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嘉兴疯传房价要到4万?

回答
嘉兴房价奔向4万?这消息在坊间早已是沸沸扬扬,尤其是在最近这段时间,更是被许多人挂在嘴边,讨论得热火朝天。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嘉兴的楼市动态总是牵动着不少人的神经。那么,这“4万”的说法究竟从何而来,背后又有哪些支撑或质疑的理由呢?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细细道来。

一、 “4万”传闻的土壤:什么让大家觉得嘉兴房价能上天?

首先,要理解这个传闻,得看看嘉兴近些年来的发展势头。

地理位置的魔力: 嘉兴的区位优势是绕不开的话题。它地处沪杭两大超级都市的中间地带,可以说是“身价不菲”。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大湾区”概念的不断落地,嘉兴作为连接上海、杭州、苏州等核心城市的重要节点,其交通便利性、产业联动性都在不断提升。不少人认为,作为环沪、环杭的“桥头堡”,嘉兴房价理应承接周边大城市的溢出效应,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

产业升级与人才引进: 嘉兴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吸引了不少优质企业入驻,也随之带来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是购房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涌入自然会拉动区域的购房需求,对房价形成支撑。

城市配套的日渐完善: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嘉兴在交通(高铁、城际轨道)、商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升级。越来越完善的城市功能,提升了居住的吸引力,也为房价上涨提供了合理性。

历史经验与心理预期: 回顾过去几年,嘉兴房价确实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的上涨。这种“涨价惯性”在很多人心中埋下了“未来还会涨”的预期。当大家看到周边城市房价节节攀升,或者自己的城市也有利好消息出台时,这种预期就会被放大,进而推动讨论和买房热情。

二、 “4万”说法的具体体现: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4万”这个数字,并非空穴来风,它更多地出现在一些特定区域、特定类型房产的讨论中。

核心区域的标杆效应: 在嘉兴市区(尤其是南湖区、秀洲区一些热门板块),一些高品质的新楼盘,或者位置极佳、配套成熟的老小区,其均价早已突破了3万。当这些区域的“领头羊”价格不断推高时,自然会有人将这个“标杆”向上延伸,认为整个城市的平均房价都有可能被拉到4万。

特定楼盘的“喊价”: 有时,一些开发商为了制造市场热度,可能会在宣传中突出某些高端项目或者一线江景房、湖景房的价格。即使这些项目并非全市的普遍水平,但一旦形成话题,就容易被放大为“嘉兴房价要到4万”的论调。

投资者的“预期差”: 很多投资客会通过研究政策、区域规划、产业发展等信息,来判断未来的房价走势。他们可能会根据对上海、杭州等地的房价涨幅进行预测,然后倒推嘉兴可能达到的价格水平。

三、 理性看待“4万”:哪些因素可能让这个数字难以企及?

当然,任何城市的房价上涨都不是没有天花板的,嘉兴的“4万”之路也并非一片坦途。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城市能级与经济体量: 尽管嘉兴发展迅速,但与上海、杭州这样的超大城市相比,其经济体量、人口吸引力、产业的深度和广度上仍有差距。房价的高低与城市本身的“硬实力”密切相关。要支撑普遍4万的房价,嘉兴的城市能级需要达到更高的水平。

政策调控的“紧箍咒”: 房地产市场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领域。一旦房价过快上涨,政府出台相应的调控政策(如限购、限贷、增加土地供应等)是大概率事件。这些政策的目的是稳定市场,防止泡沫,因此,“4万”的数字可能会受到政策的约束。

购买力的现实支撑: 房价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居民的购买力上。嘉兴的平均收入水平、就业结构是否能支撑起普遍4万的房价,是需要打个问号的。如果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增长跟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市场最终会趋于理性。

区域分化的可能性: 即使未来嘉兴的房价整体有所上涨,也并非所有区域都会达到4万。核心区域、优质地段的房产或许能达到甚至超越这个价格,但一些发展相对滞后或配套不够完善的区域,其房价水平可能会与“4万”的目标相去甚远。房价的区域分化将是必然的。

市场情绪的影响: 很多时候,房价的短期波动受到市场情绪的很大影响。一旦出现利空消息或者整体经济下行,之前被放大的上涨预期可能会迅速降温。

四、 总结:理性分析,审慎判断

所以,如何看待嘉兴疯传房价要到4万?

