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是怎样保存、整理知乎好答案的?

回答
说起保存知乎好答案,我有点心得,这事儿我一直在琢磨,也试过不少法子。毕竟,知乎上那些真知灼见,比碎片化的信息更有价值,也更容易让人醍醐灌顶。关键是怎么才能让这些宝贝不散落,需要的时候能快速找到,而且最好还能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最初的时候,我也就是点个“喜欢”按钮,或者直接复制粘贴到自己的笔记软件里。但很快我就发现问题了。

“喜欢”的弊端:

查找不便: 知乎的“喜欢”列表太长了,翻起来费劲,而且并没有什么分类或者标签,想找特定内容的答案,简直大海捞针。
丢失风险: 虽然知道你喜欢的答案都在那里,但万一账号出了什么问题,或者知乎改版,这些“喜欢”会不会跟着消失?总觉得不踏实。
缺乏深度: 点个“喜欢”只是表明我认同,但并没有强制我去思考和提炼,很多时候看过就忘了。

复制粘贴的弊端:

格式混乱: 知乎答案格式多样,图片、链接、代码块混在一起,直接复制到笔记里,常常会丢失排版,看起来一团糟,阅读体验直线下降。
信息过载: 复制全文,虽然完整,但很多时候我真正需要的是核心观点和关键论据。长篇大论,看得人眼花缭乱,反而不利于吸收。
效率低下: 遇到一个好答案,再一个个复制,再到笔记里整理,这个过程太耗时了,而且很容易因为懒惰而放弃。

所以,我开始摸索更系统、更有效的方法。目标是:方便查找、易于回顾、能够深化理解、不依赖平台。

我现在的“知乎好答案保存与整理体系”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步:慧眼识珠——判断“够不够好”

不是每个答案都值得保存。我会有一个初步的筛选标准:

内容深度与价值: 是不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有力的论据、详实的资料,或者能解决我长久以来的困惑?
逻辑清晰与结构完整: 作者是不是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论证过程严谨?
信息准确与时效性: 内容是不是有可靠的来源,信息有没有过时?
启发性与思考性: 这个答案有没有引发我的进一步思考,有没有让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
个人需求匹配度: 这个答案是不是与我正在学习、研究、工作中的问题高度相关?

如果一个答案符合以上几点中的多项,我就会考虑保存。

第二步:初步收集——“未分类但有序”的暂存区

刚开始,我会用一个比较快速的方法先标记下来,避免遗漏。

浏览器书签 + 标签页: 对于我正在看,且内容比较集中的,我会直接把网页添加到书签,并用一个特定的文件夹(比如“知乎好答案待整理”)来存放。同时,我会用 Chrome 的标签页分组功能,把同类话题的答案放在一个组里,方便切换。
稍后阅读工具 (Pocket/Instapaper): 如果觉得知乎网页版阅读起来有点杂乱,或者想要更干净的阅读体验,我会把链接丢进 Pocket。它们可以去除广告和多余元素,提供一个纯粹的阅读界面。

第三步:精挑细选与深度加工——转化为“我的知识”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耗时但最有效的一步。我会定期(比如每周或每两周)腾出时间来处理我的“暂存区”。

