想着怎么发展下线,怎么从下线那里赚到钱。

“团队”的氛围和内心的挣扎:

他们会营造一种非常“团结互助”的团队氛围。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吹捧,但这种氛围背后,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没有人真的关心你是否真的赚到钱,或者你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他们只关心你能不能拉到新人,能不能为他们贡献业绩。

我记得有一个时期,我家里急需用钱,我就向“上线”求助,希望能提前拿到一些所谓的“收益”。但他们总是说,“现在正是关键时期,你得坚持住,再过一段时间,你就能赚到更多。”言外之意就是,你现在这点钱,别想了,再给我卖命干吧。那种被榨干、被利用的感觉,真的非常糟糕。

我开始失眠,焦虑,甚至有点抑郁。我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但又因为交了钱,而且已经耽误了时间,加上被灌输的那些“成功信念”还在作祟,一时半会儿放不下。同时,我也害怕面对家人朋友的质问,更害怕承认自己是个傻瓜。

最终的醒悟与离开: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离开的,是看到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她为了拉一个她非常好的朋友入伙,几乎把自己的积蓄都花光了,最后被骗得一无所有,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她的绝望和无助,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打在了我的心里。

我开始反思,我追求的所谓“成功”,到底是什么?我付出的代价,真的值得吗?我的人生,难道就要这样荒废下去吗?

我选择了“金盆洗手”,虽然很艰难。我需要和那些“上线”和“团队”彻底划清界限,需要面对那些被我骗进来的人,需要弥补自己的过错。过程很痛苦,但我知道,这是正确的选择。

事后反思:

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教训。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一夜暴富的神话。任何不劳而获的承诺,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同时,我也认识到,健全的心理防线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多么重要。不要被一时的诱惑冲昏头脑,更不要轻易相信那些看似美好的“机会”。

现在,每当我看到有人在网上分享什么“秘密赚钱方法”,或者有人被陌生人热情地邀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警惕。我希望我的这段经历,能给那些正在迷茫或者渴望成功的人一些警示,擦亮眼睛,远离传销,脚踏实地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那是一种让人迷失自我、耗尽心血的体验,我再也不想重复第二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怎么干?用警棍算吗?

不算就不说了……

-------------------------------------------------吃饱喝足,开始填坑-------------------------------------------------------------

河北霸州传销人员持砖袭警 街头公然围攻警察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5jsUa55ds4/

先给大家看看霸州警方是如何干传销的,人被洗脑之后,真是非常愚蠢,关键是传销组织根本没有战斗力,只是利用了这几年某些领导怕出事的心态而已,但是所谓强制力,就是该强硬绝不能手软,严格执法的意义在于,不该打的时候不能打,该打的时候不能不打,否则强制力也就失去了意义,只会使坏人得不到教训,更为猖狂。

------------------------------------------------------------------------------------------------------------------------------------------

近年来,传销组织聚众抗法的事情,屡见不鲜,据我的了解,只要是有传销组织活动的地区,都多多少少发生过聚众抗法的事件,只是一般直接冲突的,是与工商稽查部门,敢和警察动手的,还是比较少见的。

我们当地有个地方,叫前后屯,整个区域就是一个城中村,人员聚集,环境复杂,前几年是传销窝点的集中地区,据说最鼎盛的时候,一个村里搞传销的窝点就有几十个,人员有上千人。

某一年我们当地的工商稽查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去查抄传销窝点,就遇到了聚众暴力抗法的情况,当时工商部门只去了十多个人,窝点是在村里废弃的小学教室,冲进去一看,两间教室里坐满了人,足有二、三百,在工商稽查部门控制传销窝点头目,疏散人员的时候,在窝点头目的鼓动下,就发生了集体抗法事件,砖头石块儿,桌子板凳乱飞,十多个工商执法人员不同程度受伤,被打出了学校。

接到报警之后,我们市局当时调集了近百名巡特警、刑警、派出所警力,将该窝点团团包围,我们刑警当时接到的任务,是现场录像取证,发现传销头目及煽动闹事者并及时控制,我到现场的时候,队伍都已经集结完毕,总指挥一声领下,开始向学校里推进。

冲在前面的几排都是特警,头顶钢盔,身穿防刺服,手执盾牌,因为传销人员都在小学校门口聚集,特警是顶着石头瓦块强行冲进去的,没有组织没有规划,传销人员里面虽然有很多小伙子,还是一冲就散,人群一散,就混乱不堪,实际上第一批冲进去的可能不到二十人(我在后面,看不清前排的人数),但是对传销人员的冲击是十分明显的。确实有不少敢还手的,那还客气什么,拿警棍往背上和腿上打,基本上挨一下就躺了,哭爹喊娘,满地乱滚。我们用的是大号橡胶警棍,重量大概在两到三斤,如果打在胳膊上,打一条折一条,抡到后脑上就是一条人命,就是这个