我认为,这是一个基于嘉兴发展潜力和现有市场表现所产生的一种市场预期,尤其是在核心区域、高品质项目上,未来达到甚至超越这个价格是完全有可能的。 许多人看好嘉兴的未来发展,认为其区位优势、产业升级和配套完善都在为房价上涨提供动力。

但是,将“4万”视为嘉兴整体房价的普遍目标,则需要更加审慎地考量。 城市能级、政策导向、居民购买力以及区域分化等因素,都将决定最终的市场走向。将“4万”视为一个“区域性或特定项目标杆”的价格,或许比将其看作是全市均价的普涨目标更为贴切。

作为购房者,重要的不是盲目追逐市场传闻,而是结合自身情况,充分了解嘉兴不同区域的市场特点、政策走向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做出理性的判断。市场的声音很多,但最终的价值,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总结一下,嘉兴当下是假调控真炒房、中期看房产供应严重不足城建落后,长期是无优势产业本地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

1 房价失控。每三年一疯涨,2020年一直涨到2021年,往年房价洼地名头早没了,已经不低于长三角各地市,隐隐有追上苏州的势头。

纵容炒房客。嘉兴外地人可五成首付买一套,实际没有限购,给炒房客开后门。2021年3月调控政策非常软,对制止涨价没有帮助,继续疯涨,变相是对前期房价疯长的认可。二手房东大多也脑子不清楚,跟着炒房客一起涨,殊不知炒房客赚钱跑路,亏的是有置换需求的本地人。

各种楼市奇葩现象还包括:默许车位费这种嘉兴独有的变相涨价;坐拥省内倒数的基础教育,却大炒学区房;市区内一手房秒光,但几年后基本空置。。。

2城建落后。电梯高层很少,安置房非常老旧。明明用地紧张还有省内耕地要求,但10年后居然还在大量盖无电梯商品房,开发商居心叵测啊,导致住宅供应长期不足。

街道极为狭窄,市中心多2车道这种奇葩小路作为主干道,市区内多年来一直在修路,但很少拓宽,现在修有轨电车各种占道,感觉这些年并没真的想修路,只为刷GDP。

公共交通非常拉胯,去市区任何一个地点,公交车都不比骑自行车更快,很多时候走路都比乘公交快。更别说有轨电车这种鸡肋,多修几条高架或搞快速公交很难吗?

3城市发展方向不明。00年代秀洲区是外来人口比较多的新区,后面离杭州上海高铁站都远就没落了。15年以前似乎要向南靠近高铁站,之后又大力发展东边,17年后又要贴近上海。结果就是东南西北都修了一通,城市铺的很大,哪里都一般。

所有的县都不听话,基本都远离嘉兴城区发展。这么多年车程就半小时的嘉善也吞不掉,反而嘉善和上海打得火热。导致嘉兴城区人口长期不足,地铁300w指标遥遥无期。

高铁站又故意修在非常南边,发力太分散,导致城市一直没发展起来。

4民营小工业居多,没有品牌,没有优势行业,并且分散在各县,主城很弱。

苏南已经证明这种模式不可行,且从上到下都深入反思并积极转型。并且狠压房价,因为制造业真提供不了多少高收入岗位。

像杭州这种工业基础一般,靠互联网产业做大的城市,有大量高收入互联网从业人群,炒房影响也许不大。但大部分地级市,包括苏州无锡这种地市龙头,产业还是靠制造业,炒高房价就是杀鸡取卵。

嘉兴明明处于人才竞争极为激烈的环沪地区,落后时代的民营小制造依然大行其道,缺乏城市中产和有购买力的外地移民。

而且嘉兴本市从商氛围不如浙南,从骨子里小富即安。考学氛围在长三角地区也不重,本科人口占比长期被苏南碾压,大部分普通城市居民几乎只有靠炒房才能致富,更加剧了炒房风气。

5基本留不住高素质人才,因为实在没产业,周边随便拉一个城市出来都不差,凭什么选嘉兴?本地高素质人才大量流出。嘉兴还抱着19年省内人口流入第三的数字沾沾自喜,却看不见流入的都是什么人,流出的都是什么人?

