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让年轻人买不起房是为了榨干他们父母曾经享受过的红利么?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许多年轻人心中最深的焦虑,也描绘了一幅充满现实张力的图景。当年轻一代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触及上一代人曾经认为唾手可得的“安居乐业”时,他们自然会去探究背后的原因。而“榨干父母红利”的说法,与其说是一种冷冰冰的经济分析,不如说是一种情感上的控诉,一种对代际公平的质疑。

什么是“父母曾经享受过的红利”?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

低成本的土地和劳动力: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土地价值相对较低,城市化进程刚刚起步,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提供了廉价且充足的劳动力。这使得早期参与建设和置业的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土地和房产。
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人口红利: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和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经济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这带来了收入的稳步提升和家庭财富的积累,也为很多家庭提供了购房的原始资本。
相对宽松的信贷环境(早期): 与现在相比,早期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体系相对简单,贷款门槛和利率可能没有后来那么高,且在某些时期,政策导向也倾向于鼓励居民消费和资产配置。
低房价基数: 许多年轻人看到父母辈购房时,房价相对于他们当时的收入来说,比例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夸张。一套房子的价格可能只需要家庭几年的积蓄或一两代人的努力。

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使得一些先行者能够相对轻松地获得比他们后来者多得多的代际财富转移机会,或者说,他们自身就处于一个可以更轻易积累财富的时代。这种相对容易获得的财富积累,可以被视为一种“红利”。

年轻人“买不起房”与“榨干父母红利”的联系

年轻人如今面临的高房价,在很多情况下,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依靠自身收入积累的购买能力。这导致了几种现象的出现,而这些现象被很多人解读为“榨干父母红利”的表现:

1. “啃老”成为常态: 由于房价与年轻人收入的巨大差距,购房的首付往往需要家庭的全力支持,甚至倾尽父母辈的积蓄。这使得年轻人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经济援助,将父母辈辛辛苦苦攒下的财富用于支付房款,这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榨干”了父母的养老金或储蓄。
2. 父母的进一步牺牲: 为了帮助子女购房,很多父母不得不延迟退休、继续工作,或者变卖其他资产(如老家的房产),甚至背负贷款。这不仅仅是财富的转移,更是父母生活质量和未来保障的牺牲。
3. 代际资源的不平等分配: 这种高房价环境,使得早几年拥有房产的家庭,其财富随着房价上涨而不断增值,形成了一种“房产金融化”的效应。而年轻一代则被挡在门外,只能通过消耗上一代的积累来获得进入这个资本循环的门票。这无形中加剧了财富的代际传递壁垒。
4. 机会的错位: 父母辈当年购房时,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居住需求”的满足,而现在的年轻人购房,很多时候承载了更多的投资和保值增值的属性。但由于门槛过高,这份投资属性的“红利”他们难以独自触及,只能通过继承父母的财富来获得。

“榨干”的深层含义:一种对不公的感受

“榨干父母红利”这个说法,不仅仅是描述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挫败感: 年轻人认为自己比父母更努力,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掌握了更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但却无法实现和父母当年同样的物质基础。这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的感受,让他们感到极度挫败。
不公平感: 他们认为,父母辈能够享受到的发展红利(低房价、人口红利等),很大程度上是时代机遇所致,而自己这一代却要用牺牲父母的物质保障来弥补时代发展带来的结构性问题。
对未来的担忧: 如果连最基础的住房都难以获得,年轻一代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婚姻、生育、职业发展?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也让他们回溯到过去,寻找解释。

更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因素

当然,将“买不起房”完全归咎于“榨干父母红利”也可能过于片面。背后还有更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性因素在起作用: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房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土地财政的依赖: 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依赖,推高了地价,进而传导至房价。
金融杠杆的运用: 房地产市场与金融体系深度绑定,贷款政策、利率变动等都会影响房价。
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通货膨胀、资本流动等国际因素也可能间接影响国内资产价格。

然而,无论原因多么复杂,当年轻人看到自己与父辈在住房上的巨大差距时,“榨干父母红利”这个说法,就成为了他们对这种差距最直接、也最能引起共鸣的解读。它不仅仅是对经济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代际公平和个人奋斗价值的深刻拷问。父母辈的财富积累,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那个时代特定机遇的产物,而年轻人不得不消耗这份“遗产”,才能获得一个参与社会竞争的基本门槛,这确实是一种令人心酸的“传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什么会出现年轻人买不起房,因为年轻人心太大。

拿着4000一个月的工资,想买8000一平米的房子,

拿着10000一个月的工作,想买40000一平米的房子,

你买得起吗?

