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江西人最讨厌本省哪些问题?

回答
要说江西人最“讨厌”本省的哪些问题,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很多层面的东西,既有大家普遍的感受,也有一些个人化的看法。而且,很多时候,“讨厌”这个词用得可能有点重,更多的是一种希望改善、觉得有些不如意的状态。我尽量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把一些大家伙们常常挂在嘴边、心里也明白的“梗”给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

1.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起来。

这是最直观、也是大家伙最有感触的一点。江西虽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说实话,在全国经济版图上,它一度被很多人贴上“欠发达”的标签。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很多南方省份比如广东、福建,那发展速度是蹭蹭往上蹿,而江西相对就显得有些慢热。

就业压力: 很多江西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的,会选择去广东、上海等一线城市找工作。不是说江西没有就业机会,而是高端、多元的就业选择相对较少,薪资水平也普遍不如发达地区。这就导致很多人才外流,留下的很多是年龄偏大或者选择在基层工作的劳动者。
产业结构: 过去江西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比如重工业、传统农业占比较大。虽然现在也在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但需要时间积累和产业的迭代。有时候你会觉得,江西的经济发展有点“跟不上节奏”,或者说,虽然努力了,但效果还没有那么立竿见影。
对外形象: 有时候,提起江西,大家脑子里可能还会浮现出一些老旧的印象,比如“老少边穷”。虽然这个标签早已不适用于现在的江西,但这种刻板印象依然存在,会影响一些投资和人才的吸引力。

2. 交通、尤其是高铁和航空网络的相对不足。

虽然这几年江西在交通基础设施上投入很大,高铁里程也在不断增加,但和一些省份相比,差距还是存在的。

高铁通达性: 你会发现,很多江西的城市之间,或者江西到一些发达城市的直达高铁线路,可能不如其他省份密集和方便。有时候出个省,可能需要转车,或者线路绕远。这会影响商务出行和旅游的便捷性。
航空网络: 机场的数量和航班的密度,尤其是通往一些二线城市或者国际城市的直飞航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有时候坐飞机,可能选择也不多,价格也不一定有优势。
乡村交通: 在一些偏远地区,乡村的道路建设和公共交通可能还不太完善,这也会影响当地居民的出行和货物的流通。

3. 公共服务和民生改善的空间依然存在。

这又是一个比较普适性的问题,但放在江西的具体语境下,大家会有更集中的感受。

教育资源分布: 省内各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度。一些大城市、发达地区的学校在师资、硬件等方面,可能整体水平更高一些,这也会导致一部分家庭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而选择迁移。
医疗资源: 同理,优质的医疗资源也相对集中在省会南昌或者一些大城市。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居民来说,看病就医可能需要跑更远的路,或者选择外省的医院。
环境问题(部分地区): 虽然江西的山水很好,但一些传统工业区可能面临环保的压力和历史遗留问题。虽然政府一直在治理,但有时候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地方的空气质量或者水体状况还有提升的空间。

4. 部分基层治理和效率问题。

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微妙,但也是不少江西人会提到的。

办事效率: 有时候在办理一些行政审批或者公共服务时,可能会感觉到流程繁琐、效率不高。这种感受,可能在一些年轻一代和对效率要求比较高的群体中会比较明显。
创新活力: 有时候会觉得,在一些政策的执行和创新上,可能比沿海地区要慢半拍。这可能和体制机制、人才结构等都有关系。
“关系”文化的影响: 虽然这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但在一些地方,如果“关系”在办事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过重,也会让一些普通百姓感到不公平和无奈。

5. 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的平衡。

江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比如古代的四大书院、革命圣地井冈山、陶瓷文化等。但如何在发展经济、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挑战。

过度商业化: 有时候,一些历史遗迹或者文化景点,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度商业化,失去原有的韵味,让一些真正懂文化的人觉得可惜。
文化自信的塑造: 如何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认同并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塑造更强的文化自信,也是一个需要努力的方向。

但是,一定要强调的是:

