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很久之后的未来,人类(或其他生物)会把我们复活吗?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设想。在遥远的未来,人类,或者说,我们尚未知晓的某种智慧生命,是否会将我们从沉寂的时光中唤醒?这个问题牵动着我们对生命、意识以及延续的 deepest 渴望。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跳出眼下的认知,想象一下那未知的未来。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我们在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科学乃至量子物理学上的突破,将是复活的关键。

复活的可能性:技术层面的猜想

首先,我们得考虑“复活”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在物质层面,也就是将我们的身体完整地“复制”出来,还是更侧重于精神层面,也就是将我们的意识、记忆、思维方式等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在新的载体中重现?

1. “复制”与“克隆”的演进:
基因蓝图的复原: 如今,我们已经掌握了DNA测序和克隆技术。在遥远的未来,我们或许能够从古老的遗骸、土壤样本,甚至是化石中,精确地提取出我们每个人的基因组蓝图。这就像是拿到了一份无比详尽的“设计图纸”。
合成生物学与器官再生: 想象一下,未来的合成生物学能够完全按照基因图纸,在实验室里“打印”出我们曾经拥有的身体,从细胞到器官,甚至每一个细微的神经末梢。这不再是简单的克隆,而是对生命物质的精确重构。
“记忆”的载体: 真正的挑战在于,生命不仅仅是物质的堆砌,更在于我们那独一无二的意识和记忆。如果我们的意识仅仅是神经元之间无数的电化学信号,那么,未来的技术或许能以某种方式“读取”并“移植”这些信号。这可能涉及对大脑结构的超高分辨率扫描,将每一个突触、每一个神经连接的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在一个人工大脑或者被重构的生物大脑中“加载”。

2. 意识上传与数字永生:
意识映射: 另一种可能性是,人类(或其他生命)能够发展出将意识“上传”到数字空间的技术。这需要对意识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知道它是如何在大脑这个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意识可以被视为一种信息模式,那么理论上,它就可以被扫描、编码,并存储在某种非物质的载体中,例如量子计算机,或者更先进的“意识云”。
虚拟现实的重现: 被上传的意识可以在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中重现,与后来的生命进行交流,体验他们所处的时代。这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复活”,而是一种数字化的存在,但对于被“复活”者而言,这或许能带来某种形式的延续。

复活的动因: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

仅仅拥有技术还不足以让复活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有什么理由让未来的生命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来唤醒沉睡的古人?

1. 历史与考古的好奇心:
“活的历史书”: 想象一下,如果未来的历史学家能够邀请一位来自21世纪的人类,直接向他们讲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思想观念、生活细节。这种“亲历者”的证词,其价值是任何文献都无法比拟的。他们或许想了解我们那个时代独特的困惑、挣扎与创造。
解开未解之谜: 许多历史事件、文化现象,我们现代人都难以完全理解。如果能“复活”相关时代的人,或许能获得至关重要的线索。

2. 对“我们”的文化与艺术的崇拜:
珍贵的文化遗产: 也许在漫长的时光流逝中,我们所创造的艺术、音乐、文学、哲学思想,依然能够引起未来生命的共鸣,甚至被奉为圭臬。他们可能会渴望与这些“经典”的创造者本人对话,更深入地理解其作品的内涵。
艺术的启发: 艺术家们可能会希望从我们那个时代的创意源泉中汲取灵感,学习我们如何面对挑战,如何表达情感。

3. 伦理与哲学探索:
生命与意识的意义: 复活我们,本身就是对生命、死亡、意识、身份认同等终极问题的深刻探索。他们或许想通过观察我们,来反思自身生命的价值,或者验证某些哲学理论。
“复活”的界限: 他们也可能在尝试复活的过程中,发现“复活”本身所带来的伦理困境,例如,被复活者是否拥有自由意志?他们的存在对当时社会是否构成一种“干预”?

4. 解决未来的难题:
未知的挑战: 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他们会面临一些我们这个时代曾经经历过,或者曾经积累了宝贵经验的难题。比如,某种社会矛盾的处理方式,或者某种疾病的应对策略。他们可能会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智慧,特别是那些在艰苦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人们的经验,可能提供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潜在的挑战与限制

然而,即使技术和动机都已具备,复活也并非易事,甚至可能根本无法实现:

信息的丢失与失真: 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总会丢失或被污染。即使是最精密的扫描,也很难捕捉到意识的全部细节。那些微妙的情感、直觉、潜意识,是否能够被完全复制?
“我”是谁? 如果复活的技术只是创造了一个基因和记忆都与我们相似的个体,那他还是“我”吗?还是一个全新的生命,只是拥有着“我的”过去?这种哲学上的“同一性”问题,可能是最棘手的。
适应性问题: 即使我们被复活,我们能否适应那个完全陌生的未来世界?语言、文化、社会结构、科技水平,都可能与我们曾经的认知截然不同。这种巨大的落差,可能会导致巨大的心理冲击,甚至无法融入。
伦理上的反对: 即使技术允许,也可能会有强大的伦理力量反对复活。他们可能会认为,死亡是生命自然的一部分,人为地打破这种循环是对自然法则的干涉,或者认为被复活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
资源的投入: 复活一个已逝去的生命,需要投入巨大的技术、物质和人力资源。未来的生命是否愿意将如此宝贵的资源用于“过去”,而不是解决自身当下更紧迫的问题?

