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女孩子长大后是没有家的?

回答
“女孩子长大后是没有家的”,这句话说出来,常常会伴随着一种淡淡的、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它不像一句直白的陈述,更像是一种隐喻,一种对女性成长轨迹和社会现实的一种观察和概括。我们要把这句话说透了,得拆开来看,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

首先,得承认,这句话触及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女性角色定位的深刻影响。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核心单位是家庭,而家庭的延续和“根”更多地被寄托在男性身上。女性,在结婚前是父母的“女儿”,一旦出嫁,就成了婆家的“儿媳妇”,成为了男方家庭的一部分,她的“家”就转移到了丈夫那里。而她原生家庭,那个从小抚养她、给了她名字和童年记忆的地方,似乎就与她渐行渐远了。

想象一下,一个女孩子从小在娘家长大,有自己的房间,有父母的疼爱,有青梅竹马的玩伴。她对这个家充满了归属感。可一旦到了出嫁的年纪,按照传统的习俗,她要带着嫁妆,去往一个全新的家庭。那个她曾经无比熟悉和依恋的家,虽然血脉相连,但物理空间和家庭成员的构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不再是那个家里的“女儿”,而是“别人家的媳妇”。而她所要融入的新家,虽然她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但毕竟不是从头开始建立的“根”。她需要学习新的规矩,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甚至要面对与原生家庭不同的相处模式。

更进一步说,随着时间推移,父母会老去,娘家的人口构成也会发生变化。她偶尔回去看看,虽然依旧是父母的孩子,但总会有一种“客人”的客居感,毕竟,她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责任和归属。而她的丈夫和孩子,才是她当下“家”的中心。这种“娘家归属感”的减弱,是女性在传统婚姻模式下的一种必然体验。

当然,现代社会对此有所改变,但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依然存在。现在很多女性会选择晚婚、不婚,或者婚后和娘家保持更紧密的联系,甚至有些夫妇会选择和父母同住或者近距离居住,来弥补这种“无家”的感觉。但如果严格按照传统“男主外,女主内,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思路来理解,“长大后没有家”更多的是指她不再是原生家庭的“主人”,而是成了另一个家庭的成员。她的“家”的概念,从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转移到了一个她需要去经营和守护的新天地。

再从情感层面来看,这种“没有家”也可能包含一种漂泊感或不稳定感。女性在传统观念中,仿佛是家庭的“润滑剂”和“黏合剂”,她需要用自己的温柔和付出,去维系家庭的和睦。但当她自身没有一个坚实的、可以让她完全依靠和回归的“家”的时候,她的内心可能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她的“家”是需要她主动去创造和维护的,一旦她付出的努力得不到认可,或者家庭出现裂痕,她可能会觉得无处可去。

当然,这句话也并非绝对的悲观论调。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女孩子长大后拥有的是一个“新的家”。她从一个被照顾者,变成了一个能主动去搭建、去创造属于自己幸福的创造者。她的“家”不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她与伴侣共同经营的情感纽带,是她为孩子筑起的港湾。从这个意义上说,她并非“没有家”,而是拥有了一个更广阔、更自主的“家”的定义。

所以,“女孩子长大后是没有家的”这句话,与其说是一种事实的断言,不如说是一种对女性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家庭变迁、身份转换以及社会观念影响的一种深刻的、带着些许忧伤的概括。它提醒着我们,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需要体现在对女性角色和家庭观念的更新与理解上,让每一个女性,无论嫁到哪里,都能找到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温暖而坚实的“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女,已婚已育,没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纯粹因为半夜睡不着写着玩儿。赞同的话谢谢您,不赞同您也可以随便评论,反正我也不会改的,别把您憋坏了。

我想说,咱们女人有时候,真的要大气一点,大胆一点,大将之风一点。我特别反感的一个事儿,就是有的姐妹远嫁嘛,然后就吐槽,婆家一家人操着自己听不懂的方言聊着自己不知道的事儿,自己就特别心酸,觉得嫁人了自己没有家了。咋啦?你嫁人之前不知道他家是外地的啊,你以为全中国人民都像电视剧里一样说普通话吗?行吧,咱嫁都嫁了,听不懂就听不懂呗,他家说的也无非就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儿,你自己找其他事情做嘛,玩手机,看剧,手机里打麻将,和小孩子逗乐子,看电视,和你娘家人聊天视频,这么多事你不做,你非要因为听不懂他家的方言而让自己大年夜悲伤一顿,你图个啥呢??