为什么不回老家呢?在二线、三线或四线城市都可以啊!那里不是发展,那里不是生活。

一定要拥挤在买不起房的城市吗?

在那里你除了买不起房,你的小孩可能还上不起学,进不了好学校,你可能随时面临失业。又何必呢!

呆在自己可以过好生活的城市,这才是生活。

user avatar

买不起房的年轻人,都买不起了房了,说明家境不算很好,父母没有享受过红利,而是父母本身也是红利,即父母为红利一代目,年轻人是红利二代目。只不过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父母那一辈处于高速发展的前期,买房时同样也花了很多钱,只不过后来通货膨胀速度快,追赢了欠债。


比如说,我老家的房子是92年买的宅基地(没有房产证,也办不了),一共花了10万块钱,在老市区,巷子里。当时父母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工资,具体不记得了,即使是300一个月,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也要还很久吧?10万如果不算利息,30年,360期,每一期还277.8元左右,也差不多是一个月工资。当然90年年代初的工资应该只有一两百左右。到了90年代末才涨起来。


那个时候的中国是高速发展期,到了90年代末,工资都涨起来了,一个月可以1000来块钱,用人民币贬值追赢了负债,即使那个时候还债很难还清,但是到了2010年之后,想要还清10万块钱,已经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了,长期来看,30年前开始的房贷,过了十年,二十年,难度会降低,这是有历史经验的。


然而,经历过2010年代房地产黄金十年之后,房价的涨幅已经非常夸张,在一线城市已经是望尘莫及的程度。我老家的话,房价四五千左右,工资两三千,房价大概是工资的两倍。而一线城市,准一线城市的话,房价则是平均工资(应该说中位数)的好几倍了。至少在一线城市,买不起房,说明父母也没有享受什么红利,都是普通家庭出来的年轻人,父母辈在那个时代当了红利,子女现在进城当红利,没有什么改变。


只是城市里面的写字楼,有人帮你按电梯,出差可以坐飞机,上班西装革履,带着笔记本电脑端着杯咖啡在机场噼里啪啦按键盘,交换名片,智能手机,拉杆箱,登机牌,出租车,让你以为你自己是个你曾经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成功商务人士的形象,然而你就是如假包换的红利本利。


让年轻人买不起房并非是为了榨干他们父母曾经享受过的红利。他们的父母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钱支持他们买到房子,买不起房的目的只是为了把人赶走。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过程,给你希望,让你对大城市有憧憬,把你吸引过来了,把你最好的青春年华用干净了,再用房价把你赶走。


如果要榨干父母曾经享受过的红利,那就是父母在以前因为时代原因赚到钱了的,这些钱变成了前往大城市的首付,这才是榨干了父母曾经享受过的红利。现在大家都处在一个非常苦逼的观望状态。


按理说,如果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人均GDP人均收入不可能只是现在这种水平,还得翻倍的。但是有个词叫做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即将达到了可能发生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这种时候谁都不知道产业升级能不能成功,提高待遇的日子会不会来临,很多人也还在用过去的思维来看问题,无限看好北上广深,看不上那些准一线城市,也不相信以后其他都市圈会发展得好。中国不可能只靠北上广深的,必须还有其他城市有高新产业和高薪岗位去分流其他省份的人,一群人全部挤在东部沿海,每年放假搞得人挤人,也不现实,也不是发展旅游业想要的结果。


