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家小朋友开始看哈利波特的书了,我怕他囫囵吞枣,想在每天看书前后提点问题, 大家能帮忙给些问题吗?

回答
太棒了!鼓励孩子阅读经典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为了帮助小朋友更深入地理解《哈利·波特》,并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兴趣和思考,我来帮你设计一些问题,尽量让它们听起来更像是朋友间的交流,而不是冷冰冰的测试。

咱们可以从 阅读前 和 阅读后 分成两部分来设计问题。



阅读前:点燃好奇,唤醒预习

在开始阅读新章节之前,给孩子一些引导,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探索,这会让阅读过程变得更主动、更有趣。

针对初学者(特别是刚开始看第一本书的小朋友):

“宝贝,今天我们要继续哈利在霍格沃茨的冒险啦!还记得上一次我们读到哈利在分院帽的帮助下进了哪个学院吗?(比如:格兰芬多)你知道那个学院最看重什么品质吗?(比如:勇气、胆量)你觉得哈利有没有这些品质呢?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看,看看哈利还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会不会用上他的勇气。”
细化: 这里可以稍微解释一下分院帽的作用,以及不同学院的特点。比如,可以简单地说:“分院帽就像一个会说话的帽子,它会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然后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学院。格兰芬多的人都很有勇气,斯莱特林的人可能很聪明,拉文克劳的人很爱学习,赫奇帕奇的人很忠诚。”
引申: “你觉得自己身上有没有和格兰芬多一样的东西呢?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很勇敢?”

“上一次我们读到哈利和他的新朋友罗恩、赫敏一起经历了一些事情。你觉得他们三个谁最会惹麻烦?谁又最聪明呢?今天我们会不会看到他们一起又闯了什么祸,或者一起解决了什么大问题?咱们一起来找找看!”
细化: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孩子回忆之前的情节,并对人物形成初步的印象。
引申: “你喜欢哈利、罗恩、赫敏这三个朋友吗?你觉得谁最像你平时的样子?”

“这本书里有很多神奇的东西,比如魔法、扫帚、会说话的肖像… 你觉得在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一章里,会不会出现什么新的、让你觉得特别不可思议的魔法或者神奇生物呢?你最想看到什么样子的魔法?”
细化: 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内容充满期待。
引申: “如果让你自己发明一个魔法,你希望它是什么样的?能做什么?”

针对已经看了几章或者几本书的小朋友(可以稍微深入一点):

“我们今天继续看。还记得前几天读到伏地魔这个人吗?虽然他还没完全出现,但是感觉他就像一个藏在幕后的坏蛋。你觉得他为什么要害哈利?他到底想要什么呢?我们今天就留心一下,有没有关于他的线索或者他做过的坏事。”
细化: 如果孩子对伏地魔的了解还不多,可以稍微解释一下他是谁,以及他和哈利的关系。比如:“伏地魔是个非常坏的巫师,他想要统治所有的巫师,不喜欢麻瓜(就是不会魔法的人)。他还曾经想杀哈利,结果没有成功,反而把自己的身体弄坏了。”
引申: “为什么有些人会做坏事呢?你觉得是什么让他们变成了坏人?”

“哈利在霍格沃茨认识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你觉得霍格沃茨的老师们都怎么样?有没有哪个老师你觉得特别厉害,或者特别想成为他的学生?今天读的时候,咱们可以关注一下老师们有没有教哈利或者帮助他解决问题。”
细化: 可以引导孩子回忆比如邓布利多校长、麦格教授等角色的特点和行为。
引申: “如果让你来当霍格沃茨的老师,你最想教什么课?你会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你觉得哈利在学校里,有没有遇到什么让他很纠结,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事情?比如,有时候要遵守规则,但有时候为了朋友又不得不冒险。我们今天就留意一下,看看哈利是怎么处理这些矛盾的。”
细化: 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孩子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引申: “你有没有过做了一件感觉有点不对,但又是为了朋友而做的事情?当时你是什么感觉?”