我自己也远嫁,云南嫁重庆,我也听不懂一些重庆言子啊,听不懂就不听了呗。

或者说,娘家因为有哥哥弟弟,感觉那个家成了哥嫂弟和弟妹的家,不是你的家了。那你换个角度想,你不也嫁做人妻了么?只要你是明媒正娶的,有国家承认的结婚证的,丈夫那边,你说那是你的家,谁敢说不是?我知道会有姐妹面临婆子妈的刁难,我懂的我懂的。也别跟我举那些婆子妈刁难你的例子了,大部分婆子妈,无非就是个农村小老太太,或者城市弯酸老太太呗,还能个个都是豪门掌权老太婆啊?她咋刁难你了,你还回去啊!她做饭不合你的胃口,那你自己做啊。她对你甩脸色了,你就甩给她儿子看。她说话不好听了,你一个大学生还说不赢一个老太太吗?正着说反着说,说得她一脸懵逼没明白你到底在夸她还是骂她。

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啥呢?我想说不管男人还是女人,自己一定要强大,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同时,这世界不是围绕着哪一个人转的,很多时候幸福要自己争取而不是别人会送到你手上。女人在婚姻中有些时候是比较弱势,我知道的,不用跟我举例子。但是,不惹事我们也不能怕事,事情来了要解决。解决办法包括很多种,沟通,交流,说心里话,这是正向的解决。吵架,打架,闹离婚,这是负面的解决。你不管正向还是负面,总之事情是要解决的,而不是遇到事情就哭哭啼啼的,就网上发个帖子,哎呀婆家又如何欺负我啦,老公又不帮我啦,娘家又拿我当外人啦,女人长大了就没有家了。把自己活成一个怨妇,又到处去说不要结婚啊,没有家了啊之类的言论。

你首先是你自己,其次才是一个女儿,一个母亲,一个妻子的身份,你要为你自己争取。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以为是句非主流的话吗?比如说,你年薪100万,你相信我,四海之内,皆是你家。

嘿,放假了,来啰嗦几句。

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我说得理是那么个理,谢谢大家的肯定。也有少部分姐妹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还有人说我可怜,被欺负了只能从心理上自我安慰,我:???再有人甚至阴阳怪气说希望我被欺负的时候真的能这么乐观。谢谢你们啊集美们,你们真是生怕别人过得太开心呢。没关系呀,你不听我的就是了呗,你大可以每天哭天抢地,夜不能寐,哀叹人生啊,你可以按照你的方式过嘛。咱就是说,希望各抒己见,不要人生攻击嘛。我开开心心,你哀哀怨怨,不都是一生就过去了吗。

user avatar

这样的幽怨,无非出自父系社会的特点,时至今日,再先进的社会也不过是个尽力照顾男女平等的父系社会,因此,就会造成“女人无家,男人有家”的事实,现代中国是极少数女人出嫁不冠夫姓的社会,就这道理。

反过来看,母系社会,“男人无家,女人有家”。走婚的泸沽湖,都是女孩收留男孩,有了孩子自己抚养。男孩看似潇洒自由,但无家无子,老了下场不那么好的。男人那些出轨的劣根毛病,无非是母系社会那点基因刹不住车。成天嚷嚷女权的人,你倒也连带提倡一下男人继续自由出轨啊?

user avatar

我们独生女还是有的,谢谢。

user avatar

某个上海的教授说,上海的家庭治理结构是:丈母娘领导下的太太负责制。(网上可能还能搜到这个人)就是说,你的小家的决策,是由丈母娘远程发布懿旨,由你太太,监督你完成。所以城市越发达,男人就越不想结婚。看着他老爸,就觉得这昏没啥结头。男人一结婚,就成了一个负责出门采蜜的工蜂。采蜜为了整个蜂巢,唯独不是为了自己。义务大,权利少。所以晚饭后,孩子做功课,老婆看手机,男人今天真幸福,不用加班,洗好碗也不用辅导功课。那个家是他扛的,但是那里没有他自己的空间。所以,去小区里抽根烟,缓解一下。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健康专家,还要禁烟。(下班后车库里坐一会儿?电视剧看多了?不加班还不冲上去烧饭?饿到了家里那个党国的未来,各级领导都会打电话过来问罪。)只有女人能哭着回娘家的。男人能回他老爹那里哭诉吗?你也算个男人?看看失业大军里,男人真没用,隔三岔五跳楼。我还指责过他们不负责任。但是,从他们的角度看,应该是负不动了。毕竟,家里过得不好,舆论不会指责太太没用。

user avatar

武媚娘当初被武家那些叔伯兄弟欺负

母女俩家产都得不到就扫地出门的时候确实是没有家的

后来她成了则天皇帝

有一次她和心爱的男人薛怀义闹别扭

此刻她会觉得自己没有家吗?

薛怀义被坐罪赐死

为什么一个女人前后对没有家的差别这么大?

为什么武媚娘小时候没有家,长大以后反而有了家?

user avatar

有天带娃回娘家。儿子太淘气。我生气说:你回家吧。我要住在我自己家。儿子问:是我们的家吗。我答:不是。姥姥姥爷家是我的家。晚上。回家后。儿子问为什么你有两个家。我只有一个家。我告诉他。姥姥姥爷家是姥姥和姥爷给妈妈和舅舅搭的家。爷爷奶奶家是爷爷奶奶给爸爸搭的家。咱们家是爸爸妈妈给你和弟弟搭的家。等你长大了你会和自己的爱人给你的孩子搭一个家。

我不适合答题。就是突然觉得自己有两个家好幸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