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怨炒房团,水果贵怨中间商,猪肉涨价老特背锅,前几天鸡蛋贵了竟然有人说资本炒鸡蛋,没错我说的就是观察者网
来,咱们看看人日合订版。
作者:金源清
日期:1985.12.07
版次:2
版名:
专栏:
正文:
全国房地产开发公司管理工作座谈会提出
加强综合管理 降低商品房价
据新华社南宁12月6日电 (记者金源清)最近在南宁召开的全国房地产开发公司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房地产工作人员建议各地政府部门,对房地产综合开发加强管理,使这一新兴事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全国房地产综合开发事业的发展节奏不断加快。但由于缺乏宏观控制,也发生了一些不良倾向。各地政府部门应制止乱提房价、乱摊派、乱收费的现象,把房屋造价和售价控制、调整到适应社会购买力的合理限度,以利于加快住宅建设和推行住宅商品化。
标题:为商品房价暴涨忧虑
作者:季进成 王延荣
日期:1987.12.24
版次:2
版名:经济
专栏:来信
正文:
为商品房价暴涨忧虑
十几天来,我们在无锡参加了“华东十一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研讨会”,并到常州、蚌埠等地就住房制度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了采访。这些城市领导和群众对房改工作的热情及已经取得的成绩都使我们兴奋不已。但是,“商品房价格猛涨难煞,远远超过城市居民的承受能力
而成为房改的隐患”,却又使我们深深忧虑。
上海的同志告诉我们,目前上海六层以上的高层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售价为1600元至1800元,居民买一套建筑面积50平方米,居住面积25平方米的住房需要花8——9万元;而6层以下的多层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售价达到1000元左右,买这样一套住房也要5万元。南京的同志说,他们那里的商品房价格已由1980年的每平方米160元上涨到现在的1200元以上,苏州的同志诉苦说:有家报纸曾报道说苏州的商品房价格最低,结果价格马上就涨得令人咋舌。
其实,商品房价格暴涨的现象并非只有这几个城市。我们还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了解到,自1984年以来,我国城市商品住宅的价格平均每年上涨15%左右,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成都、武汉等大城市的商品房价格上涨幅度更大。
畸高的商品房价格使大批急需得到住房的普通群众“望房兴叹”。在我们曾参加过的几次房产交易会上,许多住房困难户满怀希望蜂拥而至,而高昂的房价却使他们扫兴而归。
商品房的价格何以一涨再涨?一些城市房管局长及开发公司经理很为难地告诉我们,商品房价格上涨,除了建筑材料提价、征地拆迁安置费增多、房屋结构和装修标准升级而使房屋本身造价提高的自然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是各种名目繁多的摊派、收费越来越多,最后都转嫁到购房者头上。据南京的同志说,他们那里的开发公司要承担的费用高达50多种。如户口冻结费,派出所每冻结一户户口,要收10块钱;治安巡逻费需要面议。还有一些似乎是为收费而收费的,如有些部门按每栋500元收消除噪音污染费,却并不负责解决噪音污染问题;收了质量监督检查费,也不负责检查质量和承担处理事故的责任。
算下来,种种不合理费用的支出已占到商品房综合造价的一半以上。
我们觉得应该大声疾呼:不要让那些层层盘剥的收费者们把商品房当作“摇钱树”,“吃大户”、“打秋风”了!
新华社记者 季进成 王延荣
(据新华社)
标题:房价这么高谁买得起?
作者:刘人昭
日期:1988.01.11
版次:2
版名:经济
专栏:房改天地
正文:
房价这么高谁买得起?
城市职工都很关心住房制度改革,不少人打算买住房。但是看了报上登的烟台市首次住房交易会上居民踊跃购买、调换住房的报道,心里不禁凉了半截。例如报道说,烟台教育学院青年教师高广选婚后没房住,凑了4万多元买了1套建筑面积为69.75平方米的新房。我们知道,建筑面积近70平方米的住房不算很宽敞;一对年轻夫妇每月收入不过200元左右,每月积蓄100元就得三四十年才能凑足4万多元。房价这么高,谁能买得起?我不理解为什么每平米建筑面积要售六七百元之多?
(刘人昭)
标题:房价猛涨 百姓望楼兴叹 势在必控 国家正拟法规
作者:
日期:1989.02.20
版次:2
版名:国内新闻
专栏:
正文:
房价猛涨 百姓望楼兴叹
势在必控 国家正拟法规
本报讯 据今天的《市场报》报道:记者最近从建设部城市住宅局了解到,针对目前各地住宅市场出现的价高、滞销等问题,建设部、国家物价局、建设银行正在会同制定《商品房价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住宅市场的若干规定》等6个法规,将明确规定经营者虚报成本、图谋厚利属非法行为,商品房价混乱猛涨等现象可望依法纠正。
据最新统计,全国储蓄存款加上私人口袋里的现钞,总数达5500亿元。如何把这些消费资金变为生产基金,拿出大量的商品住宅组织货币回笼是一个必要办法。
但是,买房对普通干部来说,有人打比喻,犹如从夜空里摘颗星星。今年1月,上海住宅市场年初出售11000多套住房,成交不到1/10,幢幢楼房无人买,几十万平方米新住宅空空荡荡。原因是价格昂贵,每平方米最高价已达2300元,令人咋舌。北京最近提供2万多平方米住房,每平方米为1600元—1900元。若买两居室,少说也要6万多元。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存储50元,已是最高极限,需10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
商品房价格猛涨,追寻原因,一是经营房地产被看作是最肥的行当。几年来,各类房产公司蜂拥而上,全国陡然间出现2700多家。当然,不少房产公司为发展商品房建设作出了贡献,功不可没,但也有贪图享利、干坑骗消费者勾当的,遍地拉线,到处拆建,违法违纪严重。二是制订价格构成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各自为政,极不统一,有的规定为10项,有的则十几项。基本造价之外,还有居委会、派出所、商店、中小学、幼儿园、公园、卫生所、道路等等的配套设施费用竟相当于基本造价的两倍甚至3倍多。今后商品房的成本计算、价格、利润将受到法律约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