回归到房价,不是说不能涨,但是涨的比周边地市都高,GDP增长靠挖路炒房,没有拿的出手的产业,靠什么吸引人才?

user avatar

坐标嘉兴县级市。

这波上涨主要是欧美发钱引起。

大家都在怕钱不值钱,所以包括房子在内的很多资产都在涨。

上海杭州的房价就开始涨。

但是很多有钱的却是被限购住了。

所以只能买周围不限购的。

嘉兴之前名义上控价。

实则放开购买,

外地人可以购买五县加上嘉兴6套房子。

可以说吸引了很多上海杭州的过来投资。

这一波上涨也不例外。

相当于涌来了更多的投资客。

一看这涨价势头,嘉兴zf也是立马将多套的资格调整成1套。

也就是外地人没买的,依旧可以过来买1套。

也难怪疯传上4万。

因为外地人依旧可以买。

这是不是像是在说,抓紧最后的机会?

一面是房住不炒。

一面是想卖地。

如果真想扼制房价上涨。

直接外地人限购就行,交两年社保。

看长沙,新一线,两年社保,五年锁死。

800多万人口的城市房价才1万多。

但是你知道嘉兴才多少人口吗?

市区两区,每个区60多万的人口。

算上分管的5个县级市,一共480万。

比起隔壁2400万的上海和1000万的杭州。

真的不能看。

而且嘉兴其实也不小。

至于人口流向,只听说嘉兴往杭州上海跑的,没听说杭州上海跑来的。

但是买房倒是都很积极。

最后谁来接盘?

说难听的,每个城市的高房价,最后都是由本地刚需接盘。

而本地刚需又取决于本地所能提供的高薪岗位。

很显然,嘉兴提供不了太多的这类岗位。

五县的制造业也是一路走下坡,以前的房价还能让外地人来拼一波,很多岗位其实都是外地人在干。

现在看来,我已经不推荐过来拼一波了。

去长沙重庆这种低房价的新一线城市,压力会小很多。

而且医疗,教育这些有更好的选择。

我看病也是跑上海。

读书的话,那就难说咯,自己品吧。

毕竟浙江就一所浙大。

而且以后蓝领只会越来越吃香。本科?我就是啊,完全不值钱。

而且我也在考虑往外买房,我们做生意的也觉得这房价太贵了。

你透支自己未来300 400甚至500万,跑哪不好,跑嘉兴?

4万?只要放开购买,谁知道能不能上。

但是之后呢?

我预测,这次上涨,其实肯定引起了上面的重视。

想搏一搏的尽管来买,反正房价不跌嘛。

至于本地的年轻小伙,刚需,我不推荐。

300多万买到的,可能也就这样。

去幸福指数高的新一线,买个大平层不香?

薪资只会更高,教育医疗也更好。

user avatar

老嘉兴来答一波咯。

从实际来看,16年初到21年初的五年,嘉兴房价涨了两倍不到,大概就是21年价格是16年的2.6倍左右。

这个涨幅,全国只有南通打赢。然而嘉兴靠着偏僻地区的供地,维持着场面上的房价微涨局面。

然而,16年初到21年初,嘉兴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从农村29000/城镇49000涨到了40000/64000(约数)。涨幅32%左右。这点,嘉兴是和全国大部分地区持平的。因而拿区位说事的可以歇歇了,如果区位真的冠绝全国,那工资也不会那么点儿了……当然,江浙沪的体制内工资一直很优秀。

这五年来,嘉兴市本级30岁左右的新婚家庭,户均房子套数都从1套变为了2+套,20年亦多了很多公司购房……因为房抵贷真的很诱人。现在,好点的“学区房”基本在2.5-2.7万左右,品质一样的房子和大阪差不多持平。嘉兴的房租倒是低得惊人,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房价是否过热的重要尺度(是否多为本地人闲置),嘉兴70平方左右房子的租金普遍在2300左右,多年未涨。

而嘉兴的老龄化程度,是本省最高的,达到24%。

如果你有一套300万的另购房,那么等于损失了每年12万左右的教育基金(利息)。而300万,可以让你的孩子,在市中心50分钟车程的杭州文海小学学区(原来江干区最好的学区)购置一套90个平方的次新房。

按照8%的递增速率,在15年后,嘉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达到20万/年。此时,每套房均价4万应该是合理的,因为每购入100平房产损失的利息比人均可支配收入少,对大部分人可以有一个相对的期望正收益。

短期来看,价格虚高是无疑的。无论医疗/交通(有轨电车?)/教育,松江的高升学率和杭州的高居住品质都比嘉兴本地更具有性价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