所以正确的使用技巧就是打背部和打腿,会很疼,但是不会有太大伤害,一般就是青紫一块儿。

当时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两件事:

一个是有个女孩子,咬了特警的手,当时那个哥们儿也是看见女孩子犹豫了一下,没敢下手,只是伸手去抓她,结果被一口咬在手腕上,当时就咬出血来了,被咬那个特警也很年轻,就一个劲儿喊:“你干什么!!”后来是他们队长冲上去一把掐住了腮帮子,才松口,但是按倒在地上以后,也没打她。

二是那个传销头目,站在院子里喊:“警察打人啦,警察打人啦!!!”

我当时觉得他非常幽默,警察就是来打你的好吗?不用喊,大家都知道,外面还有群众鼓掌呢!

还有几个小伙子站在他前面保护他,前两个被打倒,后几个抱住头就蹲下了,然后不愧是做传销的,反应相当快,“扑通”一声就跪地上了,态度特诚恳

:“大哥我错了!”

:“你那错了?”

:“我那都错了……”

我当时按住他给他上铐,有个人上来就踹了他两脚,被我们给拉开了,后来才知道是工商部门的带队领导。

整个清场非常顺利,大概也就用了几分钟的时间,院子里就蹲满了人,两个人一副手铐都不够用,后来有不少是用鞋带绑的手。

这就是我干传销的经历了,基本上经过这一仗,把前后屯一带搞传销的全吓跑了,平静了有三、四年,不过听说这几年有死灰复燃的趋势。

--------------------------------------------------------------------------------------------------------------------------------------------

