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人的材料成本大约为多少元?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际,但要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其实就像问“一顿饭大概多少钱”一样,得看具体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大方向来拆解一个人“材料成本”可能包含的内容,然后试着估算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里的“材料成本”是指一个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可计量的物质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泛泛地说“生活费”。这就像做菜,食材就是材料成本,而厨具、煤气、人工就是其他成本。

我这么想,我们可以把一个人一生的“材料成本”分成几个大阶段来考虑:

第一阶段:生命孕育与婴幼儿期(大约03岁)

孕期材料成本:
母体营养补充: 孕妇在孕期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比如叶酸、铁、钙、DHA等营养补充剂。这些都是直接消耗的“材料”。
母体衣物: 孕妇装、哺乳衣等特殊时期的衣物。
婴儿用品:
奶粉/母乳喂养辅材: 如果是奶粉喂养,奶粉是主要材料。如果是母乳喂养,可能还需要吸奶器、储奶袋等辅材,以及妈妈产后恢复的营养品。
尿布/纸尿裤: 这是消耗量巨大的材料。即使是布尿布,也需要清洗和晾晒,消耗水和清洁剂,某种程度上也算间接材料消耗。
婴儿服装、被褥、玩具: 这些虽然有使用年限,但初期购置的材料成本是存在的。
婴儿洗护用品: 奶瓶、奶嘴、奶瓶刷、婴儿沐浴露、护肤品等。

这个阶段的成本估算: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一切“材料”的起点。光是奶粉一项,如果完全母乳喂养的家庭,这部分成本就会大幅降低。而尿不湿的使用量,从出生到能自主大小便,累计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假设一个孩子从出生到3岁,用了几千甚至上万片纸尿裤,平均下来一天几片,一个月就不少了。衣物、奶瓶、洗护用品等加起来,初步估算一下,可能需要数千到一两万元。这个数字弹性很大,取决于品牌、使用频率和选择。

第二阶段:成长期(大约3岁18岁,涵盖童年和青少年)

衣物: 从小童装到青少年装,需要根据生长情况不断更新。款式、品牌、材质都会影响成本。
食物: 虽然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营养来源,但儿童生长发育期,对食物的“材料”需求量大且精细。一日三餐的食材选择、零食、水果等都是直接的材料消耗。尤其是在一些成长关键期,可能还需要一些额外的营养补充。
学习用品:
书籍、教材、练习册: 这属于消耗性材料,虽然有些可以重复使用,但新学期、新课程往往意味着新的材料消耗。
文具: 笔、本子、橡皮、尺子、美术用品(画笔、颜料、画纸)等。
电子学习设备(早期): 比如在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可能开始使用平板电脑、学习机等,其初始购置成本虽然不是纯消耗品,但其功能实现依赖于消耗的电能和潜在的维修更换,也勉强可以算一部分“材料”的延伸。
医疗保健(直接材料消耗): 比如感冒发烧的药品、疫苗、牙齿矫正材料(如果算的话,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开销)。
这个阶段的成本估算: 这个阶段的开销是持续且稳步增长的。衣服会不断购买,食物开销也越来越大。学习用品的消耗尤其明显,一个学期下来,光是教材和文具也得几百块。十年多的时间,累积下来,保守估计也得几万到十几万。如果涉及到一些课外辅导的“材料”(比如买辅导书、学习卡等),这个数字还会往上加。

第三阶段:成年期(大约18岁60岁,一个人生主力阶段)

