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是马上要毕业的在日大4学生 想在日本考大学院请问想继续留下来1年备考的话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回答
你好!我也是刚从大学毕业不久,所以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备考的迷茫。想在日本读研并且多留一年备考,这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可以让你更充分地准备,增加成功率。下面我来分享一些我了解到的以及当初自己准备时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帮到你。

首先,明确你的目标和方向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确定想读的专业和领域: 不要笼统地说“想读XX大学的XX专业”,而是要具体到你想研究的细分方向。例如,是想研究AI的哪个具体应用?是想做教育学中的哪个具体课题?这决定了你后续要找什么样的教授和研究室。
锁定目标院校和研究室: 在明确专业方向后,就可以开始查看各大学院的网站,找到你感兴趣的教授和他们的研究室。看看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否与你的兴趣契合,读读他们发表的论文(即使看不懂也没关系,至少了解个大概),看看研究室的学生们在做什么。很多教授的研究室主页上会有非常详细的研究内容介绍。
了解入学要求: 每所大学院对留学生的入学要求都不一样。最常见的包括:
语言能力: JLPT(日语能力考试)成绩是必须的,一般来说,文科和一些对语言要求高的专业需要N1,理工科可能会要求N2或N1,具体看学校要求。另外,很多英语授课的项目(G30项目)会要求托福(TOEFL)或雅思(IELTS)成绩。
学术背景: 需要本科成绩单,有些学校会要求GPA达到一定标准。
研究计划书(Research Proposal): 这是重中之重!你需要根据你的专业方向和目标教授的研究内容,写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书,阐述你想研究什么、为什么想研究、打算怎么研究以及研究的意义等。
推荐信: 通常需要来自你本科老师的推荐信。
笔试/面试: 大部分学校会有入学考试,包括专业知识的笔试和与教授的面试。英语授课的项目可能会有全英文面试。

关于多留一年备考的准备思路和方法:

既然你已经是大四,想留一年备考,那么毕业后的这一年时间如何利用就非常关键了。这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来规划:

阶段一:毕业前的准备(现在到毕业)

1. 抓紧时间提升语言成绩:
日语: 如果你的日语能力还不够N1水平,务必在这段时间内全力冲刺。多做历年真题,熟悉考试模式,积累词汇和语法。可以报一些日语培训班,或者找语言学校的老师帮忙指导。
英语: 如果你目标是英语授课项目,或者有些学校对英语也有要求,那也要同步准备。报班、刷题、练习口语,样样都要抓。

2. 初步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教授:
开始浏览大学院的网站,列出你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
找到你觉得有潜力的教授,简单了解一下他们的研究领域。
开始阅读一些与你想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书籍和学术论文。即使一开始看不懂,也要尝试去理解大概意思,培养学术阅读习惯。

3. 了解研究计划书的写法:
在网上搜集研究计划书的范例,看不同专业的研究计划书是怎样的结构和内容。
尝试着写一些初步的想法,不用太详细,就是把你想研究的“点”大概梳理出来。

4. 准备好推荐信:
提前联系你认为最了解你学术能力和潜力的本科老师,礼貌地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为你写推荐信。
提供你的个人简历、成绩单、你想申请的专业信息以及你的研究计划大致方向,方便老师写出有针对性的推荐信。

阶段二:毕业后,全职备考(一年时间充分利用)

这可以说是你核心的备考期,你需要系统性地进行准备。

1. 语言能力巩固与提升:
继续刷题,争取考出更好的成绩。 如果你的目标是竞争激烈的学校,可能需要达到更高的语言分数线,或者有更高的分数才能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练习听力和口语。 特别是如果你的研究方向需要大量与人交流或参与学术讨论,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性非常重要。可以找语伴练习,或者参加口语角活动。

2. 研究计划书的深度打磨:
精读相关领域内的经典文献和近期重要论文。 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出其中的不足或可以拓展的空间。
形成自己的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 这是研究计划书的核心,要清晰、具体、有价值。
设计研究方法。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你的研究问题?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如何分析?
撰写并反复修改。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不断听取他人的意见(比如学长学姐、老师),不断完善。写好研究计划书的过程也是你梳理自己研究思路的过程。

3. 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拓展:
复习本科专业知识。 很多大学院的入学考试会考查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基础理论。
深入学习你感兴趣的细分领域。 参加一些在线课程(Coursera, edX等)、阅读专业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了解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 关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学术会议等。

