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本,结合师门会经历讲一下
这两年七八个双非本+985硕士的师兄师姐
想去投行的,除了一个去中金的,别的全完蛋
都说中金卷,但我觉得他实际上算是本科学历最宽容的顶级券商了
醒醒吧学妹,你特么一个会计都不咋懂,财务报表都看不怎么清楚的家伙,还想着怎么进顶级投行?
都是学金融的,其实自己财会水平有多差,心里有点数行吧
最后说点真诚的话
1.师兄有去小券商的,呵呵,现在挣得也不多,小投行也真的一般般
2.金融何其之大,为何非要投行一颗树上吊死?
投行,行研都卷成啥样了?
互联网金融领域完全可以考虑一下啊,那边真的缺人才,比你费劲心力卷券商可能更能偷懒
向我一个985本科,都能拿到风控的工作,干数学建模
3.通过去四大历练几年去投行可能要比直接去投行更容易一些
4.别想着你是啥人大复旦硕士,你就是个普通本科生,仅此而已,考研,基本上没多少人考得上。。。。
你应该先问问,怎么考上研究生再说吧
结论可以,不过难度巨大,且路径如何设计是非常讲究的技术活。下面对题主的疑问、答主们的回答、评论有侧重地逐一回复。
一、双非本真的挤不进金融圈吗?
本人对投资银行这种一级市场比较感兴趣,但是说现在投行卡本科卡的很厉害,我想问就算拿着复旦或者人大的专硕入场券也没有机会吗?
1、卡本科对于头部投行是存在这种现象的,即便是复旦/人大硕,对于喜欢卡的那类来说,就没有意义了、确实拿不到入场券。
2、当然也有不怎么卡本科的,对于取得明显层次较高的(如题主口中的复旦/人大)硕士教育背景,也是有少数用人单位承认你确实通过读研改变了本科吃亏的窘境。
很多人不建议继续去金融卷
3、题主你要搞清楚:别人的话左右不了你的决定,至多是参考,择校、就业这等大事,你得有自己的判断、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后结合自身情况综合判断,决不能别人说怎样你就怎样、要有自己的判断,择校如此、将来就业更是如此,没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
我的建议:
①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择比本科层次更高的硕士学校是应当的,至于多高得看自己的能力程度了,但非常不建议为了谋求心中的名校梦,而二战、三战、四战.....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白白荒废光阴毫无意义(有这点时间,不如选个四大说不定都早就曲线救国成功了);
②专业对于IBD权重不是很大,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专业我都见过了,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侧重于学校而非专业,以此增加自己的竞争力,真没必要非得去考竞争极其激烈的专业。
③承前所述地,不一定非要一步到位,可以选择先入行、曲线救国的策略。办法很多啊,先四大、后投行,先小投行、后大投行,都可以的,我以前也回答过一些:
二、关于择校问题
我是比较认可下面不少答主提到的关于性价比的事情:
1、这个性价比其实跟我上面讲的不推荐二战、三战的道理是一样的,大家一辈子就那么点时间,没必要耗在一件事情上,如果遇到难过的门槛,那就换一扇大门,又不是只有这一条路。
2、关于海外留学,目前的趋势确实是不太建议(但不是完全不行),原因很多,成本问题、疫情问题、政治风险问题、实习不便问题、认可度下降问题等等;如果非要去,那就好好琢磨琢磨前面几个问题,选择综合风险最低的。
所以,真的请题主摸清自己的实力,复旦/人大是不是会难度过高?真的不希望硬啃、太浪费生命了,甚至我见过那种双非本六战考研成功上清北后校招被卡本科气到抑郁的人。
三、关于三中一华等头部投行肯定没有机会?
