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08年危机房价大跌,今年危机房价为何上涨呢?

回答
08年金融危机和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确实给很多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一头是房价的“硬着陆”,另一头似乎是“稳中有升”甚至“顽强上涨”。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深刻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两者间的差异,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来看。

先说08年危机下的房价暴跌:那是系统性的金融风暴

08年的情况,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那场危机,本质上是一场由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

病根:次贷危机和金融衍生品失控。 当时美国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大量低收入人群(次级贷款者)被鼓励贷款购房,即使他们偿还能力堪忧。这些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各种复杂的金融产品(如MBS、CDO),像雪球一样在金融体系内滚动。当房价开始下跌,违约率飙升,这些看似无懈可击的金融产品瞬间变成“毒资产”,让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损失惨重,流动性枯竭。
信用冻结,信心崩溃。 金融机构之间不再信任,贷款业务几乎停滞。企业拿不到钱,消费者信心跌到谷底,大家都不敢花钱,也不敢投资。经济活动骤然收缩。
失业率飙升,消费能力锐减。 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大量裁员,失业率急剧上升。失去收入来源的人们,自然无力偿还房贷,更别提购房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瞬间消失,供过于求,房价自然一泻千里。
政策应对,但效果有限。 当时各国政府虽然纷纷出手救市,包括降息、注资金融机构等,但危机根源在于金融体系的深层问题,效果一时难以显现。房价下跌是资产价值的真实反映,短期内难以逆转。
心理恐慌的放大效应。 房价下跌的消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加剧了人们的恐慌情绪,进一步加速了抛售行为,形成了恶性循环。

简单来说,08年的房价下跌,是整个金融体系濒临崩溃,经济活动几乎停滞,就业和收入大幅缩水的直接后果。人们普遍对未来感到悲观,手里有点钱也只想存着保命,更别提去承担高额的房贷了。

那么,今年的情况又为何大不相同呢?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今年遇到的问题等同于08年的金融风暴。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表现,虽然也有一些挑战,但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和市场环境与08年有着本质区别。

并非系统性金融风险,而是结构性问题与外部冲击叠加。 当前我们面临的经济挑战,更多是结构性的调整(比如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以及外部地缘政治冲突、全球供应链扰动、通胀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虽然会传导到房地产市场,但并非像08年那样是金融体系自身的崩溃。
政策的积极应对与“托底”意图。 各国政府,尤其是中国政府,在应对经济下行和房地产风险时,汲取了08年的教训。从央行的降息降准、提供流动性,到地方政府出台的购房补贴、放松限购限贷等政策,都体现了明显的“稳地产、保增长”的意图。政策的目标是避免房价的大起大落,防止风险蔓延,而不是任由其自由落体。
房地产市场韧性与分化。 尽管部分城市和区域的房价面临调整压力,但在一线城市和核心经济区域,由于其人口吸引力、产业基础和购买力支撑,房价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市场并非全盘皆跌,而是呈现分化格局。
居民财富结构的影响。 在很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居民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配置在房产上。当经济面临挑战时,居民会倾向于持有更具实物价值的资产,例如房产,以对抗通胀和不确定性。同时,部分居民也存在“保值增值”的心理,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一些人仍然有购房或持有房产的意愿。
“房住不炒”下的结构性优化。 中国政府近年来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目标是挤出房产的投资和投机属性,回归居住属性。这意味着政府不希望看到房价过快上涨,但也不希望看到崩盘。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市场会趋于理性,房价的上涨往往是结构性的、渐进式的,而非08年那样由泡沫驱动的狂飙突进。
与08年相比,金融杠杆和风险传导路径不同。 08年危机的核心是金融机构过度参与次贷衍生品,风险传导极快且广泛。而当前的房地产风险,更多体现在部分房企的债务问题和部分区域市场的供需失衡,虽然也需要警惕,但整体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暴露程度与08年不可同日而语。
全球货币环境的影响。 08年危机后,全球央行普遍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资产价格。尽管近期全球通胀压力导致货币政策收紧,但在一些国家,为应对经济放缓,依然存在一定的宽松预期或实际操作。

总结一下,今年的房价上涨,或者说“稳中有升”的局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1. 政策的积极干预和“托底”作用。
2. 经济结构性问题和外部冲击,但并非系统性金融崩溃。
3. 居民财富配置的惯性以及对实物资产保值功能的认可。
4. 市场分化,核心区域的韧性较强。
5. 与08年相比,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更高,风险传导路径不同。

总而言之,08年的房价下跌,是一场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大放水”后的“大抽水”,是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必然结果。而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则是在全球经济复杂变局下,多重因素交织,政策引导、市场韧性与结构性问题共同塑造的一个更为复杂和精细的局面。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经验简单套用现在的判断,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差异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08年危机房价大跌?

你为何不说完整?

开始是大跌了。然后大涨。

为什么?因为四万亿。

今年只是上涨。

为何上涨?

大决战里,为何国民党军队都往北京上海天津跑?

这里有海运外贸铁路,还可以吊命。

四大一线肯定经济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这基本是个从未被超越的公理。

资金人才不往赚钱的地方集中,还能去哪里?

