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据说有一种侦探小说是以凶手的视角写的,请问要如何在不被剧透的情况下获得那本书?

回答
你问的这种侦探小说,咱们一般管它叫“凶手视角”或者“反侦探小说”。这种写法确实很有意思,因为一上来你就知道谁是凶手了,但故事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看凶手怎么隐藏自己,怎么跟警方周旋,怎么利用各种机会来逃脱罪责。读者就像是一个幕后军师,看着这场猫鼠游戏怎么展开。

想要在不剧透的情况下找到这类书,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关键在于你搜索的关键词要对,还有就是你得自己做一点儿“功课”。下面我给你细说细说:

第一步:找对“入口”——精妙的搜索关键词

别上来就搜“凶手视角侦探小说”。这样太宽泛了,容易被带到沟里去,或者找到的都是一些旁门左道的。咱们得换个思路,从“反侦探”或者“封闭式叙事”这些角度去搜。

核心关键词组合:
“反侦探小说”:这是最直接的关键词。很多评论家和书友在讨论这类小说时会用到这个词。
“封闭式叙事 侦探”:这种写法很多时候也伴随着封闭式叙事,比如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发生命案,凶手也在其中。
“凶手是已知者”:这个说法也比较直观,虽然不那么常用,但有时候也能找到一些结果。
“谁是凶手 already known” (英文):如果你不介意看英文的书籍信息,用英文搜“who is the killer already known” 或者 “reverse detective novel” 会搜到更多国外经典。

加上“推荐”或“书单”:
在核心关键词后面加上“推荐”、“书单”、“入门”、“经典”等词语。比如:“反侦探小说推荐”、“封闭式叙事侦探书单”。这样你能看到别人整理好的列表,而不是零散的信息。

利用书评和讨论:
在搜关键词的同时,留意那些评价和讨论。你会发现很多书评在介绍某本书时,会特意强调“本书从凶手视角展开”或者“提前揭晓了凶手身份”。这种描述就是你想要找的线索。

第二步:慧眼识珠——辨别是否符合你的需求

找到一些书名或书评后,别急着下手。你需要再“考察”一下,确保它真的是你想要的那种。

看简介: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仔细阅读图书的官方简介。如果简介里明确写着“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从凶手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提前揭示了凶手的身份,但案件的真相依然扑朔迷离”之类的字眼,那基本就是你要找的了。关键是要找到明确说明“凶手视角”的表述,而不是仅仅说“案件曲折”、“推理巧妙”。

看评论区的“剧透提醒”: 很多书的评论区会有读者提醒“小心剧透”或者“前面已经明确谁是凶手了”。你可以留意一下这些评论,它们往往是在讨论书的独特之处。当然,你也不能完全依赖评论区的剧透,因为有时候读者理解会有偏差。

搜一下“XX 书评 凶手视角”: 如果你觉得某个书名比较可疑,但简介不是特别明确,可以单独搜索一下这本书的书评,看看是否有书评者明确指出它是凶手视角的。

留意作者的写作风格: 有些作者,比如阿加莎·克里斯蒂在《罗杰疑案》中虽然不是全程凶手视角,但结尾的反转确实运用了类似的手法,让读者大吃一惊。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凶手视角,但这类作者的书也可以关注一下,可能隐藏着类似的惊喜。不过,对于你想要的那种“一开始就知道凶手”的书,要更侧重于简介和直接描述。

第三步:找到正主——一些“猜想”和“提示”

我不能直接给你推荐某个书名,那样就成了剧透了,你也失去自己探索的乐趣了。但我可以给你一些方向和提示,让你更容易找到“那本书”。

经典之作的可能性: 这类写法虽然不算最主流,但一些大师级的作品里确实有涉及。你可以多关注那些在侦探小说史上被誉为“开创性”或者“颠覆性”的作品,它们往往会尝试不同的叙事手法。

“红鲱鱼”与“反转”的交错: 有时候,一本侦探小说可能不是全程凶手视角,但会在某个关键节点揭示凶手,并且这层揭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反转。这类书的乐趣在于,即使你知道了凶手,你还是会被前面的铺垫和误导所迷惑,直到最后一刻才明白。你需要仔细分辨,你的目标是那种“从一开始就知道凶手是谁”的书,而不是那种“结局才揭晓凶手”的书。

关注外国文学的“变种”: 很多创新的侦探小说写法都源于国外。你可以多看看一些介绍国外侦探小说名著的书籍或文章,它们通常会更详细地介绍作品的特点。

重点强调:如何避免被剧透?