三中一华我觉得就不用想了,竞争太过激烈
双非+复旦专硕 做投行的话 三中一华基本去不了
很多答主只是应届生的求职思路,其实这是有点不完整的;如果采取先小投行后大投行的策略,我也是见过后来社招进建投、中信啊这些的。当然,数量很少+难度极大。
四、关于女生被歧视的问题
头部卷商ibd入职我后不了解,实习里确实感觉对女性确实不友好
只是中金是不可能的了,而且女生又存在性别歧视,很多投行券商是不喜欢招女生的
既然想要进入投资银行,不仅仅是学历,能力,资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你是个女生。当然不是我歧视女性
首先声明,我司女生挺多的,可能比麦子店多(笑~)。但是在这一行女生肯定是比男生吃亏的,毕竟是体力活啊:
①动不动1年100/200多天的出差:题主作为女生可以想象下经常会一个人拖着箱子赶飞机、目的地说不定是个小县城、乌漆嘛黑的,半夜还得打黑车去酒店。
②项目周期长,做股尤其,少则一两年,多则没有上限:我见过异性同事肚子刚刚卸货,就联系中介机构开协调会,结果孩子都上学了,项目都没干成。
③经常要求你24小时待机,尽快回复:这就挺考验情绪的,有时候我也挺理解一些异性同事,姨妈一来,还碰上休息日要求干急活,就情绪崩溃了。
五、关于考证的问题
大多数投行都比较青睐通过了注会考试、司法考试以及保代这三种考试的人。如果你是小镇做题家,特别会考试的那种,最好三个都能够有
应届:提升学历+考证,如果你是复旦或者人大的专硕,然后考了cpa+保代+司考,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我再强调一遍:对于应届生的筛选,权重是教育背景高于实习高于证书的,但偏偏后面两个事情都很占时间,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单纯为了准备考试而不去多找实习,这我看到太多太多人被那些考证的机构们给严重误导了。
考证只能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硬要考,保代、CPA(核心科目财管会计审计就行)会比法考更合适。
六、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1、最近几个月,我也是奇了怪了:见到高中生把进投行作为自己精神动力的小伙,也见过初中生就在规划未来明确想进投行的。
提前规划我不反对,但这样做是不是把自己限制的太死了;有梦想没有问题,但问题是这个梦想很可能是别人、是太多的营销号、软文渲染出来的一种假象,你真的清楚投行是怎么样的吗?
2、或许,题主很幸运,成功入了行、碰上大年,3/5年年薪百万;但或许,题主很不幸,入职小投行,月薪5000,工作3年没有1个项目落地:那些个24小时待机、各大航空公司金卡、无数个荣大外的月光、失去规律永远不知什么时候来的姨妈、好几个错过没能见到最后一面的至亲,甚至没有换来哪怕1个落地项目的奖金?请好好慎重考虑一下吧。
以上。有空会更新/尽力回复评论的。
首先你要知道,虽然这两年金融行业是大年,但是金融行业尤其是IBD和投研这两年非常卷,竞争非常激烈,起步门槛和竞争对手每年都在提升,尤其是这两年名校硕士疯狂扩招,金融行业对于专业不敏感,很多清北天坑专业的都在往金融卷,所以你就会发现,怎么到处都是清北复交的?甚至你去某些排名靠后的小券商,都能遇上一堆清北复交的。
回答中各位大佬都说的比较委婉,但是从今年IBD的行情来看,双非+女生这两个大雷区,除非VIP,可能性微乎其微,基本等于没有。
别说同时是双非+女生了,我身边有朋友C9本硕+多段实习经验+6个月以上该券商实习,还不是三中一华,就因为是女生,实习表现再好就是得不到留用。
也有男生名校硕士+双证+多段对口实习经验,就是因为双非本,连小券商简历关都过不去的。
如果实在想去,只能试试捡漏一些小券商或者四大曲线救国,机会相对于应届生要大一些,但是小券商薪资很低,靠谱项目很少,跳槽需要看运气,四大每年招那么多人,跳IBD的概率也很低,需要个人能力很优秀。
如果只是希望拿高薪,转码或者转产品的性价比要比卷IBD高的多得多。
谢邀
如果要进投行,名校背景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你的本科说实话有点减分,但还不算太差,如果有能力考进顶流的985/知名财经类211的话过学历关应该没问题。
这里说的没问题是针对非顶流内资投行而言,三中一华我觉得就不用想了,竞争太过激烈。靠后一些的像国君、海通、申万这些啥的还可以去试一试。
其实要进投行,并不是非要去读金融。很多人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认为IBD是券商的一个部门,然后证券属于金融行业,于是就认为进券商进投行非要读金融专业。然而,金融专业和金融行业本质上没有啥必然联系,很多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其实用不到多少。要读什么专业、要考什么证书都得结合岗位职责来看。