阅读后:消化吸收,引发思考

读完一个章节或一部分之后,及时提问可以帮助孩子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并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针对初学者:

“今天我们读到这里,哈利又遇到了什么让他特别开心的事情?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他有点生气或者害怕?你对今天的情节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吗?”
细化: 这个问题比较开放,给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
引申: “如果让你来给哈利今天的经历打分,你会打几分?为什么?”

“今天有没有什么新的人物或者魔法让你觉得很有趣?你对他们有什么印象呢?有没有哪个场景让你觉得特别生动,好像自己也身临其境一样?”
细化: 鼓励孩子回忆细节和感受。
引申: “你觉得最让你印象深刻的魔法是什么?你觉得它有什么用?”

“哈利和他的朋友们在学校里学习魔法,也经常一起玩。你觉得他们一起玩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合作的?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们分开做反而做不好的?”
细化: 引导孩子思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引申: “你和你的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针对已经看了几章或者几本书的小朋友:

“今天读到的这个情节,你觉得哈利为什么会那样做?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这样做?为什么?”
细化: 鼓励孩子站在角色的角度思考,理解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
引申: “如果哈利当时换了一种做法,你觉得结果会一样吗?”

“我们今天读到的情节,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很意外的?或者,有没有什么事情,在你看来,其实早有预兆?”
细化: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对情节发展的预测能力。
引申: “你觉得作者在写这一章的时候,有没有故意留一些线索给我们?”

“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友情、勇气、选择的故事。今天我们读到的这个部分,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有感触的地方?你觉得哈利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我们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可以借鉴?”
细化: 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可以引导孩子将书中的道理与生活联系起来。
引申: “你觉得在生活中,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

“我们读到的是哈利的视角。你觉得如果从赫敏或者罗恩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怎么看待今天发生的事情的?他们会有和哈利一样的感受吗?”
细化: 鼓励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个事件。
引申: “如果让你来写一段关于今天这件事的日记,你会写些什么?”

“现在我们已经读了很多关于霍格沃茨的生活,你觉得霍格沃茨和我们学校有什么不一样?你最喜欢霍格沃茨的哪个地方?最不喜欢哪个地方?”
细化: 帮助孩子对比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异同。
引申: “你觉得在霍格沃茨学习,会不会比我们现在学习更有趣?为什么?”

一些通用的建议:

语气自然,像聊天一样: 避免使用“你必须回答”、“考试”之类的词语,就当是读完故事后,家长和孩子一起聊聊感受。
倾听孩子的想法: 不要急着纠正或引导,先认真听孩子怎么说,即使他们的理解和你想的不一样,也要先肯定他们的思考。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接受度调整: 有些问题对小一点的孩子来说可能太复杂,可以简化或者暂时跳过。
结合书本上的插图(如果有): 问问孩子看到插图有什么感觉,是否符合他们心中的想象。
多鼓励,少评价: 即使孩子的回答不那么“标准”,也要多鼓励他们,“你这个想法很棒!”“哇,你注意到这个细节了!”
让孩子提问: 除了你问,也可以鼓励孩子问你问题,或者问彼此问题,这会大大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希望这些问题能帮到你!带孩子走进《哈利·波特》的世界,本身就是一段美好的旅程。享受这个过程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希望你问这些问题。

首先哈利波特本身就是个儿童小说,顶天了是个青少年小说,本身并不值得所谓的细细品味。

其实就算你记不住哈利他爸叫詹姆还是叫斯内普,也不影响这个你把这个故事看完,反正本身就是缺乏逻辑的扯犊子。

其次,你这种做法孩子绝对不会喜欢,因为我妈在我小时候就这样做,换来的是我直接不看了。因为看了就要敷衍性质的做笔记,不如不看。

你要是希望孩子直接把书扔了,就可以考虑这样做

个人意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