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存在什么评价不评价的问题
1.首先,要理清132厂设计室,也就是后来的132厂飞机发展中心/技术中心,和611所的关系。
2.出口巴基斯坦的歼7M改型是那个单位研制的?超7是那个单位研制的?JF17枭龙又是那个所研制的?98年签合同的时候,那个单位是主机所?超7的相关研制资料是怎么到的611手里的?屠基达的超7史话等文章里面为什么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怨气?
搞清楚这些曲折,才会弄懂为什么132厂会搞出歼7MF来。
3.歼7MF就是一个单纯的外贸项目,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个莫名其妙的备胎方案。而且该项目本身也是132高低搭配的一部分。高端MF是面向新机市场,低端FS主要面向旧机改造市场。
4.关于MF的性能指标就不要深究了。该项目处于一个极其初级的阶段,除了一个总体设计的粗糙架构以外,子系统一个都没定下来。别说子系统,就是后机身结构要不要沿用歼7E都没有定论。出于可以理解的广告效应和军贸市场上的常见做法,拔高、虚标指标那是极其正常的。
5.该项目的下马,外因是没有潜在客户,无法从外部获得启动资金。内因是当时歼10已经首飞,132厂肯定是主机厂;FC1更是百分之百的会落在132生产。加上当时还有出口巴基斯坦的双三角翼歼7订单,空军后继7G订单,132的生产任务也很饱满。132其实既无资金,也无太大动力去完成7MF。
6.2000/2002两年,非常引人注目的昆仑,和歼7MF,实际是无关的。MF预定使用的是涡喷13F,至于涡喷13F的技术来源和改进措施,那简直就是千古谜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