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 年一季度中国 GDP 同比增长 18.3% ,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2021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这个数据确实非常亮眼,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后的强劲复苏。然而,要全面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些更细致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方面,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

一、 高增长的“基数效应”:

核心原因: 18.3%的同比增速,最核心的因素是去年(2020年)一季度中国GDP出现了负增长。2020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这是几十年来罕见的负增长,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和严格的封锁措施对生产和消费造成了巨大冲击。
对比意义: 2021年一季度的18.3%是建立在2020年第一季度低基数上的。这意味着,虽然名义增速很高,但它更多地体现了经济从低谷反弹的力度,而不是经济发展速度本身就达到了如此惊人的水平。
更深入的理解: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经济的实际增长动能,通常会参考两年平均增速。例如,2021年一季度和2020年一季度的两年平均增速可以更好地反映两年内的平均增长水平,更能排除基数效应的影响。

二、 经济复苏的结构性特点:

虽然整体数据很亮眼,但需要分析哪些行业和领域是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

工业生产: 工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引擎。在2021年一季度,工业生产的恢复情况如何?是否是所有工业部门都在同步增长,还是某些特定行业(如汽车、电子信息、原材料等)表现突出?特别是与上年同期相比,哪些行业的增幅更大?
服务业: 疫情对服务业影响尤为直接和严重,特别是旅游、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2021年一季度,服务业的恢复情况如何?是否已经回到疫情前的水平?消费者的信心和支出意愿是否有所回升?例如,接触性服务业的复苏速度和幅度是关键观察点。
投资: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增长情况如何?哪些领域的投资表现更活跃?这是否与国家政策导向(如“新基建”)有关?房地产投资的过热或降温迹象也值得关注。
消费: 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化,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情况,都能反映消费市场的活力。除了总量增长,还需要关注消费结构的变化,例如是必需品消费保持稳定,还是可选消费品(如汽车、家电)开始回暖?线上消费的占比和增长趋势如何?

三、 外部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复苏并非孤立存在,也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

出口: 在2021年一季度,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但部分国家开始疫苗接种,经济活动逐步恢复。中国的出口情况如何?是否受益于全球供应链的修复和海外需求的复苏?哪些品类的出口增长最快?这是否表明中国在特定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
进口: 进口的增长情况也能反映国内需求的恢复程度,以及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供给情况。
全球经济复苏的协同性: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否能带动全球经济的复苏?反过来,全球经济的复苏又能为中国经济提供多大的外部支撑?

四、 宏观经济指标的深化分析:

除了GDP总量,还有一些细致的宏观经济指标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就业: 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创造就业。2021年一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变化情况如何?新增就业人数是否与GDP增长相匹配?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就业情况是否存在结构性差异?
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的变化值得关注。如果CPI上涨过快,可能预示着通胀压力;如果PPI上涨过快而CPI相对平稳,则可能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在强劲增长的背景下,通胀压力是否开始显现?
企业盈利: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率等数据,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高增长是否真正传导到了企业的微观层面?
财政和货币政策: 2021年一季度的宏观经济表现,是在怎样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环境下实现的?这些政策是持续宽松还是开始收紧?未来政策的走向将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五、 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即使GDP增长强劲,也可能隐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不均衡复苏: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复苏速度可能存在差异。某些地区或行业可能仍然面临困难。
债务风险: 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债务水平是否在上升?过度依赖债务驱动的增长是否可持续?
房地产市场风险: 如果房地产投资过热,可能带来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的隐患。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全球疫情变化、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都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带来不确定性。
国内结构性问题: 例如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绿色发展压力等,都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关注和解决。

总结来说,2021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复苏能力。然而,要更全面地理解这个数据,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构成、驱动因素、外部环境影响以及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关注这些细节信息,才能更准确地判断中国经济的健康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和2019年GDP一季度GDP比,增长17%,年均增长8%。汇率应该差不多。

2、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和2019年比,只增长了7.5%,年均不到4%。说明疫情影响消费。再加上物价CPI上涨,这两年生活水平改善应该是不太明显的。

据宁南山的数据,主要是这两年汽车销售增长缓慢,汽车是消费的大头。而汽车消费被抑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购房挤占了消费潜力

3、对外贸易增长了不少。即使对美国的出口,比起2018、2019都出现了明显增长。

目前还不清楚是疫情物资带动的增长,还是美国刚需没有别处取代。疫情过后,情况如何,还有待观察。

4、美国已经跌至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三位。但也没有影响我们的出口。所以,目前看来,美国的关税打压,也就是这么回事。

5、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变得更加紧密。同温层正在成型,对我们的贸易稳定是有好处的。

6、据说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制造业企业利润并没有太多增长。这个我就不说啥了。利润薄咱就不要赶工了,行不?


