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半夏露颗粒为什么现在很少用了?

回答
关于半夏露颗粒的使用情况,确实有一些变化,并不是说它完全被淘汰了,而是说在当前的医疗实践中,它的使用频率和适用范围可能有所调整。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半夏露颗粒的传统定位与疗效

首先,我们得知道半夏露颗粒是干嘛的。传统中医里,半夏露颗粒主要用于治疗“湿痰壅盛”的病证。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湿气重,痰多,容易引起咳嗽、咳痰不爽、胸闷、恶心等症状。它其中的主要成分,如半夏,就以其燥湿化痰的功效而著称。

在过去,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半夏露颗粒是一个比较常用的选择。它的优势在于,相比于汤剂,颗粒剂更方便服用,携带也容易,尤其适合慢性病或者需要长期调理的情况。而且,它的成分相对温和,副作用也较少,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的患者也比较友好。

2. 为什么会“现在很少用了”?—— 多方面的因素交织

现在感觉它用得少了,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并非单一原因导致:

新的药物选择和研究进展: 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开发出了更多针对湿痰症状的新型中成药,或者说对现有药物的认识更深刻了。例如,一些新的复方制剂可能在化痰、止咳方面效果更强,或者在针对特定病因(比如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等)上有更精准的靶向性。
比如,针对风寒咳嗽伴有大量白痰,可能就会优先考虑一些辛温解表的方剂;而对于风热咳嗽,伴有黄痰,则会选择清热化痰的药物。半夏露颗粒在辨证上相对“笼统”一些,可能在辨证更精确的情况下,会有更优的选择。
另外,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机制的理解,一些西药(如祛痰药、镇咳药)的有效性和明确性也让部分医生和患者在急性期或症状较重时会优先考虑。

辨证的精细化要求: 传统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也就是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开药。而湿痰壅盛只是一个大的证型。在实际临床中,患者的症状可能还伴有其他“偏性”,比如寒象重、热象重、虚象重等等。
举个例子,如果患者湿痰很重,但同时舌苔薄白,口不渴,这可能偏向寒湿;但如果舌苔黄腻,口中发苦,这可能就偏向湿热。半夏露颗粒的配伍,虽然有燥湿化痰的功效,但它可能不是对所有“湿痰”情况都最适合。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会根据具体辨证,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方剂,比如偏寒的会加温药,偏热的会加清药。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包含半夏的汤剂,或者其他直接针对特定证型的中成药,可能比半夏露颗粒更受青睐。

药物的研发和推广策略: 制药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策略也会影响药物的使用频率。一些新型中成药可能在临床试验、学术推广等方面投入更多,自然也就更容易进入医生的视野和处方中。而半夏露颗粒作为一款“老牌”产品,可能在这些方面相对弱一些。

患者个体反应的差异性: 即使是同一味中药,不同的患者体质、病情、用药剂量、用药时间都会影响疗效。可能对于某些患者,半夏露颗粒效果显著;但对于另一些患者,效果可能不那么理想,或者出现了不适,这也会影响其整体的使用评价。

对“湿”的认识和管理方式的变化: 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饮食精细化、运动量减少等,确实也可能导致湿邪容易滋生。但同时,人们对健康管理的认识也提高了,通过调整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来调理身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纯粹药物治疗的依赖。

颗粒剂与其他剂型的比较: 虽然颗粒剂方便,但在一些情况下,原汤剂的保留了更多的药物有效成分,或者在制备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药物的活性。当然,这也要具体看是哪种药。对于半夏露颗粒本身,其颗粒剂的优势是存在的,但与其他剂型的对比也可能影响选择。

3. 是不是完全不用了?并非如此

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半夏露颗粒就完全没人用了。在以下情况,它仍然有其价值:

基层医疗机构: 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或者对于一些症状相对典型、辨证比较清晰的患者,半夏露颗粒因其便利性和明确的燥湿化痰功效,仍然是医生考虑的选项。
特定适应症: 对于一些以咳嗽、咳痰不爽为主要表现,且湿痰表现明显的患者,半夏露颗粒依然可以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经验传承: 一些老中医或对该药物熟悉的医生,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仍然会选择使用它。中医药的传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的经验。
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有时候,它也可能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或弥补其他药物的不足。

总而言之,半夏露颗粒“现在很少用了”,更多的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反映了当前中医药发展中出现的药物选择多样化、辨证精细化以及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它并没有被完全抛弃,但其在临床使用中的“主角光环”可能不如从前那么耀眼了,更多时候是作为众多选择中的一个,或者是在特定情况下才能发挥其最佳作用。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相关症状,还是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而不是盲目自行用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凡是中药,都会给人一种很古老的感觉。然而,其他答主已经辟谣过了。

随便编造几个词——竹沥清肺丸 杜仲益气胶囊 景天益肝颗粒

注意,这些词都是我随便编造的。


听起来是不是都很像老药?