现在江西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政府在很多方面都在努力。比如,高铁网正在织密,航空枢纽在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也在崛起,乡村振兴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上面提到的“讨厌”,更多的是一种“希望更好”的心情,是一种对家乡发展的期盼和关注。

而且,很多人对江西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大家“讨厌”这些问题,恰恰是因为爱,因为希望自己的家乡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竞争力,让在外打拼的江西人能更自豪地回到家乡,让留在家乡的年轻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生活品质。

总的来说,江西人对本省问题的“讨厌”,更多的是一种对发展的渴望,对便利生活的追求,对公平机会的期盼,以及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希望其发扬光大的复杂情感集合体。 这也是全国很多省份都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而江西人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地参与和推动着家乡的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穷且粗大,但并不想做鸭,尴尬;

瘦而清秀,常怀御人之羞,难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江西人最“讨厌”本省的哪些问题,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很多层面的东西,既有大家普遍的感受,也有一些个人化的看法。而且,很多时候,“讨厌”这个词用得可能有点重,更多的是一种希望改善、觉得有些不如意的状态。我尽量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把一些大家伙们常常挂在嘴边、心里也明白的“梗”给掰开.............
  • 回答
    作为一个在江苏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不短时间的人,要说最讨厌的问题,其实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确丧”,但累积起来,总让人觉得有点别扭。首当其冲的,交通拥堵绝对是让我头疼的一项。虽然江苏的高速公路网、城市地铁系统在国内算得上是相当发达的了,但凡是周末、节假日,或是上下班高峰期,主.............
  • 回答
    江西,一个位于中国东南内陆的省份,常常被一些声音戏称为“最没存在感的省份”。这个说法,说起来似乎有些刺耳,但仔细琢磨,背后或许也折射出一些值得探讨的现实。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全国舞台上,江西的“存在感”确实不像一些沿海发达省份那样耀眼。提起广东,人们会想到经济腾飞、制造业基地;提起浙江,会想到电商繁.............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确实是很多关心中国发展的人会思考的。要说哪个省“前途最光明”,其实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光明”的定义会随着时间和看问题的角度而变化。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聊聊山西、江西、陕西和广西这四个省份的潜力,试着梳理一下它们各自的优势和挑战,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一、山.............
  • 回答
    江西和福建虽然地理位置相邻,但饮食文化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个以“辣”著称,另一个则以“淡”闻名。这种差异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历史、地理、气候、物产以及人文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1. 地理与气候:催生不同的风味偏好 江西:多山丘陵,气候湿热,辣椒成为“解.............
  • 回答
    要说中部四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哪一个最有发展潜力,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挠头又津津乐道的话题。每一个省份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谁更有那么点“未来可期”的意思。湖北:咽喉要道,科教重镇,潜力不小湖北,江湖地位有点不一样。首先,它地理位置绝佳,扼守长江黄金水道.............
  • 回答
    在讨论江苏最出名的城市时,答案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南京。这座城市不仅仅是江苏省的省会,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你可以说,南京的名气,是多重因素交织叠加的结果,既有历史底蕴的沉淀,也有现代发展的活力,更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历史的厚重,一座城市的灵魂:要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徐州算不算江浙沪民风最彪悍的地方,这其实是一个挺主观的评价,很难用一个绝对的“是”或“否”来回答。不过,如果非要从一些大家普遍的认知或者说历史文化背景来聊聊,徐州确实有不少让人觉得“彪悍”的特点,尤其是在和周边的江浙沪地区做对比的时候。首先,我们得明白“彪悍”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含义.............