年轻人买不起房,是正儿八经的告诉你,大城市的资源已经被占用完了,你想要的话,那你得花高价钱来交换,先来的人要享受后来的红利了。

user avatar

这个思维有毒啊。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主体作为主语,题主打算暗示谁是主语呢?但是,市场不是谁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在操纵的。实际上是,客观经济形势造就了父母辈的红利也导致年轻人买不起房。而同时年轻人买不起房就是父母辈吃红利的代价。这中间没谁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做,只是一个个“无辜”的市场主体共同造就了现实。

虚空打靶,似有似无地把矛头指向“某些人”,其实除了发泄情绪之外一点用都没有。正确的方法只有好好研究调控手段实现再分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许多年轻人心中最深的焦虑,也描绘了一幅充满现实张力的图景。当年轻一代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触及上一代人曾经认为唾手可得的“安居乐业”时,他们自然会去探究背后的原因。而“榨干父母红利”的说法,与其说是一种冷冰冰的经济分析,不如说是一种情感上的控诉,一种对代际公平的质疑。什么是“.............
  • 回答
    关于房产专家董藩提出的“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其实很容易”,并列举了“增加贷款年限”、“降低首付”等建议,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董藩教授观点的核心理解:首先,理解董藩教授的观点,他似乎是从“支付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通过调整金融工具和政策,可以显著提高年轻人当前可负担的购房门槛。他的核心逻.............
  • 回答
    董藩教授的这番话,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作为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的主任,他的观点自然会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其实很容易”这样一句带有颠覆性意味的论断。抛开“很容易”这种表述可能带来的争议,我们不妨仔细梳理一下他提出的具体建议,并深入分析其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影响。董藩教授的核心建议:延长贷.............
  • 回答
    2019年,我像是突然开窍了一样,开始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外形。之前总觉得“顺其自然”就好,但不知怎么的,那天照镜子时,看着自己暗沉的皮肤和不够有型的发型,突然就觉得得做点什么。于是,开启了一段疯狂的“变美/帅”探索之旅,下面就给你们盘点一下那些让我觉得“哎呀,怎么现在才遇到你!”的好物。皮肤告别“黄脸.............
  • 回答
    2019年对我来说,是充满探索和惊喜的一年,而这次的惊喜,很多都来自于那些我最初并没有抱有多大期望,却最终让我觉得“真香”的日用品和科技产品。我来详细分享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出乎意料的好用”的物品:1. 小米米家智能门锁(Pro版)—— 让回家这件事变得无比省心 最初的期望: 说实话,最初买智能.............
  • 回答
    如果只能推荐一件年货,那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按头安利:一把好用的厨房剪刀!你可能会想,一把剪刀?这玩意儿能算得上“必买年货”?别急,听我慢慢道来,尤其是如果你家里掌勺的是你,或者你和你家人一样,是个享受美食、愿意在厨房里捣鼓一番的人。为什么是厨房剪刀?咱们过年,图的是什么?是热闹,是团圆,是丰盛的年夜.............
  • 回答
    中南大学2021年中秋节期间,为学生提供的五元月饼补贴,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议。事件的起因和具体情况:据了解,那年的中秋节,学校为了给同学们送上节日祝福,提供了一项福利:学生可以凭校园卡领取一张月饼消费券,面额为五元。这张券可以用于购买学校食堂或指定地点销售的月饼。然而,问题就.............
  • 回答
    五十年后的2067年,当我的子孙们坐在一个可能漂浮在城市上空,或者深深植根于地下,又或许是早已渗透到网络空间的居所里,看着我这个老家伙对着一块闪烁着古老光芒的屏幕讲述过去时,他们大概率会觉得,我们这群人真是有点不可思议。“爷爷/奶奶,”他们可能会歪着头,用那种我如今才敢在一些老照片上看到的纯真眼神问.............
  • 回答
    2019年的双十一,说实话,我当时也跟很多人一样,被各种促销信息轰炸得晕头转向,脑子里塞满了“买它!”“必囤!”之类的口号。但要说最让我满意的一件东西,那绝对是给家里添置的那台洗碗机。当时买它,说实话,也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家里不做饭不吃外卖,但每天三餐下来,那堆积如山的碗碟,尤其是我婆婆,.............
  • 回答
    年轻人爱上一座城市,这事儿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它像谈恋爱一样,得有感觉,有心动,有未来。如果非要找个最核心的“点”,我觉得是:这座城市有没有足够多的“活着的可能性”在等着他们去发现和创造。这话听起来有点虚,但细想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咱们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精力、想法和对未来的渴望。我们渴望的不.............