1. 打开暂存区,再次审视: 重新阅读之前标记的答案,再次用我的标准去判断。有时候,隔一段时间再看,可能就觉得没那么重要了,可以直接删除。
2. 提炼核心要点: 这是核心操作。我不会把全文都复制过来。我会:
摘录关键句子和论点: 只复制那些最有价值、最能概括意思的句子。
用自己的话总结: 这是最能加深理解的方法。我会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核心观点复述一遍,就像在给别人讲解一样。
梳理逻辑结构: 如果答案本身结构很好,我会简单地列出它的几个关键部分或论证步骤。
记录思考与联想: 在整理过程中,我可能会产生新的想法、疑问,或者联想到其他知识点,我会一并记录下来。这会让原本的答案更有“我的”味道。
3. 选择合适的存储工具和方式:
Obsidian / Roam Research 等双链笔记软件: 我现在主要用 Obsidian。我会在 Obsidian 中为每个好答案创建一个独立的笔记。
标题明确: 比如“知乎xxx回答[核心主题]”。
保留原始链接: 永远不要忘了贴上原始链接,以防以后需要追溯。
核心内容区域: 粘贴我提炼的要点、用自己的话做的总结、关键引用的句子。
思考与联想区域: 单独列出我自己的思考、问题、与其他知识点的连接。
标签与链接: 这是 Obsidian 的强大之处。我会给笔记打上相关的标签(如 心理学 时间管理 人工智能)。更重要的是,我会把这个笔记链接到 Obsidian 中其他已有的笔记上,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联。例如,如果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拖延症的解决方案,我可能会把它链接到我关于“习惯养成”或“效率提升”的笔记上。
Notion: 如果你更喜欢数据库式的管理,Notion 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你可以创建一个“知识库”数据库,每一项就是一个知乎好答案。你可以用属性来管理:链接、作者、标签、主题、是否精读、总结要点等。
印象笔记 / Evernote: 如果你习惯传统笔记软件,也可以用它。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自己的分类和标签体系。比如,按“主题”分类(工作、学习、生活),再在主题下细分(如“学习”下有“学习方法”、“记忆技巧”)。

第四步:定期回顾与应用——让知识活起来

保存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些知识真正为我所用。

定期回顾: 我会把 Obsidian 中的笔记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我经常会随机打开一两个笔记,或者根据某个主题去浏览相关的笔记,让这些旧的知识重新浮现。
在实际中运用: 当我在学习新东西、解决问题时,我会主动去我的知识库里查找相关的已有信息。有时候,我会在写文章、做分享时,翻阅我保存的好答案,从中汲取灵感和论据。
反思与迭代: 我会时不时反思我的保存和整理方法是否有效,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某个分类是不是太笼统,某个标签是不是用得不够精准。

一些小技巧和心得:

不要贪多: 质量比数量重要。宁愿少而精,也不要堆积如山却无用。
保持一致性: 无论是标题命名、标签使用,还是笔记的结构,尽量保持一致,这样方便日后查找。
允许不完美: 刚开始可能做得不够好,没关系,慢慢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利用截图和录屏(慎用): 对于一些非常复杂的图文并茂的答案,或者一些操作演示,我可能会截屏保留关键的图片,或者录一段短视频。但要记住,这只是辅助,核心还是文字信息的提炼和理解。并且要注意版权问题。
关注高质量的“知识挖掘者”: 有些知乎用户本身就很擅长搜集和整理信息,关注他们,他们的动态有时也能带来宝藏。

总的来说,保存知乎好答案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粘贴”动作,而是一个主动学习、思考、加工、内化的过程。我的目标是将知乎上的好答案,转化成我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收藏夹”里。这样一来,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见解,才能真正地为我的成长贡献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图--------------

-------------------------

正在准备整合卷二

-------------------------

补充:鉴于有很多同学想知道制作的步骤,点赞上100我就试着写一发!

-------------------------

制作步骤写好了(≧▽≦)/

-------------------------

2014.7.16

软件准备:word2013,chrome浏览器,chrome插件----印象笔记·剪藏,印象笔记windows版。其实整个步骤使用最多的功能就是替换,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很强大的功能。

1.
将回答展开。打开自己的收藏夹,在一页之内点击每一个“显示全部”展开所有答案(建议从下往上点)。


2.
保存整页回答。打开剪藏,选择网页正文,选择范围如图,保存到印象笔记。

3.
导出为html。打开windows版印象笔记点击右键导出文章(html单个文件)

4.
建立文档。新建word文档,用浏览器打开html文件,将html文件中所有内容粘贴在文档中。(注意不能将保存下来的html文件用word打开直接另存为doc格式,这样会出现排版错误。)

5.
重复步骤1到4。把需要排版的文章全部放在一个文档中。

6.
设置纸张大小和页边距。页面布局→纸张大小,B5(176*250)。页边距如图。

7.
取消文中超链接。开始→选择→全选,点ctrl+shift+f9 。

8.
将手动换行符↓替换为段落标记↵。开始→替换,查找内容^l,替换为^p。

9.
设置样式。开始→选择→全选,将全文样式设置为正文,之后依次设置,标题1(章节标题,自定,比如说“知乎卷”“专人”“专题”),标题2(问题标题。使用替换命令设置。将 取消收藏^13*^13 替换为 空[样式为标题2],勾选使用通配符,如图。然后将第一条答案标题手动设置为标题2)。