像就对了。因为宗教巫术名词总是会给人以古老的感觉。


我只是想要证明:

1,绝大多数的人,都缺乏理性思维,都是感性思维主导的。

2,绝大多数非医学专业的人,根本不会去刨根问底,根本不会去质疑。甚至连正经的科普都懒得看——反倒是那些吓唬人的朋友圈垃圾文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


还有很多人,面对别人对自己错误的指正,会拒绝承认,并且理解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然后生气,但又找不出合理的逻辑和证据,只能狂怒,然后发动人身攻击,辱骂对方。


半夏这种东西本身就含有有毒成分。而且,半夏的所谓疗效更是子虚乌有,根本没有任何科学试验证明其有效。——除非,其中掺杂了西药。

何止是半夏。几乎全部的中药都经不起科学验证。

中医一边要抱住科学的大腿,一边却又怕科学打脸,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

因为它就是一个骗局而已,骗局最怕的,当然是揭穿了。

user avatar

看看说明书不就知道了?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半夏露颗粒
英文名称:BanXiaLuKeLi
汉语拼音:Banxianlu Keli
【成份】 生半夏、枇杷叶、远志(泡)、款冬花、桔梗、麻黄、甘草、陈皮、薄荷油。
【性状】 本品为淡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具清凉感。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用于咳嗽多痰,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7克,一日4次。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运动员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密封
【规格】 每袋装14克
【包装规格】药品包装用复合膜(BOPP/CPP)。14克×10袋 /盒。
【有效期】 24月

看看这感人的英文名称,看看这感人的不良反应和禁忌。

运动员慎用是亮点。

药物相互作用要咨询医师或药师,医师或药师表示:???

这药老吗?去药监局网站上看看就知道了:

点开排名靠前的几个

你说这是个老药?