食物: 这是贯穿一生最大的材料消耗。健康饮食、一日三餐的食材成本。这个可以细化到每天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摄入所对应的食材价格。
衣物鞋帽: 工作、生活、社交等不同场合需要的衣物。更新换代也是常态。
居住相关(部分材料消耗):
家居用品消耗: 洗涤剂、清洁剂、纸巾、牙膏、香皂、洗发水、沐浴露等日常消耗品。
床上用品、毛巾等更换: 这些虽然不是每天消耗,但也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更换。
厨具、餐具的损耗更换: 不会经常买,但总会有损耗。
出行相关(部分材料消耗):
汽油/电动车充电: 如果有私家车,这是持续的材料消耗。
自行车轮胎、链条等易耗件更换。
医疗保健(直接材料消耗): 常规体检、药物、隐形眼镜(如果使用)、牙膏、牙刷、漱口水等口腔护理用品。
个人爱好/特殊需求(部分材料消耗):
运动器材耗材: 跑鞋、球拍、健身器材的配件等。
电子产品配件: 手机膜、手机壳、耳机线、充电器、电池等。
化妆品、护肤品: 这是很大一部分的材料消耗,尤其是女性。
宠物用品: 如果养宠物,猫粮狗粮、猫砂、玩具等都是材料消耗。
这个阶段的成本估算: 这个阶段是人生中材料消耗量最大、最稳定的时期。以一个普通城市白领为例,每个月在食物、日用品、交通、个人护理等方面的材料消耗,大概会在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如果再算上衣物更新、偶尔的娱乐活动(比如买书、买游戏点卡等),每年的材料消耗可以轻松达到数千到数万元。那么,一个成年人(假设他从20岁开始独立生活,到60岁退休,40年时间),累积的材料成本可能在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之间。这个数字的波动范围非常大,取决于生活方式、消费习惯、收入水平以及是否成家立业。

第四阶段:老年期(大约60岁以后)

食物: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可能需要特殊的营养补充或易消化的食材,这部分成本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总体上仍然是主要支出。
医疗保健(直接材料消耗): 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耗材(如血糖仪试纸、血压计袖带等)。
衣物、日用品: 相对成年期可能有所减少,但基本需求还是存在的。
这个阶段的成本估算: 相对于成年期,这个阶段的材料消耗可能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但医疗保健的比例可能会上升。

总结一下,一个人一生的“材料成本”,如果从出生到死亡,做一个非常粗略的、极其笼统的估算,可能落在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人民币的范围内。

但这里面最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材料成本”是一个非常不精确的概念,而且有很多灰色地带。

“材料”的界定: 我这里算的更多是“消耗性”材料。像一件衣服,可以穿几年,它就不完全是纯粹的“消耗品”,而是耐用品。但它的生产过程消耗了材料,你使用它也是一种“消耗”,所以把它算进来也不为过。手机、电脑这些虽然也算“材料”的产物,但它们的“材料成本”更多体现在购置时,而不是日常使用中的直接消耗。
个体差异巨大: 一个人选择吃有机食品还是普通蔬菜,穿名牌还是平价服装,是否养宠物,是否经常购买书籍、游戏等,这些都会让材料成本差异巨大。
地区差异: 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生活成本差异,对材料价格有直接影响。
通货膨胀: 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的购买力会下降,今天的100元和未来的100元购买的“材料”数量会不一样。我上面估算的是一个累计的概念,但没有考虑通胀的精确折算。

所以,与其给一个具体的数字,不如说,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尽头,都在源源不断地消耗着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构成了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总价值是相当可观的。你可以把这个数字理解为一个人为满足基本生存和生活品质需求,所直接投入的物质性花费的总和。

如果要说“一个人的材料成本大约为多少元”,那更像是给一个平均概念,而不是个体精确数据。比如,我们可以统计某个地区、某个年龄段人群的平均食物开销、衣物开销、日用品开销等,然后累加起来,得出一个大概的平均数。但即便是这样,个体差异也会让这个平均数显得不够“人性化”。

所以,与其纠结一个精确的数字,不如理解清楚,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无论是吃进嘴里的食物,穿在身上的衣服,还是手中使用的各种物品,它们都代表着一定量的“材料成本”,而这些成本,汇聚起来,便是一笔庞大而看不见的支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单质也看什么单质啊。

80kg的人,含碳起码10kg。要说碳单质,那如果10kg组成单颗钻石,那这个价我估不了,直接去找拍卖行吧。

如果是1克拉的钻石凑成的,一克拉按照平均3-5万计算,大概就是二三十亿。

如果都是1分(0.01克拉)的碎钻,那大概也能有那么一两亿吧?