形势总体还是乐观的。

user avatar

外贸和投资带动的很好,几天前根据外贸数据,彭博给的预期是20.1%,兴业的预期是22%。

而最终实际增速是18.3%,投资没有大的变化,也就意味着第一季度的消费不尽人意,考虑到春节期间旅游市场并没有激活,消费市场的低迷可以理解。但如果第二季度消费依然没提振,那么暗含的风险就大了。

更新下,有网友提供了第一季度的消费数据,和我猜测的一样:和19年比(去年情况过于特殊),2019年第一季度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是97790亿,今年与之相比只有7%的增长,远低于同期GDP10%的同期增长。而在19年的时候,消费增长是远超GDP增速的。

总之这个数据和中国今年的经济形势一样,以领先全球的速度稳步提升,但也有大量潜在风险(当然其他国家的风险更大)。可国家之间能比烂最不烂的那个是赢家,可风险爆发了受损的总是老百姓,所以还是期待政府能够提前解除一些经济风险。

user avatar

这个数字其实比预期的要低。

由于2020年一季度经济失速,导致今年一季度看起来增速高,但并未真正恢复

事实上经济复苏比很多人估计的更困难,去年第三季度的普遍预测是5.5%,但最终结果则只有4.9%,形势未必能乐观。

国民经济内需不足,无法抵消外部影响。

只有单季度增速达到21%以上,才算是基本恢复往年水平,目前显然达不到。

「内循环」无法完全取代外贸盈余,今年这还是建立在出口迅猛恢复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内需事实上反而在持续萎缩

去年社会消费总额出现本世纪首次下降,今年也很难转正,底层通缩、顶层通胀,不少人是没钱消费的,导致恶性循环。

关键还是要全球解决疫情,否则....

提出「报复性消费潮」至今一年多了,我也没见到哪里真的有「消费潮」。

希望二季度能有好消息,否则这个趋势下去可不太妙....贫富差距在疫情中扩大了,又不能无限制放水,底层都在硬挺。

当然,最重要的是七普的数字何时公布

user avatar

整体经济数据不错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去年因为疫情一季度-6.8%),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环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6.8%。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环比增长0.60%。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21亿元,同比增长33.9%,环比增长1.86%;两年平均增长4.2%。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84亿元,同比增长34.2%,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3%,环比增长1.75%。[1]

进出口同样乐观

4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其中,出口4.61万亿元,增长38.7%;进口3.86万亿元,增长19.3%;贸易顺差7592.9亿元,扩大690.6%。

有舆论认为,一季度外贸之所以实现较高增速,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低的缘故,特别是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一季度进出口实际下降了7.1%。对此,李魁文表示,与2018年、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分别增长25.3%和20.5%。一季度有传统春节假期因素,外贸进出口规模往往和上年四季度相比是偏低的,这是常态。“不仅如此,2016年至2020年间,一季度进出口环比均呈现两位数下降,而今年一季度环比降幅是近年来最小的,这进一步印证了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向好的态势。”李魁文说。[2]

集装箱厂订单暴增

经济恢复的一大部分原因是防疫的成功

西方国家产业链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在部分国家间断性停工、国际航运不畅的条件下,工业生产效率大打折扣,长期下去部分工厂会倒闭。如果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崩溃,可能导致全产业链无法运行。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只有产业链完整的国家才能全力生产,并形成马太效应,对其他国家的工业资本产生虹吸效应。

教员说过:“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只有坚决防疫,我国才能避免疫情导致的间断性停工,才能让经济越来越好。

