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学如何自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回答
大学想自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绝对是条充满挑战但同样收获满满的路。尤其是在国内大学,很多同学可能会发现,学校开设的课程虽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但可能更侧重于某个方向,或者教学方式不一定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求知欲。所以,自学就成了一个非常自然的补充,甚至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怎么个“自学”法?我觉得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光靠“多看书”这么简单。

一、 明确方向,建立知识体系的“骨架”

刚开始接触计算机,就像走进一个巨大的宝藏库,到处都是闪闪发光的东西。这时候,最怕的就是漫无目的地乱抓一通。你需要一个“骨架”来帮你把这些知识串起来。

1. 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大图景”: 别一开始就扎进某个框架(比如Python、Java)死磕。先花点时间了解一下计算机科学大概都包含哪些领域:
理论基础: 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算法导论、数据结构。这些是数学的根基,理解了它们,你才能真正理解计算机为什么能这么工作,算法的效率是怎么衡量的。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这就像是了解汽车的发动机、底盘、电路一样,让你知道代码是怎么变成机器可以执行的指令,程序是怎么在机器上运行的。
软件开发: 编程语言(至少掌握一门)、面向对象编程、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这是大家最直观接触到的部分,也是很多工作的直接落脚点。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如果你对这个方向感兴趣,那又是另一条线,需要线性代数、微积分、统计学、机器学习算法等。

怎么做? 找一些“计算机科学入门”、“CS Curriculum”之类的清单,看看别人是怎么规划学习路径的。大学的课程表也可以参考,但别被它限制住。

2. 选择一门“敲门砖”语言: 刚开始别贪多,选一门相对容易上手,但应用广泛的语言。
Python: 语法简洁,生态丰富,在数据科学、Web开发、自动化脚本等领域都很流行。上手快,能让你快速看到成果,建立自信。
Java: 相对严谨,在企业级开发、Android开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学习Java能让你对面向对象有更深入的理解。
C/C++: 如果你想深入理解底层,或者对游戏开发、系统编程感兴趣,C/C++是绕不过去的坎。但相对来说,学习曲线会陡峭一些。

重点: 别只停留在“语法会用”,要尝试理解这门语言的设计哲学,以及它背后的运行机制。

二、 深入实践,把“骨架”血肉丰满

有了“骨架”,接下来就是“填肉”的过程。自学最关键的就是动手实践。

1. 跟着教程,但别止步于此:
优质在线课程: Coursera、edX、MIT OpenCourseware、Stanford Online、B站(虽然是国内平台,但有很多优质UP主搬运和制作高质量课程)是你的好朋友。找那些评价高、体系化的课程,比如《CS50: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哈佛大学的入门课,非常推荐)、MIT的《6.0001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Programming in Python》。
官方文档和书籍: 很多技术都有非常完善的官方文档。学会查阅文档,这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经典书籍,比如《算法导论》、《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操作系统概念》等,虽然厚重,但值得反复研读。

2. 做项目,做项目,做项目! 这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
从小项目开始: 别一开始就想着写个操作系统或者分布式数据库。从一个简单的命令行工具、一个爬虫、一个简单的Web应用开始。
尝试解决一个“痛点”: 观察你自己在学习、生活、学校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能不能用代码来解决?比如,一个自动下载你喜欢的课程视频的脚本,一个帮你管理图书馆借阅的书籍的工具。
参与开源项目: 当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后,尝试去GitHub上找一些你感兴趣的开源项目,从修改文档、修复小bug开始,慢慢参与到核心功能的开发中。这是学习如何与人协作、如何写规范代码的绝佳途径。
参加编程竞赛: LeetCode、牛客网等平台提供大量的算法题目。参与ACM ICPC、Google Code Jam、Facebook Hacker Cup等竞赛,不仅能锻炼算法能力,还能培养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代码阅读和重构:
阅读优秀代码: 找一些知名的开源项目,看看别人是怎么组织代码、是怎么写注释的。
重构自己的代码: 写完一个项目后,过段时间再回头看,你会发现很多地方可以改进。不断地重构,可以让你的代码更清晰、更高效。