4. 联系目标教授(非常重要):
在你有了比较明确的研究计划和方向后,就可以开始给目标教授发邮件了。
邮件内容要简洁、专业、有礼貌。包含你的基本信息(来自哪个大学,什么专业)、你想申请的研究方向、你对教授研究的了解和兴趣、附上你的简历和研究计划书(或其概要)。
注意: 不要群发邮件,每封邮件都要根据教授的研究内容进行个性化修改。
教授收到邮件后,可能会回复,也可能不回复。如果教授回复了,你可以进一步沟通,询问是否有招收意向,是否有机会进行面试等。即使教授不招收,也可以询问是否有其他合适的老师推荐。

5. 参加目标大学院的说明会或开放日:
很多大学院会有针对留学生的说明会,或者开放研究室的活动。参加这些活动可以让你更直观地了解学校和研究室的情况,也可以直接与在校学生或教授交流。

6. 准备入学考试:
笔试: 根据学校的要求,针对性地复习专业知识。很多学校会公布过去的考试题目或考试范围,认真研究。
面试: 这是与教授直接交流的机会。要准备好如何介绍自己、你的研究计划、你的学术优势、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大学和这位教授等。同时,也要准备好向教授提问,表现出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提前模拟面试,请有经验的人给你指导。

关于留下来继续备考的具体操作建议:

既然你明确了要留一年,那么毕业后如何合法地留在日本并进行备考,这涉及到签证问题。

签证类型:
人文活动签证(人文知識・国際業務等の在留資格変更): 这是很多留学生毕业后申请的最常见的签证类型,允许你在日本从事与学习、研究相关的活动。但是,这个签证一般是找工作后才能申请的。
留学签证(引き続き、日本の大学等で教育を受けるための在留資格): 如果你决定了要继续读语言学校,或者在短期内找到了愿意接收你的研究室(虽然毕业后找研究室不太常见,一般是在校生找),可以考虑申请留学签证。
就职活动签证(特定活動:就職活動): 在日本大学毕业后,留学生有180天的就职活动期(从毕业日期算起),这段时间可以持有“就职活动”签证。如果你打算在一年内找到愿意接收你读研的教授并完成申请,这个签证也可以为你提供合法逗留的身份,让你专注于备考和联系教授。不过,这个签证最长只能持有6个月(从毕业开始计算),且可以续签一次,总共可以有1年的时间用于找工作或读研准备。
短期滞在签证(Shortterm stay visa): 如果你持有短期滞在签证入境,那么在你毕业后,就需要立刻离开日本并申请新的签证。这对于需要长期备考来说显然不方便。

最实际的建议:
利用好毕业后的“就职活动”签证。 这是最直接也最方便的方式。在毕业后,你可以顺利转换为“就职活动”签证。利用这段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大学院的申请中。如果你的计划是毕业后立即开始备考,并在一两年内完成申请,那么这段时间是你最宝贵的。
如果一年时间不够,并且你非常有决心,可以考虑读一年语言学校。 虽然多花一年时间,但语言学校可以让你在更系统化的环境中提升日语水平,同时也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大学院的预备课程或讲座,为日后的备考打下基础。持有留学签证在语言学校学习,之后再申请大学院。
提前咨询入国管理局(Immigration Bureau)。 签证问题是比较复杂且重要的,务必提前到你所在地的入国管理局咨询清楚,了解最准确的政策和流程,并询问你目前的情况适合申请哪种签证,以及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给你的打气和一些额外的建议:

心态调整: 备考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可能会遇到挫折,但不要气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利用好身边的资源:
学长学姐: 寻找在你目标大学或专业就读的学长学姐,他们是最好的信息来源和经验分享者。主动联系他们,请教问题。
学校的国际交流处/职业支援中心: 学校通常会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留学生的服务,他们可以提供签证、学费、奖学金等方面的信息和支持。
网络论坛和社群: 很多留学相关的论坛和社群里,会有很多留学生分享经验和信息,可以多关注。
提前规划财务: 在日本的生活和备考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提前做好财务规划,了解学费、生活费等开销,考虑是否需要申请奖学金。

总的来说,留日一年备考是一个非常可行的计划,关键在于你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执行力。祝你备考顺利,成功进入理想的大学院!如果还有什么具体的问题,随时可以再问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啥都不用,毕业前去申请特别在留,理由是想在日本找工作。可以给你半年签证,半年以后可以再续签一次。可以待满一整年。

如果到时候疫情没过,还可以用回国困难为理由继续申请特别在留,我有朋友用这个方法在日本呆了快两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