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京冬奥会冰球男子小组赛,中国冬奥历史首秀 0:8 负美国,这场比赛有着怎样的意义?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男子冰球小组赛,中国队以0:8的比分不敌美国队,这是中国队历史上首次登上冬奥会冰球赛场。这场比赛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比分上的差距,它更像是一个开端,一段漫长征程的起点,承载着太多中国冰球人的梦想与期望,也折射出中国冰球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未来方向。

首先,“首次冬奥亮相”本身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能站上冬奥会的赛场,是每一个冰雪运动员的终极梦想。对于中国男子冰球来说,更是从零到一的突破。这意味着中国冰球终于获得了进入世界顶级舞台的门票,与那些拥有百年冰球传统的强队同台竞技。这不仅仅是技战术的比拼,更是对中国冰球发展水平的一次公开检验,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冰球力量的绝佳机会。即便结果不如人意,这份勇气和决心本身就值得肯定。

其次,这场失利真实而残酷地揭示了中国男子冰球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0:8的比分是硬道理,它告诉我们,在技术、战术、身体素质、比赛经验等诸多方面,中国队与美国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美国队拥有世界一流的职业联赛基础(NHL),球员从小接受系统化、高水平的训练,职业生涯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大赛经验。相比之下,中国队虽然近年来加大了投入,但整体的青训体系、职业联赛的成熟度、高水平教练员的储备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场比赛是一个沉痛但宝贵的“照镜子”机会,让所有人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要缩小差距,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和努力,更需要科学、系统、持续的投入和发展。

再者,这场比赛对于中国冰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0:8的失利可能让一些初次接触冰球的观众感到失望,但不可否认的是,冬奥会的关注度是巨大的。无数的目光聚焦在冰球赛场,无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能够极大地激发青少年对冰球运动的兴趣。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国家队第一次出现在冬奥赛场时,他们心中会燃起“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的火种。这场比赛就像是一次全国性的“冰球宣传片”,将这项运动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为未来的冰球人才培养打下群众基础。同时,这次冬奥会也给中国冰球提供了与世界强队交流学习的机会,球员们在比赛中看到了差距,也学习了别人的优点,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此外,这场比赛也考验着中国冰球项目的韧性和决心。体育竞技的魅力在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输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输球后失去前进的动力。这场0:8的失利,无疑是对中国冰球人的一次严峻考验。他们能否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坚持不懈地投入到冰球事业的发展中?能否继续加大对青训的投入,培养更多有天赋的年轻球员?能否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教练员和专业人才?这些都是中国冰球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北京冬奥会에서의首秀,即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标志着中国冰球已经踏上了正轨,这条路注定充满挑战,但只要方向正确,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够看到希望。

最后,我们也可以从“体验”和“学习”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比赛。对于中国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冬奥会的舞台上体验高强度的国际比赛节奏,感受奥运氛围。这种宝贵的“体验”是任何训练都无法替代的。他们需要适应奥运级别的压力,学习如何在顶级赛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同时,他们也在学习对手的打法、技术细节和比赛作风。一场比赛的输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中学习到什么,将这些经验转化为未来进步的动力。

总而言之,北京冬奥会中国男子冰球的首秀,以一场0:8的失利告终,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一个新篇章的开始,是认清现实、明确方向、激发热情、积累经验的重要节点。中国冰球的道路依然漫长,但有了这次冬奥会的洗礼,有了无数国人的关注和支持,相信这条充满挑战但充满希望的道路,会越走越坚定。这场比赛的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冰球运动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路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但同时也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冰球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不懂冰球的专业知识,我只是想说,我觉得中国体育没有必要像工业一样,非要样样都争先,工业那是可能被卡脖子没有办法,有些运动的群众基础和技术传承都很好,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能夺冠当然很好,有些运动的比较冷门又起步较晚,橄榄球冰球滑雪,被人打个0:8也没什么关系。

中国现在的国家综合实力已经脱离了要依靠竞技体育成绩和金牌奖牌数量来摘掉“东亚病夫”帽子的时代,我们从国家到民众都应该更自信一点,除了体育总局的官僚以外,少几块金牌、少几个冠军不会出什么大事的。

除了男足。

甚至包括男足。

user avatar

有诗为证:

倒履相迎名士归,流落百年今朝回。

提携玉龙飞冰雪,当属开来第一魁,


今年的冬奥会办了一件大事,把这样一个问题暴露在大众视野里

我们到底要怎样看待海外华裔?