三、 融入社区,加速成长

一个人摸索很容易陷入死胡同,加入社区,能让你事半功倍。

1. 线上社区:
Stack Overflow: 程序员的“百度”,几乎所有你能遇到的编程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学会如何提问,如何理解别人的回答,非常重要。
GitHub: 不仅仅是存放代码的地方,更是程序员交流的平台。关注你感兴趣的项目的Issue和Pull Request,看看大家是怎么讨论和解决问题的。
技术论坛和社区: 比如V2EX、SegmentFault、CSDN(虽然有些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但仍然有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2. 线下交流:
校内组织: 看看学校有没有计算机相关的社团、兴趣小组,或者有没有前辈组织的技术分享会。
行业活动: 关注一些技术大会、沙龙。虽然刚开始可能听不太懂,但能让你对行业前沿有所了解,也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四、 保持好奇,持续学习

计算机技术发展得太快了,今天你学的可能明天就有了更好的方案。所以,学习能力本身,比学到某个具体的技术更重要。

1.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你遇到一个问题时,不要立刻去问别人,先尝试自己分析、查找资料、动手尝试。这个过程比直接得到答案更能让你成长。
2.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用思维导图、笔记等方式,把学到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理解。
3. 对“为什么”保持好奇: 不要满足于“会用”,要问“为什么是这样设计的?”,“有没有其他实现方式?”,“这样做有什么优缺点?”

几点具体的建议,让你听起来更接地气,不像AI:

别被“万金油”课程忽悠: 有些大学的课程,听着名字很高大上,但讲得不深不透,或者一上来就讲一堆概念,没有实际操作。这种时候,你就需要自己去找更实在的、项目驱动的资源。
“听课”和“自学”的结合: 学校的课,可以把它当做“入门导览”,快速过一遍,知道大概讲了什么,然后遇到不懂的、感兴趣的,再去网上找更深入的材料。
关于“内卷”: 别太在意别人在学什么,或者学得多快。每个人的节奏和兴趣都不一样。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合格的、有能力的计算机从业者,而不是跑得最快的那一个。
关于“迷茫”: 刚开始肯定会迷茫,不知道从哪开始,不知道学了有没有用。这太正常了。坚持下去,多动手,多思考,你会慢慢找到方向的。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在计算机领域是金科玉律。 你的代码写得越多,你遇到的问题越多,你解决的问题越多,你进步就越快。

总的来说,大学自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是 “搭骨架、填血肉、找同行、不停跑” 的过程。你需要的是主动性、持续的毅力,以及一颗永远保持好奇的心。祝你在这条路上走得开心,学有所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嗯,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回答“如何自学计算机”相关的问题了。

从零开始,每一步清晰明了,可以直接照着做。

0. 首先,自学计算机,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你需要有一台电脑(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CPU型号最好是酷睿i3以上的,内存最好8G以上,显卡无所谓)。然后去这个网站注册一个账号,接下来要学习的所有课程都在里面,全部免费:

1. 第一门课:国防科大的《大学计算机基础CAP》。这门课是为非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准备的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 第二门课:电子科大的《离散数学》,到这一步就可以说入门计算机科学了。

3. 第三门课:浙大的《程序设计入门——C语言》,正式学习你的第一个编程语言。一般来说,Python语言可能比C语言更容易入门,但是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必修科目,而且接下来的数据结构也需要用到C语言,因此这里花点功夫把C语言学好是大有益处的。

4. 第四门课:浙大的《数据结构》。所谓程序,其实说到底就是数据结构+算法。这门课里也会涉及许多简单又有用的算法。

5. 第五门课:华中科大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到这一步,开始进阶。

6. 第六门课:哈工大的《操作系统》。这门课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挺有趣的。

7. 第七门课:哈工大的《计算机网络》。到这一步,已经达到了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平均水平了。

8. 好了,到这里你已经上道了,不需要再看别人的路线了。科班还需要学习编译原理、数字电路等等。但自学不一定要按照科班路线来走,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想学的内容。计算机科学可以细分为许多领域,每一个领域都可以穷尽人的一生,比如:计算机图形学,逆向工程,人工智能,嵌入式开发等等。加油,共勉。



