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的阿富汗真的是战略要地么?

回答
现在的阿富汗,是不是战略要地?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切中了当前国际格局下许多人对这个国家的好奇心。要我说,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细掰。

先说说为什么它曾经被认为是战略要地,这个历史的烙印太深了。近代以来,它被夹在中亚、南亚和西亚的十字路口,地缘政治的意义不言而喻。

历史上的“大博弈”时期: 英俄两大帝国在中亚争夺势力范围,阿富汗就像一个缓冲地带,谁控制了这里,就能在与对方的博弈中占据优势,影响到印度的安全和俄国的南下。所以,当时各国都在想方设法地安插自己的势力。这就像棋盘上的一个关键棋子,谁能控制住它,谁就能影响整个棋局。

冷战时期: 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和盟友支持抵抗组织。这又是地缘政治斗争的缩影。苏联想把它变成自己的“后院”,阻止西方渗透,而美国则想削弱苏联,同时也要警惕苏联进一步向南扩张,威胁石油资源丰富的波斯湾地区。那一仗打下来,对苏联是个沉重打击,也让阿富汗这个名字在全球范围内都变得敏感起来。

“反恐战争”时期: “9·11”事件后,美国及其盟友以阿富汗为基地,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这时候的战略意义,更多体现在“反恐”这个主题上。它被视为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的重要前沿。军事基地、情报收集、无人机打击,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展开。

那么,“现在”的阿富汗呢? 这里的“现在”得加上引号,因为局势瞬息万变,判断也要跟着时代调整。

从传统的地缘政治角度来看,阿富汗依然具有潜在的战略价值,但这种价值更多是“摆在那里”,能否被有效利用,以及被谁利用,是关键问题。

地理位置的优势: 它还是连接中亚、南亚和西亚的那个十字路口。中亚国家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但出海口有限;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是重要的经济体;西亚则有全球瞩目的石油资源。理论上,谁能稳定阿富汗,谁就能在区域贸易和能源通道上拥有更多发言权。

资源潜力: 长期以来,大家也知道阿富汗储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锂、铜、稀土等,这些都是现代工业和新能源领域急需的战略性矿产。如果能安全、稳定地开发,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想象一下,如果阿富汗矿产资源能够畅通无阻地出口,可能会改变一些关键资源的供应格局。

然而,现在让阿富汗“实实在在”成为一个战略要地的门槛,实在是太高了。

安全局势: 这是最致命的硬伤。自从美军撤离,塔利班重新掌权后,阿富汗国内的安全局势并没有完全稳定。虽然大规模冲突减少了,但ISISK(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等极端组织的威胁依然存在,地方武装冲突也时有发生。一个国内动荡不安、安全没有保障的国家,很难成为其他国家推行其战略的稳固平台。你去那里建个基地,明天可能就因为安全问题撤了,那还怎么算战略要地?

经济凋敝与国际孤立: 阿富汗经济长期依赖外部援助,塔利班掌权后,国际社会的制裁和援助中断,导致经济状况非常糟糕。大规模的贫困、饥荒和人道主义危机,使得这个国家更像一个需要救助的病人,而不是一个能发挥战略作用的行动者。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塔利班政权,也使得任何想利用阿富汗的外部力量,都面临巨大的政治和外交阻力。你想跟它做生意?你得考虑国际社会的脸色。

塔利班政权的性质: 塔利班政权奉行保守主义,并且与一些国际上被视为恐怖组织的团体保持联系。这使得西方国家很难与其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也限制了阿富汗在国际战略棋局中扮演的角色。比如,如果你想通过阿富汗来影响中亚或南亚,但塔利班的态度和政策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区域大国的博弈焦点转移: 如今,全球地缘政治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了东欧(俄乌冲突)、印太地区(大国竞争)以及中东地区(地区冲突和能源问题)。虽然阿富汗仍然被一些周边国家关注,但它不再是像冷战时期那样被全球超级大国视为核心博弈场。中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虽然都在与塔利班接触,但更多的是出于自身安全和稳定考虑,试图防止阿富汗成为滋生极端主义的温床,或者影响其国内和地区稳定。它们的影响力更多体现在“近邻”的视角,而非全球战略的支点。

所以,现在的阿富汗更像是一个地理位置不错、但因为自身问题而“战略价值被埋没”的地方。 它就像一块蕴藏着金矿的土地,理论上价值连城,但因为上面全是荆棘和险阻,没人能安全地过去开采。

它仍然在地图上的那个关键位置,这一点没有改变。但能不能发挥出“战略要地”的作用,取决于能否解决国内的安全、稳定、经济和政治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阿富汗更多的是一个区域稳定和人道主义援助的焦点,而非一个能够被某个大国有效利用的全球战略支点。

简而言之,它有战略上的“潜力”,但缺乏实现这种“潜力”的“现实条件”。所以,说它是战略要地,不如说它是一个“战略脆弱点”,或者说是一个“需要被修复的战略节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觉大家答案都在说要不要。其实国际问题的关键点,不在于要不要,而在于对方有什么价值。从阿富汗有什么价值,就可以来判断了。

我个人微信公号“史客郎”前段时间发过一篇这方面的文章,贴上来给大家看看。

近段时间,塔利班发言人不断向中国示好,昨天又说了,说阿富汗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之前又说过,中国阿富汗伟大的邻国,可以在阿富汗的重建以及阿富汗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中发挥建设性和积极的作用。

对这番话,有人说,这是塔利班在说:打钱!