或者说,在中国可预见的崛起路上,我们期待海外华裔扮演怎样的角色?

从冰球体育事业的发展上来看,就有不少可以说道说道的

这是中国首次参加冬奥,冰球队25人的队伍,15个归化队员,11个加拿大出生的球员,大多数是华裔

在中国组织一只冰球队,比组建一只足球队不知道难到哪里去了

2010年的时候,中国注册的冰球运动员人数区区540人,根本不具有选拔出一只国家队的基础

15年,北京赢得了冬奥会的主办权,作为东道主我们于情于理要有一只冰球队参赛

17年6月初,“中国冰球选拔营”办到了加拿大,寻找能给咱们国家队效力的冰球人才

中国冰球国家队的集训大门首次面向海外华裔运动员敞开

这时候,摆在国家队面前的就是巨大的人才库

加拿大这个冰球界的扛把子华裔海了去了,庞大的冰球人口让国家队从无到有建立起来有了机会

中国队的队长,是现年37岁的老将叶劲光,他已经是第四代移民了

85年的叶劲光生在温哥华的枫叶岭,19岁他被北美冰球联赛(NHL)科罗拉多雪崩队选中,他在NHL征战五个赛季,出战174场比赛拿下56分,是职业冰球史上表现最出色的华人男子球员

代表中国队出征冬奥,叶劲光称之为“毕生梦想”,他说:

150年前,我的祖辈流落北美,但中国一直都在叶家的传统里。

王泰勒今年25岁,他也是加拿大华裔,第三代移民,爷爷奶奶来的加拿大

他在为万科龙效力的首个赛季里迅速进入比赛节奏,共拿下15个进球和16个助攻,与队长叶劲光共享单赛季球队射手王和得分王

比起老成的叶劲光,王泰勒更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时期带领中国冰球队

关于是如何考虑回中国参赛,他之前在采访里说过:

我与妻子商量了一下,权衡了一切,进行了讨论,然后我就来到了这里,我并不后悔。我很高兴能加入这支球队,在爷爷奶奶的故乡发展冰球。而且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参加冬奥会,这就更棒了!

冰球是个绝好的例子,我们所稀缺的,从海外华裔那里找补了回来

中国为海外华人提供了广阔天地,海外华人也能为中国添砖加瓦

华裔说到底和我们更近,同等的情况下就是更愿意在中国发展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我们对海外华裔的看法大概以2015年前后分为两个时期

在80年代到10年代中,大多数人多多少少觉得海外华裔更“国际化”,具体例子按下不表

大致在15年后,舆论场有了一次急转弯

很多文化界所谓的“名流”都因为没预料到这次急转弯,他们被甩了出去

这一时期我们对海外华裔的看法有了不小的变化

虽然现在舆论场还是大开大合矫枉过正

我们还总是要为几十年后的全球治理留多一点可能性

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啊

user avatar

NCAA有几百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冬奥会。

NCAA全称是全国大学体育会,是由1000多所大学组成。包括橄榄球、篮球、冰球、棒球、田径、体操几十个项目分为几个等级的几十个联盟。

也就是说,你在冬奥会上看到的青年选手,尤其是北美的选手,很大可能就是NCAA的。没有去查,其中肯定不乏金牌选手。甚至说谷爱凌要是入学了,只怕也可以认为是来自NCAA。

像国内的姚明、刘翔、李娜、郭晶晶、许昕。。等等都还参加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理论上说他们在校期间直至毕业2年后,到28岁之前他们还是FUSC(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成员。合着别国的媒体,也会说,我们的老将健将输给了来自中国的大学选手?

所以输了真的很正常。真没必要拿着个大学生身份说事。

user avatar

下图是我2月5日时做的中国男子冰球队的25人大名单——之所以自己做一个,是因为网上没有找到现成的。

因为当时Olympics网站上还找不到每个人的球衣号码,我只能参照昆仑红星队的官网信息——这导致项旭东、张鹏飞、钟 (显示不出来这个字么?钟 ,钟暐)三名球员的号码信息是缺失的,鄢睿男的号码是错误的——本次冬奥会他穿81号,而不是昆仑队的86号,这些错误和遗漏的信息后续我会更新到新版名单里。

【下图已在2022.2.12日更新成正确版本。】

这场比赛怎么说呢,0:8的比分远不能代表中国冰球运动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际差距比比分显示的大得多。

