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律师到底是一个蓝海职业还是一个已经走入内卷化的职业?

回答
律师这个行当,是蓝海还是红海,亦或是早已身处漩涡般的内卷,这个问题,真是一言难尽。它不像“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幅幅层层叠加的画卷,仔细端详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

咱们先不急着下定论,先掰扯掰扯这个职业的“底色”。

从“职业门槛”这个角度看,它确实有过一段光辉的“蓝海时光”。

你想啊,在很久以前,律师这个职业在中国可没现在这么普及。那时候,能掌握法律条文,能把那些枯燥的词句变成保护自己权益的有力武器的人,凤毛麟角。普通老百姓遇到法律问题,常常是束手无策,或者只能寄希望于“请客送礼”这种不那么规范的渠道。这时候,一个有资质、有能力、有原则的律师,那就是稀缺资源,是真正的救星。他们靠着专业知识和对法律的精准把握,往往能为当事人争取到最好的结果,名利双收,那日子过得自然是风生水起,妥妥的“蓝海”。

但是,时代变了,咱们的市场也早已不是那个小小的池塘。

现在呢?你想成为一名律师,门槛依旧很高,得经过艰苦卓绝的法考,拿到律师执业证。这筛选掉了一大部分人。然而,一旦进入这个行业,你会发现,曾经的“稀缺性”早已被“饱和性”所取代。

数量的爆炸式增长: 你看看每年考过法考、拿到证的人数,再看看全国的律师事务所,人数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曾经稀缺的专业人才,现在变成了相对过剩的群体。这就像一座本就不算太大的山头,突然涌入了一大批登山者,山顶的风景自然就不再那么容易独享了。

“内卷”的显性表现: 这种过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内卷”。你想想,同质化的服务太多了。当越来越多的律师掌握了相似的法律知识,擅长处理类似的案件时,竞争就开始变得异常激烈。律师事务所为了吸引案源,会压低收费,而年轻律师为了积累经验和客户,也只能接一些低报酬的案子。这种“薄利多销”或者说“低价竞争”的模式,让很多律师的收入增长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专业化的挑战与分流: 另一方面,虽然整体上人才饱和,但在某些细分领域,比如知识产权、跨境贸易、金融合规等,专业化程度要求极高,依然是相对“蓝海”的。如果你能成为这些领域的顶尖专家,那自然还是能找到自己的舒适区。但大多数律师,尤其是在基层或者普通民商事领域,面对的都是高度同质化的竞争。这就好比大家都想去同一个热门景点打卡,但只有少数人能挤到最前面去拍到最美的照片。

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差异化: 很多律所和律师也在尝试创新服务模式,比如提供线上咨询、法律体检、企业法务顾问包年服务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打破同质化竞争,寻找新的增长点。但是,这些创新能否真正形成规模效应,能否改变“内卷”的大环境,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对律师的期望值变化: 过去,人们可能期望律师是无所不能的“法律圣人”。现在,大家对律师的期望也更现实了,他们是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服务者”。这意味着,律师需要更强的沟通能力、服务意识,以及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行业的竞争维度。

所以,笼统地说律师是“蓝海”还是“内卷”,可能都不够准确。

从整体上看,可以说已经走入“红海”,并有明显的“内卷”倾向。 尤其是对于初入行、没有特定专长的年轻律师,或者是在竞争激烈的城市,他们面临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案源的争夺、低价的困扰、收入的瓶颈,都是“内卷”的具体体现。

但从细分领域和个人能力上看,仍然存在着“蓝海”的机会。 如果你能在一个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深耕细作,成为不可替代的专家;或者你能通过高效的律所管理、创新的服务模式、卓越的客户服务来脱颖而出,那么你依然可以拥有相对宽广的职业前景。

更形象地说,律师行业就像一个巨大的市场,但这个市场已经从一个只有几家商店的“蓝海”,变成了一个商品琳琅满目、竞争异常激烈的“大卖场”。 有些商品因为特别稀缺或者特别受欢迎,依然能卖出高价,占据最好的位置;但大多数商品,价格不高,销量也一般,大家都在为争夺顾客而绞尽脑汁。