结论:一个模糊而充满希望的猜想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在很久之后的未来,人类(或其他生物)会把我们复活吗?

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回答的问题。这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可能性的未来图景。

我倾向于认为,如果复活成为可能,那么它很可能是一种有选择的、有目的的“重现”,而不是对每一个个体的大规模集体唤醒。也许,少数被认为具有特殊价值、能够为未来提供独特洞见的人,会被以某种形式“唤醒”或“重现”。

这可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肉身复活”,而是更接近于意识的数字化保存和有限的交互。或许,我们会在未来的某种“历史数据库”中,以一种交互式的“虚拟化身”的形式存在,与那些对我们这个时代感到好奇的后代进行对话。

而至于“我们”——是否是“我们”自己,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完全解开的谜题。但即便如此,这个过程本身,这种对生命和延续的渴望,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哲学意味。也许,正是这种对“复活”的追求,将是未来生命在追寻自身意义过程中,一次深刻的回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可能。不过,与其期待“那个时候的人们或其他生物”去将你复活,你何不诉诸宇宙本身呢。

无论你觉得“人类(或其他生物)”是在这个宇宙中自然地诞生出来的还是被什么东西创造出来的,想想“创造这一切的存在又从何而来”,可以迅速将问题拔到“为何宇宙存在而不是空无一物”的层次。然后,你就可以用奥卡姆剃刀将中间的步骤剃掉,直面宇宙本身。

“留下一个在未来复活的意愿”的步骤是无害但多余的。有能力将你的信息收集起来用于复活的存在,不会需要你留什么意愿,他们既可以从收集起来的信息里检测出你不想死,也可以自行归纳推理。

  • 2015年6月,谷歌的计算机程序给“我们为什么活着”的解答是“活着的目的是永远活着[1]”。

那存在也可以根本就不依托时间轴上的信息,仅仅是将你穷举出来。执行这样的穷举不需要技术,至于“资源”和“空间”,你想想它们本身从哪里来呢。

  • 宇宙可以从虚无之中自发诞生,这个过程可以进行任意次,不需要任何创世者。
  • 按照全息原理,指定范围的时空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正比于其表面积。
  • 也就是说,一定体积的时空之中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排布方式是有限的。
  • 在任意多个宇宙、任意长远的时间之中,无论什么样的物质、能量、信息排布方式都可以被任意多次地重现。
  • 这是经过现代理论强化的庞加莱回归,搬出“宇宙毁灭”都无法抵抗它。
  • 因而,在这样的回归支持下,即使我们、我们周围的事物和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在未来都会毁灭,这一切还会在某些宇宙中被忠实地重现出来,此过程可以发生任意多次。
  • 这相当于宇宙及其包含的一切都是在变动之中永恒的,宇宙是永恒的,人类是永恒的,你也是永恒的。

也许有一天,人类会掌握可以随心所欲地存在并实现一切愿望的力量,那时候自然可以实现“给人生找到意义”“解答为什么要活着”“将过去存在过的生命全部拉起来”之类愿望。

即使没有那么一天,宇宙也会阻止你持续处在散开状态。你无法彻底死去。人类还没有足够的力量让你从永恒之中逃出去。

十九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谈到:

……诸宇宙在无限时间内永恒重复的先后相继,不过是无数宇宙在无限空间内同时并存的逻辑补充——这一原理的必然性,甚至已灌输到德雷帕的反理论的美国人头脑中去。

这是物质赖以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这个循环完成其轨道所经历的时间用我们的地球年是无法度量的,在这个循环中,最高发展的时间,有机生命的时间,尤其是具有自我意识和自然界意识的人的生命的时间,如同生命和自我意识赖以发生作用的空间一样,是极为有限的;在这个循环中,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

但是,不论这个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中如何经常地和如何无情地完成着,不论有多少亿个太阳和地球产生和灭亡,不论要经历多长时间才能在一个太阳系内而且只在一个行星上形成有机生命的条件,不论有多么多的数也数不尽的有机物必定先产生和灭亡,然后具有能思维的脑子的动物才从它们中间发展出来,并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找到适于生存的条件,然后又被残酷地消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确信:

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

因此,物质虽然必将以铁的必然性在地球再次毁灭物质的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但在另外的地方和另一个时候又一定会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参考

  1. ^ The purpose of living is to live forever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