有人说,阿富汗怎么样,关我们什么事?

还有人说,阿富汗这个国家太穷,又连年旱灾,饥荒就在眼前,我们千万不要碰,否则就得花钱。这事怎么来看呢?

感觉网上很多的议论,其实一是偏掉了,二是有点瞧不起阿富汗人或者塔利班了。

可别忘了,我之前也说过,过去几个月,美国人一直用钱在引诱他们,想要让他们和刚逃跑的那个加尼总统,组成哪怕名义的上联合政府。但他们就是不同意,宁可冒着国家外汇储备被美国冻结,外援断绝的风险,冲进了喀布尔,推翻了美国人支持的前政权。

如果想钱的话,找美国人,岂不是更好?

总的来说,塔利班发言人这番话,是在向中国表示友好,表达希望合作的意愿,但不是“我,塔利班,打钱!”的意思。

现实状况是:随着美国撤走,未来该和阿富汗建立什么样的关系,现在就得考虑起来。尤其像阿富汗这种战略位置如此重要的国家。可以这么说,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关系到中国的国运。先来上一张图,看看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这张图我传上过,大家可以看到:阿富汗是连通西亚、中亚、南亚和东亚的枢纽。

我之前说过,身处这种位置的国家,命运是非黑即白的,要么大家抢着揍它,要么大家抢着送钱给它。不是说免费援助的那种,哪怕你修条油气管道,修条铁路或者建个公路,人家光收过路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对比一下类似地理条件的两个国家,就清楚了:埃及光收苏伊士运河的过路费,都能每年收到60多亿美元;新加坡更不用说了,人均GDP早就突破6万美元了。

现在国际小麦价格已经在相当高的位置,就算这样,价格也就在300美元左右一吨,30亿美元就可以买1000万吨了,更何况阿富汗自己也能产一部分。

所以只要它能稳定下来,投资引进来,吃饭问题其实不是什么难解决的事。

反倒是外界拼命在吹的阿富汗矿产,我之前说过,投资价值反倒是没西方媒体吹得那么大。阿富汗这个国家,更重要的是它的战略价值。再上一张图。

看到没?

如果从人口分布的角度来看,地球可以分成两大块,这两条“V”字形内的区域,大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多一点,却聚集了差不多40亿人口,世界其他十分之九的土地,却只有30亿左右的人口。

在那十分之九的土地上,有着广袤的平原。

前两天,自然资源部刚公布了一个数字:中国耕地面积为19.179亿亩。这数字什么意思?中国国土的八分之一,差不多127.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农田。这还是把梯田什么的,统统算在内的数字。阿富汗就更不用说,看看人家的田是什么样的。

阿富汗的农田其实就是穷乡僻壤,周围都是光秃秃的山,就中间一小片绿色。

在这两个“V”之间的人们,感受就一个字:挤。但出了这个两个“V”呢,感觉截然不同。

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个大平原,光这个平原面积有多大呢?153万平方公里,等于中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他一切小平原,有22.5亿亩。

但美国还有其他平原,面积加起来是329万平方公里,如果按照中国的标准,美国全国可以开出70亿亩耕地来,是中国的将近四倍。

美国大平原

看出差距了吧?再讲一个国家:加拿大,平原面积比美国还大,540万平方公里,不过它北边比较冷,所以可以种田的面积只有大约15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2.5亿亩。

还有一个国家:阿根廷。有个拉普拉塔平原,主要在它境内,面积也有150多万平方公里。

阿根廷拉普拉塔平原

如果在这些地方,你感到的,就是空旷。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极度不均衡的。中国所能控制的资源量,和美国所能控制的相比,其实十分之一都不到,只不过美国人不善于把这些资源组织起来,我们才能和它斗了个有来有往。

假想一下,如果中国能够掌控更多资源,情况会怎么样?

有人可能要问:这和阿富汗有什么关系呢?