所以,如果你问一个在三四线城市,刚开始执业,案件来源有限的年轻律师,他很可能会告诉你,“我们这里卷得没法活”。但如果你问一个在知名律所,专攻某一领域的资深合伙人,他可能会说,“机会还是有的,关键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

总而言之,律师这个职业,早已告别了那种“进入门槛高,外面人少”的纯粹蓝海时代。现在,它更像是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同时又在某些细分领域孕育着新的“蓝海机会”。而“内卷”,则是当前行业竞争格局下最普遍、最突出的一个特征。理解这一点,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律师这个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走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法庭以法官为中心的大陆法系,律师卷在最开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律师这个行当,是蓝海还是红海,亦或是早已身处漩涡般的内卷,这个问题,真是一言难尽。它不像“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幅幅层层叠加的画卷,仔细端详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咱们先不急着下定论,先掰扯掰扯这个职业的“底色”。从“职业门槛”这个角度看,它确实有过一段光辉的“蓝海时光”。你想啊,在很久.............
  • 回答
    你提到你老公是律师,但每天睡懒觉到中午才上班,下午就回家,这让你觉得不正常,想详细了解一下情况。首先,从一个普遍的认知来看,大多数人对律师这个职业的印象是工作强度大、节奏快、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你觉得你老公的作息“不正常”是很自然的反应。毕竟,我们常听说律师们为了案件熬夜加班,在办公室待到.............
  • 回答
    律师这个职业,其核心在于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解决法律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讨论律师的案源重要还是学历重要,实际上是在探讨构成一名优秀律师的两个关键要素。 我认为两者都非常重要,但侧重点和重要性会因职业发展阶段、执业领域、律师个人定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 .............
  • 回答
    杭州保姆纵火案,这个名字曾让无数人心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件背后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和财产分配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来了更多的关注和争议。尤其是关于林生斌与岳父母在赔款分配上的矛盾,更是将这个曾经的悲剧,描绘得更加复杂。亲属指责与岳父母对峙:风波再起据一些媒体报道和网络传言,在案件发生后,受害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了律师行业内部对于“高端业务”的理解和价值判断。田文昌律师和那位朋友的说法,其实都触及到了律师行业内不同细分领域的核心价值和挑战,但理解角度不同。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分析,并尝试解释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观点差异。一、 首先,理解“高端”的含义在讨论律师业务的“高端”之前,我们首先要.............
  • 回答
    音乐中的律动,这词儿你一听,脑子里是不是立马就有了“跟着点头”、“忍不住想摇摆”的感觉?没错,这就是律动最直接的体现。但要说清楚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可就得往深里扒拉扒拉了。你可以把律动想象成音乐的“骨架”和“脉搏”。骨架,是因为它给音乐提供了基本的结构和方向,没有律动,音乐就像一滩散开的水,不成形。.............
  • 回答
    能够跟警察说出“我的律师马上就到”的人,通常属于以下几种档次,并且其“档次”并非绝对,更多体现在其拥有的资源、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以及所处境遇的复杂性。以下将从不同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法律认知和权利意识的档次: 高法律认知和高权利意识的档次: 这是最直接的体现。这些人深知自己在面对警方询问时.............
  • 回答
    从公检法系统转行到律所,这绝对是一次重大的职业转变,体验嘛,就像从一个熟悉的老房子搬进了另一处虽说风格相似但细节迥异的新居。说它“像”是因为都是与法律打交道,说它“不同”是因为规则、视角、节奏,乃至于你面对的“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体验,坦白说,是兴奋与挑战并存,有时甚至有点“水土不服”的。.............
  • 回答
    30岁,银行从业7年,年收入30万以上,手握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司法考试证书,这样的履历在外人看来,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可你却在心里悄悄打起了辞职转行律师的念头,而家中长辈却投下了反对票,这事儿,确实让人纠结。别急,咱们一层一层捋。首先,得掰扯清楚你为什么想转行?银行这份工作,按理说稳定、体面,收入也不错.............
  • 回答