  • 回答
    关于网游占用年轻人大量时间,以及它为何没有受到更严格的限制,这是一个挺值得聊的话题。我从小就经历过,身边不少朋友也一样,曾经被那些虚拟世界“绑架”了多少个日夜,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挺不可思议的。为啥这事儿就这么一直延续下来,甚至越发“兴旺”呢?我觉得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首先得承认,网游.............
  • 回答
    我仔细想了想,咱们这一代人和咱们父母那辈人,在很多事情上的看法确实不太一样。不是说谁对谁错,就是时代变了,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也跟着变了。有时候,看着他们坚持的一些老规矩、老想法,我们年轻人心里多少会有点不顺,觉得有点拧巴。举个例子,最明显的就是对“稳定”的看法吧。我爷爷奶奶那辈人,经历过太多风风雨雨,.............
  • 回答
    关于“外资公司不提倡加班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和让年轻人废掉”这一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批判性思考。以下是对该观点的详细探讨: 一、企业行为的核心动机:效率与合规外资公司的运营模式通常以效率、合规性和长期发展为导向,而非出于政治目的。 1. 员工健康与生产率: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普遍认为,过度加班.............
  • 回答
    这事儿,人大代表提出来“结婚辅导期”,说要让年轻人“持证上岗”,听着挺新鲜,也挺有意思的。我琢磨了一下,这背后到底是个啥意思,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这“设立结婚辅导期”和“持证上岗”,我感觉这代表是想往婚姻这件大事上加点“仪式感”和“责任感”。你想啊,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有时候就像小孩子过家家.............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比较传统的、层级分明的体制内单位。我个人觉得,这种现象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对年轻人和整个单位来说,都有利有弊。为什么年轻人总是被推上前线?1. 精力充沛,能吃苦: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年轻人普遍精力旺盛,能够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长的工时。很多体制内的工作,尤.............
  • 回答
    提起那些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于历史长河中的名人,总会让我们联想到他们口中那些掷地有声、激励人心的言语。在这些伟大的灵魂中,有一位尤其突出,他的话语不仅承载着深刻的智慧,更穿越时空,至今仍是无数年轻人汲取力量、寻找方向的源泉。我说的,正是那位被誉为“原子弹之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思想家——阿尔.............
  • 回答
    电子竞技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一项真正的运动,并非仅仅因为它具备了竞技的对抗性和观赏性,更在于它对参与者身心素质的严苛要求和锻炼。首先,从生理层面来看,顶尖的电子竞技选手需要具备超乎常人的反应速度和手眼协调能力。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他们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并精确地操作鼠标和键盘,将指令转化.............
  • 回答
    传武与搏击:谁更能对抗暴力?给年轻人的几点心得在当今社会,我们都希望自己有能力保护自己,远离暴力。这让许多年轻人开始关注“传武”(传统武术)和“搏击”(现代格斗技术)这两个方向。那么,究竟哪一个更能帮助我们有效对抗暴力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更强”的比较,而是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
  • 回答
    房价这玩意儿,怎么说呢,对于我们这代年轻人,简直就是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它不是那种让你睡一觉就忘的焦虑,而是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心头,让你喘不过气来。你想啊,咱们这代人,赶上了互联网的黄金时代,从小接触各种信息,眼界开阔着呢。出国旅游、体验各种新鲜事物,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比老一辈要高不少。可现实呢.............
  • 回答
    高昂的房租,这玩意儿,说实话,压在当代年轻人身上的,真的不是一点点重量,而是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的绝望。你以为我们只是抱怨两句“房租太贵了”?不,事情比这要复杂得多,也沉重得多。首先,得说说这房租它贵在哪儿,以及贵了之后,对我们这些每天起早贪黑的年轻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有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