25人大名单,归化球员是15位,剩余10位是本土球员。

昨天的比赛,有3人没进到比赛名单,全是本土球员。分别是:张鹏飞、韩鹏飞、国家宁。

进入到比赛名单里的22人中,有2人没得到上场机会,分别是本土前锋项旭东以及归化守门员欧班永利——另一位归化守门员杰瑞米·史密斯,打满了全场60分钟的比赛。

不讨论守门员,仅讨论锋卫。中国队派出的4组/20名锋卫球员中:7名中国本土球员平均出场时间是5′26″(其中项旭东没有得到出场机会);剩余13名归化球员的出场时间是19′23″。归化球员中,郑恩来的上场时间最少,是16′19″;本土球员中,闫俊丞上场时间最多,是16′07″。

可见,即使在球队内部,本土球员的水准跟归化球员,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没有归化球员,中国男冰是没资格站上奥运赛场的;有归化球员,能不能上,这在赛前还引起巨大争议来着——国际冰球联合会担心中国队上场后,场面太不好看,伤害到冰球运动在中国本土的发展。

补充:受北美疫情影响,NHL未能按原计划为冬奥空出比赛档期,导致本届冬奥会没有现役NHL球员参加。

user avatar

最近看冬奥会有点上瘾。刚刚看了中美男子冰球的对决。


有几点体会:


1、冰球是真的好看。极快节奏和高强度的对决,会让人肾上腺素飙升。无怪乎NHL(国家冰球联盟)能成为北美四大职业运动之一。


2、0:8这个比赛结果,其实真实地反映了中美冰球的实力差距。NHL成立于1917年,中国冰球队成立于1963年。中间至少差了四十几年的发展时间。此外,美国除了拥有全世界最高层级的职业冰球比赛NHL,还有非常成熟的校园冰球文化。这次美国冬奥会派出的都不是职业联赛的队员,但他们依然是金牌的冲击者。相对而言,中国冰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太弱。今年是中国队因东道主身份第一次登上冬奥会的舞台,其中不少中国运动员都是归化运动员。


3、中国冰球队的小伙子们真的很拼。在第二局比分已经拉开非常大的差距之后,第三局中国队还是斗志满满,组织了多轮进攻,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希望能进一球。他们把进攻组织到了最后一秒钟。面对刚刚起步的中国队,对面强大的美国队,也不敢有丝毫松懈。这场比赛,虽败犹荣。


4、奖牌背后的人值得我们尊敬。我想,在这场比赛之前,中国冰球队的小伙子们都清楚,这场比赛没有什么赢的希望。但为什么他们依然要拼尽全力呢?在开赛前,中国男子冰球队队长叶劲光写了一条微博,他说,如果有一个中国运动员,20年后站上冰球最高舞台,人们问到他为什么练习冰球,他会回答“2022年,我看了中国队的比赛”,那就是我们这代人的成功。


叶劲光的曾祖父曾经是被卖到北美的劳工。叶今年马上就要37岁了,职业生涯接近尾声。他不大可能会站在冬奥会领奖台上,但是他和中国冰球队正在进行的比赛,依然在创造历史。我想,也许今天晚上就会有年轻人,因为看了这场比赛,而认识了冰球,萌生了对冰球队兴趣。


领奖台之下的人,身上也闪着光辉。



欢迎大家关注我,日常聊聊科技互联网,也可以一起聊聊旅行和生活。最近在追冬奥~~ @Atacama

user avatar

我们有句古话:知耻而后勇。

同样的话,别人口中说出和当事人口中说出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例如路上开车出现了刮蹭,无责方说“一点小刮蹭不要紧”,会让气氛和谐,很快处理好,但如果全责方先说“一点小刮蹭不要紧”,想想后面的场面也不会太和谐。

面对失败,别人来安慰几句听着正常,但作为队长自己给自己贴金就让人听着有点不是味儿了:

当年日本人踢我武馆,无数被打败,他们想的可不是“20年后站到武术最高舞台,人们问到他为什么练习武术,他会回答"我看了前人被日本人踢馆",那就是我们被踢馆的成功”。国人不会认为那是成功,成功的是扭转乾坤的霍元甲,陈真。

0:8大败,失败就找好原因,知耻而后勇,请不要主动往自己脸上贴金吧。

user avatar

希望大家能给冰球队像 谷爱凌一样多的掌声。

体育的意义不是那一块金牌。

user avatar

没有输给美国队两位数,我觉得已经算不错了。冰球美国的国球地位,中国恐怕没几个人知道冰球是什么玩意儿。

user avatar

很正常的比分,中国冰球队目前还不过是刚学走路的水平。

要起来最起码要等待一代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