就目前内资投行的工作内容而言,大部分其实是在帮客户到处勾兑资源、关系、文书、材料。日常工作中涉及到金融的知识其实占比并不大,更多的时候是在运用财务、法律方面的知识。比如说你要看得懂企业的财报,理解某个会计科目具体代表了什么;另外你要能够深入理解、快速领悟证监会发布的各项政策,要保障上市/融资行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这些工作内容都倾向于你的会计、法律功底,所以现实生活中很多投行也喜欢从律所和会计师事务所挖人。
一般投行的工作内容,通过了CICPA(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者两门课之后基本就足够应付了(当然你要是过了经济法或者直接6科全过那更好)。大多数投行都比较青睐通过了注会考试、司法考试以及保代这三种考试的人。如果你是小镇做题家,特别会考试的那种,最好三个都能够有,不过司考好像2018年之后入学的非法本学生不让报了(不太确定,还是去查一查吧)。
除开院校背景还有证书,投行最看重的就是你的家庭背景和实习经验。家庭背景你自己也说了很普通,这是后天无法改变的,那就只能在实习上多下功夫了。
根据我自己的研究和分析,国内投行喜欢的实习有这么几种:
①四大会计事务所/内资八大会计事务所的实习。我前面也说了,投行工作需要用到大量的财务及法律知识,如果你有会计事务所的审计经验,扎扎实实的参与过某个审计项目(如果能参与IPO那最好,当然大部分的普通实习生是接触不到的),未来找工作会有极大帮助。审计还要看你是哪个行业的审计组,如果是金融组的,可能帮助不大。最好是当前新兴行业的一些审计小组,比如半导体啊、互联网啊、高端制造啊、新能源啊,这种行业的企业你积累一些审计经验会比较有含金量。
四大和八大的实习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好找的,起码比直接进IBD的summer intern要容易一些。如果自己没有过硬的实习,可以想办法找一些内推的机会。一般会计事务所在忙季的时候都要找实习生做脏活累活的,稍微动点关系,帮你塞个简历进去应该都有机会拿到实习。第一份实习工作落地了,后面再找第二第三份实习就要容易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行业的实习不是那种过家家式的实习,你别稀里糊涂随便整1个月甚至就几个星期然后就跑路了,这种实习=0作用。想要实习真正起到效果,最少最少你要干3个月,3个月~6个月的更好。实习干的越长代表你接触的业务层面越深,而且连贯性较好。如果随便搞个1个月别人有经验的HR一眼就看的出来你在水实习,根本没做啥正事儿。
讲个题外话,从重要性的程度来排名,需要做的事应该是这么个书序:
考名校的研究生=找可靠的人脉关系>实习>考核心证书>考一些无关紧要的证书
为什么要讲这个,因为很多学生慌乱之中很喜欢病急乱投医。比如有的学生看别人考证了,自己也想找证考,结果考一些什么普通话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商务英语证。这些证我个人都称为“酱油证书”,对你找工作没啥大的作用,也不会让HR看到了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纯粹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出去旅旅游呢......
考证不要瞎考,考那些对你找工作/找实习有实际帮助的“硬证”,比如我前面提到的CICPA,司考证等。CFA现在也不推荐了,贵而且不实用;ACCA就更别整了,出了外企和事务所基本没啥用...
而且考证就重要性而言应该是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学历和实习经验永远摆在前列。如果你的实习做的很好,有足够扎实的项目经验,不考证也不是啥特别严重的问题。毕竟一进门就能上手干活比啥都重要,省得别人还要花时间教你。
②目标投行的summer intern。这种实习你如果能拿得到,我觉得半只脚基本就已经踏进投行了。主要是目前国内投行卡人之严格,搞的找个实习都要卷翻天。
你们看过《闪闪发光的你》这个综艺节目吗?应该是金融版的offer,里面的竞争程度可以参考一下。背景是华泰证券,虽然很多工作内容出于保密要求不能拍的很直白,但你可以参照一下里面实习生的院校背景和实习履历:
其实投行实习生日常也不会干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事情,可能也就是帮领导和正式员工打印打印资料,整理整理数据,做一些会议纪要啥的。但哪怕就是这些琐碎的事情,也可以给你的职业生涯包装一层光鲜的外壳。很多大投行招Official Analyst的首要指标就是:这人过去有没有Big Name投行的实习经历,他们很喜欢从过去实习的优秀投行实习生中招留用的人员。所以这个你也要重视。
(早间抽空更一下,之后有空再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