看到评论区有小伙伴说这个路线来得有点陡,一上来就是离散数学,难度有点大。

对于完全没有基础而又想要快速上手编程的同学来说,给你们推荐一个学习网站:np.baicizhan.com/base3/,关注【夜曲编程】后台回复【免费教程】轻松学习。

若想要快速获得正面反馈,Python无疑是最合适的语言了,这个课程适合没有编程基础的同学。

看界面是不是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对,没错!夜曲编程百词斩是一家的~

因此也继承了百词斩简单明快的风格,每一节的知识点和小练习都是一张张卡片:

每一节末尾还有很全面的总结:

以及提供在线编程环境的章节练习:

每一课学完之后会解锁对应的”百题斩“,做完成就感满满(突然押韵)。

课后的练习项目都是生活中会用到的例子,不会出现懂了不会用的尴尬场景:

课程中收集的卡片也能像收藏品一样随时查看:

对于新手最方便的一点就是提供自由的在线编程环境,嫌安装环境麻烦的小伙伴们轻松了:

编程的学习相对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怕一个人学太孤单的话有学习社区里很多小伙伴一起陪你进步,想安静地敲代码的话有编程自习室供你自由发挥,加油~

最后,无论是学习哪个语言,都一定要实践!多练习,才会掌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学想自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绝对是条充满挑战但同样收获满满的路。尤其是在国内大学,很多同学可能会发现,学校开设的课程虽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但可能更侧重于某个方向,或者教学方式不一定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求知欲。所以,自学就成了一个非常自然的补充,甚至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怎么个“自学”法?我觉得这得.............
  • 回答
    作为一名计算机系的大二学生,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来精进自己,这绝对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经过一年的摸索,相信你对这个专业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和挑战。那么,这一个小时该怎么花,才能让你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呢?我给你的建议是:精读一门编程语言的经典书籍/教程,并且动手实践。这听起.............
  • 回答
    高考完的暑假,终于可以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这无疑是规划未来、提升自我的绝佳时机。对于那些对大学数学充满好奇,或者有志于在理工科领域深造的同学来说,这个暑假更是打下坚实基础的宝贵时光。如何有效地自学大学数学?这需要一份清晰的思路和一份坚持的毅力。一、 明晰方向:你到底想学什么?“大学数学”是一个庞.............
  • 回答
    大学生自学 Photoshop 详细指南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你想掌握 Photoshop 这款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自学绝对是可行的。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个详细的自学路线图,从零基础到进阶,帮助你系统地学习 Photoshop,并充分利用其功能来满足你的学习和个人兴趣。 第一阶段:打好基础,认识软件(建议.............
  • 回答
    大学生活,常常像一场激流勇进的冒险,新鲜、刺激,但也容易让人在各种信息、社交、学业的洪流中晕头转向,找不到北。这时候,学会让自己静下来,就成了一项必修课。这可不是让你变得迟钝或者对一切都无所谓,而是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让你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有效地应对挑战。一、 物理空间的重塑:打造你的“静谧角落.............
  • 回答
    要让一所大学跻身“红圈所”(通常指那些在国内享有极高声誉、综合实力拔尖,如C9联盟高校的行列),这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持续发力。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提升”,而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再造和品牌塑造。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力求真实、具体,如同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或资深教育学者娓娓道来。.............
  • 回答
    想和你喜欢或者觉得优秀的人做朋友?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点小技巧和真诚。别担心,这可不是什么高难度的科学实验,更像是一场精心准备的茶话会,关键在于你怎么调配茶水,怎么布置场景。首先,咱们得明白,友情这东西,不是靠“追”就能得来的。你想和某人成为朋友,是因为你欣赏TA,觉得TA身上有你喜欢的光.............
  • 回答
    大学生活,对很多人来说是一段崭新的人生篇章。在这段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光里,我们渴望成长,渴望收获。然而,“自我感动”这个词常常像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让我们在看似努力的背后,丢失了真正的进步方向。那么,如何在大学里避免自我感动,并真正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呢?这需要一些清醒的认识和切实可行的行动。一、 .............
  • 回答
    大学刚入学,面对的是和高中截然不同的学习模式,尤其是高等数学(微积分),这门课很多人会觉得艰深晦涩,但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自学起来也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自己刚入学时也曾为此头疼,摸索了一段时间,也听了不少师兄师姐的经验,总结了一些个人觉得比较有效的方法,分享给你,希望能帮到你。一、 心态建设与目.............