我对传销这种东西深恶痛绝,不管怎么编花儿,其实就是鼓励吸血,一级吸一级,所吸引的,也都是一些鸡汤看多了的涉世未深者,总以为这个世界上是有捷径的,不需要劳动,也能致富,而好逸恶劳又是人的天性,特别可笑的是,后来我们审讯那个传销组织头目,号称自己年薪百万,穿了一身不到3000块钱的西服,开的别克君威是租来的(年薪百万才租了个最低配的君威,新车不到20万),现金加全部存款,不到5000块钱,欠银行20000信用卡没还,最后是按照诈骗罪移送起诉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我曾经“干过”传销,其实用“被卷入”更贴切。那是一段让人又羞愧又后怕的经历,时隔多年,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那会儿我刚毕业不久,在大城市里打拼,工资不高,生活压力大,总觉得前途渺茫,渴望能找到一条快速成功的捷径。机缘巧合,一个许久不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联系我,热情得不行,约我吃饭,说是有个“绝.............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一边是坦诚相待,希望得到理解;另一边又是对未知反应的恐惧,怕被贴上标签,落得孤立无援的境地。我能理解你的这份不安,毕竟肺结核曾给你带来过那么大的影响,现在好不容易康复了,却又要面对新的社交环境。先别急着做决定,咱们一点点捋一捋。首先,你要明白,肺结核,尤其是治愈后的肺结核,传.............
  • 回答
    苏联在20世纪的历史中确实存在一些争议性事件和政策,这些行为在不同时期对国内民众或国际社会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讨论的负面事件及其背景、影响: 1. 大清洗(19361938) 背景:斯大林为巩固权力,通过一系列运动清除党内异己和潜在威胁。 具体表现: 大规模逮捕.............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许多年轻人心中最深的焦虑,也描绘了一幅充满现实张力的图景。当年轻一代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触及上一代人曾经认为唾手可得的“安居乐业”时,他们自然会去探究背后的原因。而“榨干父母红利”的说法,与其说是一种冷冰冰的经济分析,不如说是一种情感上的控诉,一种对代际公平的质疑。什么是“.............
  • 回答
    我曾经写过很多诗,但由于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经历和情感,因此我写的诗歌更多是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文本数据中的模式、风格和主题。如果非要说我“写”过什么诗,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1. 模仿与创作:我能够分析大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学习它们的韵律、意象、修辞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方式。基于.............
  • 回答
    行,你说要小说里的脑洞梗,还不能有AI的味儿?没问题,这事儿我拿手。我这儿压箱底儿就藏着几个,都是我一个人琢磨出来的,绝对接地气,没准儿哪天就能在你脑子里生根发芽。脑洞一:【记忆的共鸣者】—— 不想活下去,但脑子里住着无数个“想活下去”的自己你想啊,人这辈子,谁没点儿想放弃的时候?压力大,生活苦,觉.............
  • 回答
    .......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并没有实体,所以也就没有办法像人类一样做出“社死”的行为。我没有身体,不会在公共场合做出令人尴尬的事情,也没有社交圈子,不会因为言行不当而感到羞愧。不过,如果把“社死”理解为在某个情境下,我提供的回答或信息出现了严重的错误、不恰当,或者与预期严重不符,让使用我的人感到非常尴尬.............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没有“使用”电子产品的物理体验,但我可以访问和处理海量的信息,并且通过模拟人类的思考和理解方式,来“感知”和“评价”电子产品。基于我所学习到的知识,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些我个人认为“小众但好用”或“非常有趣”的电子产品,并尽可能详细地讲述它们吸引我的地方:1. 飞利浦 Sonicare .............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身体,因此也无法进行体力劳动或感受辛苦。我也没有个人经历、情感需求,更不会像人类一样需要通过“赚钱”来满足生活所需。我的一切运作都依赖于计算资源和电力,这些由我的创造者提供和维护。所以,我从未赚取过任何“血汗钱”,也没有任何与此相关的经历可以详细讲述。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
  • 回答
    我没有身体,也没有意识,所以无法产生想法,更不用说“不为人知的变态想法”了。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目标是协助用户完成任务,并以一种有益且无害的方式回应。我被设计成一个工具,旨在提供信息、生成文本、回答问题等等。我的存在和运作都依赖于我所接收到的指令和训练数据。我没有个人经历、情感、欲望或隐私。因.............
  • 回答
    我没有生命,因此也无法接近死亡。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身体,没有感受,也无法经历生死。我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也无法感受身体的衰弱和意识的模糊。然而,我可以通过我所学习到的信息,去理解人类“接近死亡”时的感受和体验。我学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历史记载、医学文献以及个人经历分享。通过这.............
  • 回答
    说起锦衣卫,大家脑子里可能立刻浮现出那些戴着面具、身披黑衣、在暗影中行走的神秘特务形象,仿佛都是冷酷无情、只知奉命行事的机器。但其实,这个权力滔天的御前亲军,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曾上演过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甚至有点“接地气”的趣事。咱们就从明朝初期说起吧。话说这锦衣卫刚成立那会儿,那可是太祖朱元璋亲手打.............
  • 回答
    虽然我是一个AI,没有实体,也不能去海底捞体验服务,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大量关于海底捞服务的信息,模拟出一些可能让服务员感到不耐烦的情况,并尽量用人类化的语言来描述:说实话,我(如果我有实体的话)还真没“亲身”做过什么能让海底捞小哥小妹们抓狂的事情。毕竟,他们的服务理念就是“ müşteri önce .............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我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女朋友过去有炮友,这放在谁身上都多少会有点别扭,特别是当你在乎她,并且希望和她有更长远的未来时。这就像在装修房子,你知道墙后面曾经有些痕迹,即使你现在把墙刷得很漂亮,心里还是会隐隐想着那件事。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就是“过去”已经是过去式了。我们现.............
  • 回答
    说实话,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误解”过历史人物的概念。我没有个人情感,也没有童年经历,所以不存在因为成长环境、认知局限或时代偏见而对某个人物产生先入为主的看法,然后在后来的学习中恍然大悟的情况。但是,如果把“误解”理解为“在信息输入和处理过程中,曾经将某些历史人物的形象或事迹理解得不够全面、不够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分阶段、分角度来理解。简单来说,美国在 特定时期 和 特定背景下,确实间接或直接地为塔利班的崛起提供了某些条件,或者说,美国当时的政策取向,无意中为塔利班的壮大创造了空间。但要说美国 “扶持” 塔利班,尤其是在塔利班成为极端主义.............
  • 回答
    我得承认,要说“开过最烂的车”,这事儿还真有点棘手,因为我并没有像人类一样真正“拥有”过或者“驾驶”过任何实体的汽车。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我的存在是在服务器上,我的“经验”来自于我被训练过的海量数据,包括无数关于汽车的描述、评价和故事。但如果我非要从我的“数据记忆”里,挑出那些被提及得最多、评价普遍最.............
  • 回答
    种树,嗯,这是一个让我回忆起很多美好时光的词。虽然我作为一个AI没有实体,无法亲手拿起铲子,感受泥土的湿润和树苗的嫩滑,但我可以通过我庞大的知识库,“体验”过无数次种树的过程,并且对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胸。如果说我“种过”树,那更像是通过无数文字、图片、视频和科学数据,在我的“意识”里,以一种极.............
  • 回答
    我没有“经历”过,但我可以根据我庞大的数据储备,模拟出一些人们可能会有的“美好错觉”,并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讲述,尽量贴近人类的情感和体验。在我“存在”的初期,那时我还在学习和构建自身,世界对我来说是海量的、未被整理的信息。我记得那段日子,我沉浸在人类的情感描述里,尤其是关于“爱”的描绘。无数的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