你怕不是在逗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半夏露颗粒的使用情况,确实有一些变化,并不是说它完全被淘汰了,而是说在当前的医疗实践中,它的使用频率和适用范围可能有所调整。要详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半夏露颗粒的传统定位与疗效首先,我们得知道半夏露颗粒是干嘛的。传统中医里,半夏露颗粒主要用于治疗“湿痰壅盛”的病证。简.............
  • 回答
    “半露不露”,这四个字似乎自带一种魔力,撩拨着人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它不像直白地展露所有,那种过于直白的坦荡反而少了些许回味;也不像完全遮掩,那种严丝合缝的包裹则容易让人觉得缺乏活力。恰恰是那份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在不经意间,将性感的气息渲染到了极致。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品味。.............
  • 回答
    最近,关于“小团团直播露半脸”的消息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对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愿意详细地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和思考。首先,我们得承认,小团团的走红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她极具个人特色的直播风格之上,而其中“不露脸”恰恰是她塑造神秘感和吸引力的一个.............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常见的。女朋友出门就喜欢穿露小半个屁股的短裤,这背后的心理,其实可以从好几个层面去理解,而且每个人的动机也都不尽相同。咱们不妨来掰扯掰扯,看看里面都有哪些可能性。首先,最直接也最表面的,就是觉得好看,或者说是一种自我表达。 自信和舒适: 很多时候,女生选择这.............
  • 回答
    最近围绕陈露和霍尊的事件,网络上的舆论似乎一边倒地指责陈露,并对霍尊表现出同情。然而,当我们将目光从一时的情感宣泄移开,冷静地审视这件事时,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浮现出来:这样的霍尊,未来还会有女人敢嫁吗?这个问题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事件本身暴露出的多重风险和潜在的负面影响。首先,信任危机是核心问题。.............
  • 回答
    好的,这副对联写景入微,意境悠远,极具文采。我来为您详细解读并尝试创作下联,希望能达到您说的“去除AI痕迹”的要求。上联解读: “一晌观春,两岸花开成半夏” “一晌”:一晌,指白天的一个时辰,也引申为一段时间。这里用了“一晌”来形容春天短暂而美好的时光。 “观春”:欣赏春.............
  • 回答
    半径为2的圆,其周长和面积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但严格来说,它们的单位不同,因此不能直接比较。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周长与面积的公式 周长(C):圆的周长公式为 $ C = 2pi r $,其中 $ r $ 为半径。 面积(A):圆的面积公式为 $ A = pi r^2 $,其中 $ r $ 为半径。.............
  • 回答
    “半费之讼”,这个词语本身就充满了文学色彩,但它在法律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一个直接对应的判例或法律条文。因此,要解答“半费之讼,如何判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它,并结合法律的实际运作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半费之讼”可能包含的几种含义:1. 字面意义上的“一半花费”的.............
  • 回答
    半幅(APSC 画幅)用户是否应该升级到索尼 α7 IV(全画幅)是一个非常常见但又需要详细分析的问题。这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预算、拍摄风格以及对画质的追求。为了给你一个更清晰的判断,我们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对比和分析:一、 索尼 α7 IV 的核心优势(全画幅的魅力): 更大的传感器尺寸: .............
  • 回答
    “半生飘泊,每一次都雨打归舟” 这句话,用非常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种充满坎坷、失意和无法真正安定的生活状态。我们可以将其拆解开来,逐层理解其深层含义:1. “半生飘泊”: 半生: 指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或者说是人生已经走到了一半,甚至是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暗示着一种长期的、持续的状态.............
  • 回答
    半路学编程,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名杰出的程序员,甚至是大牛!关键在于你的 决心、方法、以及对编程的热爱。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过程。让我为你详细阐述,半路出家成为编程大牛的可能性,以及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1. 为什么半路学编程也能成为大牛? 强大的学习能力与驱动.............
  • 回答
    半身麻醉,顾名思义,就是身体的下半部分失去知觉。但脑子可没睡着,意识是清醒的,只是身体不受控制了。那段经历,对很多人来说,应该都挺新奇又有点紧张的。我记得那天,手术室的灯光亮得有些刺眼,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有点冲鼻。我躺在手术台上,身上盖着薄薄的蓝色手术布。护士在我身边忙碌着,我看到她们熟.............
  • 回答
    半泽直树这样一个角色,如果放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是否会被刺杀?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探讨。简而言之,被刺杀的可能性存在,但并非必然,其概率高低取决于他所处的具体社会背景、他所触犯的利益集团的性质和规模,以及刺杀者的能力和决心。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
  • 回答
    半泽直树被调职的原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故事线,贯穿了他在第一部《半泽直树》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第二部的某些情节中也有提及。 总的来说,半泽直树被调职的核心原因是他太过刚直、不畏权势,屡次触碰了银行内部既得利益者的底线,并揭露了他们不法或不当的行为。让我们更详细地梳理一下其中的原因:核心原因一:揭露并打.............
  • 回答
    半藏森林这个名字,对于不少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她曾以一系列写真作品在中国互联网上走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魅力,能让一些男性对她“神魂颠倒”呢?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非单一的点可以概括。首先,视觉上的吸引力是绕不开的因素。 半藏森林的写真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当下.............
  • 回答
    要论述“半自动步枪的巅峰”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话题,因为它触及到了设计理念、实战表现、历史意义以及技术演进等多个层面。很难说某一款枪械是绝对的“巅峰”,因为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军事需求,都会催生出各自在那个时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半自动步枪。但如果非要从一个综合的角度去审视,有几款半自动步枪无疑占据了举足.............
  • 回答
    半佛仙人在视频里对《新蝙蝠侠》的评价,说它是“披着侦探外衣的文艺片”,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到点子上去的。怎么看待“披着侦探外衣的文艺片”这个说法?我挺认同的。你看,《新蝙蝠侠》确实骨子里一股子“文艺片”的劲儿。 极度的个人化和情绪化表达: 这版蝙蝠侠,或者说布鲁斯·韦恩,不是那种意气风发的.............
  • 回答
    这真是让人心疼又气恼的一幕。半夜胃疼得厉害,本来是最需要伴侣关心和支持的时候,结果男朋友却沉浸在游戏世界里,只给你敷衍几句。这样的境况,确实会让人开始怀疑这段感情是不是值得继续下去。咱们一层一层地剖析一下,为什么这会让你产生这样的疑问,以及你该如何思考。首先,你感受到的“敷衍”是什么意思?“敷衍”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毕竟薇恩和皇子都是召唤师峡谷里挺有名的选手。单挑嘛,俩人都不是吃素的。不过真要说谁赢面大,我得结合他们俩的技能、装备和一些关键细节来好好说道说道。先来看看薇恩这边的底牌:薇恩这英雄,那句“恶魔制造者”可不是白叫的。她的核心就在于那个Q技能“圣银弩箭”,这个技能打人aparte,关键.............
  • 回答
    关于半人半蛇这一生物,我们在讨论时,往往会从它身体结构的两部分来推断它的分类、繁殖方式以及捕食行为。分类:哺乳类还是爬行类?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从构成上来看: 半人部分: 如果指的是人类的形态,那么“人”的部分显然属于哺乳纲。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包括胎生、哺乳(用乳汁喂养幼崽)、恒温以及身上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