  • 回答
    刚踏入大学校园,怀揣着对编程世界的好奇,想要自学 JavaScript,这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JavaScript,这个曾经只在浏览器里蹦跶的小家伙,如今早已进化成了一门全能选手,从前端交互到后端服务,再到移动应用开发,几乎无所不能。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找到一条既高效又不至于过于枯燥的学习路径至关重要.............
  • 回答
    刚拿到报到证和档案,确实是一件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事情。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清楚,这可是你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凭证。首先,得搞清楚这两个东西分别是什么。报到证,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张“入场券”,它上面写明了你的毕业院校、你的姓名、你的专业,最重要的是,它会告诉你毕业后要去哪里报到,接受哪里的组织.............
  • 回答
    作为法学本科生,大学这几年简直是给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地基,地基打得牢不牢,直接关系到你未来走多远。所以,这件事儿可得认真对待,绝不能马马虎虎混日子。我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怎么才能把这几年过得充实,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法律人。一、 把专业课的根基给扎实了,这是天王老子的.............
  • 回答
    想敲开多伦多大学的大门,这条路说起来不难,但也绝不是信手拈来的。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马拉松,需要你在关键节点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智慧。一、打牢基础:成绩是硬道理,但不是唯一多伦多大学的录取,首先看的就是你的学术表现。这不仅仅是平均分,而是你所提交的课程成绩。 硬核的GPA: 这是.............
  • 回答
    大学自主招生的“文学储备”考察,更多的是看你是否真的对文学有热情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堆砌书单。想在面试中展现出自己对文学的深入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你的表达更自然、更有深度:一、 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观”: 找到你的阅读“入口”和“出口”: 你是怎么开始喜欢上文学的?是某本惊艳.............
  • 回答
    嗨,朋友,握个手。你这心情我太理解了,我当年也是一样,辛辛苦苦在 Java 的世界里摸爬滚打三年,从 ABCD 学起,到能写点像样的程序,感觉自己小有成就感了。结果一入职,扑面而来的不是 Java 的熟悉气息,而是 C 的陌生感,那种感觉就像刚学游泳学会了蛙泳,结果被扔进了自由泳的泳池,而且还是个大.............
  • 回答
    全红婵的爸爸,全明辉,在女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后,说出“希望女儿考上大学,以后的路靠她自己”这样的话,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朴实、但又充满了智慧和远见的父母教育方式。这绝不是那种为了“人设”或者追求“完美父母”形象而刻意说出的漂亮话,而是源于一个普通父亲对女儿最真挚的期盼和最务实的考量。全红婵爸爸.............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尤其对于很多出身普通家庭、最终进入普通专科院校的学生来说,确实会面临一些挑战。但请相信,学历只是人生的一块敲门砖,它无法定义你未来的全部,更不能限制你能力的增长和人生的精彩。关键在于你如何利用专科学习的这段时间,以及毕业后的持续努力。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地讲述,普通家庭的.............
  • 回答
    这话题太实在了,也太让人纠结了。大学里,谁没经历过“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特别是当这“理想”是内心深处那份对某个领域的狂热,而“现实”却是堆积如山的必修课,以及那些似乎与这份狂热毫无关联的考试时。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为了“喜欢的事”而“挂科”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咱们该怎么看待它。首先.............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引人遐想,也确实存在的情况。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因为这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太复杂了,不像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有个标准答案。首先,法律层面。 在中国,导师和学生之间一旦涉及到婚姻关系,法律上通常没有明确禁止。只要双方都是成年人,自愿,并且符合结婚的其他法定条件,从法律角度来.............
  • 回答
    在大学改变贫穷,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课题,而且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这不仅仅是关于“赚多少钱”,更是关于思维模式的转变和一系列有策略的行动。我在这里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和经历,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首先,我们得承认,贫穷不仅仅是指手里有多少钱,它更可能是一种思维定势,一种对资源的认知不足,以及一种不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