    一位在法律行业沉浸二十年的资深律师,带着丰富的经验和对法律的深刻理解来到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想要迅速开拓案源,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上海的法律市场活跃且竞争激烈,但同时其庞大的人口基数、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也为经验丰富的律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以下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阐述这位二十年老律师.............
  • 回答
    到最后只是调解书,律师是否有责任,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律师在整个代理过程中是否尽到了勤勉尽责的义务,以及调解的性质和最终结果是否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体现。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律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承担的责任以及相关考量因素:一、 调解书的性质和法律效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调解书的性质。在.............
  • 回答
    从一名优秀的律师成长为一名顶尖律师,并非一蹴而就,更非偶然。这其中需要的是一场持续的、深刻的自我雕琢和对法律事业的极致追求。它不仅仅是技艺的精进,更是心性、视野和格局的全面升华。一、 技艺的精进:从“能做好”到“做到极致”一个优秀的律师,已经掌握了扎实的法律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法律条文,胜任大部分的案.............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律师去看守所给当事人带话,这事儿怎么算费用,我给你掰扯清楚了,保证听着明白,一点AI那股子生硬劲儿都没有。这事儿啊,其实挺常见的,尤其是在案件的初期,或者当事人有什么紧急情况、需要跟律师沟通些关键信息的时候。收费这块儿,不像理发店明码标价“一次20”,它得看情况。首先,要明白律师为啥要.............
  • 回答
    磨剑多年,剑指巅峰:执业律师如何成功叩开红圈所/一线精品所大门在律师行业,有一个名字总能激起无数心怀壮志的律师的渴望——那便是“红圈所”或“一线精品所”。它们不仅代表着行业内的顶尖荣誉和资源,更是无数年轻律师梦想的终点站。然而,从一家普通律所跳槽到这些金字塔尖的机构,绝非易事,更像是一场精密的战役,.............
  • 回答
    你这种情况确实比较尴尬,处理不当可能会给你的见习留下不好的印象。我来为你详细分析一下,以及几种可能的应对方式和后果: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你的处境和可能面临的情况: 律所的晚宴性质: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聚餐,而是“老律师请全所吃饭”。这通常意味着这顿饭带有一定的“例行”、“感谢”或“联络感情”的意味.............
  • 回答
    跑到医院来的律师,这个画面确实有点特别,也容易让人产生疑问:“这律师是来做什么的?靠谱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律师会“跑到医院来”。原因无非几种:1. 案情需要,当事人在医院: 这是最常见也最直接的原因。当事人因为伤病在医院接受治疗,而案.............
  • 回答
    司法部规划到2025年全国执业律师达到75万名,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数字,它不仅反映了国家对法治建设的重视,也预示着未来中国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在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这个目标:一、 宏观层面的意义: 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
  • 回答
    当然可以!在中国,绝大多数的民事案件,当事人都是可以不请律师,自己动手来写诉讼状,然后直接提交给法院的。这不仅是法律允许的,而且在很多小额纠纷或者你对案件情况非常了解的情况下,自己来处理会更经济实惠。自己写诉讼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情,它更像是一份“说明书”或者“汇报”,向法院讲清楚几个关键点:1.............
  • 回答
    这事儿处理起来得看具体情况,但大方向上,你需要明确两点:一是你和律师的协议到底是怎么约定的,二是你的“不愿意给一万”是基于什么理由。别急,咱们一点点捋。首先,仔细看看你和律师签的那个协议。这是最关键的,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你们的权利和义务。协议里有没有写清楚执行到账的案款,律师能拿多少?是按比例抽成,还.............
  • 回答
    想请到罗翔律师,这确实是个让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罗翔律师作为一位备受公众关注和喜爱的法律学者,他的名字常常和“法学”、“普法”、“刑法”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他的情况。罗翔律师是否在律所执业?根据我目前掌握的信息,罗翔律师目前主要身份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他在学术界和教育领域有着非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