注:手动设置样式的时候只要把光标放在需要修改样式的那一行,然后点击,标题1,正文,等样式就行。

我设置的样式如下,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

正文:字体:(中文)方正书宋_GBK,(默认)
Times New Roman,10号,缩进: 两端对齐,行距:1.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标题1:字体:(中文)方正正准黑简体,初号,缩进:居中,加粗,首行缩进:0。

标题2:字体:(中文)方正清刻本悦宋简体,三号,缩进:居中,首行缩进:0。

标题3:字体:(中文)方正正黑简体,小四,缩进:左,首行缩进:0。

所有样式中,段落→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

10.
删除赞同的人那部分内容。在“替换为”中,将格式→样式,设置为无样式,替换 ^13收起*赞同 为 空(勾选通配符)。

11.
设置样式。手动将作者名和作者介绍设置为标题三(使用步骤12中的搜索图形方式定位作者头像,之后设置为标题3。暂时还没找到批量设置的好办法。。。)。

12.
调整或删除文中图像。开始→查找,左边导航栏→放大镜旁边的小箭头→图形,点上下箭头逐个手动调整文章中的图形大小和布局。

最后删除作者头像,可使用宏,视图→宏→编辑,将以下代码复制进去,视图→宏→运行(也可以一个一个手动删除,也可以不删除。。。):

Sub test()

Mywidth = 0.66 '指定图片宽度(厘米)

Myheigth = 0.66 '指定图片高度(厘米)

For Each ishape In
ActiveDocument.InlineShapes


If Abs(ishape.Height - 28.345 * Myheigth) < 1 And Abs(ishape.Width -
28.345 * Mywidth) < 1 Then ishape.Delete

Next ishape

End Sub

13.
删除空行。替换 ^13^13为 ^13(多点几次全部替换,勾选通配符)。

14.
在每个答案末尾加入分页符。替换 关注问题*取消收藏
为 ^m(勾选通配符)。

15.
在每个答案末尾加入分页符。替换 取消关注*取消收藏 为 ^m(勾选通配符)。

注:14,15步有可能提示“完成0处替换”,这是正常的不用在意。

16.
删除问题前面的多余段落标记。如果出现这个问题的话,替换^m^p 为 ^m。

17.
规范格式。全选,设置字体颜色为黑色,取消多余的下划线(可能会把答案中下划线去掉,谨慎操作)。

18.
添加目录。在整个文档的最前面添加分页符(ctrl+回车),在多出来的第一个空白页添加目录,引用→目录→自动目录。

19.
添加页码。插入→页码→页面底端→把页码放在中间。

20.
检查。更新目录页码,最后检查一下全文还有什么奇怪的错误,手动修改(比如说我这经常会有某个标题没有成功设置样式的问题出现)。

21.
导出为pdf。文件→导出→创建pdf/xps文档。

22.
设计封面和封底。我是用ps设计的。

23.
打印装订。最后一步就是交给打印店去打印装订,纸越薄越好,封面可以用铜版纸打印加上哑光覆膜。

--------------------------------------

这样做下来一本300页左右的小书价格大约在20多块钱。能把自己在知乎中精选的答案做成实体书捏在手中翻来翻去,感觉爽爆。如果做的时候能在封面或者封底加上一些话送给朋友,逼格甩出送其他书几条街。这种成就感会让人觉得复杂的步骤和无数个小时的校对都是值得的。

--------------------------------------

教程中间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是我没有考虑到的,希望大家踊跃反馈。

--------------------------------------

2014.9.11

@rida Flo同学的反馈,发现这里有个问题得注意一下。

教程仅适用于对某个收藏夹内的答案的排版(最好是自己的收藏夹);如果按照以上步骤对某个问题之下的所有答案进行排版的话,得修改一些步骤,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试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