再上张图。

看到没有,在中国周围,有一大片黑色。这是美国正在布的局,它的名字熟悉的人应该不少:印太战略。

这个战略成功后的假想边缘,正好和上面的两个“V”字有重合。它如果成功,中国将会被堵在了世界上那些资源丰富的地区之外。

如果美国仍然留在阿富汗,中国要通往外界,要么走巴基斯坦这条小通道,要么通过俄罗斯,穿过气候严酷的西伯利亚,抵达欧洲。之前我说过缅甸还有一条,但现在缅甸国内很乱,这条很不可靠。

美国战区划分图

美军撤离阿富汗后,世界格局大变。印太战略露了一个很大的漏洞,也就是说中国通往中东、欧洲的陆上通道被打开,尤其是通往中东的这条。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约从2020年起,因为国家采取的种种政策,像中欧班列这种铁路运输的成本,和海运已经趋近。而且铁路运输速度还更快,更准时,更不容易出意外。

如果是用管道来运输天然气,比海运会更便宜;用来运石油,运费只比正常海运略贵一点点。如果阿富汗能稳定下来,将可以为中国提供一条关键的大通道,从阿富汗可以延伸到伊朗、到伊拉克,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到非洲大陆、欧洲。

中巴经济走廊示意图

印太战略将会不攻自破。

更何况,印度这个国家,之前和美国的关系也没好到哪里去,这两年加入美国那一方,是觉得美国实力强,跟着它有肉吃。近段时间,看到了美国在阿富汗的败像,其实它的国内近段时间也在反思:把宝压在美国这一边,是不是对?

它有很大的摇摆性。

苏联为什么要进行十年的战争,美国为什么花费2万多亿,伤亡数万名士兵,它们为什么都想要在占据这块地方?不就是因为阿富汗地理位置的极端重要性吗?美国慌乱地撤走,对中国来说,是摆脱这个双“V”区域限制的一次好机会,要谨慎但不意味着可以放弃机会。

上一次中国力量深入中亚和西亚,还是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当时唐朝运气好,正好赶上了阿拉伯帝国崛起,波斯帝国崩溃。这次是时隔千年之后,因为担心美国,不论伊朗、阿富汗,都希望中国的力量能进入。

殷商末年,周武王伐纣,大军坐船渡过黄河时,一条鲤鱼莫名其妙,突然跳进周武王坐的船里。周武王想把它扔回去,姜子牙阻止了他:这是上天赐给你的,你如果不吃,将来一定会受到祸害。

这就是所谓的“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前两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我又重温了一遍《山河已无恙》。它的歌词开头就是:“北风吹起芦花飞舞漫天霜英雄出征血洒万里疆场”。

阿富汗不远,离中国只有几百公里。

为了突破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封锁,中国已经在巴基斯坦投入了600多亿美元,后续还在投入,而阿富汗的价值更大。