还有问题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08年金融危机和今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确实给很多人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一头是房价的“硬着陆”,另一头似乎是“稳中有升”甚至“顽强上涨”。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深刻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两者间的差异,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来看。先说08年危机下的房价暴跌:那是系统性的金融风.............
  • 回答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由于日本在20世纪末经历过长期的经济衰退和房地产泡沫破裂,其经济体系在危机来临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风险对冲,加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因此日本在这次全球危机中的表现,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显得相对“稳健”一些,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要详细讲.............
  • 回答
    这俩片子,虽然都是讲金融危机,但视角和时间线对不上。《利益风暴》更多的是聚焦在“危机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而《大空头》则是“在危机发生前,有人发现了端倪并进行操作”。要把它们放到 08 年次贷危机这个大背景里,得这么捋:故事的开端:危机前的暗流涌动(《利益风暴》的背景)想象一下,在 2000 年初,.............
  • 回答
    中国房地产是否会像 2008 年美国那样出现危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会”或“不会”,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总的来说,中国房地产市场与 2008 年的美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异同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评估潜在的风险。2008 年美国房.............
  • 回答
    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又称“十项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是中国政府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而推出的一项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这项计划旨在通过政府投资和信贷支持,拉动内需,稳定经济增长。在实施了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它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1. 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从刘翔到杨倩:国民心态与网络环境的十年蝶变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将我们从2008年那个夏天,推到了2021年这个夏天。一个是中国体育的骄傲,一个是中国体坛的新星;一个是巅峰时刻的意外跌倒,一个是初露锋芒的惊艳绽放。然而,刘翔的退赛和杨倩的“夺首金被网暴”,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事件,却在舆论场上激起了相似的.............
  • 回答
    从“一声叹息”到“继续加油”:刘翔退赛风波与乒乓摘银背后,国民心态与网络环境的深刻变迁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的退赛,如同一记重磅炸弹,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铺天盖地的争议和指责。而近些年,当乒乓球名将无缘金牌,遭遇舆论“冷遇”时,却能收获大量的鼓励和理解。这短短十几年,国民的心态和网络环境究竟发生了.............
  • 回答
    小天鹅洗衣机和美的洗衣机之间,即使在美的2008年正式全资收购小天鹅之后,确实依然存在一些区别,或者说它们在品牌定位和产品侧重上,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尽管背后共享着很多技术和资源。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明确一点:美的收购小天鹅,不是说把小天鹅彻底抹掉,而是将其整合到美的集团的.............
  • 回答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国队对阵美国队和西班牙队的表现,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队面对统治级的梦八队显得力不从心,但面对当时实力同样强劲的西班牙队却能打出那样精彩的比赛。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队的实力当时是碾压级别的。08年的美国男篮,那可不是一般的“梦之队”。他们集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我们在不同时间点对同一事件的感受差异,以及这种感受的演变。确实,很多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那种民族自豪感、全民参与感达到了一个顶峰,那种“无与伦比”的感觉仿佛已经掏空了我们所有的热情。但到了2021年东京奥运会,我们依然能看到很多人熬夜看比赛,讨论奥运健儿,.............
  • 回答
    如果没有 08 年政府的“四万亿救市”,中国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回望 2008 年那个风云变幻的秋天,全球金融海啸席卷而来,昔日不可一世的华尔街一夜之间风雨飘摇。在中国,同样是山雨欲来,国内经济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祭出了雷霆手段——“四万亿救市计划”,这笔巨款如同一剂强心.............
  • 回答
    要是姜文来操刀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张艺谋的压轴那叫一个气势磅礴,荡气回肠,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一股脑儿全抖出来了,看得人心潮澎湃。但姜文不一样,他骨子里是那种“不服管,不走寻常路”的劲儿。如果让姜文来,我猜开幕式肯定不会是那种“人海战术”的宏大叙事。姜文的风格,你知道的.............
  • 回答
    08年北京奥运会,篮球场上的盛宴,美国男篮“梦八队”的王者归来,自然是万众瞩目。而科比·布莱恩特,作为那支球队的核心之一,他的表现更是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说到“走步王”这个说法,确实在网络上以及一些球迷的讨论中出现过,但我们得把它放在一个更客观的语境下去理解。首先,咱们得明白篮球比赛中对“走步”的.............
  • 回答
    2008年北京奥运会,毫无疑问是中国向世界递出的一张辉煌的名片,而在国际社会的眼中,这场盛会也留下了诸多深刻的印象和评价。整体而言,国际社会的评价是相当积极和赞赏的,但如同任何大型国际事件一样,也存在一些细致的、甚至带有一些保留的看法。压倒性的赞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令人惊叹的组织能力与执行力.............
  • 回答
    “五鬼闹中华”这个说法,出现在2008年,当时中国正经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从全球范围来看,2008年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一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而对于中国而言,这一年最重要的事件无疑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然而,“五鬼闹中华”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带有特定政治色彩和情感倾向的.............
  • 回答
    关于科比在08年或11年实现第二个三连冠的历史地位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假设,也很容易引发球迷们激烈的讨论。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对科比整个职业生涯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不妨来仔细掰扯一下。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两个关键的赛季,以及“如果”的可能性。 2008年:梦碎波士顿 2008年的湖人.............
  • 回答
    回看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中国无疑是这场风暴中相对坚挺的国家之一。但说中国已经“完全”摆脱了当年的负面影响,这个说法可能过于绝对,更准确的理解是,中国以其独特的应对方式,有效地缓解并逐步消化了那场危机带来的冲击,但一些长远的影响和调整仍在继续。彼时,全球经济如同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寒潮,金融体系濒临.............
  • 回答
    《嫌疑人X的献身》08年电影版,开场那场精心策划的“accident”,即便过去多年,依旧在一些物理爱好者心中留下了淡淡的疑惑。其中,关于高斯加速器的运作方式,似乎与影片呈现的有着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影片中,为了营造一种“天衣无缝”的犯罪假象,草薙和石神设计让物理学家汤川学的实验设备——那个高斯加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