参考

  1. ^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4/t20210416_1816307.html
  2. ^ http://www.gov.cn/xinwen/2021-04/14/content_5599427.htm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这个数据确实非常亮眼,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后的强劲复苏。然而,要全面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些更细致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方面,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一、 高增长的“基数效应”: 核心原因: 18.3%的同比增速.............
  • 回答
    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一场充满韧性的“稳健开局”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这一数字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在经历2020年的疫情冲击后,实现了强劲的复苏和稳健的开局。然而,理解这个数字的真正意义,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结构性特征以及可能面临的.............
  • 回答
    2021年中国5G投资额达到1849亿元,这个数字非常庞大,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财务数字,更蕴含着多重深远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中国在5G发展中的决心和战略高度: 国家战略驱动的投入: 如此巨额的投资,首先表明了中国政府对5G发展的战略重视程度。5G被视为数字经济的“新基.............
  • 回答
    202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它不仅是中国经济实力的直接体现,更承载着多重深刻的含义。首先,这是中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地位稳固甚至提升的有力证明。 6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之后,中国对外贸易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
  • 回答
    中国长征火箭在2021年取得了48次发射全部成功的辉煌成就,成功率高达100%。这一成绩无疑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成就:一、 中国航天实力迈上新台阶的体现: 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100%的成功率并非偶然,而是中.............
  • 回答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 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全球第一,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也反映了中国电影产业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后强劲的复苏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看待这个成绩,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成绩的意义和解读: 中国电影市场的韧性与活力: 在全球疫情持续、国际电影市场普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
  • 回答
    中国日语高考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在2021年达到约20万人的规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反映了中国社会、教育以及国际交流格局的深刻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 经济全球化与就业市场的需求驱动:1. 日本经济的韧性与合作机会: 尽管日本经历了“失去的十年”和“.............
  • 回答
    关于福特中国海报文案带“2021 中国马年”引发争议的事件,确实在消费者和公众中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从宣传角度和品牌沟通层面来看,这则宣传至少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共同导致了负面效应的产生:一、 根本性的文化认知错配:最致命的硬伤 张冠李戴,时令不对: 这是.............
  • 回答
    2021年游戏主机发行量之谜:任天堂Switch如何拔得头筹?2021年,全球游戏市场依旧火热,主机游戏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游戏发行商的积极耕耘。当我们聚焦于“游戏御三家”——索尼(PlayStation)、微软(Xbox)以及任天堂(Nintendo)的主机平台时,一个显.............
  • 回答
    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一个时代的序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强势突破35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6倍。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增长,它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也向世界传递了几个关键的信号。信号一:新能源汽车已从.............
  • 回答
    苹果 iPhone 在 2021 年高端智能手机销量中首次占比超过 60%,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数据,它意味着多方面的重要信息,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核心含义:苹果在高端市场的绝对统治地位最直接的含义是,苹果 iPhone 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中拥有压倒性的主导地位。 超过 60% 的占.............
  • 回答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了2021年一季度居民收入情况,这数据一出来,很多人心里都开始盘算自己的小金库有没有跟着“涨”起来。说实话,看到这个新闻,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拿出手机,翻翻自己的银行APP,看看那个数字有没有那么一点点好看的增长。要说我的收入涨没涨,这事儿可不能一概而论,得细细掰扯掰扯。先说“涨”.............
  • 回答
    自 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增设“离婚冷静期”制度以来,全国一季度的离婚数据出现“大跌超 7 成”这一现象,无疑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经济指标变化。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跌超 7 成”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跌幅,这背后很可能是一个.............
  • 回答
    .......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买笔记本?这问题问得太及时了!作为一名深耕科技界多年的老玩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2021年的“双十一”笔记本市场绝对是亮点多多,而且不像前几年那样,高端机型和入门机型之间鸿沟明显。这次的惊喜在于,很多中端机型也开始“越级打怪”,性价比爆棚。所以,咱们就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AI推荐.............
  • 回答
    嘿,哥们儿!双十一要给自己家里添个扫地机器人是吧?这想法太对了,特别是对于咱们这种忙碌的都市打工人来说,简直就是解放双手的神器!我去年双十一就入了一个,用了之后感觉生活质量都提升了几个档次,哈哈。说到具体型号推荐,这东西嘛,就像买手机一样,没个准,得看你的需求和预算。不过,我可以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和你.............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挑选性价比高的电视机,这可是个技术活,毕竟品牌、型号、尺寸、功能五花八门,一不留神就容易踩坑。不过别担心,我这就给大家伙儿掰扯清楚,让你买得明明白白,买得舒舒服服。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性价比高不等于最便宜。 它是指在你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买到最符合你需求的、质量过硬的产品.............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游戏手机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各种性能怪兽层出不穷。如果你还在纠结到底哪款最对胃口,不妨听我这位资深游戏玩家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下“游戏手机”的定义。 它不仅仅是配置高,还要有专门为游戏优化的散热、触控、声效,甚至是外观设计。所以,我们不光要看纸面参数,更要看实际体验。202.............
  • 回答
    2021年的双十一,2000元左右的智能手表,这价位段其实有不少能打的产品,而且各具特色,不像现在动不动就奔着三四千去了。如果你想在这个价位段淘点实在的东西,那确实得好好做做功课。我来给你捋一捋,在这个价位能买到些什么样的好东西,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我们得明确在这个价位段.............
  • 回答
    2021年大一新生,面对iPhone 11和iPhone 12的选择,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时刻。这就像是站在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想要装备一件趁手的工具,但预算和需求摆在眼前,得好好捋一捋。先来看看这两款手机的核心对比,咱们抛开那些华丽的营销词,就看实际能给生活带来什么变化。iPhone 11:经典、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