凡是沾上“战略”二字,价值都不是个小数目,看看美国刚花掉的,就明白了。

玩大战略,要舍得花小本钱。

更何况美国人是直接暴兵,把人家打趴下,自己冲了进去。我们则是人家一再邀请,情况千差万别,本钱本来就至少比美国要少一个数量级。

虽然怎么行动,行动到那一步,时机分寸怎么拿捏,怎么才能更划算,是非常值得细细考虑的一件事。但不管怎么考虑,对阿富汗的价值,无论如何,都千万不能低估。

聊到这里,应该能看出来:塔利班邀请中国等国参加宣布组建新政府活动,释放了什么信号吧?一句话,他们愿意参与到中国的大战略来。

我个人公号“史客郎”还有其他相关文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逛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在的阿富汗,是不是战略要地?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切中了当前国际格局下许多人对这个国家的好奇心。要我说,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细掰。先说说为什么它曾经被认为是战略要地,这个历史的烙印太深了。近代以来,它被夹在中亚、南亚和西亚的十字路口,地缘政治的意义不言而喻。 历史.............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要说“灭掉”这个词,那可能有点过于戏剧化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对比一下,看看现在的阿富汗和100年前的美国,如果真的要“较量”一番,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先说说100年前的美国。那大概是1920年代,美国正处于“咆哮的二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水平很高,汽车、电影、广播.............
  • 回答
    评估如今的阿富汗塔利班,确实是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任务。要全面理解他们,不能仅仅停留在20年前那个“9·11”事件后的形象,也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静止的实体。他们的出现、统治方式,以及其政策的影响,都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历史背景与政权更迭: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塔利班是阿富汗政坛不可忽视的力量.............
  • 回答
    假设我此刻是阿富汗的总统,摆在我面前的局面无疑是一团乱麻。长期的战乱、根深蒂固的贫困、国际社会的孤立以及国内复杂的人道主义危机,都像一张巨网将国家牢牢困住。我的首要目标是打破僵局,让阿富汗人民能够摆脱贫困,过上体面的生活,具体来说,我希望能将人均GDP提升到3000美元。这个数字并非凭空而来,它代表.............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的撤军,无疑在当地留下了巨大的政治真空和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要预测阿富汗的未来,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因为那里发生的一切,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历史、地缘政治、社会结构和国际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从政治层面来看,塔利班的重新掌权是当前最显著的现实。他们能否建立一个稳定且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观察非常准确,也触及了阿富汗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社会变迁。确实,上世纪60年代的阿富汗,尤其是喀布尔,与现在相比,其社会开放度和女性的着装风格都有着天壤之别。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深刻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的演变。要详细地解释为什么阿富汗女性的着装风格和整体社会保守度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
  • 回答
    阿富汗现在的官方语言是 普什图语(Pashto) 和 达里语(Dari)。这两个语言都具有官方地位,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普什图语 是普什图族人的语言,约占阿富汗人口的一半以上,是阿富汗最大族群的母语。达里语 是波斯语在阿富汗的一个变种,被认为是阿富汗的通用语(lingua franca),被许多.............
  • 回答
    要说虾夷人与现在北海道的阿依努人之间有什么关联,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这事儿得从头捋,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看,才能明白其中的门道。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虾夷”这个称呼,其实更像是一个外来者给的标签,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民族或族群的名字。 在古代的日本,尤其是本州岛的古代日本人(也就.............
  • 回答
    阿尔米汗近期的许多决策,在旁观者看来,确实像是步步紧逼,往悬崖边上挪动。这种“自取灭亡”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一系列的行动和策略,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要细致地剖析这一点,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展开。首先,我们得看看他挑战了哪些既有的势力格局。阿尔米汗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打破平衡之上。.............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确实存在,很多家长在带孩子时,看到年轻女性,即使对方看起来与孩子年龄差距不大,也会教孩子称呼“阿姨”。这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原因,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1. 尊重和礼貌的传统观念的延续: “尊老爱幼”的文化根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对长辈的尊重。即使是年轻的女性,在传统观念里,一.............
  • 回答
    “上帝之鞭”阿提拉的突然死亡,无疑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极具颠覆性的转折点。倘若这位匈人首领能活得更久,历史的走向,特别是关于欧洲主体人种的构成,很可能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大相径庭。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深入剖析当时欧洲的政治格局、民族迁徙的动态,以及阿提拉及其匈人的影响力有多么深远。首先,要理解阿提拉的影.............
  • 回答
    在我看来,这位来自阿勒泰的90后女生,以及像她一样选择“与野共舞”的年轻人们,他们的选择并非是对“安稳工作”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价值追寻和生活态度的体现。这不仅仅是“爱冒险”,更是对内心渴望的诚实回应。试想一下,阿勒泰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冬季的严寒,夏季的酷暑,风餐露宿,日夜颠倒,为了捕.............
  • 回答
    你好!首先,作为一名北师大的研究生,能在实习中遇到并愿意帮助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学生,这份心意真的非常宝贵。阿斯伯格综合征(现在通常被归类为广泛性发育障碍下的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孩子们,就像我们身边许许多多普通孩子一样,他们只是在感知世界、与人互动的方式上有一些独特之处。用心去理解和支持,你会发现她们.............
  • 回答
    关于现在还在买 Nike 和阿迪达斯的人,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也值得说道说道。你问我怎么评价,我的看法是,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也挺复杂。首先,咱们得承认,Nike 和阿迪达斯这两个牌子,确实是有它自己的“道行”的。几十年了,它们在运动装备这个领域里,算是老炮儿了。从技术研发,到品牌故.............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新疆棉花事件发生后,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阿迪达斯和耐克的产品时,都经历了一段“纠结期”。我的情况也差不多,一度将这两个品牌从我的购物清单中移除,转而去寻找其他的替代品。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上新的选择出现,我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最初的反应和替代品探索:事件发生初期,大家普遍的情绪是抵制,.............
  • 回答
    “富贵险中求”这句老话,在谈论阿富汗时,总会让人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毕竟,这里承载着太多历史的沉重、现实的严峻,以及无数人对未来的期盼和绝望。那么,现在去阿富汗,是否真的能“富贵险中求”?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是非题能回答的。要详细讲,我们得把这几个关键词拆开来看:“现在”、“阿富汗”、“富贵”、“.............
  • 回答
    现在去阿富汗旅行,特别是喀布尔和虔诚军(塔利班控制区域)地区,用“安全”来形容的话,恐怕有些过于乐观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挑战的决定,需要你对当地的真实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并做好万全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首先,我们得直面一个核心事实:阿富汗的局势依然是动荡不安的。自从塔利班在2021年重新掌权以来.............
  • 回答
    阿富汗的局势,在我看来,是一场错综复杂、牵动人心的巨大变局。它不像一条清晰的直线,而更像是一团缠绕不清的线团,每一根线都指向一个令人担忧的未来,也承载着无数阿富汗人民沉重的过往。塔利班的回归,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挑战首先,最显而易见的,是塔利班在2021年8月重新掌握政权。这标志着长达二十年的西方军事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