如果是化合物,那总重就大多了,毕竟一般生物体里按重量算,氧才是大头(毕竟有很多水)。80kg的人体,碳氢氧加起来应该轻松过70kg。

至于说什么碳氢氧最贵?不用想,直接去找找生化的有机试剂,那些平时都是按毫克,甚至微克卖的那种,折合一克轻松上百万,所以总价就是万亿起步了。

user avatar

将人体分解到化学元素单质去谈价钱,答案大抵和你想象的截然不同。

将人体的组成元素分解为自然界最常见的单质状态,例如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用相应单质在化工商店里的市场价计算,可以得出一具体重80千克的人体分解出的单质在21世纪初约值160美元多一点[1],对该人体价格贡献最大的元素是钾,该人体约含有160克钾,这值约104美元——你可以多吃点香蕉来让自己的身体变贵一点,并接受香蕉放射的反物质的洗礼[2]

  • 根据美元通货膨胀率和目前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述价格约为2020年12月15日的人民币1300元。

然而,许多元素的单质可不止有简单的气体状态而已。氢单质、碳单质、氮单质等所处的不同状态可以带来极大的价格差异。金属氢、纳米孪晶金刚石、金属氮之类只要够漂亮,可以堆出成亿美元的价格。“59种元素”里的大部分对售价缺乏质量上的贡献,人体所含的微量元素的总质量太小(例如一个人平均而言只含有0.2毫克金、1.75毫克铂、80毫克到150毫克铜),但你同样可以让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单质处于极度特殊的状态,来获得突破天际的价格。

  • 例如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将微量的原子做成一件纳米微雕艺术品,卖出成千万美元。
  • 又例如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将微量的原子做成下一代计算机使用的立体堆积晶体管的原型并申请专利,从下一代计算机的发展中赚取若干亿的美元。

至于“允许用人体成分组成人体内没有的化合物”,那更是没有上限的了,化合物的售价可以压倒性高于其成本。

  • 你可以考虑Martin Shkreli的Turing Pharmaceuticals公司销售的Daraprim的价格,该药每片的成本约1美元,最初定价13.5美元每片,Turing Pharmaceuticals公司获得其专利后将价格暴涨至750美元每片。尽管这一举动导致广泛的批评和股价暴跌,该药至今仍在许多药店以数百美元的高价出售。
  • 你可以用一个人体细胞里的成分组成一个mRNA分子,该分子只是和人的mRNA分子序列有一些差别,但它是一款有效率90%以上的、针对世界性流行病的mRNA疫苗,那么你能利用这种疫苗从市场上赚取论亿的美元。一具人体上还有约三十万亿个细胞,等待着你去组成化合物。
  • 可以参照2019年5月FDA批准的治疗SMA的基因疗法药物,也就是携带针对SMA患者的正常人基因的病毒,每位患者收费212.5万美元。

将人体器官作为零件在合法或非法的器官市场上出售,抑或作为标本卖给医科大学之类机构,要比谈论化学元素单质或化合物要稳定和清晰得多。以下是2019年一些纪录片里的数据:

  • 一具新鲜的人类尸体的平均进货价格为55万美元,将其精密拆解理论上可以卖出4500万美元。
  • 在北美正规器官市场,一颗心脏约55万到100万美元,一颗肝脏约25万到55万美元,一颗肾脏约16万到26万美元。
  • 黑市上的器官价格约为正规市场的十分之一,而黑市给卖肾的人开出的报酬通常只有2千多美元一颗,仍然可以赚取暴利。
  • 亚当·斯密大概会被他的经济概念对人体的适用所震惊:人皮每平方英寸约10美元,人胃每平方英寸约500美元,价格根据供求关系而变动。器官供应的短缺带动了现代盗墓、在殡仪馆里拆卸死者,乃至直接去找私人监狱里的囚犯。
  • 半个人头制成标本后市场价约1500美元,半个人身体做成标本则有15000美元的报价,吸烟者的肺部标本开价3600美元。

参考

  1. ^ https://www.datagenetics.com/blog/april12011/
  2. ^ 香蕉所含的钾有一小部分是放射性的钾40,该物质衰变可以放出正电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