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什么原因让发现癌症的人不去治疗?

回答
有些人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却选择不去治疗,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绝不是简单一句“不想要治”就能概括的。这些原因,往往是生理、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一、心理上的巨大冲击与抗拒

首先,诊断本身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是首要因素。 癌症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就等同于死亡的宣判。在知道自己罹患癌症的那一刻,震惊、恐惧、绝望、愤怒等负面情绪会瞬间涌来,压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

否认与逃避: 有些人可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潜意识里会产生强烈的否认感,认为医生弄错了,或者希望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不去治疗似乎能让疾病消失一样。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也会阻碍他们寻求帮助。
对治疗的恐惧: 现代医学虽然进步,但癌症治疗(如化疗、放疗、手术)往往伴随着剧烈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疼痛、疲劳、免疫力下降,甚至对身体造成永久性损伤。想到要承受这些痛苦,有些人宁愿选择逃避,尤其是在得知自己“没多少时间”后,更可能不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饱受折磨。
绝望感与放弃感: 很多癌症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经比较晚期,或者疾病的复发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接受治疗,预后也并不乐观。患者可能会觉得治疗只是徒劳的挣扎,无法改变最终的结局,反而会承受不必要的痛苦,从而产生强烈的绝望感和放弃的念头。
对死亡的恐惧与对“有尊严地死去”的渴望: 对于一些人来说,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们更看重的是生活的质量和尊严。如果治疗会让他们饱受病痛折磨,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甚至依靠他人的照料,他们可能宁愿选择不治疗,以一种相对“平静”或“自然”的方式来面对死亡,保留最后的尊严。
对预后不佳的预判: 有些患者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对自己的癌症类型和分期有了初步的了解,或者医生在沟通时也提及了预后不佳的可能性。这种预判会让患者觉得治疗的意义不大,与其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去“打一场没有希望的仗”,不如把这些留给家人,或者用来完成自己遗愿。

二、经济与社会资源的考量

除了心理上的障碍,现实的社会和经济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推手。

高昂的治疗费用: 癌症治疗通常是一个漫长而昂贵的过程,涉及到手术费、药物费、放化疗费用、住院费、康复费等等。即便是医保能够覆盖一部分,自付的部分仍然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压垮一个家庭。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来说,为了不拖累家人,或者根本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费用,有些人可能会选择放弃治疗。
缺乏社会支持: 患癌后的患者需要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人、朋友、社会机构的帮助。如果患者感到孤立无援,没有家人朋友的支持,或者生活环境不佳,可能会加剧他们的无助感和放弃治疗的倾向。
对医疗体系的不信任: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因为过往的就医经历,对医疗体系或特定医生产生了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可能源于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或者对治疗方案的疑虑,从而导致他们选择不参与治疗。
误信偏方与替代疗法: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患者容易接触到各种未经科学验证的“偏方”、“秘方”或“替代疗法”。有些人可能会被这些疗法所吸引,认为它们比现代医学更温和或更有效,从而放弃正规治疗,转而尝试这些未经证实的方法,结果可能延误病情。

三、对生活方式和疾病本身的认识

有时候,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生活方式的偏好也会影响他们是否接受治疗的决定。

对疾病的误解: 有些患者可能对癌症的性质、进展和治疗原理存在误解。比如,他们可能认为癌症是一种“不治之症”,或者相信某些“自然疗法”可以彻底清除癌细胞,而无需经历痛苦的医学治疗。
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定义: 对于一些饱经沧桑的人来说,疾病反而可能成为他们重新审视生命、思考死亡意义的契机。他们可能会选择用剩下的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陪伴家人,或者追求精神上的宁静,而不是把时间都花在医院里。
对个人价值的评估: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人生中的重要使命,或者对未来没有太多期待,他们可能不会觉得继续治疗以延长生命有太大意义。

总结来说,一个确诊癌症的人选择不去治疗,绝非一个孤立的决定,它通常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这是一个充满挣扎、痛苦和权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的支持网络、对医疗的信任度,以及他们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理解这些原因,才能更 empathetically 地去对待这些面临困境的患者,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的人是真的没钱,所以一些患者在确诊后就立即放弃了。

某个患者在确诊之后,在和医生沟通之后,了解到已经是晚期肺癌,中位生存期可能在6个月-1年,家里经济情况不太好,和家人商量后就决定不再治疗了。

有的人是被误导了:

  • 误导以为所有癌症治疗都要花很多钱,看见癌症就想到倾家荡产,对医保政策不了解,所以就放弃了。

这是在互联网上非常盛行的说法,不能否认的事,癌症治疗是不存在上限的(甚至可以说任何治疗都是这样),于是总能举出来那些花了许多钱的案例,这种案例被宣传放大了,会让某些人以为所有癌症治疗都是这样的。

其实现在癌症治疗药物降价非常明显,比如靶向治疗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后,肺癌靶向药易瑞沙每盒从5500元降至547元;乳腺癌靶向药赫赛汀从单支售价2万多元降至7600元。

  • 误导以为所有癌症确诊就等于绝症,巨大的恐惧心理导致直接放弃了

这种可以说非常常见,大家对于癌症的心理压力也是极大的,无论是我以前的工作经历中,还是现在科普中,都能遇到这类人。

有的人属于还没有得癌症,他们已经先入为主的陷入了这类恐慌中,就属于极容易放弃治疗的人群。

  • 误导以为某某神医可以让癌症痊愈,所以不去医院,而去了某些神医那里。

这是在医院里非常常见的情况,在医院遇见一个乳腺癌晚期患者,了解到她的故事就是确诊的时候是早期,经邻居介绍去了某个神医那,然后拖到了非常疼痛才再来医院,已经到了晚期。现在她的亲戚来看她,亲戚们又是天天以泪洗面。——我个人感觉这种就是身边猪队友实在太多了。

说起来邻居的神医,我又想到了之前的这个回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