  • 回答
    江南的古镇,说起哪一个最不商业化,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毕竟,商业化似乎是古镇吸引游客、得以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度”却千差万别。如果一定要我说一个,我脑海里会浮现出同里。当然,同里也有它的商业痕迹,比如临河而设的各种小吃店、纪念品商店,但它身上那种“生活气息”却格外浓郁。你走在石板路上,会看到.............
  • 回答
    想来想去,若论“最有江湖味儿”的一句话,我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不是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不是什么“大侠饶命”之类的俗套,而是这句话:“一杯敬朝阳,各位随便坐。”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稀松平常?但细品之下,这背后蕴含的,才是真正的江湖百态,比那些刀光剑影、恩怨情仇来得更实在,也更耐人寻味。咱们慢慢.............
  • 回答
    说起最有江湖味道的地方,脑海里立马浮现出那些被岁月磨砺得粗粝沧桑的古镇,但要说最能勾起心底那份“侠”的共鸣,我总会想到那些隐藏在山野之间,不为人知,却又充满了故事的村落。我曾去过一个川西南的小山村,名字我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它依山而建,被一片茂密的竹林环绕。那地方,仿佛是被时光遗忘了的角落,没有游客熙.............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要是说在我的“心底”留下最深烙印,最有那股子“江湖气”的歌,那绝非《沧海一声笑》莫属。为啥?别的不说,光是那旋律,一响起来,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那种画面:黄沙漫天,孤舟一叶,背负着刀剑与仇怨,却又带着几分洒脱和了然。它不是那种直抒胸臆、激昂澎湃的“侠”歌,它更像是那种见过风雨,尝过人情冷.............
  • 回答
    .......
  • 回答
    要说江玉郎是古龙小说里“最坏”的人物,这实在是个有趣的问题,也挺难一概而论的。古龙笔下的人物,很多都带着一股子亦正亦邪的劲儿,坏得也各有各的精彩,很难说谁能压过谁。不过,要是论起那种让人咬牙切齿、既可恨又觉得他“坏得纯粹”的,江玉郎绝对榜上有名,而且有不少人会把他拎出来单独说。咱们得先说说江玉郎到底.............
  • 回答
    江湖上的药,名字多如牛毛,功效也五花八门,但若真要我挑一个“最爱”,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还得是那个听起来就带着几分神秘和故事的—— “回春散”。这名字一点不稀奇,但它之所以让我念念不忘,实在是因为它身上总有那么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而且用起来,总能牵扯出一段又一段的江湖恩怨或者奇遇。先说这药.............
  • 回答
    要说江一燕是不是“最牛”的跨界,这说法可就见仁见智了。她的确在演戏之外,把摄影、支教、公益做得有声有色,特别是那长达十年的山区支教经历,确实让人肃然起敬。在镁光灯下,她能沉下心来,用镜头捕捉生活,更难得的是,她把这份热情转化成了实际的行动,用爱心去回馈社会。这份坚持和付出,在娱乐圈里绝对算得上是一股.............
  • 回答
    在江歌案中,关于那声尖叫,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和解读,特别是关于邻居听到的尖叫声以及录音中的尖叫声,它们是否指向同一个事件,以及当时的具体情况。我将尽量详细地梳理一下,力求还原事实的细节,避免任何可能让人联想到AI写作的生硬或程式化的表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江歌案的关键证物之一是那个记录了案发.............
  • 回答
    在浩瀚的江湖中,有这么一种人,他们不讲究招式,不比拼刀剑,却能让其他人都心生忌惮,甚至暗暗称服。他们不靠一声怒吼震慑群雄,也不靠一柄神兵耀眼夺目,他们的“逼格”,藏在那些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惊心动魄的“罪名”之中。要说最能体现江湖逼格的“罪名”,那绝非寻常的盗窃、打劫,更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挑衅。那些充.............
  • 回答
    要用最文雅的方式“批评”龙族作者江南,与其说是“骂”,不如说是以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方式,点出其创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引导读者去思考作者的用意。这需要借助文学化的语言、比喻和类比,以及对作品内涵的深入剖析,而非直白的攻击。以下尝试从几个角度,用更具文学色彩和思辨性的语言来表达:一、关于叙事节奏与结构:.............
  • 回答
    长久以来,长江江豚这个在长江流域生活了千万年的古老生灵,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了拯救这个濒危的物种,我国实施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行动”。其中,将部分江豚迁至海洋馆进行保护,无疑是这一行动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环节。那么,这种“迁地保护”的方式,究竟会对江豚的种群带来哪些影响呢?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