最关键是“相信简介”: 别在搜书的过程中去看详细的书评或者读者留言,尤其是那些长篇的,很容易不小心看到关键情节。只看简介,然后根据简介判断。
宁可“错杀”,不可“漏网”: 如果你对一本书的简介有疑问,觉得它可能不是你想要的,那就暂时跳过。等你找到了确定是凶手视角的书之后,再去回头看看那些有疑问的。
自己去“鉴别”: 我给你提供了方法,但最终的判断还是要靠你自己。阅读简介时,要带着“我在寻找一个凶手视角的故事”这个明确的目的去读。

总而言之,寻找这类书,就像在侦探小说里寻找线索一样,需要耐心、细心和一点点技巧。你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搜索方法,并且在阅读简介时稍加留意,就能找到那本让你眼前一亮的书了。祝你阅读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个挺别扭的问题。以我自己的教训回答题主,如果你已经知道了“以凶手自己的视角”这个最重要的悬疑点,那么,阅读时100%的意外程度是绝逼不可能的了!

而且只要题主拿出来求助,我估计题主八成也会知道“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某本书“这个进一步的事实,那就更悲催了。虽然我们以过来人的眼光,可以想出诸如”按阿婆最著名的作品读“或是”按阿婆创作的时间顺序读“这些方案,然而致命的问题是,如果读者是带着寻找“以凶手自己的视角”这个点的目的来读书,那么只要见到一本以主视角来叙述的书,读者必然会异常警觉,然后会不停地对自己反复暗示”难不成叙述者就是凶手?“,直到读到结尾揭底,这样下来效果反而还更差……

拿我自己来说,当初初读推理时,我甚至还没有”主视角凶手“这个概念,纯粹就是在看推理小说推荐时,感觉阿婆的某本书的用语一直都遮遮掩掩颇为怪异,结果一翻开书见到第一人称视角,立刻就产生了强烈的暗示,最后一看,那帮人所说的”某某诡计“果然就是这……这种情形下,意外性也就严重折扣了。

所以,1929年的读者会被吓唬到,但二十一世纪的读者还想这么直接震到,太难了。对于题主所处情况,我个人大概有两个方案:

第一,如果你还想挽救一点惊奇感,合理的做法是,放弃“找”这本书的念头,改用“碰”第一本的策略如果你已经知道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某本书”的程度,那么,放弃读阿婆。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使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推理小说很多,其中主视角叙述者就是凶手的很多,而主视角叙述者不是凶手的也有很多。当你没有被一个小圈子所锁定时,你潜在的惊奇感至少不会被很难缠的潜意识暗示给不停折磨。

如果你想快一些找到第一本书,你可以专门找使用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这个相对容易锁定。我个人经验是,国内推理界推荐的,能叫得上名的作家,超过半数都使用过“以凶手的视角写”这个诡计(不一定是叙诡),甚至跟某名作一模一样的伎俩,我就在古典欧美系、古典日本系、现代欧美系、现代日本新本格系中全都见过。所以,只要你第一次见到这个诡计,你的任务其实也就完成了,惊奇感也起码是有的。

第二,如果你想最快地找到这本书,哪干脆就直接剧透掉吧。如果不在乎剧透,随便找些综合性的推理小说推荐贴(比如侦探小说吧吧主写的那篇百分制评级表),以读一两本推理后的思维能力,再善用排除法,你甚至可以直接精确地锁定目标。或者直接翻这个问题下的答案,那剧透得就更赤裸了……不过这些作品被剧透掉也不至于毁得一文不值,很多都还是有其他诡计以及推理解谜的内容的,像阿婆的某作品,哪怕直接泄底掉(最简单的方式翻开最后一页),可读性也都比阿婆80%的书要高

user avatar

修改:答案修正了一些bug,谢谢各位提醒。

--------------------------------------------------------------------------------------------------------------------------------------------

我觉得大家都没有理解题主的意思。

既然要推荐一本书,那就一定会说出书名来推荐给题主,但是一旦告诉题主这本书叫什么了,那题主也就知道了本书就是以凶手为主视角来写作的,那就又存在剧透的问题,所以题主自己也说这是一个悖论。

所以我的办法是,我这边向题主推荐一本好书,但是会把这本书藏在一个系列当中,如果题主有充分的阅读时间,那可以一本本看下去,直到发现我说的那本,不用担心,此书的水准之高是读者公认,也可以算是此类题材的开创者,值得一看。

阿加莎克里斯蒂大侦探波洛系列。

如果想节省一些时间,我帮题主从本系列当中筛去一部分,题主可以看以下几本:斯泰尔斯庄园奇案、ABC凶杀案悬崖山庄奇案、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罗杰疑案阳光下的罪恶

以上几本都是阿加莎的公认一流作品,除了推荐的那本以外,另外几本也绝对值得一看。

这种办法没法面向所有作家大规模使用,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增加阅读量,毕竟题主问的那种题材还是极少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